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命彼世尊,應供,等正覺》
對四谛法的三遍知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佛說∶「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具足定與慧,彼近于涅盤。」(《南傳法句經372偈》)要到達涅盤就須對四谛法三轉十二行,故此佛能適當的被稱爲正等正覺者(samma-sambuddho)。
在《雜阿含464經》中上座答阿難說:「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一個行者先得修習定的業處,而後修習觀照;或者選擇先修習觀照,而後達到定境,這是個人的選擇。但要達到解脫界,則需要定與慧兼修的。
一切身心的現象,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美,醜,遠,近;都是在不停地生滅,沒有一刻是固定的。觀照者在作了數千數萬次的觀照後,如實地知道這些身心現象的無常(anicca)和不實,實在是不園滿,是屬於苦(dukkha),沒有一絲毫可以稱爲是‘我’或‘我的’,而了知身心現象的無我(anatta),這種觀智稱爲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ņa)。現在的壞滅了,就成爲過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現在。它們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滅的五蘊現象。
我們所認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暫的因緣和合法的時空變化,沒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實的。若是真實的,佛說我們就能要它這樣就這樣,要它那樣就那樣,(《相應部,無我相經》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與不死,但還沒有一個人做得到。所以我們面對著這許許多多的現象,必須時時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覺智(勝智,證智abhiññā)。所以當我們見到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時,應只是如理作意它們是五蘊現象或名色法。
防礙我們開悟的原因
是什麽障礙住我們的心念去認識無常呢?佛陀解釋一切現象,一切依著因緣而生起者,不論它會留在世上多久的時間,最終還是要消失的。因此凡是會變遷的現象,都不具有永遠存在的能力。我們身心的現象,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不停在生滅的。色蘊的身體長大,衰老,死去,這是不可懷疑的事實,受想行識等四名蘊也是不停在生滅的,現在的壞滅了,就成爲過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現在,它也會在不久之後滅去。故此這些現象是壞滅而無常(aniccam khayatthena)。身心只是一組不停地在生滅的物理與心理現象。這些現象的無常、苦、無我的三種特性在佛法上叫做三法印。但是我們常被身心現象的連續性所迷惑,不能覺察到身心現象的生滅與壞滅,不過因爲這個過程發生得太快,以致我們無法體會到心理與身體狀態的生起與消滅,因此我們誤以爲心理與身體的狀態是不變的,連續的。
是什麽障礙住我們的心念去認識苦呢?這是因爲我們沒有去注意身體姿勢的變化,若是我們冷靜的去觀察身體,我們將會察覺身體裏的地水火風的變化,變化就是苦。我們也沒有冷靜的去觀察心理狀態的變化,心態的生滅快得我們誤以爲它是恒常的。這些身心變化的苦是不停地在壓迫我們,但我們沒有體會到這個事實,錯誤的見解立即生起,因此我們才會以爲這身體,生命、心理狀態是美好的,會帶來快樂的,我們對快樂的境界的貪求立即隨之生起,而去造業,但快樂的境界很快的過去,以致我們得再去追求另一個快樂的境界,我們被自心這樣逼迫著,但我們不曾覺察到這些行法的可畏而苦的相(dukkham bhayatthena),因而繼續造惡業,輪回再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苦。
是什麽原因障礙我們無法證取無我呢?我們的身體與心理狀態是一個緊密結合的綜合體,因爲不能觀察它們的無我,無實質,無主宰者(anattā asārakatthena),我們常誤以爲身體與心理狀態自己的,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而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生起是美好的概念,五蘊的生滅非常的迅速,因此佛陀才教導我們有次第的去觀照五蘊,經過長期的觀照,我們才能體會五蘊的無常,苦和無我。
我們應以無常隨觀斷常想。了解有爲法的無常,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諸法實無實相,而以‘無相解脫門’,證得道果。
我們應以苦隨觀斷樂想。了解有爲法的苦,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對諸造作的厭倦,而以‘無願解脫門’,證得道果。
我們應以無我隨觀或空隨觀斷我想。了解諸法的空性,經常修習的結果,就會生起對諸法的空性的智慧,而以‘空解脫門’,證得道果。
五蘊法
五蘊: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sankhara),識(viññānam)。這些是愚癡無聞凡夫當成是‘我’或‘我的’個體的五部份。色蘊裏有二十八種色,這一切都是色蘊。與八十一種世間心共生的受是受蘊。與這些心相應的‘想’是想蘊。行蘊是除了‘受’與‘想’之外的五十心所。八十九心是識蘊。我們當知色蘊是‘色’,四非色蘊是‘名’。或者也可以簡單地把四大種及所造色確定爲‘色’,意處及法處的一部分的名法確定爲‘名’。對五蘊的正確認識是培育起名色分別智的必經道路。
衆人所執著的身體只是二十八種色法的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種的元素色、五淨色(五根門)、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種完成色;以及十種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變化色及四相色,這一切全是色蘊。沒有一個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會放下執取。同樣的道理,欲界的有情從天神到阿修羅,到餓鬼,畜生及地獄裏的衆生,他們所執著的身體只是色法而已,它們只是屬于概念。不能如實的了解色法,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是我,我所有,以及執取自他的身體是真實的,如是由內而向外執取,就産生貪欲,瞋恚,癡與邪見等煩惱而造作衆惡業,結果爲業所驅使在六道裏輪回不能解脫。
一切色是“有緣”的,它是業生、心生、時節生和食生的,也即它是由業、心、時節、與食四法而等起。業生色(kamm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離色、八根色、心色與空界十八種。心生色(citt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離色、五變化色、聲音與空界十五種。時節生色(utu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離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聲音與空界十三種。食生色(āhāra samuţţhāna rūpa)有八不離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與空界十二種。
有情衆生依胎生、卵生、濕生和化生的方式,從結生的那一刻開始;胎卵生有情的色相續流依業生從結生那一刻開始;心生從第二個心識剎那開始;時節生的從結生心住時開始;食生的從食素傳到時開始;有如油燈或河水之流似的不斷相續,直到生命結束。在死亡時,在死亡心的第十七個心識剎那住時開始,業生色不再生起,業生色,心生色與食生色會存在至死亡然後滅盡,之後屍體內只有時節生色的色相續流。
一切諸受可分別爲二:(1)身受。(2)心受。聖者可有身受,但無心受。(見《雜阿含470經》)諸受也可分別爲三:(1)樂受(sukha);(2)苦受(dukkha);(3)中性受(upekkhā)。諸受也可分別爲五:(1)身樂受(sukha, kāyikā sukhā vedanā);(2)身苦受(dukkha, kāyikā dukkhā vedanā);(3)心樂受(somanassa, cetasikā sukhā vedanā);(4)心苦受(domanassa, cetasikā dukkhā vedanā);(5)中性受(upekkhā, adukkha-m-asukhā vedanā)
受的生起是身心接觸外境而起,受蘊的生起依五個過去因,即無明、愛、取、行與業。受的滅是離所接觸外境,當阿羅漢入涅盤時五蘊滅盡,受也滅盡。
諸想可分別爲三:(1)善(kusala);(2)不善(akusala);(3)無記(abyākata)。諸想也可分別爲六:(1)色想;(2)聲想;(3)香想;(4)味想;(5)觸想;(6)法想。
想的生是當根門觸境後意門所起的認識與思(cetanā)。從阿毗達磨論的分析,想的過去因也是無明、愛、取、業與行。它的現在因是觸、目標、依處與相應名法。想也同樣與受、行、識互爲因果。比如想蘊是因,則受、行、識蘊是果;或受、想、行蘊是因,識蘊是果。
在《增支部IV.189經》裏佛言:“比丘 ! 此世間爲 " 想 " 所引導,此世間爲" 想 " 所牽。" 想 " 生之後,此世間爲" 想 " 所支配而行。”由此可見 “見漏” 的嚴重性,這世間的一切都被" 想 " 所支配控制著。想的滅是當境消失時或轉去新的境時,想就滅了。當阿羅漢入涅盤時五蘊滅盡,想也滅盡。
諸行可分別爲三:(1)身行(kāya);(2)口行(vacī);(3)意行(mano)。諸行也可分別爲六:(1)依色起行;(2)依聲起行;(3)依香起行;(4)依味起行;(5)依觸起行;(6)依法起行。諸行也可分別爲五十:(1)善(sobhana-cetasika)-----有二十五:即是信、念、慚、愧、無貪、無瞋、無癡、中舍性、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心輕快、身柔軟、心柔軟、身適業、心適業、身練達、心練達、身正直、心正直、悲、隨喜、正語、正業、正命。(2)不善(akusala-cetasika)-----有十四:即是癡、無慚、無愧、掉舉、貪、邪見、慢、瞋、嫉、悭、惡作、昏沈、睡眠、疑。(3)無記(aññasamānā) -----有十一:即是觸、思、定、命、作意、尋、伺、勝解、喜、精進、欲。
行的産生是根門(五門及意門)觸境所生的造作(造業),它的發生是幾種不同的東西(根、境、及意)組合而生起的。行的滅盡唯有在阿羅漢果才能完成。
諸識可分別爲六:(1)眼識(cakkhu-viññāna);(2)耳識(sota-viññāna);(3)鼻識(ghana-viññāna);(4)舌識(jivha-viññāna);(5)身識(kaya-viññāna)。
(6)意識(mano-viññāna)。諸識可分別爲八十九心,若加上修行者的心而有更細的一百廿一心:
(1) 欲界心 (kāmāvacaracitta):欲是指(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指境,包括顔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五欲對象。欲地是欲生存地,有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天。共有五十四心。(善心)(24),不善心 (12),無因心 (18)。
(2) 色界心(rūpāvacaracitta):這是指與色地相關的心,或與色界禅相關的禅那(jhāna)心。色界禅是以專注于色法目標而得的,比如安般念(呼吸),或白遍,或地遍等,依這些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是色界心。共有十五心。色界善心(5),色界果報心(vipāka cittāni)(5),色界唯作心(kiriyā cittāni)(5)。
(3) 無色界心(arūpāvacaracitta):這是與無色地相關的心,或與無色界禅相關的禅那心。無色界禅是以專注于無色法目標而得的,比如無邊虛空等,依這些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是無色界心。共有十二心。無色界善心(4),無色界果報心(4),無色界唯作心(4)。
(4) 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上面的三種是世間心。世間是指情世間(sattaloka),器(物質)世間(okāsaloka)和行法世間(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蘊);超越這些有爲的法界的心,以涅盤爲對象的是出世間心。共有八心。若依尋、伺、喜、樂、舍心各分四道與四果就有四十心。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識蘊生起的現在因是“名色”,名是指與識相應的受、想、行三蘊;色是指依處色及目標(內色與外色)。識蘊的滅是離所接觸之境或觸境不動心,當阿羅漢入涅盤時五蘊滅盡,識也滅盡。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世尊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 《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煩惱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這是因爲我們的六個根門一直是開著的,每一天外頭有千千萬萬的六塵或六境接觸這六個根門,我們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時喜,有時憂,有時愁,有時嗔恨,有時貪著,有時又癡的可笑。這種種心態佛陀在《長部22,大念處經》裏把它們歸納爲觸、受、想、思、愛、尋、伺。
三學
爲了要永斷投生到四惡道的危機,修行的人,在現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時代,應努力于證悟須陀洹果(sotāpanna),致力于使未穩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穩定(niyāma),然而只有證到阿羅漢果(arahant)的聖者才會有穩定的戒、定、慧的修持。從八正道來說,修習正語、正業與正命以致圓滿證悟須陀洹果。正語(sammā-vācā)的實踐在家衆在于不妄語(Musāvādā virati),不惡口(Pharusavācā virati) ,不兩舌(Pisunavācā virati) ,不绮語(Samphappalāpa virati)。出家衆保持神聖的沈默,除了問法解答。正業(sammā-kammanta)的實踐在家衆在于不殺(Pānātipāta virati),不盜(Adinnādāna virati) ,不邪淫(Kāmesumicchācārā virati)。出家衆守持波羅提木叉(Patimokkha),八正行。 正念正知于諸觸,諸念,與諸識。正命(sammājíva)的實踐對在家人在于不邪命(Duccarita micchājiva virati) ,不做傷害他人的職業,包括販賣人口,煙酒,毒品,睹博,毒藥,武器,飼養生畜,販賣魚肉,經營妓院,走私逃稅等非法行業。對出家人要求不對在家人獻花果討好(Anesana micchājiva virati),不顯現神通(Kuhanadi micchājiva virati),不說吉凶星象夢兆(Tiracchāna vijja micchājiva virati)。這猶如《大智度論卷三》所說的(1)下口食,又作下邪,係以和合湯藥、種谷、植樹等不淨方式活命者。(2)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雳等作爲生計者。(3)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4)維口食,又作四維口食、維邪,以學習種種咒術,蔔算吉凶等不淨方式活命者。初學者應致力于持好戒。
正定的實踐是四色界定(rupa jhana)與四無色界定(arupa jhana)。善巧于六法:入定自在, 住定自在,出定自在,欲定自在,熟悉定境,熟悉應用。(《增支部6.24》)這八定或九出世間定【1】,若要修習的好,必須證到阿那含果(anagamin),而只有阿羅漢果才有穩定的定力。定力的培育是要清除貪、瞋、邪精進、邪念等不善根,若貪與瞋根消除後,它們甚至在夢裏都不會生起。這種定力的培育只有在有佛陀教法的時代才有可能培養起來。所以我們要爭取時間與修定的機會,培育正念,正定,並以正精進貫穿他們。正念的實踐是四念處,身身觀念處(Kāy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受受觀念處(Vedan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 ,心心觀念處(Citt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 ,法法觀念處(Dhamm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m)。(《長部22,大念處經》)。正精進的實踐是四正勤,惡未生不令生(Anuppannānam akusalānam dhammānam anuppādāya vāyāmo),惡已生令斷(Uppannānam akusalānam dhammānam pahānāya vāyāmo),善未生令生(Uppannānam kusalānam dhammānam uppādāya vāyāmo),善已生令增長(Uppannānam kusalānam dhammānam bhiyyo bhāvāya vāyāmo)。
智慧的修持能夠徹底的消滅我見(薩迦耶見sakkaya ditthi)以及每一蛛絲馬迹的邪見,邪思惟,惡業與邪命等。正見(Sammāditthi) 的實踐有世間正見,在于知業的運作,知十惡業,知四食,知十事(Dasavatthuka Sammāditthi ),正見的出世間正見在于知四聖谛,于聖谛三轉十二行。正知正見于名色法的無常苦與無我,故得舍棄四食。對業果的正確認識,以及對欲界的世間智慧,有修慧的人甚至在很多世後,都具有對業果的正見,正法的認識(如四聖谛法),與修法的宿世智,所以我們要以正精進來策勵自己去修行。正思維(sammā-sankappa)的實踐在于正思出離欲和苦(Nekkhamma sankappa ),正思無怨,于衆生生起慈心(abyapada sankappa ),正思無害, 于衆生生起悲心(avihimsa sankappa )。故得舍棄爲噉衆生肉而殺生,在家衆不爲飲食而殺生,出家衆隨緣托缽維生。
在《相應部2.2》裏佛陀說:「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滅了整堆苦。」當我們不再對觸六境時生想,生起貪愛,就不會去執取,無執取就不造業,沒有業就不會輪回,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就滅了。
八正道與戒定慧學的關系如下表∶
戒學: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定學: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慧學: 正見, 正思惟, 正精進
戒定慧學與七清淨,十六觀智等的關系如下表∶
觀照的要點是必須很澈底的去觀照諸名色法,並且順序從觀照色法做起。色法須從內外遠近等十一種情況,觀照它是無常、苦、無我。然後轉去觀照名法,觀照名法須先確定名法的種類,如受、想、行、識四蘊,諸煩惱結使等,然後觀照它們生起的因緣,配合十八隨觀與十六觀智,觀照它們是無常、苦、無我。三法印是現象普遍的特性;即無常,苦,無我。觀照無常,對色法來說,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等的十一種情況,都要觀照一切色都是無常;然後觀照它們皆是不圓滿,是苦;再觀照它們是無我。然後再觀照其它的受、想、行、識等五蘊法。
每個人雖有不同的習性,但是觀照五蘊現象是無常,苦,無我是一致和必需做的,最後視觀照的深度,而入不同的解脫門。每個人的行舍智可由三相隨觀而轉起三解脫門。
三種遍知(世間Lokiya & 出世間Lokuttara pariñña)
表源自馬來西亞沙巴州寂靜禅林(Santavana)
我們對這些四聖谛法必須遍知,遍斷,遍證,遍修方能出離三界。故佛說他要是對四谛沒有進行三轉十二行徹底的斷除一切結縛的話,他不能稱爲正遍知,和正等正覺者。這裏所討論的三種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知遍知也叫做隨覺智(anubodha ñana),度遍知與斷遍知也叫做通達智(pativedha ñana)。
佛對阿難說「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阿難!因不覺、不徹見此法,此有情類,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羅波草(之亂雜),故不得出離惡生、惡趣、地獄之輪回。」《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這裏佛說明了明瞭緣起的重要性。
《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遍知有三種,斷與證。... 遍知有三種:即(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斷遍知的三種遍知。...斷如遍知,亦有三種:即(一)伏斷,(二)彼分斷,(三)正斷。... 雖然‘證’是分爲世間證及出世間證的兩種,但于出世間證有‘見’與‘修’之別,故有三種。... (一)“我是初禅的獲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證得初禅”,像這樣與初禅等的接觸,是‘世間證’。... (二)于初道的剎那見涅盤爲‘見證’。(三)于其余諸道的剎那(證涅盤)爲‘修證’。...‘修習有二種’,即世間修習及出世間修習的二種。此中:(一)世間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爲‘世間修習’。(二)出世間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爲‘出世間修習’。在此兩種之中,這裏是出世間修習的意思。因此四種(道)智生起出世間的戒等,由于對它們是俱生緣等之性故,並以它們而(瑜伽者)相續其習慣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間修習爲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現觀之時所說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應依它們的自性而知」。」
四聖谛十二行與三遍知等的關系如下表:
(1)知遍知(ñata-pariñña),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與通達名色法(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與其緣(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ņa)的智慧。五蘊法就是這個我們要瞭解的名色法,五蘊法即是苦谛。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諸比丘!一切當知道。諸比丘!什麽是一切當知道?諸比丘!即眼是當知道等等」,是名「知遍知」。知解名色與緣是它的(知遍知)不共(獨特)之地。」眼等十八界是當知道,因爲這些就是世間的一切【2】。
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種觀的染【3】,所以必須審察破除這些雜染,破除之後就能生起道的智見,知道這道是正道。聖道是以‘所緣通達’(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徹地認知所緣或透徹的認知無為涅盤界。聖道能徹底斷除遮蔽瞭知四聖谛的癡(moha),由於它已斷除了遮蔽瞭知四聖谛的癡,因此它也成就了知見四聖谛的功用,這功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見四聖谛叫做‘無癡通達’(asammoha pativedha)。所以聖道以‘所緣通達’證悟了滅谛(nirodha sacca),而以‘無癡通達’證悟了苦谛、集谛與道谛。由於聖道已成就知見苦谛與集谛的十二因緣支(亦作緣起支),緣起法基本上是解釋生死輪轉(vatta)的因緣結構,及它們之間因緣的關系,通過透徹明瞭四聖谛才能有效地將緣起逆向,所以它也被稱為“知遍知”。只有親自以世間遍知與出世間遍知明瞭十二因緣之後,才可說是已證得了隨覺智(anubodha ñana)及通達智(pativedha ñana),我們才能脫離生死輪回。
緣起法在談到無明與行時,它同時包括愛、取與有在內。同樣地,在談到愛、取與有時,它同時包括無明與行在內。在談到生與老死時,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果也已包括在內。如此而有過去五因(無明、行、愛、取、有),現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五因(無明、行、愛、取、有),未來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即是:生、老死)二十法。這二十法帶來的三因果連結是:(一)過去因(行)與現在果(識)的因果連結;(二)現在果(受)與現在因(愛)的果因連結;(三)現在因(有)與未來果(生)的因果連結。我們必須要認識它們的三種輪轉:(一)無明、愛與取屬于煩惱輪轉;(二)業有與行的生存一部份屬于業輪轉;(三)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屬于果報輪轉。煩惱輪轉引生了業輪轉,業輪轉引生了果報輪轉,果報輪轉又再引生另一個煩惱輪轉。但是斷除無明與愛這二根,輪回即會斷滅。
正念加強之後,帶來正定;因爲正念與正定的關係,當我們面對境塵時,當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現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名色法的生滅變化,它們出現的因緣,以及它們消失的因緣,它們是不園滿,是苦的,無有常存不壞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燈,正知有如明燈下看到的真相。觀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這些現象的‘生起’與‘消滅’。正知是指心對著所緣,知道在做什麽。‘正知’是以不癡爲相,推度爲味,選擇爲現起。這就是‘知遍知’。
根據《長部注疏》(Nidanavagga Atthakatha,2,p.88)的解釋,我們(1)應分開辨別名色法(即五蘊)(名色分別智)及(2)應辨別名色法(五蘊)的因果關係(緣攝受智)。這兩者的修習並非只是認知它們一次就能成就,而是要在重複許多次修習辨別之後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是‘隨覺智’(anubodha ñana)。這二智被稱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辨明與分別應知與作為觀禅目標(所緣)的行法(sankhara dhamma)。以‘隨覺智’去明瞭即是‘隨覺知’,這是‘知遍知’。親自透徹地明了十二因緣支的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直到證悟道果是‘通達知’(pativedha ñana以度遍知與斷遍知去明瞭)。若人不能以隨覺知與通達知如實知見十二因緣,那麼他將無法脫離生死輪回,只有在他親自知見它們後,他才能夠脫離生死輪回。
(2)審察遍知或度遍知(tirana pariñña),是以三相思惟(Sammasana ñāna)與觀照名色法生滅的智慧(Udayabbaya ñāna)。【4】審察一切法而得審察遍知或度遍知,這是七清淨的道非道智;道非道智見清淨除了思惟三相之外,還要修生滅隨觀智。觀照者具足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當看到一個物體時,他以心識辨別之後,馬上就觀照它是色境的‘生起’,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接著道智(magga cittā)就會生起。這種瞭知名色法的生滅現象的智慧,就是度遍知。這裏才是真正的觀照或毗婆舍那的範疇。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諸比丘!一切當遍知。諸比丘!什麽是一切當遍知?諸比丘!即眼是當遍知等等,是名‘度遍知’。因爲這是由審度‘無常、苦、無我’而轉起的,所以從(色)聚的思惟而至于隨順智,是它的(度遍知)不共之地。」
八支聖道能徹底斷除遮蔽認知苦谛與集谛之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的愚癡,因此它的功用即是審察和確定作爲苦谛與集谛的行法(sankha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與果)之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所以聖道也稱為度遍知。
業處的修習以眼門來說,當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時,當下就要以正念面對這色境,並念住它,觀照它的‘生起’;當該物體移離或消失之後,當下就要以正思惟這色境,並念住它,觀照它的‘消滅’與‘壞滅’。同樣的,當耳根面對聲境,鼻根面對香境,舌根面對味境,身根面對觸境,意根面對法境,也要如此地觀照,這樣的修習才能觀照到現象的無常性。
佛陀說:「若人活百年,不見生滅法,不如活一日,得解生滅法。」《南傳法句經113偈》說的就是這個生滅智(Udayabbaya ñāna)。
關于集谛在《分別論》(Abhidhamma Vibhavga )裏佛陀教導五種集谛:(1)渴愛(tanha)是集谛;(2)一切煩惱(包括渴愛)都是集谛;(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爲漏(asava)之所緣和能夠導致生死輪轉的無貪、無瞋、無癡三善因都是集谛。(5)一切作爲漏之所緣和能夠導致生死輪轉的惡法及善法都是集谛。在《增支部三集》(Anguttara Tika Nipata)裏有提到一切緣起支都是集谛。簡單的說集谛就是愛。
(3)斷遍知(Pahāna pariñña)是從壞滅智(Bhanga ñāna)開始,接著是怖畏現起智(Bhanya ñāna),過患隨觀智(Ādinava ñāna),厭離隨觀智(Nibbidā ñāna),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審察隨觀智(Paţisankhā ñāna),行舍智(Sankhārupekkā ñāna),隨順智(Anuloma ñāna),種姓智(Gotrabhūcittā),一直到道智(magga cittā);舍離斷除常、樂、我、喜、貪、集、取等的七隨觀【5】的煩惱。這些都是世間遍知的修習。斷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稱。斷遍知是行道知見清淨和十八隨觀【6】的修習範圍。觀修者只見到名色法迅速壞滅的過程,斷遍知可分爲世間與出世間兩方面。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裏指出:「任何被舍斷之法,即爲遍舍,並且因爲這樣的方法而轉起的:‘由無常隨觀而斷常想等’,故名‘斷遍知’。從壞隨觀而至于道智是它的地。在這裏,此(斷遍知)是(遍知之)意。或者因爲知(遍知)與度遍知是幫助于彼(斷遍知)之義,及因爲舍斷了任何法,必然是知與度知的,是故當知依于此法而三種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
《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斷如遍知,亦有三種:即(一)伏斷,(二)彼分斷,(三)正斷。雖然‘證’是分爲世間證及出世間證的兩種,但于出世間證有‘見’與‘修’之別,故有三種。... (一)“我是初禅的獲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證得初禅”,像這樣與初禅等的接觸,是‘世間證’。... (二)于初道的剎那見涅盤爲‘見證’。(三)于其余諸道的剎那(證涅盤)爲‘修證’。...‘修習有二種’,即世間修習及出世間修習的二種。此中:(一)世間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爲‘世間修習’。(二)出世間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爲‘出世間修習’。在此兩種之中,這裏是出世間修習的意思。因此四種(道)智生起出世間的戒等,對它們是俱生緣的作用,修習者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所以只有出世間修習是這道智的作用。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以彼等世間定而伏五蓋等的敵對法,如投水甕于長著水草的水中而壓一部分的水草,是名‘伏斷’。但聖典中對于諸蓋的鎮伏只說:「諸蓋的伏斷,是由修初禅者」;當知是明瞭故這樣說。因爲諸蓋在禅的前分或後分是不能迅速壓伏于心的;只是尋等(被壓伏)于安止(根本定)的剎那;所以諸蓋的鎮伏是明瞭的。」
在這階段,觀修者已經能很熟練的觀照所緣的名色法的生滅,但是能觀照這些現象的壞滅,一個行者仍會執著于能觀照的心是永恒的;所以觀修者必須一起觀照‘所緣的滅去’與‘能觀之心的滅去’,當他見到種種有爲法壞滅時,才能斷除潛伏(anusenti)的隨眠煩惱(anusaya),比如有貪、我慢、邪見、我見、無明等。觀修者看到所緣的名色法與能觀之心接踵而滅後,他能深切的認知一切有爲法的無常、苦、與無我,才能舍離于名色的行法。這時他才能解脫于無始以來的邪見,生起證智(abhiññā)。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指出:「如在夜分,由燃燈而去暗,如是以彼觀的部分的對治的智支,而斷彼等應斷之法,是名‘彼分斷’。即先以分析名色而斷有身見,以執取于緣而斷無因及不等因的疑垢,以(色)聚的思惟而斷我及我所的聚合執,以分別道與非道而斷于非道作道想,以見生起而舍斷見,以見衰滅而斷常見,以現起怖畏而斷于有怖畏起無怖畏想,以見過患而斷享樂之想,以厭離隨觀而斷樂想,以欲脫而斷不欲脫,以審察而斷不審察,以舍而斷不舍,以隨順而舍違逆于谛之執。或于十八大觀中:(1)以無常隨觀斷常想,(2)以苦隨觀斷樂想,(3)以無我隨觀斷我想,(4)以厭惡隨觀斷喜,(5)以離貪隨觀斷貪,(6)以滅隨觀斷集,(7)以舍遣隨觀斷過患,(8)以滅盡隨觀斷堅厚想,(9)以衰滅隨觀斷造作,(10)以變易隨觀斷恒想,(11)以無相隨觀斷相,(12)以無願隨觀斷願,(13)以空隨觀斷住著,(14)以增上慧法觀斷堅實住者,(15)以如實智見斷癡昧住著,(16)以過患隨觀斷執著,(17)以審察隨觀斷不審察,(18)以還滅斷結著。此亦爲‘彼分斷’。」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一章)指出:「如何是審察所緣的所謂壞隨觀之慧爲觀智?即是以色爲所緣的心的生起而破壞。他隨觀彼審察所緣的心的破壞。隨觀又是怎樣的隨觀?即隨觀這是無常而非常。隨觀這是苦而非樂。隨觀這是無我而非我。是厭離而非歡喜,離貪而非染貪,滅而非集,舍而非取。(1)隨觀無常而斷常想。(2)隨觀是苦而斷樂想。(3)隨觀無我斷我想。(4)隨觀厭離斷歡喜。(5)隨觀離貪斷貪。(6)隨觀滅斷集。(7)隨觀舍斷取。以受爲所緣……以想爲所緣……以行爲所緣……以識爲所緣……以眼爲所緣……乃至以老死爲所緣的心的生起而破壞……舍斷取。」所以尊者覺音指出不只隨觀所緣,還隨觀“審察所緣的心的破壞”,亦即是能觀之心的壞滅。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中繼續說:「(8)‘滅盡隨觀’,即是「依分離厚想及滅盡之義爲無常」,這樣而見滅盡者的智,並以此智而斷厚想。... (9)‘衰滅隨觀’,即如這樣說:「依(現在)所緣而確定(過去未來)兩者爲一,于滅勝解,是‘衰滅隨觀’。以現前所見的及以推理而見諸行的壞滅,即于那稱爲壞滅之滅而勝解,以此(衰滅隨觀)而斷造作。因爲若觀‘爲什麽要造作彼等像這樣的衰滅法’之人的心,是不會傾向于造作的。 ...(10)‘變易隨觀’,是超越了依色七法等的區分,而見一些其它各異變相的轉起;或者以老與死二相而見生起的變易。以此(變易隨觀)而斷恒想。 ... (11)‘無相隨觀’即無常隨觀。以此而斷常相。...(12)‘無願隨觀’即苦隨觀。以此而斷樂願與樂求。 ... (13)‘空隨觀’即無我隨觀。以此而斷有我的住著。...(14)‘增上慧法觀’,即如這樣說:「審察所緣,于壞隨觀,及空現起,得增上慧。」這便是知色等所緣及見此所緣(的壞)與彼所緣之心的壞,並以「諸行必壞,諸行有死,更無他物」這樣的壞滅方法而了解(諸行的)空性所轉起的觀;因爲此觀是作增上慧及諸法的觀,故名‘增上慧法觀’。以此觀而善見無實常及無實我,故斷堅實住著。 ...(15)‘如實智見’,即把握緣與名色。以此而斷由于‘我于過去是否存在」等(的疑惑)及「世間是從自在天所生’等(的邪見)所轉起的癡昧住著。 ...(16)‘過患隨觀’,是由怖畏而現起及見一切有中的過患的智。以此不見有任何可以執著之物,故斷執著。 ... (17)‘審察隨觀’是解脫的方便的審察智。以此而斷不審察。...(18)‘還滅隨觀’,即行舍智及隨順智。這是指此時他(瑜伽者)的心從一切諸行退縮沈沒及還轉而說的,如在傾斜的荷葉上的滴水相似。以此而斷結著────即是斷欲結等的煩惱住者及煩惱的轉起之義。當知這是‘彼分斷’的詳說。」在這一段尊者稱它爲‘增上慧法觀’:「這便是知色等所緣及見此所緣(的壞)與彼所緣之心的壞,並以「諸行必壞,諸行有死,更無他物」這樣的壞滅方法而了解(諸行的)空性所轉起的觀;因爲此觀是作增上慧及諸法的觀,故名‘增上慧法觀’。」
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中繼續說:「其次如以雷電之擊樹,因以道智而斷結等諸法不再轉起,這樣的斷爲‘正斷’。有關于此的說法:「這是修習至于滅的出世間之道者的正斷」。于上面的三種斷中,這裏,是正斷的意思。然而這瑜伽者于前分的鎮伏斷及彼分斷,是爲了助此(正斷)之義,故依此法,當知這三種斷都是道智的作用,正如殺了敵王而取其王位的人,則他在(即位)以前的一切行爲,亦都說是王的行爲了。」
以度遍知與斷遍知去明瞭是‘通達知’(pativedha ñana),這觀智被稱為斷遍知,斷遍知就是聖道。因此以‘度遍知’與‘斷遍知’透徹地明瞭苦谛的名色法(五蘊法),以及集谛的十二緣起(主要是愛),直到證悟道果是‘通達知’。
因此覺音在《清淨道論》第二十二品中結論說:「出世間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們而相續其習慣,爲‘出世間修習’。在此兩種之中,這裏是出世間修習的意思。因此四種(道)智生起出世間的戒等,由于對它們是俱生緣等之性故,並以它們而(瑜伽者)相續其習慣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間修習爲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現觀之時所說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應依它們的自性而知」。」
結論
在《中阿含.分別聖谛經》(《谛分別經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裏佛說∶ 「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谛廣攝(包含廣泛),廣觀(從廣角來看),分別(從差別看),發露(把隱秘的說出來),開仰(開示令人敬信),施設(舉例),顯示,趣向(引導走向涅盤)。」
在(《相應部.卷三》)佛說:「諸比丘!何爲苦?理應說即是執著五蘊。 佛又說:「五蘊是負擔,放下是快樂。」在《五陰譬喻經》裏佛陀比喻色如泡沫聚,因爲不堅實不能捏成之不淨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暫時之苦樂故。想如陽焰,因爲日出而熱故。行如芭蕉之幹,因爲無真實心髓故。識如幻,因爲變幻欺詐故。依上述的十一法即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好、醜、遠、近來思惟,如實地觀察五蘊,以離于五蘊之擺布。
通過對五蘊法依四聖谛的三轉十二行,苦(五蘊法),苦當知,苦已知;苦集(愛),苦集當斷,苦集已斷;苦滅(愛的舍棄),苦滅當證,苦滅已證;苦滅道(八支聖道),苦滅道當修,苦滅道已修。遍知一切行法,這樣我們才能澈底的認知一切有爲法的無常、苦、與無我,才能脫離長遠的輪回。
祝各位法喜充滿,早日成就道果。
參考資料:
(1)《清淨道論》,覺音尊者著。
(2)《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阿褥樓陀尊者著。
(3)《解脫道上》,班智達尊者著。
(4)《智慧之光》,帕奧尊者著。
注釋:
【1】九出世間定,四色界定、四無色定和滅盡定。
【2】十八界是六根,六所緣,六識。佛曾說:「雲何爲世間?謂六內入處,雲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雜阿含233經》)
【3】初修觀者會生起這十種觀的染而被誤導。這十種染是(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9)舍、(10)欲。
對于這十種染:行者由觀而見到光明,並誤以此光明爲聖道及聖果,這種光明染乃是因爲得定而生起的;智是觀智銳利能迅速分辨名色法;喜是觀的五喜,即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及遍滿喜;輕安是觀的輕安、身心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明淨與正直;樂是觀的樂,流貫全身勝妙之樂;勝解是信,與觀相應,信樂極強;策勵是精進,與觀相應善勵的精進;現起即念,與觀相應,善現善住善安立于審觀之處,憶念不動;舍即觀舍與轉向舍,對諸行中立而有力的觀舍,並于意門生起轉向舍;欲是觀的欲,即執著于觀的光明,及其余九種的任何一種而起邪執乃至生起我慢。執著于我的光明是見執,執著可愛的光明生起是慢執,執著于享受光明是愛執,如此可細分爲三十種染。對治它們的方法是觀它們是無常、有爲、緣生、滅盡法、衰滅法、離貪法、滅法,有生滅逼惱苦、非是我、非是我的、非我自己。就能破除這些染而走上正道。
【4】三相是無常、苦、無我,以三相觀察諸名色。無常于色來說,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的十一種情況,確定一切色都是無常,然後觀察;確定它們是苦;再觀察確定它們是無我。然後再觀察確定其它的受、想、行、識等五蘊法。
【5】七隨觀:以無常隨觀斷常想,苦隨觀斷樂想,無我隨觀斷我想,厭離隨觀斷喜想,離貪隨觀斷貪想,滅隨觀斷集想,舍遣隨觀斷取想。
【6】十八隨觀---修十八隨觀能有效的斷除世間的諸想:
(1) 修無常隨觀者斷常想,
(2) 修苦隨觀者斷樂想,
(3) 修無我隨觀者斷我想
(4) 修厭離隨觀者斷歡喜想,
(5) 修離貪隨觀者斷貪,
(6) 修滅隨觀者斷集,
(7) 修舍隨觀者斷取,
(8) 修滅隨觀斷堅厚想,
(9) 修衰滅隨觀者斷增盛,
(10) 修變易隨觀者斷恒常想,
(11) 修無相隨觀者斷相,
(12) 修無願隨觀者斷願,
(13) 修空隨觀者斷執著,
(14) 修增上慧法觀者斷執取爲實的執著,
(15) 修如實智見者斷癡昧的住著,
(16) 修過患隨觀者斷執著,
(17) 修省察隨觀者斷不省察,
(18) 修還滅隨觀斷結縛執著。
法增比丘14/2/2011于馬來西亞Sabah Kudat 佛教會,增修于澳洲Buddhist Vihara of Queensland 4/3/2011
dhammavaro@163.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學習南傳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