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對緣起法的正確認識

對緣起法的正確認識
法增比丘 講于馬來西亞 沙巴州 納閩佛教會


三世緣起:

我們長期誤解了佛陀對緣起的教法,以致認爲佛陀是在教導有一個‘衆生’,或有一個‘人’在三世輪回。把‘人’或‘衆生’引進緣起法裏,雖然是爲了方便鈍根的行者,但這樣一來,甚深的佛法就失去了它的真實意義。

若是我們正確的理解佛陀在(《愛盡大經》Mahatanhasankhaya Sutta MN 38 PTS: M i 256。中阿含《嗏帝經》)裏的教導,我們將會發現,不論南北傳佛教,我們傳統以來對三世緣起的解釋是不完整的!當我們接受了三世的緣起說之後,我們的根本觀念就會認爲有一個‘人’在輪回,這就汙染和障礙了我們的意念,妨礙我們證取道果的機會。



“尊者羅陀(Ven. Rādha)問佛陀:衆生!世尊!如何界定衆生?
佛陀:任何對‘色相’的欲望、愛樂、歡喜、或貪愛者。羅陀!當一個被結縛(satta),捆綁(visatta)者,他/她被稱爲衆生(satta)。對任何的‘受’、‘想’、‘行’、‘識’、的欲望、愛樂、歡喜、或貪愛者。羅陀!當一個被結縛(satta),捆綁(visatta)者,他/她被稱爲衆生(satta)。” (《相應部23.2》)

現象緣起(Paticcasamuppada)
佛陀的緣起法是對現象的緣起的解釋,這現象是五蘊(khandha)、十二處(六門Salayatana,六塵)、十八界、名色法(namarupa),它們也叫做“行法(sankhara)”。一個人(manussa),或任何衆生(satta),本無實質的自性(subhava),存在只在刹那當中。因此在十二緣起與還滅,佛陀都不用世俗的名詞,而只用佛教的專有名詞,以別于世間法。在南傳的十六觀智裏,同樣的,欲解脫智也只是從名色法裏的‘行’解脫(sankhruppekkhañana),而不是說一個人從輪回解脫。這可以從佛陀與比丘衆的對話看出;
“「比丘們!你們看到衆生了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衆生需要依賴食物提供的營養,才能生存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當食物供給的條件消失了,衆生就會死亡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如果不確定以上說的這一些,那麽就會有懷疑,是嗎?」
  「的確,世尊!」
  「比丘們!如果以正慧如實見以上所說的這一些,那麽就不會有所懷疑了,是嗎?」
  「是的,世尊!」
  「比丘們!如果你們對這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起了執著:珍愛它、寶貝它、擁有它,那算瞭解我教導過你們的筏喻法:筏是用來渡河,不是用來喜愛執著的嗎?」
  「不算瞭解,世尊!」
  「比丘們!如果有外道問你們:『道友!你們確知這樣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有什麽意義?有什麽用處?有什麽功德呢?』你們應當怎麽回答?」
  「世尊!我們會這樣回答:『道友!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是爲了厭離欲貪,是爲了離欲,是爲了如實知的緣故』。」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確實應該這樣回答。
  比丘們!衆生當生與來生,都需要四種食物來維持與延續生命。哪四種呢?即物質性的(粗)抟食,可以生起感受的觸食,求生意志的(意)思食,以及攀緣執取的識食。
  比丘們!這四種食物的需求從何而來呢?其根源的『集』是什麽?從哪裡生起,從哪裡製造出來的呢?
  那是『愛』!
  愛又是從何而來?其根源的『集』是什麽?從哪裡生起,從哪裏制造出來的呢?是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這就是從無明而有行,從行而起識,從識而起名色,從名色而起六入處,從六入處而起觸,從觸而起受,從受而起愛,從愛而起取,從取而起有,從有而起生,從生而有老病死、憂悲惱苦。”---(MN38 《愛盡大經》(《嗏帝經》)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衆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衆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麽呢?第一種是粗幼抟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
  “比丘們,四食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四食以愛爲因緣,以愛而集起,以愛而生,以愛爲源頭。
  “比丘們,愛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愛以受爲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爲源頭。
  “比丘們,受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受以觸爲因緣,以觸而集起,以觸而生,以觸爲源頭。
  “比丘們,觸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觸以六入爲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爲源頭。
  “比丘們,六入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六入以名色爲因緣,以名色而集起,以名色而生,以名色爲源頭。
  “比丘們,名色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名色以識爲因緣,以識而集起,以識而生,以識爲源頭。
  “比丘們,識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識以行爲因緣,以行而集起,以行而生,以行爲源頭。
  “比丘們,行又以什麽爲因緣,以什麽而集起,以什麽而生,以什麽爲源頭呢?行以無明爲因緣,以無明而集起,以無明而生,以無明爲源頭。
  “比丘們,以無明爲條件而有行,以行爲條件而有識,以識爲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爲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爲條件而有觸,以觸爲條件而有受,以受爲條件而有愛,以愛爲條件而有取,以取爲條件而有有,以有爲條件而有生,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産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剛才說,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生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老死呢?”
  “大德,你說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生作爲條件,是會帶來老死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有爲條件而有生。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有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生呢?”
  “大德,你說以有爲條件而有生。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有作爲條件,是會帶來生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取爲條件而有有。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取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有呢?”
  “大德,你說以取爲條件而有有。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取作爲條件,是會帶來有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愛爲條件而有取。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愛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取呢?”
  “大德,你說以愛爲條件而有取。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愛作爲條件,是會帶來取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受爲條件而有愛。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受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愛呢?”
  “大德,你說以受爲條件而有愛。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受作爲條件,是會帶來愛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觸爲條件而有受。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觸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受呢?”
  “大德,你說以觸爲條件而有受。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觸作爲條件,是會帶來受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六入爲條件而有觸。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六入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觸呢?”
“大德,你說以六入爲條件而有觸。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六入作爲條件,是會帶來觸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名色爲條件而有六入。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名色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六入呢?”
  “大德,你說以名色爲條件而有六入。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名色作爲條件,是會帶來六入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識爲條件而有名色。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識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名色呢?”
  “大德,你說以識爲條件而有名色。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識作爲條件,是會帶來名色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行爲條件而有識。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行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識呢?”
  “大德,你說以行爲條件而有識。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行作爲條件,是會帶來識的。”
  “比丘們,剛才說,以無明爲條件而有行。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了無明作爲條件,會不會帶來行呢?”
  “大德,你說以無明爲條件而有行。我們也是這樣想,有了無明作爲條件,是會帶來行的。”
  “比丘們,十分好。你們所說的,就和我所說的一樣: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就是以無明爲條件而有行,以行爲條件而有識,以識爲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爲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爲條件而有觸,以觸爲條件而有受,以受爲條件而有愛,以愛爲條件而有取,以取爲條件而有有,以有爲條件而有生,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産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馀、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剛才說,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生的息滅會不會帶來老死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生的息滅是會帶來老死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有的息滅會不會帶來生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有的息滅是會帶來生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取的息滅會不會帶來有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取的息滅是會帶來有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愛的息滅會不會帶來取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愛的息滅是會帶來取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受的息滅會不會帶來愛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受的息滅是會帶來愛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觸的息滅會不會帶來受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觸的息滅是會帶來受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六入的息滅會不會帶來觸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六入的息滅是會帶來觸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名色的息滅會不會帶來六入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名色的息滅是會帶來六入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識的息滅會不會帶來名色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識的息滅是會帶來名色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行的息滅會不會帶來識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行的息滅是會帶來識的息滅的。”
  “比丘們,剛才說,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比丘們,你們怎樣想,無明的息滅會不會帶來行的息滅呢?”
  “大德,你說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我們也是這樣想,無明的息滅是會帶來行的息滅的。”
  “比丘們,十分好。你們所說的,就和我所說的一樣: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MN38 《愛盡大經》)
佛陀的教法只教導一種法,即是“解脫”。因此佛陀不會把世間法混雜在佛法裏。“就如大海的海水,只有一種味 ---- ‘鹹味’ ---- 同樣的,在這法與律中,也只有一種味:即是‘解脫!’”(《自說語5.5》)
每一個緣起鏈的分析
在《相應部·因緣相應·第二食品·緣經》裏佛陀說:「諸比丘!何爲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于此,知于此。證于此、知于此,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略]…諸比丘!于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緣起是個別緣生法的相互關系。)

「諸比丘!何爲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無常、有爲、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略]…諸比丘!無明是無常、有爲、緣生、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緣起裏的十二支,各各是緣生之法。)

「諸比丘!聖弟子對此緣起及緣生之法,以正慧如實善見之,彼憶求宿世:「我于過去世有耶?我于過去世無耶?何故于過去世有耶?于過去如何有耶?于過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馳思未來:「我于未來世有耶?于未來世無耶?何故于未來世有耶?如何于未來世有耶?我于未來世何有?如何而有之耶?」,于今之現世有惑:「有我耶?無我耶?何故有我耶?如何有我耶?此衆生來自何處耶?彼將赴何處耶?」,無有是事。所以者何?諸比丘!聖弟子如實對此緣起及此等緣生之法,以正慧善見故。」(對緣生與緣起的正確認識,不會起有情或衆生想。)



現在讓我們從每一個緣起鏈來解釋。

緣起鏈一:
由于無明(avijja無智。煩惱輪轉kilesa-vatta,名法。對四聖谛sacca的無知)的緣故,行(造作,業)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緣滅:

因爲無明的滅,行(業)不再積集,業滅盡,于是行法(現象)滅。無明是衆生輪回現象的根本。


緣起鏈二:
由于行(sankhara,kamma業。業輪轉kamma-vatta)的緣故,識(viññana認識、記錄。果報輪轉vipaka-vatta。名法)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業是土地,識是種子,貪愛是水份,一個衆生爲無明所障,爲貪愛所結縛,將會引生至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于未來重複受生。這就是將來的‘有’。”(《增支部》3.76)識是四食之一:即粗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就像地界的特征,比丘們!四識的住處:色、受、想、行,應被認知。就像水界的特征,歡喜與愛樂應被認知。就像植物有五種繁殖的方法:根、莖、節、切枝、種子。識與它的食也應被瞭知!” (《相應部22.54》)
緣滅:
無明的減輕與消滅,貪愛消失,于是行滅(avijjayatveva asesaviraga nirodha sankhara nirodho)。

因爲行的滅,識(記錄)不再積集,識滅盡,于是行法(現象)滅。

四食之三與四(意思食、識食)的消失,于是行與識滅。這‘食’的根本就是貪愛。

緣起鏈三:

由于識的生起,名色(行法)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嗏帝!你說的識,指的是什麽?」

「世尊!就是那‘能說、能感受、能到處經曆善、惡行而受業報者’。」

「你這個愚癡人啊!究竟從誰那裡聽我這樣說的?我不是用各種方法說明『識爲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嗎?你這個愚癡人啊!我不曾這樣說,而你自己卻作這樣的曲解與誹謗,這會傷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過,會讓你長遠受苦的。」

于是,佛陀轉問在場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聲回答:

「世尊!您確實用各種方法教導『識爲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識爲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所以,識隨著所引生的因緣,就有不同的名稱,如從眼睛看見東西所生起的識,就稱爲『眼識』;從耳聽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觸物、意識法的因緣而生起的識,就分別名爲『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像火,其名稱可以從所引生的燃料來稱呼一樣,如燒木柴的火,稱爲木火;燒一捆捆柴的火,稱爲薪火;燒乾草的火,稱爲草火;燒乾糞的火,稱爲糞火;燒穀殼的火,稱爲穀殼火;燒垃圾的火,稱爲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只有這個愚癡的嗏帝比丘,顛倒了文句與含義,既誹謗了我,也傷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過。你這個愚癡人!知錯了嗎?」

受佛陀這般責備,嗏帝比丘內心憂慼,無言地低頭,若有所思。”---(MN38 《愛盡大經》(《嗏帝經》)莊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這樣想過去: ‘我過去存在嗎?’‘我過去不存在嗎?’‘我過去是什麽呢?’‘我過去是怎麽樣的呢?’  ‘什麽行爲會影響我的過去呢?’ ”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這樣想將來: ‘我將來存在嗎?’‘我將來不存在嗎?’‘我將來是什麽呢?’‘我將來是怎麽樣的呢?’‘什麽行爲會影響我的將來呢?’ ”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內心會不會對現在生起這些疑惑:‘現在有我嗎?’‘現在沒有我嗎?’‘現在的我是什麽呢?’‘現在的我是怎麽樣的呢?’‘這個衆生從哪裏到來現在呢?’‘他來生又會去哪裏呢?’ ” 2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這樣想:‘導師是我的老師,我持這種見解是因爲尊敬導師。’ ”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這樣想:‘其他沙門對我那樣說,我不持那種見解是因爲那是其他沙門所說的。’ ”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再去尋找其他老師呢?”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有了這樣的知、這樣的見,會不會去做凡俗的沙門婆羅門宗教儀式,以此爲最高的修持呢?”

“大德,不會。”

“比丘們,你們是不是因爲親身有智、親身有見、親身知道這些法義,所以持這種見解呢?”

“大德,是的。”

“比丘們,十分好。你們能在我說的法義之中成長,這些法義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比丘們,以上所說的,都是建基于‘法義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這個義理之上。”---(MN38 《愛盡大經》)

緣滅:
因爲行的滅,識就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四:
由于名色的生起,六入(六根門)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緣滅:
因爲識的滅,名色(行法)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因爲名色的滅,六根門不再追逐六塵,六根門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五:
因爲六根門的生起,觸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比丘們,三種東西在一起的時候,便會形成一個胎兒。如果父母和合,但母親沒有行經,便不會形成一個胎兒。如果父母和合,母親行經,但沒有衆生入胎,也不會形成一個胎兒。如果父母和合,母親行經,有衆生入胎,便會形成一個胎兒。比丘們,三種東西在一起的時候,便會形成一個胎兒。

“比丘們,母親在腹中懷胎九個月或十個月,當中帶來很大的憂慮和負擔。懷胎九個月或十個月之後,嬰兒便要出生,當中帶來很大的憂慮和負擔。在嬰兒出生時,母親要用母乳──在聖者的律之中,母乳就是母親的血液──來哺育嬰兒。

“比丘們,這個孩子成長了,六根成熟了,開始玩如犂地戲、擊木塊、翻筋鬥、風車轉、量戲、車戲、弓戲等兒童遊戲。

“比丘們,這個孩子再成長了,六根成熟了,開始有五欲享樂了:在眼識別色時,生起悅樂、戀棧、歡喜、锺愛、貪欲、染著,在耳識別聲時,生起悅樂、戀棧、歡喜、锺愛、貪欲、染著,在鼻識別香時,生起悅樂、戀棧、歡喜、锺愛、貪欲、染著,在舌識別味時,生起悅樂、戀棧、歡喜、锺愛、貪欲、染著,在身識別觸時,生起悅樂、戀棧、歡喜、锺愛、貪欲、染著。

“比丘們,當他眼看到锺愛的色之後,便有染著;看到不锺愛的色之後,便有瞋恚。他沒有保持身念,內心低劣,不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在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之中取得滿足或感到不滿,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便會生起愛喜;對感受有愛喜便有取;以取爲條件而有有,以有爲條件而有生,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産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MN38 《愛盡大經》)

緣滅:
因爲六入的滅,觸就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六:
因爲觸生起的緣故,受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緣滅:
因爲觸滅的緣故,受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七:
因爲受的生起,貪愛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緣滅:
因爲受滅的緣故,貪愛就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八:
因爲貪愛生起的緣故,取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比丘們,當他眼看到锺愛的色之後,便有染著;看到不锺愛的色之後,便有瞋恚。他沒有保持身念,內心低劣,不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在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之中取得滿足或感到不滿,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便會生起愛喜;對感受有愛喜便有取;以取爲條件而有有,以有爲條件而有生,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産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他耳聽到锺愛的聲之後……
“比丘們,當他鼻嗅到锺愛的香之後……
“比丘們,當他舌嚐到锺愛的味之後……
“比丘們,當他身感到锺愛的觸之後……
“比丘們,當他意想到锺愛的法之後,便有染著;想到不锺愛的法之後,便有瞋恚。他沒有保持身念、內心低劣,不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在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之中取得滿足或感到不滿,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有喜貪、喜愛、愛著,便會生起愛喜;對感受有愛喜便有取;以取爲條件而有有,以有爲條件而有生,以生爲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産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MN38 《愛盡大經》)

“(佛陀:)猶如火的燃燒是因于有燃料而不是無燃料,因此我說一個有情的轉生是因于有維生的條件而不是無維生的條件。

(瓦加苟塔(Vaccagotta):)但是尊師瞿昙,現在火焰被風吹得很遠,你現在如何分辨維持它的燃料呢?

(佛陀:)瓦加(Vacca)!當火焰被風吹得很遠,我分辨維持它的燃料是風,當時風是維持著它。

(瓦加苟塔:)當一個衆生舍棄他的身體,還未得到另一個新的身體時,你如何分辨是什麽維持它呢?

(佛陀:)瓦加!當一個衆生舍棄他的身體,還未得到另一個新的身體時,我辨別他是被渴愛所維持,因爲渴愛是他當時的燃料。”(《相應部44.9》)

因此一個衆生當他擁有色身時,就應不停的修習正念正知,對治和舍棄貪愛。而當他們死後舍棄他的身體,在還未得到另一個新的身體時,他是被渴愛所維持,因爲渴愛是他當時的燃料!

“比丘們,如來出現于世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者.天人師.佛.世尊;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衆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

“居士或出身于各種種姓的人聽了這些法義之後,對如來生起了敬信;有了這份敬信,他這樣反思: ‘在家生活有很多障礙,是塵垢之道;出家生活有如空曠的地方那樣沒有障礙。在家生活不易生活在圓滿、清淨、如螺那樣潔白的梵行之中。讓我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吧。’ 後來,他捨棄所有財富,捨棄所有親屬,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

“他成爲一位出家人,具有比丘的修學和比丘的正命。他捨棄殺生、遠離殺生,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他捨棄偷盜、遠離偷盜,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取,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要;有一個不偷盜的清淨心。他捨棄非梵行,他是一個梵行者,遠離性行爲這世俗的行爲。他捨棄妄語、遠離妄語,他說真話、只說真話、誠實、可信賴、說話沒有前後不一。他捨棄兩舌、遠離兩舌、不會說離間別人的話,他幫助分裂的得到複合、喜歡和合、景仰和合、欣樂和合、說使人和合的話。他捨棄惡口、遠離惡口,無論他說什麽,都柔和、悅耳、和藹、親切、有禮、令人歡喜、令人心悅。他捨棄绮語、遠離绮語,他說適時的話、真實的話、有意義的話、和法有關的話、和律有關的話、有價值的話,他在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有道理,適可而止,對人有益。”

“他遠離損害種子和植物的行爲;他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吃東西,遠離非時食;遠離觀看跳舞、唱歌、奏樂、表演;遠離花環、香水、膏油、飾物;遠離豪華的大床;遠離接受金銀錢財;遠離接受穀物;遠離接受生肉;遠離接受婦女;遠離接受僕人;遠離接受禽畜;遠離接受農田;遠離替人做信使;遠離做買賣;遠離欺騙的量秤;遠離賄賂、欺騙、詐騙;遠離傷害、殺害、綑綁、攔劫、搶掠。

“他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就正如雀鳥和牠的羽翼,無論雀鳥飛去哪裏,都只是和雙翼隨行。同樣地,一位比丘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親身體驗沒有過失之樂。

“他在眼看到色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眼根,守護眼根,修習眼根律儀。

“他在耳聽到聲之後……
“他在鼻嗅到香之後……
“他在舌嚐到味之後……
“他在身感到觸之後……
“他在意想到法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意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意根,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他具有聖者之根律儀,親身體驗無染之樂。

“他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

“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聖者之根律儀、聖者之念和覺知,居住在叢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的住處之中。他在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然後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超越貪欲;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瞋恚,心中沒有瞋恚,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衆生;內心清除了瞋恚。
“他捨棄昏睡,超越昏睡,有光明想,有念和覺知;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沒有激盪,有一個內裏平靜的心;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超越疑惑,沒有疑惑;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使內心汙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禅。

“比丘們,當他眼看到锺愛的色之後不會染著;看到不锺愛的色之後不會瞋恚。他保持身念,內心質素高,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對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捨棄了滿足或不滿,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對感受的愛喜便會息滅下來;愛喜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當他耳聽到锺愛的聲之後……
“比丘們,當他鼻嗅到锺愛的香之後……
“比丘們,當他舌嚐到锺愛的味之後……
“比丘們,當他身感到锺愛的觸之後……
“比丘們,當他意想到锺愛的法之後不會染著;想到不锺愛的法之後不會瞋恚。他保持身念,內心質素高,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對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捨棄了滿足或不滿,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對感受的愛喜便會息滅下來;愛喜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MN38 《愛盡大經》)

緣滅:
因爲受的滅,貪愛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馬甘地亞,你認爲如何呢?一個人以前的行爲,于眼識辯別色時,給他帶來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色;後來他發現,如實和顯然的正確知道色欲的集、滅、味、患、離,于是他捨棄了對色欲的渴愛,去除了對色欲的熱惱,擺脫渴愛,內心住于平和寂靜。馬甘地亞,這個人那裏有值得受譴責的地方呢?」

「喬答摩賢者,沒有任何可以譴責的地方。」(《中部75經》《馬幹地亞經》)

因爲貪愛滅的緣故,取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馬甘地亞,同樣地,以前我過在家生活時,追逐五欲的享樂:在眼識辯別色時,生起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色;在耳識辯別聲時,生起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聲;在鼻識辯別香時,生起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香;在舌識辯別味時,生起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味;在身識辯別觸時,生起喜樂、愉快、歡喜、喜悅、伴隨著貪欲、愛染于觸。

後來我如實和顯然的正確知道欲樂的集、滅、味、患、離,于是我舍棄了對欲樂的渴愛,去除了對欲樂的熱惱,擺脫渴愛,內心住于平和寂靜。當我看見其他衆生對欲樂不舍離貪愛,受欲樂的渴愛所吞噬,被欲樂的熱惱所燃燒,沈溺于欲樂之中時,我是不會欣喜他們的,對欲樂也不會感到歡喜。爲什麽呢?我所安住的喜悅不是由欲樂而生,不是由不善法而生,勝于天界的快樂,因此我對低劣的欲樂不會感到羨慕和歡喜。」

「馬甘地亞,猶如一個麻瘋病人,遍身傷患,身體潰爛,有蟲寄生,常用指甲抓破傷口,常在火坑上炙熱身體。他的親友找來一位醫生爲他治病,那位醫生給他藥物,他服藥後治好了麻瘋。那人沒有病痛,快樂、自在、自由,可以隨心所欲到處行走。他被兩個強壯的人捉著雙臂,想把他拖進那個火坑。」

「馬甘地亞,你認爲如何呢,那人是否會掙紮逃避呢?」

「喬答摩尊者!是的。爲什麽呢?大熾熱、大熾燃的火是一種苦觸。」

「馬甘地亞,你認爲如何呢,沒有麻瘋時,那大熾熱、大熾燃的火是一種苦觸;他以前有麻瘋時,那大熾熱、大熾燃的火又是不是一種苦觸呢?」

「喬答摩尊者!沒有麻瘋時,那大熾熱、大熾燃的火是一種苦觸;他以前有麻瘋時,那大熾熱、大熾燃的火也是一種苦觸,只不過麻瘋病人,遍身傷患,身體潰爛,有蟲寄生,常用指甲抓破傷口,因爲根門受傷而引致顛倒想,才將火的苦觸視爲樂。」

「馬甘地亞,同樣地,過去的欲樂是大熾熱、大熾燃的苦觸,未來的欲樂是大熾熱、大熾燃的苦觸,現在的欲樂是大熾熱、大熾燃的苦觸。衆生對欲樂不舍離貪愛,受欲樂的渴愛所吞噬,被欲樂的熱惱所燃燒,因爲根門受傷而引致顛倒想,才將欲樂的苦觸視爲樂。」

「馬甘地亞,猶如一個麻瘋病人,遍身傷患,身體潰爛,有蟲寄生,常用指甲抓破傷口,常在火坑上炙熱身體,即使他的傷口越來越多不淨,越來越多臭味,越來越多爛壞,但在搔癢的時候也會感到少許程度的滿足與享受。」

「馬幹地亞,未脫離感官享樂之欲的衆生,受到欲樂的折磨,受到欲樂的燒烤,卻仍然沈溺于感官的欲樂。這樣的衆生愈沈溺于感官的欲樂,他們的欲愛就愈強烈,他們就愈受到欲樂的燒烤;然而在他們沈溺于五欲之樂時,他們仍感到少許程度的滿足與享受。」

「馬甘地亞,你認爲如何呢,你曾否見過或聽過,國王或大臣追逐五欲的享樂,不舍棄對欲樂的渴愛,不清除對欲樂的熱惱,而能內心一直沒有渴愛,保持平和寂靜呢?」

「喬答摩尊者!沒有。」

「善哉!馬甘地亞。馬甘地亞,我也是一樣,從沒見過或聽過,國王或大臣追逐五欲的享樂,不舍棄對欲樂的渴愛,不清除對欲樂的熱惱,而能內心一直沒有渴愛,保持平和寂靜。」

「馬甘地亞,任何沙門婆羅門,要內心一直沒有渴愛,保持平和寂靜,都先要如實和顯然的正確知道欲樂的集、滅、味、患、離,然後舍棄對欲樂的渴愛,清除對欲樂的熱惱,才能內心一直沒有渴愛,保持平和寂靜。」(《中部75經》《馬幹地亞經》)

緣起鏈九:
因爲取的生起,有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因此,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你)還會耽緬于過去,想著:‘我過去存在或不存在?我過去是什麽?後來又變成怎樣?過去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了這樣的知見,(你)還會飛馳于將來,想著:‘我將來會存在或不會存在?我將來會是什麽?之後又會變成怎樣?我將來會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了這樣的知見,(你)還會困惑著眼前‘我存在或不存在?我是什麽?如何存在?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還會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團、惡意讓如來流血’等五大重罪嗎?還會故意犯戒、舍戒、放棄在僧團中修學嗎?或者,轉向跟隨外道修學、求福、持咒,以求離苦、息苦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你)還會有第八次的輪迴受生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你)還會因尊敬老師而說嗎?會因大沙門世尊這樣說就跟著說嗎?還會去追隨其他人爲老師嗎?還會獻身于尊奉一般沙門、婆羅門,重返他們的喧鬧討論,以及求吉祥的符號儀式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你們只會說自己所知、所見,以及自己所瞭解的,是嗎?」

「是的,世尊!」

「很好啊!比丘們!我以‘當生可見證、可直接領受、勸引驗證、向上引導、智者內證’的正法來教導大家,我爲大家說的,就是這樣的法。”---(MN38 《愛盡大經》(《嗏帝經》)莊春江譯)

緣滅:
因爲取的滅,有就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十:
因爲有生起的緣故,生(行法的生)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這個‘生’是最難理解的,它應被理解爲行法(現象)的出現,而不只是一個有情衆生的身體的出生。

緣滅:
因爲有滅的緣故,生于是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同樣的,這個‘生’的滅也是最難理解的,它應被理解爲行法(現象)的滅,而不只是一個有情衆生的身體的死亡。

緣起鏈十一:
因爲行法的生起,衰老和死滅的現象就跟著生起,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比丘們,如來出現于世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者.天人師.佛.世尊;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衆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

“居士或出身于各種種姓的人聽了這些法義之後,對如來生起了敬信;有了這份敬信,他這樣反思:‘在家生活有很多障礙,是塵垢之道;出家生活有如空曠的地方那樣沒有障礙。在家生活不易生活在圓滿、清淨、如螺那樣潔白的梵行之中。讓我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吧。’後來,他捨棄所有財富,捨棄所有親屬,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

“他成爲一位出家人,具有比丘的修學和比丘的正命。他捨棄殺生、遠離殺生,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他捨棄偷盜、遠離偷盜,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取,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要;有一個不偷盜的清淨心。他捨棄非梵行,他是一個梵行者,遠離性行爲這世俗的行爲。他捨棄妄語、遠離妄語,他說真話、只說真話、誠實、可信賴、說話沒有前後不一。他捨棄兩舌、遠離兩舌、不會說離間別人的話,他幫助分裂的得到複合、喜歡和合、景仰和合、欣樂和合、說使人和合的話。他捨棄惡口、遠離惡口,無論他說什麽,都柔和、悅耳、和藹、親切、有禮、令人歡喜、令人心悅。他捨棄绮語、遠離绮語,他說適時的話、真實的話、有意義的話、和法有關的話、和律有關的話、有價值的話,他在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有道理,適可而止,對人有益。

“他遠離損害種子和植物的行爲;他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吃東西,遠離非時食;遠離觀看跳舞、唱歌、奏樂、表演;遠離花環、香水、膏油、飾物;遠離豪華的大床;遠離接受金銀錢財;遠離接受穀物;遠離接受生肉;遠離接受婦女;遠離接受僕人;遠離接受禽畜;遠離接受農田;遠離替人做信使;遠離做買賣;遠離欺騙的量秤;遠離賄賂、欺騙、詐騙;遠離傷害、殺害、綑綁、攔劫、搶掠。

“他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就正如雀鳥和牠的羽翼,無論雀鳥飛去哪裏,都只是和雙翼隨行。同樣地,一位比丘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親身體驗沒有過失之樂。

“他在眼看到色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眼根,守護眼根,修習眼根律儀。

  “他在耳聽到聲之後……
  “他在鼻嗅到香之後……
  “他在舌嚐到味之後……
  “他在身感到觸之後……
  “他在意想到法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意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意根,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他具有聖者之根律儀,親身體驗無染之樂。

“他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

“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聖者之根律儀、聖者之念和覺知,居住在叢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的住處之中。他在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然後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超越貪欲;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瞋恚,心中沒有瞋恚,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衆生;內心清除了瞋恚。

“他捨棄昏睡,超越昏睡,有光明想,有念和覺知;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沒有激盪,有一個內裏平靜的心;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超越疑惑,沒有疑惑;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使內心汙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禅。

“比丘們,再者,這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禅。

“比丘們,當他眼看到锺愛的色之後不會染著;看到不锺愛的色之後不會瞋恚。他保持身念,內心質素高,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對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捨棄了滿足或不滿,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對感受的愛喜便會息滅下來;愛喜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當他耳聽到锺愛的聲之後……
“比丘們,當他鼻嗅到锺愛的香之後……
“比丘們,當他舌嚐到锺愛的味之後……
“比丘們,當他身感到锺愛的觸之後……
“比丘們,當他意想到锺愛的法之後不會染著;想到不锺愛的法之後不會瞋恚。他保持身念,內心質素高,能如實知可徹底息滅惡不善法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他對各種感受──不論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捨棄了滿足或不滿,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因爲持續對感受沒有喜貪、沒有喜愛、沒有愛著,對感受的愛喜便會息滅下來;愛喜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你們要受持這個簡略地說的愛盡得解脫的法義,而沙提(嗏帝Bhikkhu Sati)比丘則被大愛網捕著。”---(MN38 《愛盡大經》)

緣滅:
因爲生的滅,老死就滅,于是行法(現象)滅。

緣起鏈十二:
因爲老死現象的出現的緣故,于是行法(現象)生起。

緣滅:
因爲老死現象的消失的緣故,于是行法(現象)滅。

「馬甘地亞!但是,這身體是疾病、爛瘡、箭刺、是禍、是疾,你卻把這充滿疾病、爛瘡、箭刺、是禍、是疾的身體說爲:‘喬答摩尊者!這是無病,這是涅槃。’馬甘地亞!你沒有能知道無病、能看見涅槃的法眼。」

「我對喬答摩尊者是有淨信:喬答摩尊者能教導我法,使我能知道無病、能看見涅槃。」

「馬甘地亞!猶如一個盲人看不見黑色,白色,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的物體,看不見粗或滑面,看不見日與月。如果他的朋友、同僚、親族、親屬請了外科醫生,那位外科醫生會用藥物,由于那藥物他的眼視力仍然不會生起、不會淨化,馬甘地亞!你想:那位醫師會感到疲勞與厭煩嗎?」

「是的,喬答摩尊者!」

「同樣的,馬甘地亞!如果我教導你法:‘這樣是無病,這樣是涅槃。’但你仍然不能知道無病,不能看見涅槃,那對我來說是疲勞,對我來說是厭煩。」

「我對喬答摩尊者是有淨信:喬答摩尊者能教導我法,使我能知道無病、能看見涅槃。」

「馬甘地亞!猶如一個盲人看不見黑色,白色,藍色,黃色,紅色,或粉紅色的物體,看不見粗或滑面,看不見日與月。他聽到一位具眼者說:‘這布真好啊,是一塊白布---美麗、無染、乾淨的白布。’ 于是他就去找白布。一個騙子拿了一塊沾染了汙垢、油迹的破布對他說:‘朋友,這是塊美麗、無染、乾淨的白布。’那個盲人就相信了他的話,把它拿來披上。然後他贊歎說:‘這布真好啊,是一塊白布---美麗、無染、乾淨的白布。’他會接受它;接受它後把它拿來披上。」

「然後,假使他的朋友、夥伴、親戚帶他去求醫,醫生用藥爲他治療:從上清洗、從下清洗、塗上藥膏與輔助藥膏、通過鼻腔用藥。幸虧有了這藥,他的眼視力就出現、清晰起來。接著,隨著眼視力的生起,他會放棄對那塊沾染了汙垢、油迹的破布的喜愛。並且他會以那人爲敵、根本不以他爲友、還認爲他該死。‘我的天啊,我被那人和他那塊沾染了汙垢、油迹的破布愚弄、欺騙、哄瞞了多久!----‘朋友,這是塊美麗、無染、乾淨的白布。’」

「同樣地,馬甘地亞,如果我把法教給你----這樣的去除疾病、這樣的解脫----而你,從你的角度,則要理解怎樣的去除疾病、親見怎樣的解脫,之後,隨著你的眼視力的生起,你會舍棄任何對于維持五蘊的喜愛。並且你會想: ‘我的天啊!我被這個心愚弄、欺騙、哄瞞了多久!原來當我在執取,我只是在執取色相;我只是在執取感受;我只是在執取想念;我只是在執取行爲;我只是在執取意識。以我的執取爲緣,就有了生命的緣起、出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這就是整個苦蘊的集。’」

「我對喬答摩尊者是有淨信:喬答摩尊者能教導我法,使我能知道無病、能看見涅槃。」

「既然如此,馬甘地亞!你應該親近善知識;馬甘地亞!當你親近善知識時,馬甘地亞!你將聽聞正法;馬甘地亞!當你聽聞正法時,馬甘地亞!你將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馬甘地亞!當你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時,馬甘地亞!你將自己知道、你將自己看見:‘這些是疾病、爛瘡、箭刺,把這些疾病、爛瘡、箭刺滅盡無馀;以我的執取滅而有滅;以有滅而生滅;以生滅而老、死、愁、悲、苦、憂、惱滅,這就是整個苦蘊的滅。’」(《中部75經》《馬幹地亞經》)

法增比丘佛曆二五五九年九月寫于澳洲佛寶寺,
願衆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qq.com
www.theravadins.org  南傳上座部佛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1 則留言:

Wildkid 提到...

師父好

佛教的業報理論是有業報而無作者無受者,也就是緣起法。

那南傳佛教是否有共業的講法呢?

相應部36相應21經,是否否定共業的說法?

如果有共業的講法,又怎麼透過緣起法來說明?

以上問題請教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