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勝利偈


勝利偈

Jaya Paritta
法增比丘2012年漢譯

Siri dhiti mati
Tejo jaya siddhi
Mahiddhi mahagunam
Aparimita puññadhi karassa sabbantarāya nivarana
Samatth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聖潔,勇氣,與智慧,
光榮,勝利,與圓成,
大神通與大功德,
無量功德的嗣者,
能祛除諸障礙者。
世尊應供正等覺!

Dvattimsa mahā purisa lakkhanānu bhāvena
Asitya nubyanjana lakkhanānu bhāvena
Atthuttara sata mangala lakkhanānu bhāvena
Chabbanna ramsyānu bhāvena
Ketu mālā nubhāvena
Dasa pāramitānu bhāvena
Dasa upa paramitanu bhāvena
Dasa paramattha paramitānu bhāvena
Sila samadhi paññanu bhāvena
Buddhānu bhāvena
Dhammānu bhāvena
Sanghānu bhāvena
Tejānu bhāvena
Iddhyānu bhāvena
Balānu bhāvena
Ñeyya dhammānu bhāvena
Caturāsiti sahassa dhammakkhāndhanu bhāvena
Nawa lokuttara-dhammānu bhāvena
Atthangika magganu bhāvena
Attha samāpattyānu bhāvena
Chala bhiññānu bhāvena

具三十二相威力,
八十種好的威力,
百零八種吉祥力,
六色身光的威力,
頂髻嚴光的威力,
十普通波羅蜜力,
十中級波羅蜜力,
十上級波羅蜜力,
諸戒定慧的威力;
以佛陀的大威力,
以佛法的大威力,
以僧伽的大威力,
以佛光榮的威力,
以佛神變的威力,
以佛諸力的威力,
佛所知法的威力,
八萬四千法蘊力,
九出世間法威力,
以八聖道的威力,
八世間定的威力,
六種神通的威力;

Metta karuna mudita upekkhānu bhāvena
Sabba paramitānu bhāvena
Ratanattaya sarananu bhāvena

慈悲喜捨的威力,
諸波羅蜜的威力,
皈依三寶的威力;

Tuyham sabba roga soka upaddava
Dukkha domanassu pāyāsā vinassantu
Sabba samkappā tuyham samijjhantu,
Dighayuko hotu sata vassa jivena
Samangiko hotu sabbada.

願你的病,愁,災難,
苦,憂傷,悲痛消失,
願你的諸願成就,
願你的壽命增長,
願你的諸善增勝。

Ākāsa pabbata vana bhumi tatāka ganga mahā samudda
Ārakkhaka devatā sadā tumhi anurakkhantu

願居空中與山林,
地面,懸崖,恒河裏,
大海神常護佑您,

Sabba Buddhānu bhāvena
Sabba Dhammānu bhāvena
sabba Sanghānu bhāvena
Buddhā ratanam,
Dhammā ratanam
Sanghā ratanam
Tinnam  ratananam ānu  bhāvena
Caturasiti sahassa dhammakkhandhanu bhāvena
Pitakattayānu bhavena
Jina sāvakanu bhavena

以一切佛之威力,
以一切法之威力,
以一切僧之威力,
以諸佛寶之威力,
以諸法寶之威力,
以諸僧寶之威力,
以諸三寶之威力,
八萬四千法蘊力,
以諸三藏的威力,
勝者弟子的威力,

sabbe te roga
sabbe te bhaya
sabbe te antārayā
sabbe te upaddavā
sabbe te dunnimittā
sabbe te avamangalā vinassantu

願你的一切病患,
願你的一切怖畏,
願你的一切障礙,
願你的一切災難,
願你的一切兇兆,
願你的一切不祥,
都完全消失無余。

Āyu  vaddhako
Dhana  vaddhako
Siri  vaddhako
Yasa  vaddhako
Bala  vaddhako
Vanna  vaddhako
Sukha  vaddhako
Hotu sabbada

願你的壽命增長,
願你的財富增長,
願你的吉祥增長,
願你的名譽增長,
願你的體力增長,
願你的容顏增勝,
願你的快樂增長,
願你天天皆如是。

Dukkha roga bhaya vera
soka nassatu sabbada
sabbe upaddava,
Aneka antarayāpi
vinassantu ca tejasa
Jaya siddhi dhanam labham
sotthi bhagyam sukham balam
Siri āyu ca vanno ca
bhogam vuddhi ca yasava
sata vassā ca āyū ca
jiva siddhi bhavantu te (me 祝福自己)

願你所有的痛苦,
疾病,險難,怨敵,憂,
以及所有的不幸
各種災難和障礙,
以此威力盡除滅。
願你勝利,成就,施,
利得,平安,幸福,樂,
體力,吉祥,壽,容貌,
財產,聲譽均增長,
願你的壽命增長,
願你的生命增勝。

法增比丘2012年春漢譯於佛寶寺
願眾生安樂!
版權所有©若欲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破除概念的方法


破除概念的方法

禮敬世尊,應供,等正覺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什麽是概念(paññatti)?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我們所遇到的無非是兩種法(Dhamma),第一個是色法(rupa);從天空到山河大地,以及在這地上的一切,動的和不動的,見的到與見不到的,和我們色身的色蘊,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美,醜,遠,近的種種色法,無不是色法。第二個是名法(nama);我們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美,醜,遠,近的種種四種名法,以及涅盤(nibbana),共五名法,無不是名法。

概念是我們的意識對名色法的定義。概念有兩種:所知概念(panna-piyatta paññatti),和令知概念(panna panato paññatti)。雖然概念是屬於世俗諦,而不是究竟諦,但是我們若不對這概念認識清楚,我們將會為概念長期所困,不能脫離。所知概念也叫做意義概念(attha- paññatti),比如我們對人體與其特相的認識,人有頭,頭發眉毛眼耳鼻咀,身體和兩手兩腳。令知概念也叫做名字概念(nama- paññatti),當我們見到人時即刻能生起人的概念,這概念名為‘人’。當我們見到人時,這兩種概念是一起生起的,眼一見,意念馬上就辨別。除非是從來沒遇過的,眼見到時,那時只是形狀概念,沒有名字概念,等我們問清楚之後,才有名字概念。

人從小孩子開始,就一直的在讓翻滾變化的世界,愚弄得神魂顛倒。當見到新奇的事物,就會記存,然後自己給它命名,等得到正確的名字時就改正它,你只要看小孩子遊戲的態度就知。這好比電腦記存資料在硬碟一樣,記存資料在硬碟是意義概念,位置也是意義概念(方向概念),給它命名的號碼或名字是名字概念。

眾生被四顛倒所愚弄,因此就被邪見(Ditthi, micchā-ditthi)稠林所重重圍困住,把世間的無常事物看成是常,這叫‘常顛倒’;甚至要把涅盤想象成是一塊清凈國土境界,修行完後去那兒享受長生不死的快樂。把世間苦的事當成快樂,這叫‘樂顛倒’;整天到處見得到的生老病死苦都視若無睹。把身體與種種不凈之物看成是凈,這叫‘凈顛倒’;天天洗啊扮啊抹啊掃啊,要把身體與地方整理幹凈,卻忘了思惟這身體的本質是不凈。把無我的事物當成有我,這叫‘我顛倒’;這邪見(六十二邪見)把我們緊緊地束縛在三界裏,不得出離,也無能證悟涅盤。

概念的分類

所知概念有以下六種概念:
1. 山嶽河川等被稱為‘形狀概念’(santhana- paññatti),因為它們與事物的形狀相等。
2. 屋子、車子、村落、人等被稱為‘組合概念’(samuha- paññatti),因為它們同事物的組合相等。
3. 東、西、南、北等方向被稱為‘方向概念’(disa- paññatti),因為它們相等於方向。
4. 早晨、中午、下午、星期、月等被稱為‘時間概念’(kala- paññatti),因為它們相等於時間的單位。
5. 井、山洞等被稱為‘空間概念’(akasa- paññatti),因為它們相等於無可觸 及物的空間。
6. 遍相等被稱為‘相概念’(nimitta- paññatti),因為它們相等於通過禪修而獲得的心之影相。

令知概念有以下六種概念:
1. ‘真實(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當我們對五蘊以「色」、「受」「想」、「行」、「識」、等名詞來說明究竟存在之法時,這是‘真實的直接概念’。因為色、受、想、行、識等是究竟法,因此命名它們的概念是真實的直接概念。
2. ‘不真實(a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比如當我們以「地」、「山嶽」、「河川」等名詞來說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時,這是;不真實的概念;。因為「地」、「山嶽」、「河川」等名詞並不是究竟法,而是由心所想象構成的世俗法。雖然這些概念是基於究竟法而有,但它們所代表的東西本身不是究竟法,因為它們不是真實的擁有自性地存在。而是四大假合的因緣法。
3. ‘通過真實的不真實概念’(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說「擁有六神通的人」是‘通過真實的不真實概念’,因為神通是究竟真實的,但「擁有者」只是由心所想象構成。
4. ‘通過不真實的真實概念’(a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女人的聲音」是‘通過不真實的真實概念’,因為聲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則不是如此。她是三十二身分四大組合的因緣法。
5. ‘通過真實的真實概念’(vijjamanena 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眼識」是‘通過真實的真實概念’,因為眼凈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識都是真實究竟存在的。
6. ‘通過不真實的不真實概念’(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比如「國王的兒 子」是‘通過不真實的不真實概念’,因為國王及兒子兩者都不是真實究竟存在的。

真實與不真實法

如何分辨是真實或是不真實的呢?可以這麽說,佛所宣示的五蘊四諦十二因緣法是真實的,四究竟法是真實的,涅盤是真實的,而世間的一切,即是世俗諦裏的概念(paññatti)或觀念(paññatti),都是不真實的,為什麼不是真實的呢?因為這些現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實法。它們的存在是由我們的心的構想而生的,它們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我們所認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暫的因緣和合法的時空變化,沒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實的。若是真實的,佛說我們就能要它這樣就這樣,要它那樣就那樣,(《相應部,無我相經》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與不死,但還沒有一個人做得到。所以我們面對著這許許多多的現象,必須時時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覺智(勝智abhiññāya)。

實際上一切我們當成是‘我’或‘我的’諸‘色’;無論從時間上來探究,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色’,或從空間上來探究,不論內、外、粗、細、美(高貴)、醜(低下)、遠、近的‘色’;若正確地觀察它們,皆是‘色’,當一個男人見到一個美女時,他不只是看,他會欣賞她的美貌,乃至生起非分之想,這從緣起來分析,就是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若我們對諸色生起執取,那即是‘色執取蘊’,(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說:「癡之有情,依癡行惡,勝觀之人,正知斷癡,斷於此世,決不再來」(《如是語,十一經》)「他無一法,有覆群生,日夜流轉,如為癡(無明,所)覆,然如舍癡,破除闇聚,更不流轉,亦無他因。」(《如是語,十四經》)「愛為第二,長夜流轉。生此生彼,不超輪回,知此輪回,知此災禍,愛之生時,無執愛心,比丘遊行。」 (《如是語Itivuttaka,十五經》)

眾人所執著的身體只是二十八種色法的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種的元素色、五凈色(五根門)、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種完成色;以及十種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變化色及四相色,這一切全是色蘊。沒有一個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會放下執取。同樣的道理,欲界的有情從天神到阿修羅,到餓鬼,畜生及地獄裏的眾生,他們所執著的身體只是色法而已,所以它們是真實的概念。

佛陀說:「當一個行者修習和開發身念處,於身觀為身而住,惡魔(煩惱魔與五陰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猶如丟一團棉線不能穿過木門一樣,惡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

當一個行者修習和開發身念處,於身觀為身而住,惡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猶如拿一塊濕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樣,惡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

當一個行者修習和開發身念處,於身觀為身而住,惡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猶如一個盛滿水的水盆不能再裝入水一樣,惡魔是不能有機會進入他心裏的,惡魔是不能立足的。」(《中部,身念處經MN.119經》)

凡夫起心動念的執著

對色蘊的執取,那是極平常的事,因為凡夫沒有接觸到佛法。這裏我所說的,要是一個人不具足善根的話,第一他不會遇到善知識,第二若是見到也不會認識,第三若是遇到善知識,會聽或會看佛書,也不會明白。因此佛法的 修持特征是∶
1. 世尊所善妙及詳盡解說之法(善說,佛善解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2. 須經學習和奉行(現見,自見,自覺Sanditthiko)
3. 親自體會和自見(即時,無時的,不待時節,實時效應,時無間斷Akāliko)
4. 是可奉行,可得成果(來見,可尋思,極善安立Ehipassiko)
5. 超越時間與空間,請來親自查看(誘導)(引導的,導引涅盤,見者不空Opanāyiko)
6. 向內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證知(智者各自證知的,智者自明Paccattam veditabbo viññuhi ti)

佛法只是給有善根的人聽和修的,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證得。

不能如實的了解色法,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是我,我所有,以及執取自他的身體是真實的,如是由內而向外執取,就產生貪欲,瞋恚,癡與邪見等煩惱而造作眾惡業,結果為業所驅使在六道裏輪回不能解脫。

我們是如何生起造作呢?佛陀說:「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惡行,惡語惡身行,則苦必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南傳法句經Dhammapada 1,2偈》 一切的造作皆始於意念的發動,隨著引來口業與身業的造作。

愛欲的生起是因為當六個根門接觸六境後,生起對境界樂受的愛戀,從緣起看:名色緣六入(六根),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業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在《雜阿含752經》裏佛說:「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愛欲的生起也可以從四識住來解釋。在《雜阿含64經》中佛解釋心(識)在接觸到境時,連續發生的四個心意的攀緣執著(四識住):「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受、想、行、識)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愛樂)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盤。」

我們要認清四個識住的過程,解除心對色相的愛與結縛,對受想行識的愛與結縛,那時識就無所住,無所攀緣,無可愛樂增進,就無能廣大生長。

如何破除概念?

破除概念的方法是先分辨它是意義概念與名字概念,一般上我們天天所接觸的全是意義概念。要辨別名字概念還要深入,必須靠正念與正思惟。

佛在《雜阿含265經》中將五蘊比喻為:「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為什麽這樣比喻呢?佛說:「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這是通過認識種種不真實的概念,即聚沫、水上泡、春時燄、芭蕉、幻等等,來解釋五蘊法是真實的概念。

在《相應部5.10》佛教導說∶「因它們是機件的組合,故名為‘車’;同樣的道理,因為是五蘊的組合,故名為‘人’。」這是通過車的比喻,即是不真實的概念,來解釋‘人’ 是不真實的。

在觀照的部分,在《大念處經》(《長部22經》)裏佛開示說:「諸比丘!猶如兩口之袋,填進種種榖物,即:稻、粳、綠豆、豆顆、胡麻、糙米,具眼者解開之,得觀察: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綠豆、此是豆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這是通過兩口之袋的比喻,也即是不真實的概念,來解釋身體的三十二身分的不真實。)

諸比丘!如是比丘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凈物之此身,觀察上至頭發,下至跖底,(知):“於此身有發、髦、爪、齒、皮、肉、筋、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腸、腸間膜、胃物、排泄物、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黏液、關節液、尿。” 」這是通過列舉不真實的種種三十二身分,來顯示身體的不真實。

佛以兩口袋比喻這個身體,有智慧者能看見它的三十二身分,並且知道它們只是色法,也知道色法是由四大元素組成的。

在《大念處經》裏佛指導觀照內身,是指自己身內的三十二身分,觀照外身是觀別人身內的三十二身分,如是交替觀內外身,來達到看到它只是身體而已。這是從看到凡夫所執著身體的不真實的概念,以達到見到法的真實的概念。

但這樣觀照法還是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我們還要觀照這身體的因緣生滅法。觀生法是指觀照這身體如何而生,觀滅法是指觀照這身體如何死亡,觀生滅法是指觀照身體一世的因緣生滅,以及從《阿毗達摩論》所分析的剎那生滅。這樣觀禪後所得的結論會是“它只是一個身而已”(於身觀為身而住),一個行者才能粉碎身體是我的微細煩惱(隨眠),這時該行者才是一個慧解脫的行者,故此他獨立而住,不執著於世上的任何物。

同樣的,除了於身觀為身之外,其次是要於受觀為受,於心觀為心,和於法觀為法。

因此在《大念處經》裏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所以不只是觀身,內身,外身,和內外身;還要觀生法,觀滅法,觀生滅法。到這裏還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佛說:「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智識所成’是指意義概念,而‘憶念所成’是指名字概念,在這兩種概念之下,都應該認識它只是‘身’,而不是我的‘身’。在這階段才算是破除概念。

同樣的,用四界分別觀是另一個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見的有效方法,要修四界分別觀,首先要在全身各處個別部位辨識四界的十二種特相:

地界的特相:硬、粗、重、軟、滑、輕。

水界的特相:流動、黏結。

火界的特相:冷、熱。

風界的特相:支持、推動。

對這些特性要先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辨識到它,然後嘗試在全身各部觀察它。若從禪定的境界尤其是四禪定之後,心光明清澈,極容易觀察到,但是在其他的定境,甚至是近行定也能觀察的到,問題只是在於觀照的深淺。比如觀察安般念的入出息,入出息是風界。入息是推動,住息是支持(因為氣息鼓漲在體內),出息又是推動。因此一個行者能辨識到入出息在身體各部位的鼓漲與推動。修安般念久了,心那時只跟著出息,入息;不會起我在出息,或我在入息之念;或出息,入息是我的邪思惟,這些念會被暫時切斷;但是出定之後,‘我’的邪思惟又起了。所以定的境界越高,斷煩惱的力量就越強。若觀照時,‘我見’仍堅持者,就不能觀照到無常、苦、和無我。根據《相應部IV.72經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聽、想時,即刻觀照,連續的意門所引起的執著,就無法生起。」因為不能看到無常,無我的覺知就不會生起,佛對彌醯說:「彌醯!一個已領悟無常者,無我的知覺亦生起。」(《彌醯經》)

當一個行者能在全身清楚地辨識到所有十二種特相之後,應重復的有次第的觀察,直到能迅速的觀察身體的各部位的十二種特相。然後普遍的觀察四大的特相以達到近行定,直到見到色聚(猶如細胞),以及色聚的生滅,若能觀察到色法的生滅,這樣的觀禪直接見到真相,去除概念的汙染,才能達到見清凈(Ditthivisuddhi)[1]。這時我們對諸相的意義概念與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跟據佛陀的教導,我們要對名色法生起如實的知見,通過修定才能觀照,觀照不是想象,不能以概念來觀照,因此需要有定的修習,才能如實地見到名色法的真相。

若是不能,只要繼續觀察,培育諸善根。

然後觀察六根門的四界,以及色聚裏的八法聚---地、水、火、風、顏色、香、味與食素(營養素)。以及色聚的生滅,這樣才是修觀禪。

佛說「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是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雜阿含1經》)通過觀照名色法的變遷,變易,無常,再深化觀照名色法的緣和生滅之法,才能瞭知苦,通過觀照無常和苦,才能達到無我與空。因為三相都必須加以觀照,才能證得道果。

在《清淨道論Visuddhi Magga18品》裏覺音解釋說∶「如果那瑜伽者以諸門(觀察法)把握了色,而後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細,非色不能現起,但他不可放棄重任(修行),必須把色數數思惟、作意、把握、確定。當他對於色次第澄清、去結、而極清凈之時,則以彼(色)為所緣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先要對色法觀照是無常、苦、空、和無我,然後對名法觀照亦是無常、苦、空、和無我。觀照到五蘊是無常、苦、空、和無我者,對五蘊才會生厭離,因為厭離故,所以不會執取,喜貪則斷,喜貪斷故,心則解脫,心解脫者,心解脫故,則能逐步證取四個聖果。因此佛說:「當自性的無常被觀照,自性的無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覺,其他二相也會被領悟。」(《三菩提經Sambodhi sutta》)這是從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修習彼向次法

佛在《雜阿含636經》中說:「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凈信心,如是修學;……正其身行(不殺,不盜,不邪淫),護口四過(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正命清凈,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

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

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臥,眠覺(醒),語默,住智正智(知)。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斷世貪憂,離貪欲,凈除貪欲。斷世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離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凈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貪欲心的生起是對樂受的執取,因此從緣起法觀察執取的原因和緣,放下或遠離對它的執取就能成功對付貪欲心。佛說∶「思量取因(執取的原因),取集(執取的緣),取生(執取的生起),取觸(執取由接觸而生起)。若彼取滅無余(若那些執取完全消滅無余),眾苦則滅,彼所乘(他所修習)苦滅道跡(滅苦的正道)如實知(如實知曉),修行彼向(向滅苦的正道)次法(依循著修法的法第),是名比丘向(朝向)正盡苦(正確滅盡),究竟苦邊(到了苦的邊緣)。所謂取滅(那即是執取的消滅)。」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正確滅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取何因(執取的原因)?何集(執取的緣)?何生(執取的生起)?何觸(執取的接觸的生起)?思量彼取(執取)愛因(是貪愛的原因),愛集(貪愛的緣),愛生(貪愛的生起),愛觸(貪愛由接觸而生起)。彼愛永滅無余,取亦隨滅,彼所乘(他所修習)取滅(執取的消滅)道跡(正道)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那即是貪愛的消滅)。」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愛(貪愛)受因(因感受而起),受集(感受的緣),受生(感受的生起),受觸(感受由接觸而生起)。彼受永滅無余,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雜阿含292經》)

貪欲心生起的過程是六根→觸→樂受→貪愛→執取,而根門與觸與樂受的生起是被動的,只有貪愛是我們內心主動的思擇,那是主動的,因此思惟執取的原因,執取的緣,執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貪愛,貪愛由接觸而生起,感受由接觸而生起,一個修行人,認真的思惟貪愛與執取所產生輪回,與長期遭受苦難的後果,以正念正智修習厭離,舍棄,這就是貪愛滅除道,如實地知曉,這不是書上看的或到處聽來的,而是實際修習達到的。其它的煩惱如瞋恚,睡眠、掉悔、疑蓋等也如是有層次的,以正念正智修習厭離,舍棄。

在《雜阿含27經》裏佛說:「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法次法向。雲何法次法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識,於(受、想、行、)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因此對於這五蘊法要善於認識,它們與六根的關系,及因它們而起的貪愛與執取,這些是苦的因,對它們因澈底的認識而厭離,離開貪愛與執取,滅盡,才能達到業的滅盡。

佛說:「凡任何由身業,語業,意業之滅盡而解脫者,諸比丘!此即稱為業之滅盡。」(《相應部》第五新舊品。)

「以何者為達業滅盡之道?此乃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者稱為達業滅盡之道。」(《相應部》第五新舊品。)

要達到業滅盡之道,那即是苦的滅盡之道,這唯有八支聖道。依修習止觀,觀照五蘊的生滅,以及生滅的業,只是一連串因緣連系的精神(心理,或名法)與物質(物理,或色法)的現象,只有業的運作,並無造業者與受報者。

正如海底有著漸緩的淺灘、漸緩的坡度、漸緩的斜度,長久一段之後才有一個陡降,同樣,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著次第的修練、次第的成效、次第的進展,長久一段之後才有直覺智(勝智abhiññāya)的洞悉。(《自說經Udana V.5》)

比丘們,我不說直覺智的成就一日可得。反之,直覺智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行動(業)、次第的修持。那麽,直覺智怎樣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行動、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當信心升起時,他拜訪(導師)。訪問之後,他親近他。親近時,他註意聽。註意聽時,他聽見了法。聽見法,他記住了法。記住法,他洞悉法義。洞悉法義後,他藉思索法義有了認同。有認同,他升起願望。升起願望後,他有了決心。有決心,他作辨析。辨析時,他精進。精進之後,他親身體驗法義、又以明辨親眼洞見法義。(《中部MN 70 》)

隨緣自在

在《雜阿含1025經》裏有一則一個未證果的年輕比丘在死前證阿羅漢果的故事:

「彼病比丘遙見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息臥勿起。

(佛言:)雲何比丘,苦患寧可忍不?如前差摩迦修多羅(Sutra)廣說。如是三受(苦樂不苦不樂),乃至病苦但增不損(病比丘答病苦有增無減)。

佛告病比丘:我今問汝,隨意答我,汝得無變悔耶?

病比丘白佛:實有變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汝得無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實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為變悔﹖

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於過人法(對於超越凡夫的法),勝妙知見,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終之時,(未)知生何處?故生變悔。

佛告比丘: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雲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識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眼,眼識都是概念)

(佛)復問比丘:於意雲何,有眼識故有眼觸,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眼觸,眼觸生內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概念)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雲何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識耶﹖(人死後無眼,破身見;無眼識,破我見)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復問比丘:  若無眼識則無眼觸耶?若無眼觸,則無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死後無眼觸,無眼觸生內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概念。死後沒意識,即無概念)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故比丘,當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

爾時世尊,為病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去。

時病比丘,世尊去後,尋即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凈,膚色鮮白。……(病比丘明白了佛的說法,當下就正思惟,放下病死的色身之後,思惟名法的受想行識依色身,所以亦是無常,識不再思念執著於世間任何物,識無所住,因此就沒有了識,證得涅盤)

(佛言:)諸比丘!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聞我說法,分明解了,於法無畏,得般涅盤。」。

從凡夫到聖人,一個向須陀洹(初果Sotapanna)道者是佛道的第一個聖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結的下三結,即身見、戒禁取(兩者屬邪見)和疑。他對三寶有不可動搖的信心,已解脫無始輪回的惡趣之門,使七聖財(信、戒、慚、愧、聞、舍、慧)現前,斷除了四漏(Asava)的邪見漏,舍斷八邪道而修習八正道,息滅一切怖畏(因為身見破除故),於十四不善心所,已斷除了邪見、疑、慳和嫉心所,並堅守他(她)的戒,成為佛子,累積了數百種的功德,成就初果的聖人須陀洹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滅盡苦而般涅盤。

斯陀含(二果Sakadagamin,人天一來)與阿那含(三果Anagamin,人天不來,上凈居天)只是建立在證初果的基礎上繼續的凈化心,斷除貪和嗔就能達到。(斷除五下分結)

至於阿羅漢果(四果Arahant,涅盤)則要斷除五上分結,最難斷除的是我慢。佛對阿難說:「此色身由我慢而生成。然而該我慢之棄絕,乃藉我慢。有此一說,指哪方面而說? 姐妹[聽者為比丘尼],有一比丘聽聞他們說:名為某某的比丘,經由終結心漏,在即刻當下親證自知,已進入、安住於無漏的心解脫與慧解脫。他想到:他們說,名為某某的比丘,經由終結心漏,在即刻當下親證自知,已進入、安住於無漏的心解脫與慧解脫。何以我不能?於是後來,他藉此我慢,得棄我慢。」 (《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4.159》) 這我慢是通過跟他人比較之後,生起精進激勵自己求取涅盤的心。我慢的持續生起是因為正念不強的緣故,正念強的人,能常常看到通過五根門雜念的侵擾,甚至是不在修定的時候,通過隨時觀照,就能放下它,所以它是五上分結之一的掉舉結,是阿羅漢道的煩惱之一。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語》, 《中部MN卷一》)

在《雜阿含490經》(同《相應部. 閻浮車相應1經》)中閻浮車(Jambukhadaka)問舍利弗:「雲何為涅盤者?舍利弗言:涅盤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涅盤。」貪瞋癡等的煩惱的滅盡無余,就是涅盤。「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 (《小部Khuddaka Nikaya.感興語》)

一個修行者不要問幾時會證初果,但要問自己在佛法的修持,下了多少功夫。在《雜阿含827經》裏佛陀舉了二個絕妙的譬喻:「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譬如,比丘,伏雞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雞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兒安穩得生,然其伏雞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穩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我們對五取蘊的執著是極強大的,我們要偏知它們,要偏盡它們,要精進遍修八支聖道才能成就。

結語

觀照是要保持正念,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續不斷。正念與正定又能保護心念,免除混亂,散漫,昏沈,生起邪見及其他煩惱的入侵。當正念因正定而加強時,觀照者能把正念維持在當下,面對著境塵,不起分別心,正觀現象境塵的生與滅,精確有效地觀照著,並正知現象的真性。

當遇到障礙或心為煩惱入侵時,觀照者能安靜地面對它,正知現象的無常,以及現象依賴眾緣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過去的煩惱習氣將不會起作用,他的心柔軟適業,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態度來應對障礙或煩惱。

我們應致力斷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結,煩惱等,並思惟應如何應用佛法去對治,以及如何去滅除苦,心一起粘著,就修習觀照。我們的感情作用和習氣是根源於對人、事、物的錯誤觀念,執著而放不下,所以應以無常觀、不凈觀對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觀對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對治;妒忌心以喜心對治;貢高我慢心以無常觀、無我觀對治。一直對境以舍念或舍想來對治。從十二緣起來看,觸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識滅→識滅故行滅。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這樣做。對名色法的觀照能使我們對身心有正確的認識,生起正見與智慧,由於智慧我們才得脫離眾苦。

概念其實是在我們的識裏,不論是意義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與識有關,離開不了識。在《雜阿含80經》裏佛說:「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雲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佛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當我們在修習觀照時,依靠對三寶的信心,生起強烈要證取道果的意願,精勤地追循著正確的方法在聖道前進,這就是戒定慧學,或八正道,或更細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在現在資訊便利的時代,一個行者若聽到某位法師或看到某些書籍所提到的新鮮課題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試一下,這是極為平常的事,無論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檢討一下,若如法則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證悟方法,這是不切實際的。

一切都得靠自己親自修持和體證,指導老師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參考而已。要知道這世上沒有更快速的證果方法。聲聞菩提的上首弟子(agga savaka)修習十波羅蜜,需要一大阿僧祗劫加十萬大劫的時間,才會證菩提。聲聞菩提的大弟子(Maha savaka) 修習十波羅蜜,需要十萬大劫的時間,才會證菩提。聲聞菩提的普通聖弟子(pakati savaka) 修習十波羅蜜,沒有時間的限制,可長可短,才會證菩提。因此思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道理,以及上述證悟的時期的長短,聲聞菩提的普通聖弟子所行的是一個易行道,能夠在短期之內解脫於生老病死苦。依最保守的估計,一個精勤於要證初果者,大概要花上二十年吧。


註釋:
[1] 第三清凈的見清凈是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十二處、十八界及五蘊而能清楚的見到並確定名與色,從而消除‘我’的邪見,所以叫做見清凈。

參考書:
1. 《清凈道論》第八章,覺音著。
2. 《智慧之光》,帕奧禪師著。

法增比丘,佛歷二五五四年一月五日於臺中。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學習南傳佛法
http://q.163.com/therabuddhism/  南傳佛法論壇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煩惱的類型與對治法


煩惱的類型與對治法


法增比丘

我們的煩惱帶給我們心靈的波動,身體的痛苦。跟隨個人的習氣,有的人可能苦惱一段短時間,有的人可能長期受苦。煩惱是因為對人、事、物的錯誤見解所致,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正確地應用佛法去解除我們的煩惱。

人人都想得到快樂,但是人人卻一直是在追求苦,或在制造受苦的因緣。因為我們一直是在錯誤的思惟,沒有如理的思惟,在錯誤的思惟的前提下,以身口意造作眾多惡業,給自己帶來苦,所以說是在制造受苦的因緣。我們的苦乃是不能如實明了世間的真相,執著於身體是我,再延伸到其它一切與我的身體有關的事物上,心中纏綿計較,忘懷不了。然後執著於心是我,當接觸到可愛或不可愛的境界時,執著感受是我,想念是我(我的想法,我的意見),心中纏綿計較,忘懷不了。這種我慢、我見、我想、我欲。使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被系縛住,產生種種的煩惱、有漏、障礙、熾燃、憂、悲、惱、苦。這就是五陰熾盛苦。 

佛說:「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雜阿含經4經])因為對色、受、想、行、識,我們不知、不明白、不去斷除、不離欲貪,心不從它們而解脫,所以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怖畏。所以要對五蘊正確的認識它們。

在[雜阿含133經]裏佛說:「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不去(知)本際﹖ 

(是什麽原因控制,是什麽原因生起,是什麽纏系住,是什麽認為是我,使眾生為無明所蓋,愛系是它的主因,長期在輪回道上驅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不知原來的情況?)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湣,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什麽是“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呢?因為有了色身,以及執著外在的色相;所以才有各種的色相的事情生起;產生種種的纏系;錯誤的認為這些色身及色相是我或我所擁有的。如此的生起執著於苦或樂的感受,並且混汙的把五蘊的色,受,想,行,識都扯在一起,統統的當成是我或我的,糾纏不清。因為對人、事、物的錯誤見解,我們執持它們是真實的,永恒的,是我或我所擁有的。如此才生起愛和系縛,因此長期的不如理思惟,長期的憂悲苦惱,長期驅馳於生死道,生死流轉,招受眾苦。

我們雖然遭受到苦,但是我們卻不會因此而認識苦,所以在應用佛法時猶如隔靴抓癢,對學佛者來說將很困難,不能相應。就好比一個通曉經濟學的未必會作生意一樣。所以一個行者必須有次第地學好佛法,從歸依,持戒,到修定,觀照。靜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世間的苦,才能入道,才會去找苦的原因,才會應用佛法。觀察周遭各種的人間憂悲惱苦,病苦,死苦;心裏知道這些苦是存在之後,再返回頭肯定自己也會得憂悲惱苦,病苦,死苦。等到觀察色相的苦肯定普遍之後,再來觀察心的苦,這時從自己的心感受到苦楚時去冷靜地觀察,就會契入正道,學會應用佛法。

在[雜阿含37經]裏佛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語者,不與世間諍。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雲何為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謂色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是名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比丘!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

諸比丘!雲何為世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為人演說,分別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是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 」 

世間盲的人何其多,這不是眼盲,而是心盲。他們不去認識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苦、變易法。因此僅管佛說世間世間法,歷代的祖師法師也傳授世間世間法,但是你盡管說你的,他就是不聽。因此這不是佛的過咎。

煩惱的類型

煩惱(Kilesa)有以下的種類:貪(lobha)、瞋(dosa)、癡(moha)、慢(mana)、邪見(ditthi)、疑(vicikiccha)、昏沈(thina)、掉舉(uddhacca)、無慚(ahirika)、無愧(anottappa)等十種,它們使有情內心汙染。它和五蓋(Nīvarana)有密切關系;五蓋是貪欲蓋(kamacchanda),瞋恚蓋(vyapada),昏沈睡眠蓋(thinamiddha),掉舉惡作蓋(uddhaccakukkucca),疑蓋(vicikiccha)和無明蓋(avijja)。前五蓋是證禪那的障礙,而無明蓋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礙。它們也和十結(Samyojanāni)即疑結(vicikiccha)、戒禁取結(silabbataparamasa)、邪見(身見)結(ditthi)、欲貪結(kamaraga)、瞋恚結(patigha)、色貪結(ruparaga)、無色貪結(aruparaga)、我慢結(mana)、掉舉結(uddhacca)、無明結(avijja)密切相關。這十結把眾有情結縛在邪見網裏,結縛在生死輪回中。

根據[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bhidhammatthasangaha)指出;“煩惱是因為它們折磨心;或因為它們把有情拖下內心汙穢與墮落之境而汙染了心。”(VII.12)

以下詳細分析:

1.貪(lobha)--- 貪是第一個不善因,遍指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貪婪到極微細的喜歡。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執著、與執取。它的特相是執著目標,作用是粘著目標,現起是不能舍棄,近因是對目標的喜樂。

2.瞋(dosa)--- 瞋是第二個不善因,遍指一切不同程度的瞋,從極強的惡念、生氣、煩躁、惱怒、與怨恨,到極微細的反感。它的特相是兇惡殘暴,作用是怒燒自己的身心,現起是毀壞自他的身心,近因是瞋怒之事。

3.癡(moha)--- 癡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它的特相是心的盲目或無智(aññ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a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凈等)。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4.慢(mana)--- 慢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稱自贊,現起是虛榮,近因是貪。

5.邪見(ditthi)---這是錯誤的見解。邪見的特相是不明智的分析事物,作用是錯誤的認為是常、樂、我、凈等,現起是錯誤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願見聖者。

6.疑(vicikiccha)--- 這是對宗教的疑惑,即不信佛、法、和僧,三學,過去世、未來世,和對緣起的懷疑。它的特相是懷疑,作用是心的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和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7.昏沈(thina)--- 昏沈是心的軟弱或沈重。它的特相是缺乏精進,作用是去除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沈,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8.掉舉(uddhacca)--- 掉舉的特相是散亂與不平靜,作用是令心不穩定,現起是混亂,近因是是對散亂心的不如理作意。

9.無慚(ahirika)--- 無慚的特相是不厭惡身語無恥的惡行,作用是無恥的造惡和無懼的造作惡業,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近因是不尊重自己與他人。

10.無愧(anottappa)--- 無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惡行,作用是無恥的造惡和無懼的造作惡業,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近因是不尊重自己與他人。

煩惱的生起---攀緣四識住

煩惱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六個根門一直是開著的,每一天外頭有千千萬萬的六塵或六境接觸這六個根門,我們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時喜,有時憂,有時愁,有時嗔恨,有時貪著,有時又癡的可笑。這種種心態佛陀在[大念處經]裏把它們歸納為觸、受、想、思、愛、尋、伺。

以貪欲的生起來說,這是因為五根接觸五塵時,心識對可愛之境產生的貪著。這在[雜阿含752經]裏佛說:「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因接觸境之後心中所生的思念,對這思念常去引欲是貪欲,為何去思念它呢?這是因為對所觸境的愛樂。 

人的心生起欲的過程,佛在[雜阿含64經]中解釋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識)在接觸到境時連續發生的四個心意的路程:那就是: 色識住(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受想行識)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受想行)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愚癡無聞凡夫於不應恐畏之處生起恐畏,原本是無我,不屬於我的,而生起恐畏,這是因為對境攀緣而生起四識住(受想行識住):對色觸境時識留住,對色攀緣,對色生起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識也一樣。識在這幾個地方,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愛樂)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 (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如果你說,還有其他的原因,使到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這是因為你不知道,愚癡,思惟不正確的。這是如何的呢?當比丘離於色界的貪著後,對於色相意念生起的系縛也就斷了,對於色相意念生起的系縛斷後,攀緣也就斷了,識就不能停住,就不能(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識也一樣。)

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盤。

(識無所住的原故就不增長,不增長的原故就無所造作,無所造作的原故則住於無造作,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就自知涅盤。)」

煩惱的調服

五蘊的每一蘊都會發生識住,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認清它發生的過程,解除心對色相的系縛,對受想行識的系縛,那時識就無所住,無所攀緣,無可愛樂增進,無能廣大生長。

佛說:「諸賢,念欲惡,惡念欲亦惡。彼斷念欲,亦斷惡念欲。如是,恚、怨、結、慳、癡、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慢、最上慢、貢高、放逸、豪貴、憎諍。諸賢,貪亦惡,著亦惡;彼斷貪亦斷著。諸賢,是謂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盤。」 ([中阿含]88經,[求法經])

平常的欲念是不善的,而邪惡的欲念也是不善的。我們要斷除平常的欲念,也要斷除邪惡的欲念。因此對嗔恚、怨恨、怨結、慳貪、愚癡、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我慢、最上慢、貢高、放逸、豪貴、憎諍等都要斷。貪欲是不善的,執著也是不善的。我們要斷貪欲,也要斷執著。這才是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著法,次第學法,得通,得覺,亦得涅盤。

我們還要從味(作用)、患(害處)、離(捨離)來觀照色、受、想、行、識;於色、受、想、行、識味、患、離以智慧如實見。(見[雜阿含經14經])佛說∶「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造作),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味以智慧如實見。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對梵行者馬幹地亞(Magandiya)說:「通過我自己親身體會了解,我知道欲的生,欲的滅,欲的樂著,欲的過患,從而生起對欲樂的出離,我舍離對欲樂的渴愛,我心住於無貪愛,我住於內心的平靜。我見到別的眾生不能解脫於對欲樂之貪愛,為欲樂之貪欲所吞沒,我不羨慕他們(的享樂),我也不欣喜於他們所在之境。為何如此呢?馬幹地亞!因為我知道有一個比這欲樂的欣喜,比這凡夫的不凈之境,更為快樂的境界,超越梵行的喜悅。因此我住於它,我的心再也不會羨慕那下劣的,更不用說欣喜於他們所在之境」(中部1)所以我們要知道色、受、想、行、識的味,對色、受、想、行、識欲的生起的作用,對所喜愛境因觸之後的生起不如理作意,識住之後,再攀緣,生起眾多不善念。若能當下以戒律抓住自己的心意,思惟耽欲的過患和害處,即能離開生欲之境。若不能,那就會再造業而要受苦了。從因緣法來看,因為無明,所以產生行,因為觸所生的樂受,所以生起貪愛心,因為貪愛的緣故所以生起執取,對色及對受的執取。

在[尋相經]或[除妄念經](Vitakka Santhana Sutta)裏談到五種消除惡念,以對治不凈念頭的方法:(同[中阿含.增上心經])

(1) 以善念替代惡念----培養起善念,以善念對付惡念,采取替代的方法,這需要有很好的正念基礎,能在惡念一生時就發現它,並以有效能克制的善念來替代它。
(2) 思惟惡念的過患與害處----從毀戒,破戒,犯戒與業果方面考慮惡念的危害,並考慮到輪回與惡道的痛苦。
(3) 忘卻惡念----以忘卻的方式不去理會惡念,這就如同《雜阿含》六四經談到的四識住的念如何停住的癥結所在,若完全不睬它,識不住,不攀緣,不愛樂,不增進廣大生長,惡念就完全沒有機會得到營養而增進廣大生長。

(4) 緩慢惡念的作用----觀察惡念生起的因緣,它的形態或方式,它的作用以及它影響的程度。如此觀察的結果就會緩慢惡念的作用,並進而用正確的方法消滅或放棄它。
(5) 擊敗惡念――以堅強不移的意誌,控制住惡念,抓住心壓迫並擊敗惡念,就像以強大的軍隊,擊敗來侵的敵人一般。

如此修習的結果,心便得自在,那時欲念則念,不念則不念,隨意諸念,自在諸念跡。

在[雜阿含282經]中,佛在迦微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談到修習諸根在接觸到境時應采取的態度;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喜愛)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2)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不喜愛)故,修如來不厭離(不討厭)正念正智。
(3)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4)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舍(都舍棄) 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所以根觸境時,喜歡的要遠離;討厭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 要舍棄。聲聞弟子要慚恥厭惡對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滅盡它,舍棄它,這是聖人修根的方法。

在[中阿含] 的[漏盡經] 裏佛陀教導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如下:
(1)有漏從見斷:由於正知正見的緣故才能斷煩惱。遇到善友善知識,聽聞聖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實踐正法,如實的知苦、苦之因、苦之滅、苦滅的方法。斷除我見、疑(佛法僧三寶)和對戒律與道法的戒禁取三結。並且斷除常見(有一個恒常不變的「我」的見解)、與斷見(死了就沒了的見解),消除對三世的疑慮,如:我有過去世嗎?我無過去世嗎?我有來世嗎?我無來世嗎等?自疑我是誰呢?眾生那兒來呢?有靈魂嗎?無靈魂嗎等等的邪見?

(2)有漏從護斷:由於防護、收攝自己的六根來斷除煩惱。當我們的六個根門對著外頭的六境(色相、聲音、香氣、味道、身觸之境、法)時,能對心加以防護,修持不凈觀來斷除對六境所生的欲貪。

(3)有漏從離斷:遠離險惡的環境來對付煩惱。遠離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毒蛇等;遠離惡道、深坑、溝澗、深泉、山巖等;這些是比喻遠離惡知識、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若與惡伴黨相處,不壞也學壞,對聖道不疑也會生疑。

(4)有漏從用斷:當穿用衣服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自生驕傲之心、不是為了妝扮身體,只是為了防止蚊蟲、風雨、寒熱的緣故,及為了遮羞。當受用飲食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自生驕傲之心、不是為了使身體肥壯,只為身體能夠長期健康,去除煩惱憂愁,舊病痊愈,新病不生,而為了修習清凈梵行。當使用房舍、床褥、臥具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自生驕傲之心、不是為了裝飾身體,只是為了身體疲倦時,得以用它休息及靜坐。當服用湯藥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自生驕傲、不是為了使身體肥壯,只為去除病惱,而能保住命根。

(5)有漏從忍斷:由於忍受苦楚來斷除煩惱,常想精進修習斷除惡法,修習善法。遇到有惡境磨練時,如饑渴、寒熱、蚊蠅、蚤虱、風日所逼,惡人的惡聲、捶杖、拳頭所辱,乃至身遇諸病,極為苦痛,乃至命欲斷絕時,種種極苦不樂之事皆能忍受。若不能忍受,煩惱憂愁就會生起,若能忍受苦惱,煩惱不會生起。 

(6)有漏從除斷:由除去、斷除、舍離來斷煩惱。當煩惱生起時,思惟該如何舍離或除去這煩惱,觀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緣,斷除煩惱之因與緣,就不會再受煩惱來困擾我們的心了。並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攀取外緣外境;因此靠思惟無常、苦、無我三法印的法則,來斷除根本的攀緣和執取(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除去心中對外境所生的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使憂惱不生。

(7)有漏從思惟斷:由修習培養七種覺悟的因素來斷除煩惱。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為主要的原則修習七覺支。修習四念處來培養念覺支、修習決擇善惡法來培養擇法覺支、修習精進斷惡修善來培養精進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喜悅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輕安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定覺支、修習觀照來培養舍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滅盡諸煩惱結使,而達到涅盤解脫的境界。

一般上五蓋(nivarana) 或煩惱的對治是:貪欲(kāmachanda)治以無常觀(Aniccanussati)或不淨觀(asubhanussati);貪吃治以正思惟,思惟食物只是用來填飽肚子,得以維生,不起非分之想;貪錢治以正思惟,思惟錢要會用才不會為錢所制,成了錢的奴隸;貪淫以下面討論的十種方法來調服(作母、姊妹、女想;三十二身分想;守護根門;不淨觀;修習受念處;死觀;修習八正道;正精進;從緣起觀察;從六入處愛喜舍滅,六外處愛喜舍滅,六識處愛喜舍滅,六觸處愛喜舍滅,六受處愛喜舍滅,六想處愛喜舍滅,六思處愛喜舍滅,六愛處愛喜舍滅,六尋處愛喜舍滅,六伺處愛喜舍滅等十個方面觀察)。瞋恚(vyāpāda)治以慈心觀(metta-nussati)。掉悔(uddhacca kukkucca) 治以安般念(Anapanasati)。昏沈(thina)或貪睡(thina middha)治以光明想(āloka-saññā)等佛教的八法及念死(maranānussati)。疑惑(vicikicchā) 治以正思惟(sammasankhapa)和對三寶的信心(sadha)來調服。我慢治以正思惟及觀照無我。邪見(ditthi) 治以正思惟及修習破除身見的方法。愚癡治以正思惟,觀照無常無我等法。無慚無愧治以正思惟業果。

一.貪的調服

現在以貪欲來解釋。貪欲是五蓋(Nīvarana)之一,為欲貪所蓋而不能見道。貪欲又是七隨眠(Anusaya)之一,終日為欲貪搞得神魂顛倒。貪欲(lobha)也是十結(Samyojanāni)之一,心中被貪欲結所緊緊的束縛著;欲取(Kamupādana)也是四取(upādanā)之一,這欲取又以淫欲為最強,貪淫是眾生輪回的根本因素。欲漏(kamāsava)也是四漏(āsava)之一,有欲漏,有漏,無明漏,和邪見漏;欲暴流(kamogho)也是四暴流(ogha)之一,以貪欲為首,眾生為欲暴流所沖走,長夜輪轉而不知。貪愛是十二緣起之八,前面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而起貪愛,後面因而帶來執取、業有、生、和老死。

在[增支部5.26]佛說:「諸比丘!為了知貪,應修五法。以何為五耶?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是。諸比丘!為了知貪,應修此等之五法。」 ...「諸比丘!為徧知貪、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貪、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為了知放逸、為徧知、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貪、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為了知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傲……怒……慢……過慢……憍……為了知放逸、為徧知、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貪、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

貪欲出現的形態很多,最常遇的是貪淫。貪淫是許多修行人最煩惱的事,對這與生俱來的淫欲,是要用心理的方法來調服它,純靠厭制它不會耐久,也不得力。在[雜阿含1165經]中尊者賓頭盧與婆蹉王優陀延那(King Udayana)的對話中提到三種對治的方法:

「婆蹉王優陀延那問尊者賓頭盧:何因何緣?新學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極安樂住,諸根欣悅(諸根喜悅),顏貌清凈,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隨緣而生活),野獸其心(調服獸心),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凈。」 

「尊者賓頭盧答言:如佛所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

(1)作母、姊妹、女想

汝諸比丘,若見宿人(年長的),當作母想。見中間者(同年紀),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以是因緣。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諸根敷悅(諸根平和喜悅),顏貌清凈,膚色鮮白,樂靜少動,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能盡壽,修持梵行,純一清凈。」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言:今諸世間貪求之心。若見宿人,而作母想。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而作女想。當於爾時(就在當時),心亦隨起(心中隨著生起),貪欲燒燃,瞋恚燒燃,愚癡燒燃,要當更有勝因緣不(有更好的方法嗎) ?」

有一個故事提到一個老師父在寺裏領養了三個孤兒作沙彌,小沙彌在山上過了很多年,漸漸長大,他們從來沒下過山,也沒見過其他的人。有一次老師父帶他們下山買貨,他們初次見到花花綠綠的世界,還遇上了從沒遇見過的女孩子!三個小沙彌的眼精一直盯著女孩子,老師父看了說那是吃人的老虎,不準看!後來回到山上,老師父問他們今天下山最喜歡的是什麽,他們異口齊聲的答道:我們喜歡那吃人的老虎!由此可見,業是很強韌的,一有了身體,淫欲就跟著來了,除非你有極堅定的道心,配合持戒,修定和觀慧,眾生為淫欲所纏,難以出離。

(2)三十二身分想

[雜阿含1165經]繼續提到:「尊者賓頭盧語婆蹉王優陀延那:更有因緣,如世尊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種種不凈,充滿其中,周遍觀察;

發、毛、爪、齒、塵垢、流唌、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熟藏、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膿、血、腦、汁、屎、溺。」 
      
「大王!此因此緣故,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凈。」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人心飄疾(人心動蕩迅速),若觀不凈(若觀照不凈時),隨凈想現(凈想隨著現起),頗更有因緣(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凈不?」

這更好的方法就是觀照男女根只是無意識的生殖器官而已,我們之所以會執取於它是我或我所有,乃是因為我們對它作不如理作意,以顛倒之心意看待它;若以觀照力來看它,它只不過是皮、肉、筋、血所組合,或四大的地、水、火、風界的組合而已。若身體會衰敗,更何況是不到身體百分之一的皮肉所造的生殖器。
        
此外,我們對它的執取是因為淫欲的樂受,這樂受只不過是男根頭與包皮系帶拉緊摩擦時神經的感覺,或女根的小陰唇上陰蒂摩擦時的神經的感覺而已,就是因為我們執取它是我們的樂受,我們才久陷輪回。

因此佛說要遠離生欲之境,觸境時要離於觸,觸境生想時要代之以有意義的善念,以如理思惟的方式來對治淫欲,它不是一次可以遣除的,要長期以恒心欲願使心念清凈,欲願成佛成阿羅漢,要勤修斷欲,要常抓住追向淫欲之心,要用正確的方法靜下心來觀照,這樣才會有效。

若觀照男根剝去包皮,那將只是一條血淋淋的小肉條,看了都嘔心,心裏的淫念早就消失無蹤。同樣的若是觀照女根,剝去了皮,也只是一個血肉模糊腥味難堪的肉團,因而把堅實之相破除至盡,還會去想淫欲嗎?

舍利弗答摩訶拘絺羅言:「謂知色無常,知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把堅實的色磨滅至盡),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現觀)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雜阿含256經])

因此佛說∶「心意所觀察,彼種彼種相,虛偽而分別,欲貪轉增廣,覺悟彼諸惡,安住離欲心,善攝此六根,六境觸不動。」([雜阿含279經])要令心安住於遠離欲望,善調服,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它們。

(3)守護根門

[雜阿含1165經]繼續提到:「尊者賓頭盧言:大王,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不要執取色相),莫取隨形好(不要執取隨這色相所生的一切美好之想念),增上執持(以更強的心意控制自己)。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此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爾時。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善哉!善說法。乃至受持諸根律儀。尊者賓頭盧!我亦如是。有時不守護身,不持諸根律儀,不一其念,入於宮中,其心極生貪欲熾燃,愚癡燒燃;正使閑房獨處,亦復三毒燒燃其心,況復宮中;又我有時善護其身,善攝諸根,專一其念,入於宮中,貪欲、恚、癡不起燒燃其心,於內宮中尚不燒身,亦不燒心,況復閑獨;以是之故,此因此緣,能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凈。」

在[南傳大藏經]的六處相應毒蛇品第三[龜]也提到一只野幹沿著河邊覓食,看到一只烏龜,想要吃它,烏龜把頭、尾與四肢縮進殼裏,最後野幹白等一場,沒得吃。這是比喻修行的人於六根門,善於防範,魔不得其便。

以上的三種對治法都能有效的對付一個行者心中所起的淫念,可以個別或一起用。

世尊說:「對可愛可喜的目標數數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貪欲生起之因,也是使生起的貪欲增長及增強之因。」([相應部]覺支相應)若一個行者能觀察心中的貪欲,通過如理作意與正思惟,就能知道耽欲會帶來苦,知苦就會想斷苦。

世尊所教的對治的方法就是要知道心中有貪(知貪) ;然後去找生起貪欲的原因,也即是知貪。不過更深一層進去找它生起之因,對一個局中人來說,若他自己知道他要的是什麽,愛的是什麽,放下它,離開它,那就行了,不過說是容易做卻難。佛說∶「愚癡無聞凡夫眼根見色,執受相,執受隨形好(執著於認為好的能帶來快樂的外境),任彼眼根趣向不律儀,執受住(執著於快樂的外境),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執持律儀,防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於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佛說應以不凈觀對治,這並非要你喜歡的境失去或喜歡的人死去,這是一種對治法門。

在[長部,涅槃經]中記載,佛陀入滅前告誡阿難尊者說:「盡量回避與女性交往,不能回避時則當不語,不能不語時則當謹慎自心。」這不是女性的過錯,因為某些比丘內心尚未調伏,有可能會不慎而犯戒,所以佛才這樣告誡。

若思惟深一點,貪欲帶來苦,你將發覺這是四聖諦的第一諦:苦。進一步就會思惟它產生貪欲的原因,而會追根究底地找到它,這是四聖諦的第二諦:苦因。接下來就會想去消除它,以及尋找滅除它的方法,這就是其它兩個聖諦。如理作意與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也是修慧的一種。

此外,下面再提供四種佛陀教導的有效方法。

(4)不淨觀

修習不凈觀是根據佛陀教導的十不凈(死屍)相,用來觀修以滅除貪欲;這十種不凈相是:

(i) 膨脹 (屍體)相;        (ii) 青瘀 (屍體) 相;
(iii) 膿爛 (屍體) 相;     (iv) 斷壞(屍體) 相;
(v) 食殘(屍體) 相;        (vi) 散亂(屍體) 相;
(vii) 斬斫離散(屍體)相;   (viii) 血塗相(不一定是屍體);
(ix) 蟲聚(蛆蟲聚生屍體)相;(x)骸骨(屍體變為骸骨)相。

    
    膿爛相,蟲聚相                      斷壞相

根據[清凈道論]指出﹔若以貪行的差別來說,膨脹相是適合於貪行的人;青瘀相適合於貪身色的人;膿爛相適合於貪著花香裝飾身體起香味的人;斷壞相適合於貪念自身堅厚的人;食殘相適合於貪著乳房等肌肉部位的人;散亂相適合於貪著肢體美的人;斬斫離散相適合於貪著身體完整的人,血塗相適合於貪著裝飾美麗的人;蟲聚相適合於貪著身體為我所有的人;骸骨相適合於貪戀牙齒美麗的人。修不凈相要配合修慈以防沮喪而產生厭世的念頭。

(5)修習受念處

執著於淫欲的人,可以借助佛陀教導的受念處來漸漸減少對淫欲的貪著。

佛陀說([雜阿含42經])∶「雲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雲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雲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雲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雲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雲何受患如實知?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雲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我們對淫欲的執著要從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根本,全面性的去對治,這個佛陀稱之為七處善,那即是從:苦,集,滅,道,味,患,離去著手。這怎麽做呢?觀照貪著淫欲的苦(各種身苦和心苦,以及輪回苦);觀照淫欲的生起的因緣(觸);觀照自己是有能力去滅除淫欲的(修道的信勤念定慧);觀照滅除淫欲的各種方法;觀照對淫欲的心貪愛的作用(觸,思,生喜樂想);觀照貪淫的各種過患(短暫和無常的樂受,犯戒,懊惱,性病,惡道苦);以及最後因厭倦於淫欲而生起究竟的正見(舍離淫欲,令它永不再生起)。

我們對淫欲的樂受,是從眼觸生樂受,從身觸生樂受,從意觸生樂受等三種觸受而生起的,若要調伏對淫欲樂受的貪念,一定要從這些地方著手。離於這三種觸,就能把追向淫欲樂受的心調服,進而消除它,所以佛說∶“觸滅是受滅。”我們還要從受味,受患來著手。受味是要觀照樂受生起的原因,這在上面已經提過淫欲樂受生起的生理與心理因素,以及我們對淫欲的貪愛,而反復去嘗試淫欲的樂受。受患是觀照淫欲的樂受是短暫和無常的,這種追求變化無常的淫欲的樂受是一種苦,身體是一直在變易的,每一次的淫欲時未必都得到想要的快樂,因此它是充滿煩惱的。這樣的正思惟才是消除貪求淫欲的正確八聖道。

在[大念處經]裏佛陀說∶「若在感受樂受,知:“我在感受樂受。”在感受苦受者,知:“我在感受苦受。”在感受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受不苦不樂受。”若在感受肉體之樂受者,知:“我在感受肉體之樂受。”又在感受精神之樂受者,知:“我在感受精神之樂受。”或在感受肉體之苦受者,知:“我在感受肉體之苦受。”又在感受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受精神之苦受。”或在感受肉體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受肉體之不苦不樂受。”又在感受精神之不苦不樂受者,知:“我在感受精神之不苦不樂受。”

如是,或於內受,觀受而住;於外受,觀受而住;又於內外受,觀受而住。或於受,觀生法而住;於受,觀滅法而住;又於受,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受”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當我們在對淫欲感受樂受時,要以正念知道它;當我們沒有淫欲的樂受時,要以正念知道它。一切的感受都要以正念知道它。我們要觀照淫欲的樂受的生起,觀照它生起的一切因緣(對淫欲的樂受的喜愛---味),也要觀照淫欲的樂受的消失,觀照它消失的一切因緣(淫欲的樂受的短暫和無常---患),如此長期的觀照的結果,知道它只是因緣而生的樂受,不是屬於我或我的,心裏才會放下對淫欲的喜愛(厭離),而不執著於世間的淫欲的樂受。

觀照受這名法的次序是先觀觸,再觀受,以及與受相應的想、思、尋、侍等相應的名法,然後才觀照識,以及與識相應的六門。這些名業處(即觸、受、想、思、識)也即是五蘊裏的四蘊;受是受蘊,想是想蘊,觸與思是行蘊,而識是識蘊。在行蘊裏頭有五十種名法,它以觸與思為最明顯。

此外,我們還要觀照執著於淫欲的不良後果,那就是感染嚴重的性病,花柳,淋病,梅毒,愛滋,陰莖癌,前列腺癌,尿道炎,陰道癌,子宮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毀了性根,一生後患無窮。

(6)死觀

念死(maranānussati),死是指一個有情命根的斷絕。它有時節死和非時節死兩種。時節死是指因福盡或壽盡或兩者俱盡的死,非時節死是因為宿業的因緣致死,在其時其地生命斷絕。念死有二法:

第一是如理作意「死將來臨,命根將斷」,以鎮伏五蓋,得證近行定。

第二是鈍根者得以以下八法念死:
(1)殺戮者追近;
(2)死之必然;
(3)將自己與有大名譽、大福報、大力、大神變、大智慧、辟支佛、和正等覺者等比較,他們皆會死,何況是我;
(4)身為諸多蟲類所共居,死緣甚多;
(5)身命無力無主,因須賴出入息,四威儀平衡、冷熱平衡、四大平衡、適當食物維持生命;
(6)壽命不定,因時間、疾病、時刻、死處、生趣都不定;
(7)壽命不長;
(8)壽命剎那相續。如是就能不放逸,殷勤修習斷除諸漏,死時不陷於恐懼與昏昧。

                                         
      女屍                         男屍

在[南傳法句經] 147偈有如下的偈:「觀此粉飾身,瘡(九瘡﹕雙目、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與骨聚,身病心妄想,無常不久存。」它的故事是關於一個比丘暗戀王舍城(Rajagaha)的一位漂亮的妓女施蕊瑪,有一天施蕊瑪因病死了,佛陀要求頻婆娑羅(Bimbisara)王三天不要埋葬她,第四天佛陀帶了眾多比丘去看施蕊瑪,這時她的屍體已腫脹生蟲,國王宣布誰肯出一千銖,就可與她過一夜,但沒人出價,最後免費送都沒人要,那會暗戀她的年輕比丘也明白了真相。

(7)修習八正道

八正道是斷除一切煩惱所要必修的法門,佛陀說:「若人以佛法僧為皈依,由於正確的智慧,得見於四聖諦。那即是見到苦,苦生起的原因,苦的熄滅及導致苦熄滅的八支聖道。這才是最安穩的皈依處,這才是無上的皈依處,像這樣皈依的人,能解脫一切苦。」

正見是知道縱欲是不善的,淫欲的欲樂是短暫無常的,荒淫與貪求是苦,這身體不是屬於我的。

正思惟是如理去思惟和觀照淫欲的真相,就如上面所討論的,身體的四大組合,三十二身分,身體的因緣生滅等。依正思惟來磨滅對色的堅實想,導向離欲。依正思惟來破除對受的貪愛,導向離欲。

對色的觀照,在[雜阿含265經]中,佛告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依聖諦思惟觀照)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對受的觀照,佛又說:「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在[中阿含經][阿梨咤經](大正藏1冊, p763b)裏記載:「阿梨咤比丘本伽陀婆梨,生如是惡見,我知世尊如是說法,行欲(指淫欲)者無障礙。-----諸比丘訶阿梨咤曰:汝莫作是說,莫誣謗世尊,誣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亦不如是說,阿梨咤!欲有障礙,世尊無量方便說欲有障礙。阿梨咤!汝可速捨此惡見也。-----世尊嘆曰:善哉!善哉!諸比丘,汝等知我如是說法。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欲有障礙,我說欲有障礙。欲如骨鎖! 我說欲如骨鎖。欲如肉臠!我說欲如肉臠。欲如把炬!我說欲如把炬。欲如火坑!我說欲如火坑。欲如毒蛇!我說欲如毒蛇。欲如夢!我說欲如夢。欲如假借!我說欲如假借。欲如樹果!我說欲如樹果。-----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時,行野林間,見極大蛇,便前以手捉其腰中,蛇迴舉頭,或蜇手足及餘支節,彼人所為求取捉蛇,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以不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世尊把欲形容成障礙,骨鎖,肉臠,把炬,火坑,毒蛇,夢,假借,樹果等等,因為都是短暫的快樂。阿梨咤比丘不能對欲作正思惟,後來舍戒還俗去了,可能現在還在輪回吧!

我們應正思惟淫欲是不能靠修淫欲來斷除的,這有如喝鹽水來止渴,那只有越喝越渴,絲毫都沒解決的了問題之所在。在[增支部4.159比丘尼經]中阿難陀對眾比丘尼說:「這個身體是因為淫欲而生起的,但是淫欲是必須斷除的,關於淫欲,佛陀建議斷除橋梁。」是什麽橋梁呢?那不是切掉男根或閉塞女根,而是斷除一切能生起淫欲的緣,不去看,不去聽,不去親近,不去觸摸,不去想,斷除所有一切關於異性的東西和管道。外道更有修淫欲法,雙修法,眾愚癡人趨之若驚,如蜂逐蜜,真是邪見行邪道。修行的人是越修越清凈,要斷盡淫怒癡。佛言淫欲是骯臟的,下流的,是世俗的凡夫之所樂為。

在比丘戒裏有許多關於對治淫欲的戒律,包括不準與女人行淫和自出精,不準觸摸女人,或與女人說淫欲話,或與女人同房睡,還有不準站立大小便,此外洗澡時要用雨浴衣,就是不準看和觸摸,以免生欲。

比丘尼戒律裏曾記載發生過比丘尼眾互相用橡木放入陰戶受樂的事,因此被禁止。比丘尼也不準以染心觸摸男人,或與男人說淫欲話,或與男人同房睡,或洗比丘的僧袍,因為發生過比丘尼將僧袍上的精液置入陰道而受孕的事。

執著於淫欲就不能破除身見,也不能證初果。其他的果位更不用說了。

正語是不與他人談論淫欲的話。

正業是以正確的佛法克制淫欲。

正命是在齋日不淫。

正精進是精進克制淫欲。

正念是常修佛隨念,安般念,淫念起時就代以正念,使心歸於清凈與安詳。

正定是隨時隨地隨著淫欲之境生起時心能不受到影響,歸於安寧。

這八正道才是真正的斷除貪淫之道。

從五蘊來說,一個人執取於淫欲時,就在當時生起對無蘊的執取(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對身體或男女根的執取是色執取蘊(rupūpādānakkhandho), 對淫欲樂受的執取是受執取蘊(vedanūpādānakkhandho),對淫欲的想是想執取蘊(saññūpādānakkhandho),對淫欲的想而起的造作是行執取蘊(sankharūpādāna-kkhandho), 對淫欲而生的身識眼識意識等是識執取蘊(viññanūpādānakkhan-dho)。同時也生起四食中的三食,即是觸食(phassahara),它是對淫欲的觸受的食取;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它是對淫欲的起心動念的食取;和識食(viññanahara),它是對淫欲而生的身識眼識意識等的食取。若能放下生起淫欲的心,這一切都很快能解決。

凡夫縱容自己,貪欲久習的結果就形成習氣,比如貪色,貪淫,貪吃,貪玩樂,貪飲酒,貪錢財,貪利得,貪睡,貪名,貪贊許等等;它再加強我慢之心。這些貪欲以許多不同的形態和方式生起,眾人往往不能察覺,而不知不覺地已經落入貪欲的魔爪中。

一切的修道,持戒,禪定,修慧等等,都是為了竭止欲望,佛陀曾說過∶「貪欲的止息就是涅槃。」這貪欲是廣義的對三界裏一切的愛執,由此可見欲的嚴重性。佛陀並不是要我們不吃不睡,甚或不工作謀生,基本的生存所需,若合法求取,那是沒有大礙的,但世人貪求不厭,有了還要多,好的還要更好,縱欲不竭,要死時還不捨得,因此終要回來繼續受苦。

在[雜阿含86經]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雲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佛曰) : 比丘,無常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佛曰):比丘,若無常,苦,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曰)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從上經中的開示,佛直截了當地道出若是無常的色身是常的話,那它不應有病苦,而且自己能作主,也不需要對它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照顧色身)。就是因為它 無常,有病苦,所以我們才作不了主,所以才會對它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這樣思惟,生起正見,就知道這色身不是我,不是屬於我,我不在色身中,或色身不在 我中(相在不﹖)。受、想、行、識也如是思惟。

在[雜阿含64經]裏;「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色不是我,意指還有另一身),相在(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受、想、行、識是我,異 我、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 凡夫不知不見佛法,不知無常,所以把五蘊當成我;或起種種極端的邪見,並執持於己見。 

在[雜阿含80經]裏;「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 堅固變易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又說:「無常者,是有為法,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佛子聽聞佛法之後,靜 處思惟,知道五蘊不堅常變,因而放棄它們。

我們也應當常從因緣來觀照色、受、想、行、識的無常、苦、無我。見[雜阿含經11經]∶「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雲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雲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們也應當常從味(作用)、患(害處)、離(捨離)來觀照色、受、想、行、識;於色、受、想、行、識味、患、離以智慧如實見。見[雜阿含經14經]∶「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味以智慧如實見。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我於受患,有求、有行,若於受患隨順覺,則於受患以智慧如實見。我於想患,有求、有行,若於想患隨順覺,則於想患以智慧如實見。我於行患,有求、有行,若於行患隨順覺,則於行患以智慧如實見。我於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我於受離,有求、有行,若於受(離)隨順覺,則於受離以智慧如實見。我於想離,有求、有行,若於想(離)隨順覺,則於想離以智慧如實見。我於想離,有求、有行,若於行(離)隨順覺,則於行離以智慧如實見。我於識離,有求、有行,若於識離隨順覺,則於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8)正精進

我要特別以正精進來強調,正精進是一切成就之母,它是對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用來觀察心,修學觀察諸行法,以及行法的過患,因而欣樂涅盤。以各種正確的法門來調服心中的各種煩惱。詳細的說有四種正勤;即是令不生未生之惡,斷除和遠離已生之惡,令生未生之善法,以及令住已生之善法。

(1) 令不生未生之惡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比如毀犯五戒,八戒或十戒乃至一切的煩惱,心中生起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以使這些未生之惡不善法不致生起。要做到這樣,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2) 斷除和遠離(降服)已生之惡不善法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以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而用各種方法(法門)來降服及遠離它們,這也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3) 令生未生之善法 
這是指一切戒、定、慧的修持以證悟涅盤為目標,這些善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若尚未修持或尚不明了,以堅決心,努力精進,緊持心念以令這些善法生起。

(4) 令住已生之善法 
這是指於上述的善法,以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註意,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於心,精勤修習,乃至成就。這裏就含攝了四種精進。

眾生(補特伽羅)在無始以來的長久輪回裏,因為欲望的緣故,他們的惡不善法都在未生長的令生長,已生長的增廣,這些是指欲界的各種追求。

這些眾生也長久地在惡道中流轉,雖然他們之中,有些生在人道時曾經是修行人,山中隱士,或是比丘等等。因為未能證得須陀洹果,這些修行人也未能免除投生在惡道之苦,生在惡道的不只是這些,它還包括神與梵天界的天神。

故此未生(Anuppanna)的善法令其生長,以及已生(Up-panna)的善法令其鞏固增長是有必要的。這些善法是三學,四諦八正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習。

同時為了要永斷投生到四惡道的危機,修行的人,在現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時代,應努力於證悟須陀洹果,致力於使未穩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穩定(niyāma),然而只有證到阿羅漢果的聖者才會有穩定的戒、定、慧的修持。從八正道來說,修習正語、正業與正命以致圓滿證悟須陀洹果。初學者應致力於持好戒。

定的修習有八定或九出世間定,若要修習的好,必須證到阿那含果,而只有阿羅漢果才有穩定的定力。定力的培育是要清除貪、瞋、邪精進、邪念等不善根,若貪與瞋根消除後,它們甚至在夢裏都不會生起。這種定力的培育只有在有佛陀教法的時代才有可能培養起來。所以我們要爭取時間與修定的機會,培育正念,正定,並以正精進貫穿他們。

智慧的修持能夠徹底的消滅我見(薩迦耶見)以及每一蛛絲馬跡的邪見,邪思惟,惡業與邪命等。正見是對業果的正確認識,以及對欲界的世間智慧,有修慧的人甚至在很多世後,都具有對業果的正見,正法的認識(如四聖諦法),與修法的宿世智,所以我們要以正精進來策勵自己去修行。

(9)從緣起觀察

貪欲心的生起是對樂受的執取,因此從緣起法觀察執取的原因和緣,放下或遠離對它的執取就能成功對付貪欲心。

對因緣法與緣生法的正確認識是∶「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如何)。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雲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雲何有此為前(在這之前我是這樣子),誰終當雲何之(死後又去某處)。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

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系(系縛),謂說我見所系,說眾生見所系,說壽命見所系(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忌諱吉慶見所系。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於理解),善覺(善於覺察),善修(善於修習),善入(善於實踐)。」([雜阿含296經])

在[雜阿含292經]裏佛告訴諸比丘說∶「“雲何思量觀察正盡(正確滅盡)苦,究竟苦邊?時(那時),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種種差別,此諸苦何因(苦是什麽原因產生的呢)?何集(苦是什麽緣帶來的呢)?何生(苦是怎麽生起的呢)?何觸(苦是什麽接觸後而生起的呢)?”」 

「“思量取因(執取的原因),取集(執取的緣),取生(執取的生起),取觸(執取由接觸而生起)。若彼取滅無餘,眾苦則滅,彼所乘(他所修習)苦滅道跡(滅苦的正道)如實知(如實知曉),修行彼向(向滅苦的正道)次法(依循著修法的法第),是名比丘向(朝向)正盡苦(正確滅盡),究竟苦邊(到了苦的邊緣)。所謂取滅(那即是執取的消滅)。” 」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正確滅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取何因(執取的原因)?何集(執取的緣)?何生(執取的生起)?何觸(執取的接觸的生起)?思量彼取(執取)愛因(是貪愛的原因),愛集(貪愛的緣),愛生(貪愛的生起),愛觸(貪愛由接觸而生起)。彼愛永滅無餘,取亦隨滅,彼所乘(他所修習)取滅(執取的消滅)道跡(正道)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那即是貪愛的消滅)。”」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愛(貪愛)受因(因感受而起),受集(感受的緣),受生(感受的生起),受觸(感受由接觸而生起)。彼受永滅無餘,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 」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緣。彼觸永滅無餘,則受滅,彼所乘觸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貪欲心生起的過程是六根→觸→樂受→貪愛→執取,而根門與觸與樂受的生起是被動的,只有貪愛是我們內心主動的思擇,那是主動的,因此思惟執取的原因,執取的緣,執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貪愛,貪愛由接觸而生起,感受由接觸而生起,一個認真的修行人,思惟貪愛與執取所產生輪回與長期遭受苦難的後果,以正念正智修習厭離,捨棄,這就是貪愛滅除道,如實地知曉,不是書上看的或聽來的,而是實際修習達到的。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當知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彼六入處欲滅無餘,則觸滅,彼所乘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名色永滅無餘,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 」

接下來「“比丘思量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名色識因,識集,識生,識觸。彼識欲滅無餘,則名色滅,彼所乘識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識滅。” 」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做福報的行為),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做非福報的行為),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做無所有的行為),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 」

接下來「“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無明永滅無餘,則行滅,彼所乘無明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無明滅。” 」

佛問比丘們∶「“於意雲何。若不樂(不愛喜),無明(無智慧)而生明(生智慧),復緣(還會追隨因緣)彼無明(那些無智慧)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 ?” 」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汝亦知此(你們也是如是明白)。於彼彼法(由某種某種現象)起(生起)彼彼法(某種某種現象),生彼彼法,滅彼彼法,滅止,清涼,息沒。若多聞聖弟子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身體所有感受的覺察),身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如實知曉),若壽分(一生)齊受所覺,壽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身壞時壽命欲盡,於此諸受一切所覺滅盡無餘(對於這些感受的覺察滅盡無餘)。譬如力士取新熟(剛剛燒好的)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熱度)悉滅(都消失)。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身體所有的)受所覺(感受)如實知,壽分齊(一生中)受所覺(感受)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

(10)從十個方面觀察

在[大念處經]裏佛陀教導說因為強烈的愛欲,才產生取。所以佛說:此愛(欲)能引導再生,有俱(伴隨)喜、貪,到處(四處)追求滿足。

這愛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有對色、聲、香、味、觸、法諸塵或境所生的愛。有愛有三種:第一是常見俱生的愛,認為有一常恒的靈魂,在世界裏生生世世的流轉著;第二是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的愛;第三是對禪定的愛。無有愛是與斷見俱生的愛,認為死後就沒有了,這是極嚴重的邪見。

為了達到解脫,我們必需徹底的了解愛欲,明了它的生起及生起的緣,我們才能采取有效的辦法對治它們。佛陀分十組來討論它∶六入處愛喜舍滅,六外處愛喜舍滅,六識處愛喜舍滅,六觸處愛喜舍滅,六受處愛喜舍滅,六想處愛喜舍滅,六思處愛喜舍滅,六愛處愛喜舍滅,六尋處愛喜舍滅,六伺處愛喜舍滅。這是最詳細的修法而達到從貪愛解脫。

二.瞋的調服

若將自己與他人相比,我們應該知道,每一個眾生皆要求快樂,因此,應以慈愛對待一切眾生。我們應如是思惟,願我安樂,無有苦惱。願那些愛護我的,中立者及討厭我的,願他們都安樂。願那些住在鄰近的或在他方世界國土的眾生,願他們都安樂。願三千大千世界國土的所有眾生,和每一種類的眾生,願他們都安樂並得到最大的幸福。願一切人類、男人、女人、高貴者、下賤者、天神、惡道眾生及十方的所有眾生,願他們都安樂。

我們要知道自己內心的瞋恚的煩惱,但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要先能覺察自己內心的瞋恚。知道瞋恚存在後,才去追尋瞋恚生起的原因,知道瞋恚生起的原因之後才能用方法消滅它,消滅了瞋恚之後,將來遇到生起瞋恚的原因時,還有可能忍耐不住,又再生起,所以還要再對治它。成功對治瞋恚的行者知道心中已滅盡的瞋恚於未來永不生起。

在[增支部5.26]佛說:「諸比丘!為了知瞋,應修五法。以何為五耶?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瞋想是。諸比丘!為了知瞋,應修此等之五法。」 ... 「諸比丘!為徧知瞋、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瞋、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為了知放逸、為徧知、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瞋、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

佛陀在[慈愛經]裏教導我們如此的修慈愛:

「應常散發慈愛心,惟願眾生得福安。
  普願一切諸眾生,心常喜悅住安樂。
  凡有生命強或弱,高壯中等矮粗細,
  可見或是不可見,居於鄰近或遠方,
  已生或是將生者,一切眾生常安樂。
  願彼恒於一切處,不鄙視亦不欺瞞,
  假使忿怒怨恨時,心亦不念彼得苦。
  猶如母親以生命,護衛自己獨生子,
  願能如此於眾生,施放無限慈愛心。
  慈愛遍及全世界,上下地平四維處,
  遍滿十方無障礙,無有仇恨或敵意。
  無論行住或坐臥,若是心中覺醒時,
  應常培育此正念,此乃最高之德行。」

在[雜阿含]715經的經文:「何等為瞋恚蓋食(產生原因)?謂障礙相(指可憎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瞋恚生起之因) ……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 彼慈心思惟,未起瞋恚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滅除瞋恚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正思惟 (如理作意) ,要正思惟瞋恚對自己的害處如下:

(i)我起瞋恚後,將因瞋業在將來受苦;
(ii)若起瞋恚將自毀戒,並且損害他人,兩相無利;
(iii)我現在要面對的可憎相,雖然是苦,但比起地獄,餓鬼,畜生道之苦為輕;
(iv)我現在遇到的可憎之相,乃是宿業所帶來的,所以更應力行制止現在的瞋念,以免造未來受苦的因。
(v)思惟一切皆是因緣生,因緣滅,是空而無我,所以要忍耐。
(vi)思惟自己是業的主人,業是自己的財產。
(vii)對別人起瞋心,就有如用赤手去抓燒紅的鐵條或火炭或是糞便等有害之物來打擊別人,別人還未受到傷害 ,自己已經先受害。
(viii)起瞋恚將損毀長久以來所積聚的諸善功德。
然後才正思惟他人起瞋恚的害處如下:
(i)他現在起瞋心會傷害自己,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可能會消化不良,損害他的肝臟(起肝火),便秘甚至失眠等。
(ii)他因過去宿業與習氣的影響,又起了瞋心,不知道如何去對治它。
(iii)他的瞋恨就像是不被接受的禮物,將會退回給他,就像是逆風揚塵﹐灰塵只會飛回他身上。
(iv)他是他自己業的主人,業是他自己的財產。他造惡業將來會繼承他的惡業的財產。
(v)他已被瞋恨的魔所降服,不能控制自己。

只有在明確地知道瞋恚的害處之後,才會決定去斷除它。一個行者知道了瞋恚的害處後才會忍耐不發脾氣,關於忍辱的功德,這裏稍為提一下,初學的人不善思擇,故先學持戒忍讓,若是惡緣常現前,遲早忍耐不住要起瞋念,故要思惟忍辱的功德:(i)無有怨敵;(ii)親友不離;(iii)心常喜樂;(iv)臨終不悔;(v)身壞生天。

(i)個別慈
慈心觀的修習的次第:(1)應先對自己散播慈愛,(2)接下來是親愛者,(3)無關者,(4)以及怨敵者。

雖然[慈愛經]未說對自己修慈,但這是絕對必要的,因此在[自說經]中佛說:「以心遍察一切方所,不見有(人)更甚於愛己,他人都是愛他自己,愛自己的不要害人。」 這是常理,只有愛自己的才會愛別人。

修時以下列四種願望修習: 
(1)願我脫離危難和仇敵,(2)願我脫離內心的痛苦,(3)願我脫離身體的痛苦, (4)願我每天生活安樂,無有困擾。

如是散播慈愛兩三遍。然後對可愛者修慈,這是指比如自己的父母,師父,恭敬的阿阇黎或與他相等的人,隨念他們的可敬可愛處,這樣就容易修到安止定。修時也以前面的四種情況來散播慈愛,入初禪時審查五禪支(五支禪定的要素:尋、伺、喜、樂、一心),和五自在(入定、住定、出定、轉向、審察),然後再入第二、第三禪等。接下來是對無關者修慈,若不能,應從自己重新開始,令心柔軟,適合於修慈,然後再對無關中立者修慈。修時也是以上述的四種方式修習慈愛到入禪定為止。

最後是對怨敵者修慈,若心生瞋恨時,應重新對以上的自己,可愛者,無關者再修習慈心,以去除瞋恨,直修到對怨敵者慈心生起為止,或思惟瞋恨的害處,或讀佛本生的故事。然後再回來修慈心和慈心定。

若是心中還是有分別心,則要思惟菩薩在修忍辱和慈波羅蜜時的多種例子,比如具戒王(Silava)的本生故事([中阿含][長壽王本起經]),忍辱修行者(khantivadi [金剛經]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本生故事,小護法(Cūladhammapāla) 的本生故事等等都是。

若心中對怨敵者還有瞋念時,應以正思惟想在久遠的輪回裏,所有的眾生都曾經是我的父母、子女、兄弟或姐妹等,沒有任何人不曾和我沒有過關系,因此他或她現在雖然可憎,但在過去世,他或她可能是我的父母、子女、兄弟或姐妹等。這樣子心中就會放下憎心。再思惟我們都一樣尚未脫離老、病、死苦,尚未脫離惡道的危險,所以應憐湣他。應想他的優點,以及他曾經幫助過我等,或想辦法對他作布施,把自己喜愛的東西布施於他,這樣做的話,則有助於熄滅對他之瞋恨,而他人對己的懷恨也會消滅。

若再不行,可以修習分別諸界,那即是:我是在生氣他的那一個部分?他的頭嗎?還是手、腳、身體?還是皮膚?肉?骨等等。若再不行,可以修習分別四界。直到破除瞋恨心,生起慈心為止。

(ii)平等(appamanna)慈
修了以後,再修平等慈以破人我之間的界限。這是對上述的人再修慈,直到慈心遍滿一切平等,而破除了人際間的界限。證得初禪後,心與慈俱(具有慈),再對第二、第三、第四方,四維、上、下、一切處,一切看作自己,具一切(有情),世間,廣大,無量,無怨,無憎,心與慈俱遍滿而住。這些可以初禪、二禪、三禪的任何一種安止定修慈。

(iii)遍滿( vippara)慈
根據[無礙解道]中說,遍滿慈有三種:有限遍滿慈心解脫(七種);無限遍滿慈心解脫(五種);十方遍滿慈心解脫(十種)。這些差別是心證安止而得的成就。

有限遍滿慈心解脫是依七種行相即:(1)一切女人;(2)一切男子;(3)一切聖者;(4)一切非聖者(凡夫);(5)一切天神;(6)一切人;(7)一切惡道眾生。在修習時,也對每一行相的眾生願他們無怨;無憎;無惱,和自己安樂。如此依七行相共有廿八種安止定。

無限遍滿慈心解脫是依五種行相即:
(1)一切有情(sattva);(2)一切有息(pañā);(3)一切生物(bhūtā);(4)一切個人(puggalā);(5)一切有五蘊身(attabhāvapariyāpanna)。在修習時,普願每一行相的眾生都脫離危難和仇敵 (無怨);脫離內心的痛苦(無憎);脫離身體的痛苦(無惱);生活安樂無有困擾(自己安樂)。因此依四種情況和五行相共有廿種安止定。

十方遍滿慈心解脫是依十種行相即 :(1)東方;(2)西方;(3)北方;(4)南方;(5)東南隅;(6)西北隅;(7)東北隅;(8)西南隅;(9)下方;(10)上方。這是佛陀在[阿含經]中常教配合修慈的方法。

三.癡的調服

愚癡的對治是非常復雜的,因為篇幅的關系,這裏只作簡單的介紹。

在[增支部5.26]佛說:「諸比丘!為了知癡,應修五法。以何為五耶?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癡想是。諸比丘!為了知癡,應修此等之五法。」 ... 「諸比丘!為徧知癡、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癡、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為了知放逸、為徧知、為令衰、為斷、為盡、為遣、為離癡、為滅、為舍、為棄,應修此等之五法。」

(1)認知苦

認知苦是貫徹四聖諦的首要任務,正確認識苦,是它全圍繞著色相。佛說:「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 ([雜阿含6經])

「諸比丘!你認為那個比較多呢?你長劫輪回以來,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流之淚水,或是四大海洋之水?諸比丘答道:我們長劫輪回以來,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流之淚水,比四大海洋之水還多!.....為什麽呢?輪回無始,眾生為無明所蓋,煩惱所纏,長劫輪回,你已經受苦了太長久的時間,填滿了墳場。你已經苦夠了,應厭離於諸行法,應生厭倦,應求解脫。」([相應部15.3淚水經])

我們的苦有身體的苦:它有生苦,老苦,病苦,和死苦。和心靈的苦:它有恩愛別離苦,怨憎相會苦,求不得苦,五執取蘊苦。苦除了上述的身苦與心苦的八苦之外,還有三苦:即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即苦的本身就是苦,或受苦時的苦;壞苦是事物敗壞消失之苦;行苦是諸有為法造作之苦。

佛對須達長者說:「須達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透澈認知),為一頓(立刻)無間等?

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

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雜阿含435經])

不認識苦,對苦未知,對苦未透澈認知者,想要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修習是沒有可能的事。

佛又說:「如有四登階道,升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升堂殿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升殿堂,如是,比丘!於苦聖諦未無間等(沒有學會觀照認識苦聖諦),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雜阿含436經])所以佛陀以登四階來比喻,要登了初階,才可能登二階,然後三階,四階。這才是正確的。

(2)認知五蘊、六入等名色法

佛對四大五蘊六入六境作譬喻說:「譬如有四蚖蛇,兇惡毒虐,盛一篋中。時,有士夫聰明不愚,有智慧,求樂厭苦,求生厭死。時,有一士夫語向士夫言:汝今取此篋盛毒蛇,摩拭洗浴,恩親養食,出內以時。若四毒蛇脫有惱者,或能殺汝,或令近死,汝當防護。爾時,士夫恐怖馳走。忽有五怨,拔刀隨逐,要求欲殺,汝當防護。爾時,士夫畏四毒蛇及五拔刀怨,驅馳而走。人復語言:士夫!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還入空村,見彼空舍,危朽腐毀,有諸惡物,捉皆危脆,無有堅固。」[雜阿含1172經] 四毒蛇即四大:地界丶水界丶火界丶風界。五拔刀怨者,即五受陰(五蘊)。六內賊者,即六愛喜。空村者,即六內入。

(3)認知五蘊、六入等名色法的緣生法

一切色是‘有緣’的,它是業生、心生、時節生和食生的,也即它是由業、心、時節、與食四法而等起。色法根據[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分法,可以分為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二大類色,共有十一種,總數共28種色法。六入的眼耳鼻舌身是色法,意是心法。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世尊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

[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名色是從因緣而生並且相互為因緣,它們不是無因而生,也不能歸於自在天的創造。觀察名色的因緣有下列方法:
(i)生緣──觀察此身生時,是在胎盤裏,處於胃與直腸間,在腹膜後,脊椎骨前,圍著腸與腸間膜,臭穢而且狹窄,猶如蛆蟲生於腐屍一般。這樣生起的色身以無明、愛、取、業作它的生因,無明是親依止緣,業是生緣。食物是支持它的食緣,這是色的緣。名即是緣胞胎與結生心的識及一生內不停產生的果報心及眼根緣色而生起眼識等。

明了現在世名色的緣之後,就可以繼續觀察過去世的名色是由緣而生起,未來世也將會如此。這樣就可以斷除三世的十六疑,達到度疑清凈。這疑有前際的五種,後際的五種,與現在世的六種:
(1)我於過去世存在嗎?
(2)我於過去世不存在嗎?
(3)我於過去世是什麽?
(4)我於過去世是怎麽樣的狀態?
(5)我於過去世從什麽到什麽?
(6)我於未來世存在嗎?
(7)我於未來世不存在嗎?
(8)我於未來世將是什麽?
(9)我於未來世將是怎樣的狀態?
(10)我於未來世將從什麽到什麽?
(11)我是存在嗎?
(12)我是不存在嗎?
(13)我是什麽?
(14)我是怎樣的狀態?
(15)我從何處來?
(16)我將到何處去?

思惟這十六疑問的結果,每一個答案都否定了我的存在,只有名與色及它們的因緣罷了。在[增支部IV.189經]裏佛言:「比丘 ! 此世間為 " 想 " 所引導,此世間為" 想 " 所牽。" 想 " 生之後,此世間為" 想 " 所支配而行。」上述的十六疑問皆是想。

(ii)共與不共緣──眼等六根門及六境(或所緣)是名生起的共緣,作意是名的不共緣;如理作意及聽正法是善的緣,相反的是不善的緣;業是異熟的緣,有分等是唯作的緣。色的緣有業生、心生、時節生和食生四種;過去業是業生色的緣,生出的心是心生色的緣,時節和食是時節生色和食生色的緣。因為把握了這些名色的緣,故此越過了三世十六疑惑。

(iii)逆觀十二緣起,以斷上述的十六疑。

(iv)順觀十二緣起,以斷上述的十六疑。

(v)業輪轉與異熟輪轉([清淨道論]第十九章)──觀察過去業有的五法(因)是:癡是無明,造作是行,欲求是渴愛,接近執取為取、思為有。由過去的五法作今世結生之緣。故只是業與業的異熟而已。今世的生有的五法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此世的業有的五法:無明、行、愛、取、有又會是未來世的結生之緣,而會出現生有的五法:識、名色、六入、觸、受。故仍是業與業的異熟而已。這樣觀察只是業與異熟的轉起與相續而已,沒有所謂”有情” 或”我”。

(vi)只有因果沒有作者與受者──依上述的觀法來修習度疑清凈,就能超越三世的十六種疑惑,對於一切的三有、四生、五趣、七識住和九有情居中;因為知道它的原因,認識到只有因果的法則而轉起名色,觀修者見到只有作業而無作者;因為看見異熟的轉起,只有異熟報而無受者。因此就破除了一切的作者、受者,有情的世俗概念。

(vii)法住智(Paññavimutta)──[阿含經]曾提到:「先得法住智,後得涅盤智」,這法住智也即是如實智、正見、度疑清凈的同義語。因為把握了對名色因緣的智,斷除了對佛、法、僧、修學、前際、後際、前後際、此緣性緣生法的八種疑惑,並鎮伏了六十二種邪見。又從緣生法能如實知見諸行無常,是苦,善見諸法無我,斷除了對彼等的疑惑。得此智的修行者覺得自在,並確信死後能生善趣,所以稱證此智的人為小須陀洹。

在[長阿含.梵動經]中佛指出外道因為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故生起六十二邪見或惡見:即本劫本見十八,是過去計有我;末劫末見四十四,是未來計有我。十八過去有我見:即常見論四,亦常亦無常論四,有邊無邊論四,無因而有論二,種種論四。四十四未來有我見:即有想論十六,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八,斷滅論七,現法涅盤論五。修習上述的觀禪以破這些邪見。

(4)觀照名色法

名色法可依觀照五蘊,十二処,十八界,順逆觀十二緣起等來破除。

五蘊,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以前它是稱為五陰。為何稱為取蘊呢?因眾生起了邪見,執取五蘊是我。這在[阿含經]裏是依二十種情況產生:即執取‘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識也如是。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應作如是觀照;一切無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應愛樂。受、想、行、識也如是觀照,不應愛樂。

十八界裏的前十二界就是十二處,即眼、耳、鼻、舌、身、意處,和色、聲、香、味、觸、法處。前五根門是色法,前五塵也是色法,意處是識蘊的八十九心,它是名法,法處有心所有法,即是受蘊、想蘊和行蘊,它們是名法,其余的是色法和涅盤。十二處實際上就是五蘊,只是另外提出涅盤。十二處裏有十個半是色法,一個半是名法,這十二處在[雜阿含1172經]裏佛解釋內六處如門窗都開著的無人村落,外六處如打家劫舍的殺人強盜。這十二處就是識生起的地方。認識十二界能使見清凈。

至於十八界也就是加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和意識界等六種,它們與十二處依根、塵(境)、識三個各分為六組。六識界是緣於根與塵起認識作用,因為它們是依緣建立的,無常的,為了教化弟子們,佛才教導十八界。

佛以蘆束的譬喻來說明名色的相依關系,猶如二束蘆(佛有時也說三束蘆,指精,卵與識,也即是名色 ),相依而立,此一是另一束的支持和依靠,一束倒時,另一也倒。如是於五蘊的名與色當中。名與色相依止而存在。若一個倒了,別一個也倒。如是名依色轉起,色依名而轉起。由於名的欲食,欲飲,欲言,欲行作種種威儀,色就食之,飲之,言之,作諸威儀。

佛陀教羅睺羅依照下列的次第觀修:
(1) 觀照五蘊依照過去丶未來丶現在丶內丶外丶粗丶細丶好丶醜丶遠丶近十一種情況是無常和無我;
(2) 觀照色蘊是五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皆無我;並以此修定和不為苦樂受所動;
(3) 培育慈悲喜舍四梵住; 培育不凈觀和無常觀;
(4) 修習安般念的十六步驟以證果。(見[大羅睺羅經]Maha-Rahulovada Sutta)

(5)擇法覺支

擇法覺支是慧學的一部分,培育它的目的,是能應用正確的法門或修習正確的法門,以便如實地知見諸名色法或五蘊。如此就必須用善法來修持,並舍棄惡法。

以下列舉一些:

(一)飲食知量;以斷除對飲食的貪欲,或者修習食厭想的段食厭(食物厭)想,如思惟要行乞,行乞路上要躲避蚊蟲,惡狗,惡象等,要遍求,要嚼爛,胃腸要分泌消化,要排泄,食錯食物會致病等等。
(二)遠離惡知識;以斷除修習惡法之弊,思惟聞惡法起邪思惟,會生對正法的不信,起邪見,不能生正念正智,就不會護根門,而會造作身口意三惡行,增長五蓋,加重無明,結果輪回將會苦長。
(三)制漏的七種方法;有漏從見(正見)斷,有漏從護(護六根門)斷,有漏從離(離欲、離惡不善法)斷,有漏從用(用正確的法門)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中阿含.漏盡經)。
(四)修慧清凈的五法;有慚,有愧,遍學,精勤與智慧。
(五)三種觀修;觀無常、觀苦、觀無我。

(六)十種觀智;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明解脫智。
(七)修不凈觀對治凈想,念死來對治放逸,觀死屍來對治淫欲想,修安般來對治紛亂,念休息來對治忙碌想,觀空來對治有想。
(八)修習四無量心;修慈心以對治瞋心,修悲心以對治害心,修喜心以對治妒心,修舍心以對治我執。
(九)修十樂住想:白骨、噉、青瘀、壞、膨脹,這些指屍體;慈、悲、喜、舍與安般。多修有大義利,得大安穩,得大果大功德。 

(十)修十助樂住想:不凈、死、違逆、不可樂、無常、苦、無我,斷、離貪、滅有助十樂住想,助大義利,助大安穩,助得大果大功德。

(6)觀照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
無常、苦、無我是三相;以三相觀察諸名色。無常於色來說,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的十一種情況,確定一切色都是無常,然後觀察;確定它們是苦;再觀察確定它們是無我。然後再觀察確定其它的受、想、行、識等五蘊法。觀察完,再觀察六門、六所緣(十二處)、加上六識(十八界)、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六界、十遍、三十二身分、二十二根、三界、九有、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以及十二緣起支。
無常者是以滅盡之義來觀察,苦者是以怖畏之義來觀察,無我者是以不實之義來觀察上述十一種情況的諸法。

此外再以四十行相來觀察:即無常、苦、病、癰、箭、惡、疾、敵、毀、難、禍、怖畏、災患、動、壞、不恒、非保護所、非避難所、非歸依處、無、虛、空、無我、患、變法、不實、惡之根、殺戮者、不利、有漏、有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惱法、雜染法。這樣的觀察能得隨順忍,而能決定五蘊之滅是涅盤。

上述的四十行相又分為三組:無常隨觀是觀察無常、毀、動、壞、不恒、變異、不實、不利、有為、死法十種,於五蘊觀察而有五十無常隨觀。無我隨觀是觀察敵、無、虛、空、無我五種,於五蘊觀察而有二十五無我隨觀。其余的二十五種於五蘊觀察而有一百二十五種苦隨觀。

若依上述方法修行不能成就者,為了使諸根銳利(指信、勤、念、定、慧五根),應以九法促進諸根的平衡應用,以達到修觀的目的:(1)恭敬專心地做,(2)時常的做,(3)適當的做,(4)取定之相,(5)順適七覺支,(6)不偏於身,(7)不偏於命,(8)以出離來克服痛苦,(9)不中途停止,並加上參考修習安止定的方法。

於名色法分開來觀察,色法依業生色,心生色,食生色和時節生色來思惟它們,名法或非色法依八十一世間心於結生時與轉起而思惟它們。

昏沈睡眠的對治

昏沈睡眠是五蓋之一;即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與疑蓋。佛在[雜阿含715經]舉出五種原因:一是心微弱,二是不喜歡於修行,三是疲倦,四是吃得太多,五是懶惰。

佛陀教導目犍連對治昏沈睡眠的八個方法如下:

(1) 目犍連!只要在任何睡意來時,你不應註意那個睡意的想法或住於它。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不應註意昏沈的念頭)
(2)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就應思維 你所聽聞、學習的教法,在心裏仔細思量,探討和應用它。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思惟佛法的內容)
(3)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就應詳細重復思維所聽聞、學習的教 法。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背誦佛法)
(4)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應用力拉兩個耳垂,和用雙手摩擦四肢。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拉耳朵,按摩四肢)
(5)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應從座位起身,以冷水洗臉和眼、環視四方,並仰望天上的星星。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從坐位起身,以水洗臉後遙望天空的星辰)
(6)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應作意光明想,修習白日想;觀夜如晝,觀晝如 夜,灌以明澈、澄亮之心,你就能培養充滿光明的心。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作光明想)
(7)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應使諸根向內,心不留涉於外,起來經行,並覺知地來回。這樣,你的睡意就會消失。(令諸根內攝,不使心向外溜蕩,起身經行,並清楚前後方的情況來回行走)
(8) 如果你這麽做,睡意仍未消失,這時你應正念正知地右脅獅子臥,雙足交叠,心裏保持起身的想法;只要一清醒,就應立即起身,想:『我不應貪戀休息與臥躺的舒適,以及睡眠的愉悅。目犍連!你應如此地訓練自己。(小睡片刻,維持正念和正知才躺下,並記得起身的時間,醒來立即起身,不縱容自己)

佛陀如何調服人

佛陀問馴馬師如何馴馬,他說以四法,即是硬法、軟法、硬軟法、和殺法。硬法是以鞭子,手打腳踢來馴馬;軟法是以食物,水草,安撫等法來馴馬;硬軟法是上述的法兼用;殺法是當馬不聽話後,已沒有用,為了保護名聲,把它殺了。馴馬師反問佛陀如何馴練人,佛陀說也以四法,即是硬法、軟法、硬軟法、和殺法。硬法是罵不聽話的徒弟,講造惡業者下惡道如地獄、鬼道、畜生道等的故事;軟法是稱贊聽話的徒弟,講造善業者上天道或來人中所得的福報;硬軟法是上述的法兼用;殺法是當徒弟不聽話後,已沒有用,為了保護名聲,不再教他,由他輪回去,等於把他殺了。

煩惱的滅盡

當煩惱的因滅時,苦就可以滅盡。在[雜阿含53經]裏佛說:
「聚落主大姓婆羅門聞......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 
又白佛言:雲何論因?雲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雲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佛告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贊嘆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婆羅門白佛言:雲何為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告婆羅門: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彼色不愛樂、不贊嘆、不染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婆羅門!是名論因,是名說因。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如是論因,如是說因。」 

在[雜阿含57經]裏佛教導有次第每一蘊分十六種,共八十步驟來觀察破除五蘊:「當善觀察諸陰(蘊),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1)彼行何因?(2)彼行何集?(3)彼行何生?(4)彼行何轉?

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

(5)彼愛何因?(6)彼愛何集?(7)彼愛何生?(8)彼愛何轉?

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

(9)彼受何因?(10)彼受何集?(11)彼受何生?(12)彼受何轉?

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13)彼觸何因?(14)彼觸何集?(15)彼觸何生?(16)彼觸何轉?

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

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行受。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

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結論)

(如是觀者,)而見受是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結論)

(如是觀者,)而見想是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結論)

(如是觀者,)而見行是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結論)

(如是觀者,)而見識是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結論)

(如是觀者,)復作斷見、壞有見、不作斷見、壞有見。

(如是觀者,)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

(81)彼行何因?(82)彼行何集?(83)彼行何生?(84)彼行何轉? 

如前所說,乃至我慢。(如是重復再觀80次共160次)

作如是知、如是見者(不見我在色、受、想、行、識)。疾得漏盡。」  


法增比丘,26/4/2009澳洲佛寶寺。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 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