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念的十六个步骤
(安般念十六胜行)
法增尊者,澳洲佛宝寺
佛陀教導罗睺罗(Rahula)修習安般念的十六次第,也称为十六胜行(soḷasavatthukaṁ
ānāpānassatikammaṭṭhānaṁ),这是止观双修的法门,和佛陀在《大念处经》里教的是一致的。在《大罗睺罗经》 Maha-Rahulovada Sutta,和《增支部》10.60的《济历曼南达经》Girimanandasuttam里都有提及这十六个步骤。
身念处的安般念:有四个步骤,是修止。
(1) 正念出息,正念入息。(知出入息)
(2) 知長息出入息, 知短息出入息。(知长短出入息)
(3) 知入息的全部过程, 知出息的全部过程。(知身行出入息)
(4) 知緩慢入息, 知緩慢出息 (觉知静止身行出入息)。
受念处的安般念:有四个步骤,是修止。
(5) 体验喜入息, 体验喜出息 (知喜出入息)。
(6) 知念生灭入息, 知念生灭出息 (知乐出入息)。
(7) 知念止息入息, 知念止息出息 (知心行出入息)。
(8) 有全知觉 (受与想) 入息, 有全知觉出息 (知静止心行出入息)。
心念处的安般念:有四个步骤,是修止。
(9) 知乐入息, 知乐出息 (知心静出入息)。
(10) 知心知足入息, 知心知足出息 (知心知足出入息)。
(11) 知定入息, 知定出息 (知心定出入息)。
(12) 知心解脱入息, 知心解脱出息 (知心解脱出入息)。
法念处的安般念:有四个步骤,是修观。
(13) 观察五蕴无常入息, 观察五蕴无常出息 (观无常出入息)。
(14) 观察远离入息, 观察远离出息 (观远离出入息)。
(15) 观察滅入息, 观察滅出息 (观灭出入息)。
(16) 观察舍入息, 观察舍出息 (观舍出入息)。
在《大罗睺罗经》里佛陀教罗睺罗修安般念乃至知最後一息的入息、最後一息的出息。
修安般念,能得定,尽诸漏,能由色界初禅修到第四禅,然后再由第四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到四无色界禅,乃至四禅八定具足。依自己观修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而证初果,再削弱贪、瞋二结而证二果,再灭除贪、瞋二结而证三果,然后断除五上分结的色爱、无色爱、掉悔、我慢、无明,得诸五神通力,修至漏尽而证阿罗汉果。
从四色界定出来后才能入四无色界定,然后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无想定者则是以强大的正念,使意门不起想(不去识知目标或法尘)而达到心定。入灭尽定者是想也息灭、知也息灭,修灭尽定者心里确定入定时间然后把有分心(Bhavanga生命流)切断,因此不会造业。能修到灭尽定者一定能入涅槃。
什么叫四念处呢?佛陀就说:从身体这一方面随观身(kāye kāyānupassī)‘kaye’是身体这方面,‘kāyānupassī ’是观照身体的意思,观照身体里面的不同的组织,身体的四大所造色,里面的四大以及身体的状态,包括行、住、坐、臥,包括四威仪,包括不净观等等。所以这个是属于随着身观察身体,在身上面随时随地我们观察这个身体。
那么要怎么样做呢?这边要有讲到三种方法。第一要精勤 ātāpī,第二要有正知sampajāno,第三就是要有正念satimā,所以就是要有三个步骤,要精勤,要有正知,要有正念。那么如果你能够这么做的话,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你就能够放下对这世间的欲贪,就是我们为它为有,执着这些东西。然后我们修习观照放下对这世间的执着以及苦恼。
然后除了修这些之外,我们还要在感受上面随观感受,对于感受要随观感受,感受有分为乐受,苦受跟不苦乐受。我们做的时候也是要精勤、要有正知、而且要有正念,然后舍离世间的欲贪、苦恼。
那么第三种的念处就是心念处,对于我们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在对于心,观心而住。随时观察自己心里的状态,也是要精勤,正知和正念,舍离世间一切欲贪和苦恼。
第四个念处就是法念处。对于法,随时随地观照法,于法,随观法而住。
身随观身念处它的巴利文就是:kāye kāyānupassī ,受随观受念处vedanā vedanupassī ,那么这个心随观心念处就是Citte Cittanupassī, 那么法随观法念处是 dhamma,dhammanupassī,这四个都是一样的,它后面都是anupassī,它是Annupassī就是隨观你的状态,隨着你的身体出现的状态你就观察身体;随着感受的身心(生起),你就观察感受;随着心念的状态观察心念;随着观察到法,色法、名法,你就观察法。
因此它才叫做Annupassī(anupassī),就是随时随地观察。任何身体生起的现象、受的现象、心的现象和法的现象,法就是指色法跟名法。你观察这些内容。
做的时候就是要精勤atapi,正知sampajanno和正念satima。那么从我们在做的内容来讲就有分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2年。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s://sites.google.com/view/buddharatana-monastery-of-aust/home 澳洲佛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