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知究竟法
在三界和或宇宙裏所有的現象都是色法或心法。色心二法是究竟法(Paramattha),是實相,涅盤也是究竟法。色法通常指物質,心法通常指心和心所,這些都是行法。我們天天面對著這許許多多的現象,若是沒有修持的好,一定被迷惑,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覺智(勝智abhiññāya)。
概念法
我們對這世界的認知,都是以觀念或概念來進行,它是我們心的想象或構想。概念是我們的意識對名色法的定義。
概念可以分為很多種;有‘意義概念’(attha- paññatti),又分為‘形狀概念’(santhana- paññatti),如山嶽河川等;‘組合概念’(samuha- paññatti),如屋子、車子、村落、人等;‘方向概念’(disa- paññatti),如東、西、南、北等方向;‘時間概念’(kala- paññatti),如早晨、中午、下午、星期、月等;‘空間概念’(akasa-paññatti),如井、山洞等;‘相概念’(nimitta- paññatti),如禪修而獲得的心之影相等。‘名字概念’(nama- paññatti),又分為‘真實(vijjamana 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如我們對五蘊以「色」、「受」、「想」、「行」、「識」、等說明究竟存在之法;‘不真實(avijjamanapaññatti)的(直接)概念’,如我們以「地」、「山嶽」、「河川」等名詞來說明在究竟上不存在之法,因它們是四大假合的因緣法;‘通過真實的不真實概念’(vijjamanenaavijjamana paññatti),如說「擁有六神通的人」,神通是究竟真實的,但「擁有者」只是由心所想象構成的;‘通過不真實的真實概念’(avijjamanenavijjamana- paññatti),如「女人的聲音」,聲音是究竟存在的,但女人則不是;‘通過真實的真實概念’(vijjamanenavijjamana paññatti),如「眼識」,眼凈色及依靠它而生起的識都是真實究竟存在的;‘通過不真實的不真實概念’(avijjamanena avijjamana paññatti),如「國王的兒 子」,國王及兒子兩者都不是真實究竟存在的。
這些是世俗諦裏的概念(paññatti)或觀念,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不是真實的呢?因為這些現象是組合的,構成的,緣起的,它是可以被分解開,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真實法。它們的存在是由我們的心構想而生起的,它們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從究竟法來看,眾人所執著的身體只不過是二十八種色法的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種的元素色、五凈色(五根門)、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種完成色;以及十種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變化色及四相色,這一切全是色蘊。因此根本沒有一個人,或眾生。宇宙星系山河大地也不過是四大種的元素色。
在《相應部5.10》佛教導說∶「因它們是機件的組合,故名為‘車’;同樣的道理,因為是五蘊的組合,故名為‘人’。」
我們如何能夠不通過概念化的思維而能認識到究竟法呢?
首先我們須認識概念如何生起。
在十二緣起支裏:
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當我們的六根門開著時,它們會自動的去緣取相應的境,眼會去緣取相應的色相,耳會去緣取相應的聲等等,概念在觸時就生起了。
在阿毗達摩裏,它分析五門心路過程如下:
有分心》過去有分心》有分波動》有分斷》五門轉向》五識》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七速行心》二彼所緣心》有分心
當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接觸五門而產生五識後,我們對境塵的概念就在心裏生起。
而意門心路過程則是:
有分心》有分波動》有分斷》意門轉向》七速行心》二彼所緣心》有分心
在意門轉向之後,概念就生起。
這些心路過程都是快速的生起和滅去。一天之中我們經歷了千千萬萬個概念。然後我們就認為它們是我的,於是它們就占有並擾亂了我們的心。
如何認知究竟法
1.依正念覺知
在《相應部IV.72經Malunkya Sutta》)佛指出:「在看、聽、想時,即刻觀照,連續的意門所引起的執著,就無法生起。」
因為不能看到無常,我們會執著概念並落入五蘊的魔掌,無我的覺知就不會生起。
佛對彌醯(Meghiya)說:「彌醯!一個已領悟無常者,無我的知覺亦生起。」(《彌醯經》)
佛說:「當自性的無常被觀照,自性的無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覺,其他二相也會被領悟。」(《三菩提經Sambodhi sutta》)這是從形相的破解深化到概念的破解。
在《婆醯經》裏婆醯尊者在聽聞佛陀簡短的開示:「婆醯迦(Bahiya)!你應修習,在看時,只有看;在聽時,只有聽;在覺觸時(嗅、嘗)也只有覺到;在思時也只有想到。」他聽完後觀照五蘊無我,就證悟了阿羅漢道果。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精勤於修習好身念處,以及自身的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止觀俱修。
在《大念處經》(《長部22經》)裏佛陀教導說:「如何為四念處?諸比丘!比丘於此,於身(受,心,法),觀身(受,心,法)而住,精勤(巴ātāpī),正知正念(巴sampajāno satimā),舍離世間之欲貪、苦惱。」
在日常生活裏,精勤,依正知正念,修習身念處,正念覺知四威儀乃至一切所有儀態,和修習安般念(出入息念),這樣就會成就戒與定。
2.破除整體想,堅固想
在《大念處經》(《長部22經》)裏佛教導說:「諸比丘!如是比丘於皮覆包充滿種種不凈物之此身,觀察上至頭發,下至跖底(足),(知):“於此身有發、髦、爪、齒、皮、肉、筋、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腸、腸間膜、胃物、排泄物、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液、唾液、黏液、關節液、尿。」
這是修習三十二身分,用來破除我們對自身是‘我的’邪見(Sakayya ditthi),破除整體想,和堅固想。平常我們觀照自身從頭到腳可能已做了百千次,但都是以觀念或概念進行著,有時還模模糊糊的,各個部位及形狀還不清楚。要是先以安般念清凈心,讓心明凈,再來觀照自身從頭到腳的三十二身分,絕對會很快,而且很清楚,並且讓我們清明的知道,這身不是‘我的’。這就破除了對身的觀念或概念,見到真實的‘色’究竟法。
四界分別觀是另一個破除色身是我的邪見的有效方法,要修四界分別觀,首先要在全身各處個別部位辨識四界的八種特相:地界的特相:硬、粗。水界的特相:流動、黏結。火界的特相:冷、熱。風界的特相:支持、推動。
3. 觀生滅法破除連續想
在《大念處經》裏佛說:「如是,或於內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所以不只是觀身,內身,外身,和內外身;還要觀生法,觀滅法,觀生滅法。到這裏還不能澈底的破除概念,因此佛說:「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智識所成’是指意義概念,而‘憶念所成’是指名字概念,在這兩種概念之下,都應該認識它只是‘身’,而不是我的‘身’。
雖然在這階段算是觀照,但還是不能徹底破除概念,唯有觀照到生滅的‘身’,知道這色身是父母因緣和其他緣而出現的,然後在世上一段時間,依四食而住世,最後身體壞了死去,就能破除對自己身體的連續想,才會對這不斷出現的色身感到厭倦,而舍棄它。
4.斷除‘想’和‘識’
不論是意義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與識有關,離開不了識。觸境後斷識就除去概念。
在《雜阿含80經》裏佛說:「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雲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佛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我們的想或識是根植於六個根門,當根與塵接觸時,識就生起,想接踵而來。如何斷想或斷識呢?不是去睡覺,睡時人還會做夢。而是平時靠正念,正知根塵的接觸的過程,它們只是‘過程’,不是我的識或想,以這樣的正知(samapajañña),通過長期的觀照,你會厭倦於想,在想一生起時就停止它,並且馬上知道它並不是我或我的,這樣你就能自在於念跡,不讓想左右你的心。於是想才能停止。‘不想’不會變成白癡,而是變得‘醒覺’,達到寂靜。
佛陀在《界分別經MN 140 Dhatuvibhanga Sutta》裏對蔔庫沙地比丘(Pukkusati)說:「心安住者,諸想之流不奔馳。諸想之流不奔馳者,牟尼稱為寂靜。不放逸於慧(pañña),護持於真諦(sacca),增長捨(caga)力,如實學寂靜(upasama) 。」當想不生時,心就靜下來,猶如定一樣,觀念或概念不生,觀照時就會生起慧,再以四聖諦印證,就知想的業是苦,想滅就苦滅,苦滅就老死滅。這種情況下,唯有‘捨想’而已,這就是八正道的‘正思維’。
法增比丘謹識,佛歷二五五五年七月十二日於佛寶寺。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163.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學習南傳佛法
http://q.163.com/therabuddhism/ 南傳佛法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