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厌离、离欲、与灭尽--修行的次第--


厌离、离欲、与灭尽
--修行的次第--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修行从凡夫到圣人有不同的层次,佛陀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根性的人说不同层次的修法。归纳有以下几种:

1.修习厌离、离欲、与灭尽。如在《杂阿含28经》中佛说:「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盘。」先要认识三界和诸苦,才能生厌离,生起出离之心,然后才去找苦的原因,修习离欲和断除欲望,最后尽除对五蕴的执著,亲证涅盘。

[杂阿含209]里佛说:「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入处,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触入处、鼻触入处、舌触入处、身触入处、意触入处。沙门、婆罗门,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於耳、鼻、舌、身、意觸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生,所谓意识及法。

在《杂阿含279经》中佛说:「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修习、不执持,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我们若不下工夫在六触入处学习调服欲贪,关闭根门,守护根门,修习佛法,执持心念,断欲贪,越欲贪的话,那么我们将无从灭除苦,及於未來世永不复生出来

2.修习调服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如在《杂阿含42经》中佛说:「谓于色(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受想行识)离。如是色(受想行识)离如实知。」这是对五蕴法修习调服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最后尽除对五蕴的执著,亲证涅盘。「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舍利弗语》,《中部》卷一)

如何达到这殊胜的道与果智呢?这要从八方面观修五蕴法(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1)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由诸缘和合而得维持,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是病的根本。2)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病、死的膨胀,成熟,及破坏的缘故。3)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肉里的刺,甚难取出,生起逼恼之苦。4)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魔之使者,能断除生命的根。(5)如何观它是无常? 因为它的结果不是的,而是开始时由众缘支持才生出来,到后时因为他缘离去才灭绝之缘故。6)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被生灭所逼恼,是苦的基地。7)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没有主人、没有住者、没有作者、没有受者、没有决意者之故。8)如何观它是非我呢?因为它是非自己、非主宰者、非控制者的缘故。

3.修习心解脱、慧解脱、和俱解脱。如在《杂阿含1经》中佛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修观无常的行者,若欲自证,只要自观身,波罗蜜成熟,破除对身体的邪见,灭除疑惑与戒禁取,就能自证初果;若再減弱贪欲和瞋恚就能证二果或三果。若正观触境时心解脱于喜贪及瞋恚,自证三果。

在《杂阿含710经》解释:「弟子清心,法者,能五法,修七法,令足。何等五?谓贪、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支、、精、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信者,心解。智者慧解欲染心者,不得、不明染心者,慧不清。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离无明者慧解。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得身作离无明,慧解。是名比丘断爱缚、慢无间等,究竟苦。」比丘离贪欲,心解,得身作证,证三果离无明,慧解脱,证四果

俱解脱阿罗汉,在《中阿含.大因经》解释:「!有八解。云何八?色色,是第一解次,内无色想外,是第二解次,身作成就,是第三解次,度一切色想,想,不念若干想,量空,是量空,是第四解次,度一切量空识处,是识处成就,是五解次,度一切识处所有,是所有成就,是第六解次,度一所有,非有想非,是非有想非成就,是第七解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想,知,身作成就,及慧观诸知,是第八解。阿!若有比丘彼七住及二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及此八解逆身作成就,亦慧观诸者,是比丘阿罗诃,名俱」这是从修定下手的行者,观缘起,观诸尽,得四果。

本文只是就第一种的修习厌离、离欲、与灭尽的层次来讨论修行。

厌离Nibbindaya的思惟

要修行解脱道,先要认识自己的条件。当我们思惟佛所说的关于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后,我们才能生起信心,进入圣道。做人要是能修梵行,堪受佛法,要能相信三界轮回时所遭受的各种苦痛是真实的。

1.三界轮回的苦痛

众生存在的世界,可以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个界,佛陀以他卓越的天眼通与宿命通,肯定多生轮回的存在,并以此教诫弟子们,这绝不是迷信。

有一次佛对众比丘说法,说众生无始以来,长久轮回;一位比丘问佛,世尊您可以譬喻来解释吗?于是佛对他说,比如世人寿命百岁,早上忆念三百劫,中午忆念三百劫,晚上忆念三百劫,如此日日忆念劫数,百年之后命终,还不能忆念穷尽劫数,因此我们久远以来轮回无量劫数,长夜受苦,苦楚无量。

去到地狱,刀山油镬折磨;生饿鬼中,食物难以下咽,累劫滴水难得;生畜生中,恒被啖杀。轮回无量劫数,积骨成山,高于毘富罗山(喜马拉雅山);髓血成流,多于四大海水。无始以来,长久轮回;不知受苦了多长的时间。因此佛说应当精勤,断除三界诸有,不要无休止的造业下去。(见《杂阿含950经》)

在《杂阿含938经》中佛指出,我们从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受苦所流的血泪,比四大海洋的海水还要多。「佛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恒河流水,乃至四大海,其水为多,为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为多?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义,我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甚多,过于恒水及四大海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流泪甚多,非彼恒水及四大海(能比)。所以者何?汝等长夜丧失父母,兄弟,姊妹,宗亲,知识,丧失钱财,为之流泪,甚多无量。汝等长夜弃于冢间,脓血流出,及生地狱,畜生,饿鬼,诸比丘!汝等从无始生死,长夜轮转,其身血泪(所流)甚多无量。」

佛悲痛地道出轮回的苦:「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杂阿含266经》。

三界犹如火宅,不得安乐。世常燃烧中,有何可喜乐?汝常在暝暗,何不求光明」(南传法句经新译》,146偈。)「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麤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法华经》,譬喻品第三。)三界是众生轮回的地方,我们应当对三界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它是系缚,是我们长久受苦之处,所以要决心从中出离。我们为无明所盖,贪爱结使所系,不知五蕴的生灭性质与过患,也不知出离。如此,我们随着色相而转,随着感受而转,随着想念而转,随着诸行而转,随着意识而转,不能超越五蕴,不能脱离生死流转。佛说纵欲是卑俗的,是平民所喜爱,世人沉迷而不知出离。欲界有众多欲望多欲为苦出离为净色有定中乐但出定后烦恼仍未断出离为寂无色界虽长期在定中甚至到非想非非想天仍未能脱离轮回之苦故出离为妙灭尽为乐。

2.思惟八难八非时

此外要能修行梵行还得克服八种困难与八种非时,这在《中阿含》的《八难经》里提道:
1)彼人尔时生地狱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一难第一非时。
2)彼人尔时生畜生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二难第二非时。
3生饿鬼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三难第三非时。
4生长寿天中,是谓人行梵行第四难第四非时。
5生在边国夷狄之中,无信无恩无有反复,若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谓人行梵行第五难第五非时。
6)彼人尔时虽生中国,而聋哑如羊鸣,常以手语,不能知说善恶之义,是谓人行梵行第六难第六非时。
7)彼人尔时虽生中国,不聋不哑,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然有邪见及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住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七难第七非时。
8)(佛)不出于世,亦不说法,是谓人行梵行第八难第八非时。

因此要修行还得克服上述的八种难和八种非时,才有机缘听闻佛法。

在《增支部》一支十九经里佛言:「诸比丘 ! 于此阎浮提洲,只有少数之乐园、乐林、乐地与湖泊。而多为险峻悬崖地,难越之河川,茂密之荆棘林,难登之山岭。

如上同理,众生中只有少数人死后再生为人……或生于天神中而多于死后生于地狱、傍生与饿鬼中。

如上同理,众生中只有少数天神死后再生为天神……或生于人中而多于死后生于地狱、傍生与饿鬼中。

如上同理,众生中只有少数在地狱、傍生与饿鬼中的众生死后再生为天神……或生于人中而多于死后生于地狱、傍生与饿鬼中。」要再生为人或天神是极稀有之事

通过这样的思惟,我们才会珍惜人身,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3.死的思惟

我们还应作死随念的思惟 当我们看到别人死亡时,思惟我们的生命就像风下之灯,随时它都会熄灭。

一个享有大富贵的人亦都死去,有一天我也将会死。凡是生下来的,都会死去,死魔就像斩首官一般,等待着机会毁灭人。生命从生下来那一天起,不曾停留过片刻,像太阳升起后急急的走向日落。生命的现象犹如闪电、水中泡、叶上的朝露、水中痕、像死敌必定要执行杀人的任务一般。没人能躲避的了死亡。

若具有大福德、大智慧与大神通的佛陀都不免于死,何况是我?每一刻我都在逼近死亡,或因吃错食物、或因身内的疾病、或因外来的创伤,一眨眼而已,生命就结束了。

《法集要颂经》有为品第一中说道:「或有在胎殒,或初诞亦亡,盛壮不免死,老耄甘心受,或老或少年,及与中年者,恒被死来侵,云何不怀怖。」「四大聚集身,无常讵久留,地种散坏时,神识空何用?」 死时神识随业而去,就像被魔王牵去一般。

「父母与兄弟,妻子并眷属,无常来牵引,无能救济者?如是诸有情,举动贪荣乐,无常老病侵,不觉生苦恼。」

在北传《法句经》生死品里的偈,很深刻地道出众人对生死的邪见:「自涂以三垢(贪瞋痴),无目(无有智慧)意妄见,谓死如生时(指人死后去到另一世界犹在生时,是常见),或谓死断灭(死后就没了,是断见)。」「三事(命、暖、识)断绝时,知身无所直,命气熅暖识,舍身而转逝。当其死卧地,犹草无所知,观其状如是,但幻而愚贪。」死的时候,谁能来帮我们呢﹖这唯有三宝与我们平时做功课时的观修。

[增壹阿含经(35)(八)] 里佛说:

「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时,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时,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觉意,於如来法中多所饶益,死后无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为放逸之法。
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惟如来正法已,便取命终。此则有所增益,如是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非思惟死想也。
复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为思惟死想。
尔时,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忍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已,还出舍卫城,归所在,入静室中,思惟七觉意而取命终,此则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诸比丘所说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是时,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婆迦利比丘者,此则名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厌患此身恶露不净。若比丘思惟死想,系意在前,心不移动,念出入息往还之数,於其中间思惟七觉意,则於如来法多所饶益。所以然者,一切诸行皆空、皆寂,起者、灭者皆是幻化,无有真实。是故,比丘!当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如是,比丘!当知作如是学。

「阿难!如何观修远离想(virāgasaññā )呢?于此,阿难!比丘前往林中,树下,闲房空地,如是观修:此是寂静,此是殊胜(Etam santam, etam panitam),即是寂止诸行法,放下一切执取(sabbupadhipatinissaggo),灭绝贪爱,无执(virāgo),涅盘(Nibbānan’ti)。阿难!如是观修远离。......阿难!如何观修对世间的厌倦想(sabbaloke anabhiratasaññā)呢?于此,阿难!比丘舍弃对这世间的执著(loke upāyupādānā),舍弃我慢,邪信念(cetaso adhitthāna),以及对这世间的潜在烦恼(bhinivesānusayā),不执取它们,放下,不参与(te pajahanto, viramati na upādiyanto)。阿难!如是观修对世间的厌倦。」(济历曼南达经---增支部10.60

世尊已把话说得这么深刻,应知有生无不死,当要保证自己能在下世去到人天道继续修行,若是做不到,最好是把握现在的有限光阴,今生打好自度的基础。


时,波斯匿王(Pasenadi)有祖母,所敬重,忽尔命终。……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马七宝,乃至国位,悉持与人,能救祖母命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胜。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佛告大王:正使婆罗门大姓、剎利大姓、长者大姓,生者皆死,无不死者。正使剎利大王灌顶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于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生长寿天,王于天宫,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盘。若复缘觉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盘。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盘!以如是比,大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辄死,终归磨灭,无不死者。

时,世尊复说偈言: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   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
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盘。
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杂阿含1227经》)

故此要能遇到佛法而开始修行是很稀有的事。我们有幸为人,诸根具足,有正见以及生在尚有佛法的时代,真应该赶快修行。而且生命这么短,一晃眼人就老了,就不见啦,我们在这一生之中到底还在做些什么事呢?佛在阿含经里都是在谈修行达到解脱(涅盘),为什么呢?佛慈悲转法轮度众生,就是要我们听完他的开示,赶快下定决心修行解脱。

离欲viragaya与断欲的思惟

1.欲的作用

欲的生起是从触开始,当根门触境时它对我们身心产生乐受,心中认知它是乐受是想,想后有思,思后生爱,意念对爱反复思念,不肯舍离。是故佛说:「欲从思想生。」。

它的生起过程是:触爱。因此要修习到无欲是:知欲离欲灭欲断欲无欲。先得了解欲如何生?常观察它,知道它是源于对境的接触之后,才修远离这些生欲之境,以免受引诱再生欲念。

若心数数忆念于它,就要用正确的方法灭除欲;这包括远离生欲的境,修不净观,无常观,思惟欲的过患,思念佛与罗汉的庄严与清净,思惟恶道的苦,死,自己的修行时间不多,同时要对圣道常常向往,出离之心才能修好。

要常用攀缘四识住的道理;一次成功灭欲之后,将来触境时欲还会再攀缘生起,那时还得再做灭欲的工作,直到该欲于未来不再生起,这才算是断欲。

这只是断我们心里的一种欲而已,我们六个根门对可爱境的欲是很多的,要踏实的修,修到无欲的成果叫做心解脱,是心对欲不再思念,如实地知道它会带来苦而放下它,免得被它烧着了。

2.欲的比喻

在《中阿含经》《阿梨吒经》(大正藏1,p763b)里记载:「阿梨吒比丘本伽陀婆梨,生如是恶见,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指淫欲)者无障碍。-----诸比丘訶阿梨吒曰: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亦不如是说,阿梨吒!欲有障碍,世尊无量方便说欲有障碍。阿梨吒!汝可速捨此恶见也。-----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知我如是说法。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说,欲有障碍,我说欲有障碍。欲如骨锁!我说欲如骨锁。欲如肉臠!我说欲如肉臠。欲如把炬!我说欲如把炬。欲如火坑!我说欲如火坑。欲如毒蛇!我说欲如毒蛇。欲如梦!我说欲如梦。欲如假借!我说欲如假借。欲如树果!我说欲如树果。-----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时,行野林间,见极大蛇,便前以手捉其腰中,蛇迴举头,或蜇手足及餘支节,彼人所為求取捉蛇,不得此义,但受极苦,唐自疲劳,所以者何?以不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痴人,颠倒受解义及文也,彼因自颠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

为何说欲如骨锁呢?因它把你紧紧的锁住,不是锁在身上,而是锁在骨上,所以你跑不了。为何说欲如肉臠呢?因它只是一小块的肉,只给你一点点的肉味。为何说欲如把炬呢?因它是逆風把炬,自招焚烧。为何说欲如火坑呢?因为它看似无害,跌下去就会被烧坏。为何说欲如毒蛇呢?因为它是有毒的,会害死人的毒物。为何说欲如梦呢?因为它是虚幻不实的。为何说欲如假借呢?因为是暂时用用的。为何说欲如树果呢?因为它是时节性的,熟了就掉下来。

世尊把欲形容成障碍,如骨锁、肉臠、把炬、火坑、毒蛇、梦、假借、树果等等,因为它们都是短暂的快乐。

3.当灭贪欲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卿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贪欲。诸比丘!当灭贪欲,我证卿等得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贪淫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勤舍贪欲,
  便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不逮品第十一(一)经](东晋三藏瞿僧伽提婆)

灭除的了贪欲,就不会贪睡,贪吃晚餐,贪淫,贪钱,那就非常清净了。所以佛说得阿那含果。

能够做到这种地歩确是要花许多年的时间与精神,所以要培养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的念力;要用四正勤,恶未生不令生,已生令断,善未生令生,已生令长;要知五根,信、勤、念、定、慧根;培养五力,信、勤、念、定、慧力;才能成就四神足,要能修成无欲,真要有欲愿成佛的如意足心愿,勤如意足,澈底的知道自己的心念的心神足,能成就心神足还要靠正思惟的观如意足,所以达到心解脱是真的要有大神力的。

4.二十一結染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尔时,江侧婆罗门身负重担,便至世尊所,到已舍担,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

尔时,彼婆罗门作是思惟,今日沙门瞿昙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我今清净,与沙门瞿昙等无有异,所以然者,沙门瞿昙食好粳粮,种种肴馔,今我食果蓏以自济命

尔时,世尊以知婆罗门心中所念。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以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彼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云何为二十一结?瞋心结、恚害心结、睡眠心结、调戏心结、疑是心结、怒为心结、忌为心结、恼为心结、疾为心结、憎为心结、无惭心结、无愧心结、幻为心结、奸为心结、伪为心结、诤为心结、憍为心结、慢为心结、妒为心结、增上慢为心结、贪为心结。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其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犹如白毡新衣。久久朽故。多诸尘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黄、赤、黑终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尘垢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其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

设复有人无此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堕地狱中,犹如新净白毡,随意欲作何色。青、黄、赤、黑必成其色,终不败坏。所以然者,以其净故,此亦如是。其有无此二十一结染著心者,当观其人必生天上,不堕恶趣。

若彼贤圣弟子起瞋恚心结,观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结、起睡眠心结、起调戏心结、起疑心结、起怒心结、起忌心结、起恼心结、起疾心结、起憎心结、起无惭心结、起无愧心结、起幻心结、起奸心结、起伪心结、起诤心结、起憍心结、起慢心结、起妒心结、起增上慢心结、起贪心结,(观已,便能息之。)

若彼贤圣弟子无瞋、无恚、无有愚惑,心意和悦,以慈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间以无限无量,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慈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悲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悲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喜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喜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护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於一切中,一切亦一切,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护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便於如来所成於信根,根本不移,竖高显幢,不可移动。诸天、龙、神、阿须伦、沙门、婆罗门、或世人民。於中得欢喜,心意便正。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於中得欢喜,心意便正。

复成就於法。如来法者,甚为清净,不可移动,人所爱敬。如是智者当作是观。便於中而得欢喜。

亦复成就於众。如来圣众甚为清净,性行纯和,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圣众者: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爱可贵,实可承事,於中得欢喜,心意便正。

彼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诸结便尽,亦无沾污,性行柔软,逮於神通,便得自识无量宿命事,所从来处,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败劫、不成败劫、成败不成败劫、无数成败劫、无数不成败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姓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乐,受命长短,从彼终生彼间,从彼终生此间。如是自识无数宿命事。

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知众生心所念之事,彼复以天眼观众生类,有生者、有终者。善色、丑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众生行所作果报,皆悉知之。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心行恶,诽谤贤圣,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生三恶道,趣泥犁(Niraya)中。或复有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正见、无有邪见,身坏命终,生天上善处。是谓清净天眼观众生类。有生者、有终者。善色、丑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众生行所作果报,皆悉知之。

彼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无有结使,心性柔软,逮於神通,复以漏尽通而自娱乐。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复观苦尽,复观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作是观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如是,比丘!贤圣弟子心得解脱,虽复食粳粮、善美种种肴膳、抟若须弥,终无有罪,所以然者,以无欲、尽爱故。以无瞋、尽恚故。以无愚痴、尽愚痴故。是谓比丘中比丘,则内极沐浴已。
尔时,江侧婆罗门白世尊曰:瞿昙沙门!可往至孙陀罗江侧沐浴。
世尊告曰:云何?婆罗门!名之为孙陀罗江水。
婆罗门曰:孙陀罗江水是福之深渊,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诸恶皆悉除尽。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此身无数劫
经历彼河浴
及诸小陂池
靡不悉周遍
愚者常乐彼
暗行不清
宿罪内充躯
彼河焉能救
净者常快乐
禁戒清亦快
清者作清行
彼愿必果成
设护不与取
行慈不杀生
守诚不妄语
心等无增
汝今於此浴
必获安隐处
彼河何所至
犹盲投乎冥

尔时,婆罗门白世尊曰:止!止!瞿昙!犹如偻者得伸,暗者见明,迷者示道,於暗室然明,无目者为作眼目。如是,沙门瞿昙,无数方便说此妙法,愿听为道。

尔时,江侧婆罗门即得作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孙陀罗谛利即成阿罗汉。」(《增壹阿含經(6)(五)经》T02, p0573c东晋三藏瞿僧伽提婆

对这二十一结染著心能净除者,得生天上,再修四无量心,得定,对三宝心意便正,得宿命通,心解脱,慧解脱,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欲是贪心结,须治以无常观,不净观等。

在《杂阿含22经》中佛言:「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又在[杂阿含28]中佛说:「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盘。」这是断欲的成果,法的保护,法的成就。

4.欲的调服

4.1远离贪爱之境

从上述[杂阿含经14]所举的方法,即是要知道味,欲的生起的作用,对所喜爱境因触之后的生起不如理作意,识住之后,再攀缘,生起众多不善念。若能当下以戒抓住心意,思惟耽欲的过患和害处,即能离生欲之境,若不能,那就再造业而要受苦了。从因缘法來看,因为无明,所以产生行,因为触所生的乐受,所以生起贪爱心,因为贪爱的缘故所以生起执取,对色及对受的执取。

追求欲的众多不善念生起后,最重要的是要对治不善念,恶不善法起于恶念,恶念的消灭是根治的办法,在《寻相经》(Vitakka Santhana Sutta)里谈到五种消除恶念,以对治不净念头的方法:(同《中阿含.增上心经》)

() 以善念替代恶念----培养起善念,以善念对付恶念,采取替代的方法,这需要有很好的正念基础,能在恶念一生时就发现它,并以有效能克制的善念来替代它。
         
() 思惟恶念的过患与害处----从毁戒,破戒,犯戒与业果方面考虑恶念的危害,并考虑到轮回与恶道的痛苦。
         
() 忘却恶念----以忘却的方式不去理会恶念,这就如同《杂阿含》六四经谈到的四识住的念如何停住的症结所在,若完全不睬它,识不住,不攀缘,不爱乐,不增进广大生长,恶念就完全没有机会得到营养而增进广大生长。

() 缓慢恶念的作用----观察恶念生起的因缘,它的形态或方式,它的作用以及它影响的程度。如此观察的结果就会缓慢恶念的作用,并进而用正确的方法消灭或放弃它。
         
() 击败恶念――以坚强不移的意志,控制住恶念,抓住心压迫并击败恶念,就像以强大的军队,击败来侵的敌人一般。

如此修习的结果,心便得自在,那时欲念则念,不念则不念,随意诸念,自在诸念迹。

4.2根触境的态度

在《杂阿含282经》中,佛在迦微伽罗牟真邻陀林中,谈到修习诸根在接触到境时应采取的态度;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1)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喜爱)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
2)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不喜爱)故,修如来不厌离(不讨厌)正念正智。
3)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
4)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
5)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不是喜爱的或不喜爱的),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都舍弃) 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所以根触境时,喜欢的要远离;讨厌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爱的或不喜爱的) 要舍弃。声闻弟子要惭耻厌恶对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灭尽它,舍弃它,这是圣人修根的方法。

4.3七种断烦恼法

在《中阿含》的《漏尽经》里佛陀教导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如下:

1有漏从见断:由於正知正见的缘故才能断烦恼。遇到善友善知识,听闻圣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实践正法,如实的知苦、苦之因、苦之灭、苦灭的方法。断除我见、疑(佛法僧三宝)和对戒律与道法的戒禁取三结。并且断除常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见解)、与断见(死了就没了的见解),消除对三世的疑虑,如:我有过去世吗?我无过去世吗?我有来世吗?我无来世吗等?自疑我是谁呢?众生那儿来呢?有灵魂吗?无灵魂吗等等的邪见?

2有漏从护断:由於防护、收摄自己的六根来断除烦恼。当我们的六个根门对着外头的六境(色相、声音、香气、味道、身触之境、法)时,能对心加以防护,修持不净观来断除对六境所生的欲贪。

3有漏从离断:远离险恶的环境来对付烦恼。远离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等;远离恶道、深坑、沟涧、深泉、山岩等;这些是比喻远离恶知识、恶友、恶外道、恶邻居、恶居住处。若与恶伴党相处,不坏也学坏,对圣道不疑也会生疑。

4有漏从用断:当穿用衣服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妆扮身体,只是为了防止蚊虫、风雨、寒热的缘故,及为了遮羞。当受用饮食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使身体肥壮,只为身体能够长期健康,去除烦恼忧愁,旧病痊愈,新病不生,而为了修习清净梵行。当使用房舍、床褥、卧具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之心、不是为了装饰身体,只是为了身体疲倦时,得以用它休息及静坐。当服用汤药时,应当思惟我不是为了得到特别利益、不为此而自生骄傲、不是为了使身体肥壮,只为去除病恼,而能保住命根。

5有漏从忍断:由於忍受苦楚来断除烦恼,常想精进修习断除恶法,修习善法。遇到有恶境磨练时,如饥渴、寒热、蚊蝇、蚤虱、风日所逼,恶人的恶声、捶杖、拳头所辱,乃至身遇诸病,极为苦痛,乃至命欲断绝时,种种极苦不乐之事皆能忍受。若不能忍受,烦恼忧愁就会生起,若能忍受苦恼,烦恼不会生起。

6有漏从除断:由除去、断除、舍离来断烦恼。当烦恼生起时,思惟该如何舍离或除去这烦恼,观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缘,断除烦恼之因与缘,就不会再受烦恼来困扰我们的心了。并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攀取外缘外境;因此靠思惟无常、苦、无我三法印的法则,来断除根本的攀缘和执取(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除去心中对外境所生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使忧恼不生。

7有漏从思惟断:由修习培养七种觉悟的因素来断除烦恼。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为主要的原则修习七觉支。修习四念处来培养念觉支、修习决择善恶法来培养择法觉支、修习精进断恶修善来培养精进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喜悦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轻安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定觉支、修习观照来培养舍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灭尽诸烦恼结使,而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

灭尽nirodhaya的思惟

灭尽是指对五取蕴的灭尽无馀。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因为如此的执取,才会生起欲。

在《杂阿含109经》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1)云何见色是我?得地(地遍定)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把内色外色当做我)

2)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我所有)。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受、想、行、识当做我。)

3)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色在受、想、行、识中。)

4)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受、想、行、识在色中。)

5)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六受身当做我。)

6)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色、想、行、识当做我,受是我所有。)

7)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受在色、想、行、识中。)

8)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色、想、行、识在受中。)

9)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六想身当做我。)

10)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色、受、行、识当做我,想是我所有。)

11)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想在色、受、行、识中。)

12)云何见想中我?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色、受、行、识在想中。)

13)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六思身当做我。)

14)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 (色、受、想、识当做我,行是我所有。)

15)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行在色、受、想、识中。)

16)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色、受、想、识在行中。)

17)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六识身当做我。)

18)云何见识异我?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 (色、受、想、行当做我,识是我所有。)

19)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识在色、受、想、行中。)

20)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色、受、想、行在识中。)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生,不取,不着,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教导说:é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û

这一段是以三法印的无常、苦、无我来观照五蕴而生起观智的阶段。这在《五阴譬喻经》里佛比喻色如泡沫聚,因为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还要依十一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如此思惟,如实地观察五蕴,以离于五蕴之摆布。

修行道的次第浓缩的是破除无明;再详細的说是止观兼修;再详细的是修戒定慧三学;再详细的是修上述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步骤,或是四念处;再详细的是修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再详细的是修七觉支的正念、择法、精進、喜悦、輕安、禅定、慧捨;再详细的是修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再详细的是修三十七菩提分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们的善根都很差,要学习的内容是很多的。

四双八辈

四双八辈是谁呢? 他们是: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良好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直接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正确的修持佛法以求脱离苦,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适当的依教奉行,修习清净梵行;他们即是四双八辈行者(CATTĀRI PURISAYUGĀNI       ATTHAPURISAPUGGALĀ)(向须沱洹,须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罗汉,阿罗汉[四果])那才是世尊的追随者僧伽,应当虔诚礼敬,应当热忱欢迎,应当布施供养,应当合什敬礼,是世间的无上福田。(《南传佛法朝暮课诵》)

佛在《大涅盘经》里对须跋(Subhadda)说:「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无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因此这四双八辈是佛圣道的圣者。这是指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magga cittā)和四果智(Phala citta)余漏智’(Paccave-kkhaņañāņa)是指四道向的圣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根据《清净道论》与《阿毘达摩概要精解》所述:

(1a) 须陀洹道智──它即是须陀洹道智,须陀洹义入流,即必趣向涅盘之流,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它是在行舍智之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他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犹如一位要跳过大水沟而站在彼岸的人,快快跑来,握住挂悬在河水此岸的树枝上的绳子或木杖,而跳跃过彼岸,到达彼岸之上时,便放弃它(绳或杖),仍动摇其身体于彼岸,然后才渐渐站稳。如此这瑜伽者亦欲住于有、生、趣、(识)、(有情)居的彼岸涅盘,以生灭随观等急速而行,以随顺转(心)而把握住挂悬在树枝上的色绳或受等的任何杖为无常苦无我,不即刻放弃它,而以第一随顺心跳跃,以第二(随顺心)倾向于涅盘,犹如那人倾身赴于彼岸,以第三(随顺心)而成就将近于当证的涅盘,犹如那人到达彼岸的上方,由于彼心(第三心)之不放弃了那自己的所缘,以种姓心而证离(有为)行的彼岸涅盘。因为对一(涅盘)所缘是未曾修习过的,所以不即刻善住,犹如那人依然动摇其身,此后以道智而得善住。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即家家(Kolankola)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和一种(Ekabījī)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

(1b) 须陀洹果智──在行舍智之后,于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须陀洹得果后会生起两三个剎那的果心,在七个速行心里,二个随顺心,第三是种姓心,第四是道心,最后三个是果心,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第四是种姓心,第五是道心,最后两个是果心。果智之后再以返照智(思惟余漏智)作五项观察:观察道、果、已断的烦恼、残余的烦恼及涅盘。在此(须陀洹道)智之后,生起其(须陀洹道的)异熟或二或三(剎那)的(须陀洹)果心。证果之后,他的心便落入有分。自此既断有分,为观察于道而生起意门转向心。此(心)灭时,次第的(生起了)观察道的七速行心。于是再落入有分,同样的为了观察果等而生起转向等。

由于它们的生起,他(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盘。即是他(一)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二)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三)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四)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五)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他是第二圣者。同样的斯陀含、阿那含亦如须陀洹(也各有这五种观察)。

(2a)斯陀含道智──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在种姓之后生起斯陀含道,与彼相应的智为斯陀含道智。斯陀含道是向二果的第三圣者﹐此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瞋与痴,烦恼虽还会生起,但困扰力弱。如是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斯陀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

(2b)斯陀含果智──如前所说,它有两三个果心(速行心),至此就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斯陀含有五种,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是第四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3a)阿那含道智──斯陀含圣弟子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行道者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阿那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3b)阿那含果智──它有两三个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或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他是第六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佛说:「诸比丘!若不断此六法,则不能证不还果。诸比丘!若断六法,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无慧等。诸比丘!若断此六法者,则能证不还果。」(《增支部》6.65

(4a)阿罗汉道智──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yasam-yojana),但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种姓智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与彼相应之道智。

佛说:「诸比丘!若断此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以何为六耶?即:慢、卑慢、过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增支部》6.76)佛又说:「诸比丘!若断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以何为六耶?即:失念(掉举)、不正智、不守护根门、于食不知量、诡诈、虚谈(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增支部》6.76

(4b)阿罗汉果智──他也有两三个果心,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者。阿罗汉(Arahant)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是第八圣者。四种观察如前述,但没有余漏智

在三界里,欲界的众生都有六根或六门,心路过程与造业依六门生起,心与心所法则依六依处的色法生起,所以我们有视、听、嗅、嚐、触及想的感觉。在色界的众生无鼻、舌、身三依处,虽然他们有这些根门的外形,但无净色,所以不能作嗅、嚐、及触的依处,因为这三门的体验比眼、耳为粗,所以他们只有眼、耳、及意的感觉,而无嗅、嚐、及触的感觉。在无色界的众生则完全无根门与依处,这些众生虽有意识,但是无依处。由此可知,根门多,欲望就多,修行出离于三界,是在认识三界的过患,欲望由六根门与六所缘依六依处生起,因此不断造业(kamma),累积的业随其轻重而在死时产生业相(kammanimitta)与趣相(gatinimitta),随人所作业,则各受其报。三界如火宅,为欲所烧,根门与依处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合成,无常变易,而我们却错误的当成是我或我所有,随业受报,又能怪谁?由此可知,四双八辈圣者确是了不起。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证能证。我们的污染这么重,又如何能与彼等相比呢?为了希求圣人的境界,我们只有尽快去修习正确的法门。

用正确的修法争取成果

人生极短暂,几十年一下子就完了,我们绝对不能浪费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几时会死,而我们的善业极少,平常都在造贪瞋痴的恶业,这一世只是侥幸让我得到人身,若不珍惜这难逢的机会修行,我要更待何时呢?下一世若去到恶道,而这种机会很大,在那里无法修行,只有受苦而已。因此我应珍惜今生的机缘,在修行路上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修行要能够成功,会有成果,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果,不能胡里胡涂盲修瞎练。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许多人学了很多年,还在那团团转,有些贪瞋痴比以前还严重,根本找不到正道,也不能证果,因此一定要应用头脑,常正思惟,检讨方向与成果,南传的佛法是原始的佛陀教法,着重回归佛陀的正法与律来引导修行,请问一问你自己,我修了这些年,有进步吗?我比六个月前是进步还是退步了?问题出在那里?我能找谁来讨论一下吗?若能常常这样如理思惟,修行就会进步,才会有成果。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0318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q.163.com/therabuddhism 南传佛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