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入流分與入流的道次第
入流分與入流的道次第
法增比丘
何謂入流分?何謂入流成就?
入流分即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這在《雜阿含843經》裡稱作入流分(向初果):「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善知識),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成就)不壞淨(信),於法不壞淨(信),於僧不壞淨(信),聖戒成就。」入流是指入於聖道,所以是向初果,若具足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分就是向初果的聖人。這是四雙八輩聖者的第一位。成就初果者就是於佛(成就)不壞淨(信),於法(成就)不壞淨(信),於僧(成就)不壞淨(信),聖戒成就。這是四雙八輩聖者的第二位。
在《長阿含.遊行經》裡佛告阿難:「今當為汝說於法鏡,使聖弟子知所生處,三惡道盡,得須陀洹,不過七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阿難!法鏡者。謂聖弟子得不壞信。歡喜信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等)十號具足。歡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說,無有時節,示涅盤道,智者所行。歡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質直,無有諛諂,道果成就,上下和順,法身具足。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甚可恭敬,世之福田。信賢聖戒,清淨無穢,無有缺漏,明哲所行,獲三昧定。阿難!是為法鏡。使聖弟子知所生處,三惡道盡,得須陀洹,不過七生,必盡苦際,亦能為他說如是事。」法鏡者,即能自照,得知未來生處。
向初果的條件
1.親近善知識kalyanamitta
在《增一阿含》卷四十第十經裡佛說:「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 (指寶藏佛)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複此,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于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Dipamkara Buddha) 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提和竭羅佛(燈光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當,阿難,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因此親近善知識能成就圓滿梵行。
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記載佛告阿難:「阿難陀勿作是語,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盤,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在《別譯雜阿含65經》(卷四)佛告阿難說:「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因此,我們對善知識應親近、尊重、禮拜、供養和承事。佛是我們最尊貴的上師,最上的善知識,最好的依止,最強有力的護法。我們於佛應該生起淨信,于佛所應整齊衣服、恭敬禮敬,合掌長跪,五體投地,頭面禮佛足,右繞三匝,以示最高的敬禮。
在《中阿含.食經》(第十一)中佛指出這些相關的連鎖因素,輾轉達到涅盤解脫:「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輾轉具成。」
若是親近惡知識,那只有去到惡道了。就像提婆達多(Devadatta)的幾個同黨,跟隨提婆達多一起下地獄。
善知識有那些的德行呢?根據《善生子經》所說有:「居士子!四友非友像,當識知。何謂四?一為取異物(貪得)。二為言佞(綺語)。三為面愛(妄語)。四為邪教(造惡)。頌其義曰:

取異物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貪取彼物,與少望多,為畏故習,為利故習。頌其義曰:

言佞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宣人之私,自隱其私,面偽稱善,退則興誹。頌言義曰:

面愛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說人往短,陰求來過,與之不寶,欲人有厄。頌其義曰:

邪教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以殺生之事勸化人,以盜竊,以淫邪,欺詐之事,勸化人。頌其義曰:

又居士子!有四友,為仁明欲利人,當識知。何謂四?一為同苦樂。二為利相攝。三為與本業。四為仁湣傷。頌其義曰:

同苦樂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施之以己所寶,施之以妻子利,施之家所有。言忠為忍言。頌其義曰:

利相攝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彼私不宣,己私不隱,面說善言,還為弭謗。頌其義曰:

與本業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以利業之,以力業之,縱恣諫之,以善養之。頌其義曰:

仁湣傷之友,當以四事知。何謂四?教勸豎立,以成其信,成其戒,成其聞,成其施。頌其義曰:

2.聽聞正法
在《增一阿含經卷第28聽法品》裡佛說:「隨時聽法有五功德:隨時承受不失次第。雲何為五?(1)未曾聞者,便得聞之。(2)以得聞者,重諷誦之。(3)見不邪傾。(4)無有狐疑。(5)即解甚深之義。隨時聽法有五功德。」
佛說∶「聞為今世利,妻子昆弟友,亦致後世福,積聞成聖智。」(《北傳法句經65偈》)聞法不止於今世獲得大利益,並影響兄弟妻子及朋友,亦將於後世因聞法的緣故,生起正解脫知見。
聞法是七聖財之一,在《增壹阿含經》裡提道:「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這是佛指出修行人所擁有的七種財富。因這些聖道之財富而得度生死的苦海。
在《雜阿含25經》裡佛說:「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多聞是要多聽如何消除對五蘊的執著,生厭離,欲滅盡的寂靜之道,使人得到究竟的安樂與解脫於生老病死苦,這才是無量的功德。
在《增一阿含經卷第33等法品1》裡佛說:「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人聞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無能及者。」
佛在《相應部5.179》裡說∶「諸比丘!有五種下分結。以何為五耶?有身見、疑惑、戒禁取、欲貪、嗔恚是。諸比丘!以此為五種下分結也。諸比丘!為證知五種下分結,應修習此八支聖道。為偏知五種下分結,應修習此八支聖道。為偏盡五種下分結,應修習此八支聖道。為斷五種下分結,應修習此八支聖道。聽聞正法而能斷除疑惑(vicikicchā),就把五下分結的第一煩惱解決了。有善根者還能一起解決戒禁取(silabbataparamasa)。
3.如理思惟yoniso manasikara
在《雜阿含586經》裡佛陀說:「譬如利劍害,亦如頭火燃,斷除於後身(身見sakkayaditthi),正念求遠離。」一個斷除身見的行者是須陀洹果,至多只會再投生七次到人天道,得證般涅盤,就永斷輪回。如次,修習聖道,斷除諸煩惱,才是一個有正見的修行者的要務。
何謂身見?簡單的說,即是把五蘊的身心當成是‘我’或‘我的’的邪見。巴厘文sakkayaditthi,sa指‘可見的’、‘存在的’,kaya指‘聚集’、‘蘊’、‘身’,ditthi是‘邪見’。意為‘可見的身邪見’。只要我們有身見,我們就必定不能免除苦、以及墮落到惡道的危險。
身見是從眼見到色相時生起,耳聞到聲音時生起,鼻嗅到香味時生起,舌嘗到味道時生起,身接觸外境時生起。當我們眼見到物體時,只是眼睛、外物的顏色與光,和眼識三者的共同作用,產生認識。前二者是色法,色法不能識知;後者是名法,能夠識知。因此眼見到色相時只是色法與名法的而已,凡夫不知,錯誤的當成是我在看,因此產生有身見。同樣的,耳聞聲,鼻嗅到香,舌嘗到味,身接觸外境或是心起念頭時,有身見就生起。
佛說:「因它們的機件組合,故名為‘車’;同樣的道理,因五蘊的組合,故名為‘人’。」(《相應部5.10》)佛對色蘊下定義說:「諸比丘!何為色蘊?四大,及四大所組成,是為色蘊。」(《相應部22.56》)這說明色蘊是隨因緣而生起,並是組合的。
在《大象跡喻經》佛教導觀察身體的四界,所指出是分開四界個別觀察。佛說:「諸賢!雲何為內之地界?內之自身之堅固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者,即發、毛、(爪、齒、皮、肉、腱、骨、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又其它所有內之自身堅固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諸賢!此言內之地界也。」
「其次,諸賢!雲何為內之水界?內自身之水,水態被執取為(我、我所)者,即膽汁、(痰、膿、血、汗、脂、淚、膏、唾、洟、關節滑液、)尿,又其它所有內自身之水,水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諸賢!此言內之水界也。」
「其次,諸賢!雲何為內之火界?內自身之火,火態被執取為(我、我所)者,即令熱者,令老,令燃燒者,令食、飲、噉、味等物善消化者,又其它所有內自身之火,火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諸賢!此言內之火界也。」
「其次,諸賢!雲何為內之風界耶?內自身之風,風態被執取為(我、我所)者,即上行風、下行風、腹外風、腹內風、肢體迴圈風、入息、出息,又其它所有內自身之風,風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諸賢!此言內之風界也。」
眾人所執著的身體只是二十八種色法的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種的元素色、五淨色(五根門)、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種完成色;以及十種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變化色及四相色,當知這一切是色蘊。並沒有一個人。不能如實的瞭解色法,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為我,我所有,如是由內而向外執取,就產生貪欲,瞋恚,癡與邪見等煩惱而造作惡業,結果為業所驅使,困在六道裡輪回不能解脫。在《相應部S22:79》裡佛解釋‘色’:「諸比丘!為何說為色?因為它被破壞,所以稱之為色。被什麼破壞?被冷、熱、饑、渴、蠅、蚊、風、烈日、及爬蟲所破壞。」色既然會被破壞,又怎麼會是常、我、或我的呢?
這色身如何維持而住在世間呢?在《嗏帝經》裡提到四食,也即是四種住世的因素∶「一曰摶食粗細(指食物);二曰更樂(指根門觸境);三曰意念;四曰識也。此四食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彼四食者,因愛、習愛(習氣是貪愛),從愛而生,由愛有也。」
這四食即是:摶食(段食kabalinkarahara),是指食物;觸食(phassahara),意為對觸受的染著;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為對境,塵的思想愛取等的造作;以及識食(viññanahara),因為識緣名色,一個人若不能瞭解名色法,就有識食,在臨死時,意念不能寂滅,所以識又再輪回去了。因這識在死亡時,最後一念或稱死亡心又會去緣名色,結生心是名,羯羅蘭(kilala受精卵)是色,新的一世又開始了。
色身從貪愛而生,由貪愛而有(存在於三界)。這色身靠食物而得以住世,以及其他的因素如衣服,住所,以醫藥,保安,父母師長親友俯助等等。一世死後,又再跑去投胎。
佛又比喻說: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相應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為色不堅實不能捏成之不淨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暫時之苦樂故。想如陽焰,因為日出而熱故。行如芭蕉之幹,因為無真實心髓故。識如幻,因為變幻欺詐故。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語》, 《中部》卷一)「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 (《小部.感興語》)
在《雜阿含109經》裡舍利弗對六十位比丘的開示;色蘊是依四種情況產生:即執取‘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配合這十一種共有四十四種情況,應作如是觀照;一切色無常,一切色是苦,一切色是空,一切色非我。對色不應愛樂,不應攝受,不應保持,如是觀照,善系心住,不愚於法,再努力精進觀照,遠離懈怠,心得喜樂,身心得輕安,寂靜舍住,具諸修道八品,修行滿足,永離諸惡,並非不得消煬,不得寂滅,寂滅而不再起,減損惡法而不增,斷惡而不生,由於心不生,故不執取,不執著,自覺涅盤。我再生已盡,梵行已經建立,所應作的已作,自己知道再也不會來投胎而在三界裡出現 。
一個觀察到五蘊是無常、苦、空、無我者,對五蘊會生厭離,因為厭離,所以不會執取,喜貪則斷,心則解脫,心解脫者,則能逐步證取四個聖果。
4.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法是指佛教的道理,次法是指修行的次第,向是指朝向涅盤。所以法次法向是指有次第的修行以朝向涅盤。
應該如何修呢?在《中阿含》的《慚愧經》舉出修行的次第是:「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盤。」
其修行次第是:有慚有愧→愛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涅盤。
有慚有愧是自己的善根;愛恭敬乃是對法師善知識的敬愛態度;然後生信;聽聞正法,思惟法;培養正念正智;護根門及守戒;心中無悔;生起歡悅;得定(喜→止→樂→定) ;修觀得見諸法實相;再維持心于法,於世生厭;無欲;心解脫,慧解脫乃至涅盤。
在《中阿含.食經》舉出修行的次第是:「如是善人具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輾轉具成。」
其修行次第是:善人→親近善知識→聞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明解脫輾轉具成。
因過去世的善根今生而為善人,得以親近善知識,方能聽聞正法,生信,于所聞法起正思惟,培育正念正智,因而護根門及學戒,以致有身妙行,口妙行及意妙行,修習四念處,隨順七覺支,乃至明解脫。
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裡記載﹕「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在《涅盤經》中佛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此生空過,後無追悔。」因此我們應慬慎於我們的一切身口意的行為與造作。在南傳的課誦本裡,有關於業的省思偈文如下:「我乃業之主人,繼承自已之業,由自己業而生,是己業的親族,依己業而存活,不論我造何業,善的或是惡的,我都必將承擔。」
若從三業來看,意業為重業,身業次之,語業猶次。若從身業來看,殺業最重,語業以妄語和惡口為重業。造業受報是隨重業或隨習氣或隨臨終時憶念一生所為。因此修行人應常修習隨念佛、隨念法及隨念僧。掌握自已命運的禍福和苦樂,積極地去斷惡修善。這些惡業是不能靠念咒、宗教儀式、或灑水來洗淨的。因此在《中阿含.多界經》裡佛言:「若見諦人,信蔔問吉凶者,終無是處。……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舍離此內,更向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是求苦、習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
懺悔的前行是慚愧心,佛陀說慚愧心的生起乃是心中生起明的關係,這明的生起引生諸善法。它們使人遠離諸惡,好比一匹良馬看到鞭就避開它。若成就慚愧二法,一個行者必定修到解脫。是故佛言:「善護於身口,及意一切業,慚愧而自防,是名善守護。」(《雜阿含1229經》)又言:「世間若成就,慚愧二法者,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雜阿含1243經》)
在《長阿含.遊行經》裡佛說:「複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二者知慚,恥于己闕(羞恥於自己的過錯) ;三者知愧,羞為惡行;四者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滅惡修善,勤習不舍,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朝向八正道) ,盡諸苦本(滅盡煩惱) 。」由此可知慚愧是七增長法的二法,極其重要。它們又與接下來的第五增長法——滅惡修善有直接的關係。
懺是知道以前所造的惡業,悔是發愿今后不再造新的惡業。各人隨著各自所造的業而受報,唯有依靠修習梵行才能滅盡眾苦。在《中阿含.鹽喻經》裡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雲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雲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飲耶?答曰:如是,世尊!」凡夫的業就如以一兩的鹽置於一杯水中,水鹹不可飲,唯有依靠修習梵行才能滅盡眾苦。
因此我們要常常懺悔以往所造的惡業,靠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來改良自己,就能在現世減少惡業的果報。因此佛在《中阿含.鹽喻經》裡說∶「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雖作了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雲何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謂負債產業無量,極有勢力,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是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雲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在南傳的課誦本裡,有天天向三寶懺悔的文句:「從我的身口意,對於佛、法與僧,我所作諸惡業,請求佛、法與僧,容受並原諒我,所犯整個過失,將來對佛、法、僧,我會更加謹慎。」通過時時這麼的懺悔念誦,一個認真的行者自然而然地會培養起正念,它能協助增長善法。要有效地做好懺悔,還要靠對戒有深入的認識。一直堅持做好守戒的工作,因為一失去正念,就會導至犯戒,一犯戒就要馬上懺悔,犯甚至輕微的戒有臉部發燒的感覺,心裡感到不安。要有強大的慚愧心,不要害怕承認錯誤,天天好好地做下去,以後犯戒就會少了。心也就會慢慢地清淨起來。配合懺悔的工作,我們還要多積集善業的資糧,這些包括皈依,持戒,佈施供養,忍辱,慈悲心,愛護生命,精進修道,禪定(四色界及四無色界定) ,修慧,弘揚正法等等。這些就是《鹽喻經》裡所謂的加入多水的比喻。就這修善而言,連佛陀他本身都行善不息。佛言:「我於二法依止多住:雲何為二﹖(一)于諸善法,未曾知足;(二)於斷(正斷)未曾遠離。於善法不知足故,于諸斷法未曾遠離故,乃至肌消肉盡,筋連骨立,終不舍離,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終不休息;未曾於劣心生歡喜,常樂增進,升上上道,如是精進住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雜阿含987經》)
成就初果的條件---四不壞淨或法鏡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我們應當如何成就入流或初果呢?
佛陀在柯堤卡難提村向阿難陀開示法鏡法門 (Dhammadasa)時說 (時間是在涅盤前幾個月):「何為法鏡?阿難陀,聖弟子,深信佛寶,如是念佛功德:此實是如來,應供者,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深信法寶,如是念法住;此法為佛善解,自覺,即時效應,可尋思,導引涅盤,智者自明;
深信僧寶,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實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雙八輩聖人應受佈施,供養,恭敬,為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此人具福德,聖者喜愛,(戒)不破,不立(穿),無染,無垢,自在,智者讚歎,無欲望之染,趨向正定。」(《相應部 Samyutta Nikaya,預流相應十八經》。)
這個法門指示我們應對三寶作正確的信仰,佛弟子具足法鏡的修持可以自己預知下一世。「惡道生已盡,不生畜生道,不墮地獄道,亦不生餓鬼,吾已證初果,不復會退轉,趣向等正覺。」
1.於佛不壞淨
在《南傳課誦本》裡的譯文:「至尊的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 佛、世尊。他以最高智慧,親證而後一律平等的開導於此界的天神、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與人們,使他們依教奉行;他所指示之法,前善、中善、後亦善。詞義具足,教示梵行,清淨高尚,瞭解經義,配合修行,以證完善與圓滿的行為。我最虔誠地禮敬世尊,於世尊,我俯首頂禮。」
在《南傳佛隨念課誦》裡的譯文:「佛無盡及卓越的美德,獨自無師自證,斷除一切煩惱纏結,意識完全淨化,無有任何污垢,值得人天的崇敬。他完全覺悟三界眾生輪回的真相,自證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的導師具足八種自在(世間、法、名聲、福嚴、欲、精勤、變大、變小),明行具足,三學圓滿。善逝度過輪回苦海,到達無憂的彼岸。佛陀具足正語,善巧開導眾生。世尊透澈明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真相,自調禦並善於調伏具善根者。他是人天的無上導師,福德圓滿。佛的智慧廣闊無涯,慈悲于一切眾生,他的一切美德無以倫比。佛陀展示給我們知道的是,他從凡夫修習十波羅蜜圓滿而成正覺,他慈悲教化一切,引導眾生同證圓滿菩提。佛的化身已不可思議,他無上智慧證得的法身更匪人所思。」
在《增一阿含經 (卷1)十念品第二,一》記載:「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雲何為一法?所謂念佛。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
在《增一阿含經(卷11) 三寶品第二十一,一》裡記載:「有三自歸之德。雲何為三?所謂歸佛第一之德。歸法第二之德。歸僧第三之德。彼雲何名為歸佛之德?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至尼維先天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複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至尼維先天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眾生承事佛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在《增一阿含經(卷47)禮三寶品第五十,一》:「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雲何為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恒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淡然靜,由威儀故。意無流馳,以名稱故。意無想像,由其色故。梵音難及,由柔軟響故。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拜如來寺,當具此十一法禮如來神寺,長夜之中,獲德無量。」
在《增一阿含經卷第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三》:「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力,自知為無著,在大眾中能師子吼。轉於無上梵輪而度眾生。所謂此色,此色習,此色盡,此色出要。觀此痛,想,行,識;識習,識盡,識出要。因是有是,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因此五陰之身,有此習法,此滅則滅,此無則無。無明盡行盡,行盡識盡,識盡名色盡,名色盡六入盡,六入盡更樂盡,更樂盡痛盡,痛盡愛盡,愛盡受盡,受盡有盡,有盡死盡,死盡愁,憂,苦,惱皆悉除盡。
比丘當知,我法甚為廣大,無崖之底,斷諸狐疑,安隱處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勤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體枯壞,終不捨精進之行,繫意不忌,修行苦法,甚為不易,樂閒居之處,靜寂思惟,莫捨頭陀之行。如今如來現在善修梵行,是故,比丘,若自觀察時,思惟微妙之法,又當察二義,無放逸行,使成果實,至甘露滅盡之處。若當受他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唐其勞,亦使父母得其果報,承事諸佛,禮敬供養。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四》:「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十種力,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雲何為十力?於是,如來是處如實知之,非處如實知之。復次,如來處所,知他眾生因緣處所,受其果報。復次,如來知若干種界,若干種持,若干種入,如實知之。復次,如來若干種解脫,無量解脫,如實知之。復次,如來知他眾生智慧多少,如實知之。 復次,如來知他眾生心中所念,如實知之。有欲心知有欲心,無欲心知無欲心,有瞋恚心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知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知無愚癡心,有愛心知有愛心,無愛心知無愛心,有受心知有受心,無受心知無受心,亂心知有亂心,無亂心知無亂心,散心知有散心,無散心知無散心,少心知有少心,無少心知無少心,廣心知有廣心,無廣心知無廣心,無量心知無量心,有量心知有量心,如實知之。定心知有定心,無定心知無定心,解脫心知解脫心,無解脫心知無解脫心。復次,如來盡知一切所趣心之道,或一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億百千生,無量生,成劫,敗劫,無數成敗劫中,我昔生彼處,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憶如是無數宿命之事。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之類,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復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為天眼清淨,觀眾生類所趣之行。 復次,如來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如來有此十力,名為無著,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於梵輪。
雲何如來得四無所畏?欲言如來成等正覺,若有眾生,欲言知者,則無此處。若復有沙門,婆羅門欲來誹謗佛,不成等正覺者,則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然我今日欲言已盡有漏,設復有沙門,婆羅門,天,若魔天來欲言未盡有漏者,則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復次,我所說法,賢聖得出要者,如實盡於苦際。設有沙門,婆羅門,天,若魔天來欲言未盡苦際者,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復次,我所說內法者,墮惡趣者。設復有沙門,婆羅門來欲言非者,則無此處。是謂,比丘,如來有四無所畏。
設有外道異學言:彼沙門瞿曇,有何等之力,有何無畏,自稱無著最尊?汝等當持此十力往報之。設復外道異學重作是說,我等亦成就十力。汝等比丘復當問曰:汝有何十力?是時,外道異學則不能報也。遂增其惑,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自稱言得四無所畏,除如來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十力,四無所畏。」
佛的十個名號
我們應恭敬佛,常常誦佛的十個名號並思惟它的意義:「祂即是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教朝暮課誦---早課》下面詳加解釋:
1.如來(Tathagata);‘如’指如實知一切相,如實斷煩惱,如實說正覺法;‘來’是成就解脫。乘如實道而成就正等正覺。
2.應供(Arahant);音譯阿羅漢。有遠離,殺賊,破輻,無隱惡等義。應供,受人天供養,故名為應供。以前梵天王,以珍寶大如須彌山供養如來,是故名為應供,又世間大王,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種種供養,佛涅盤後阿育王以金錢九十六億起八萬四千寶塔的種種佈施,是名應供,其餘諸大眾供養者不可計數。遠離,離煩惱和習氣。如來於十二緣起實知實見,生厭患想,生出離心,欲得度脫,遠離三有(Bhava);殺賊,殺煩惱怨賊;眾生若生欲界,因無明故造作三業,若生色界,造作色界業,若生無色界,造作無色界業,流轉不已;破輻,破生死流轉輪輻;應供,應受人天供養而無愧;和無隱惡,世人作惡,恒自覆藏,如來於中永無覆藏,阿羅漢于無人處亦不行惡。
3.正等覺(Sammasambuddha);或正遍知,從四聖諦來說是指應知者已知,應斷者已斷,應證者已證,和應修者已修。
4.明行足(Vijja Carana Sampanno);‘明’,指證三明,六明或八明(三明:宿命,天眼(生死) 及漏盡。六明;另加天耳,他心,神足。八明另加觀智及意所成神變。),‘行’,義實踐修行,具律儀,根門調禦,正念及四色界定;或以慧學是明,戒定學是行,三學圓滿;或以明白八正道首支正見是明,余七支是行;或身口意業是行。‘足’是修持圓滿的意思。如來以法行,是故名明行足;如來以此法修行至涅盤,是故名明行足;不但如來如此,聲聞亦要如此,如來以知行而足,故名明行足。
5.善逝(Sugato);也叫好去,如實去彼岸不退轉的意思。善於以淨行,妙行,正行來斷煩惱使它們不再生,不以苦行或像世人耽于欲樂的極端行為。不持常見或斷見。一切眾生的苦惱如來悉知,以大悲知眾生的苦惱,而能善說,令舍苦就樂,故名善逝。善逝是行善,不是惡善逝。又行至善處,是名善逝。又步行平正威儀具足無缺,也叫善逝。又往常住不復更還,名為善逝。以阿羅漢道不及,名為善逝。牟尼菩薩自從燈光佛授記後,哀湣眾生令使他們安樂,善行直至菩提樹下成佛,是名善逝。不從斷見或常見,身離疲苦不從斷常;名為善逝。為一切眾生說法無不應時,名為善逝。眾生不樂而不說,樂者而說,是名善逝。也指善巧於語言,所說者,皆是真實義,非虛妄義,一切眾生聞之,悉令歡喜,是名善逝;又不說無義語,所說者,皆是有義利益語,是名善逝;(1)不真實的話,對聽者無利益,聽者不喜歡聽的話,不說;(2)不真實的話,對聽者無利益,聽者喜歡聽的話,不說;(3)真實的話,對聽者無利益,聽者不喜歡聽的話,不說;(4)真實的話,對聽者有利益,聽者不喜歡聽的話,要等適當的時機才說;(5)真實的話,對聽者有利益,聽者喜歡聽的話,是適當的時機,就好好解說。
6.世間解(Lokavidu);佛晝夜六時常以佛眼觀察世間,有情眾生,因造作種種善惡業,升沉在善趣或惡趣中;對於堪受教化的,方便濟度;對於無善根的給他們以種善根的因緣;已具善根的令其增長,使他們在人天道,趨向涅盤。對於器世間佛也洞解它們的生滅及因緣。
世間者,有一世間乃至十八世間;一世間是一切眾生以飲食而生存。二世間是名、色。三世間是三受,苦、樂、不苦不樂。四世間是四食,粗搏食、觸食、意思食、識食。五世間指五蘊。六世間指六入。七世間指七識。八世間指八世間法,得、失、苦、樂、稱、譏、譽、毀。九世間指九眾生居(見表2.1)。十世間指十入。十二世間指十二入。十八世間指十八界;這些是行世間(Sankhāraloka),如來一一皆知,故名為世間解。眾生世間(Sattaloka)是指各類眾生,地獄、畜生、鬼、非人、魔、天、梵天等。有地上的、水裡的、天上的。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他們的大小煩惱,如來亦解,利鈍根,善惡緣,應令知,不應令知,生不生,是名眾生世間,如來亦解,是為世間解。
器世間(Okāsaloka)從鐵圍山縱橫二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圍三十七萬三百五十由旬,地厚四那由他二萬由旬,在水上水厚八那由他四萬由旬,在風上風厚六十九萬由旬,是器世間界。又須彌山根,入海八萬四千由旬,須彌山王以七寶纏,有七山圍繞;又仞利天帝釋宮;縱橫萬由旬,阿修羅宮亦複如是。阿鼻地獄亦如是。南閻浮提地,西拘耶尼,縱廣七千由旬,東勝神,北郁單越,縱廣八千由旬,每一洲,各有五百小洲圍繞,這是在鐵圍山之內;鐵圍之外中間,悉是地獄鐵圍無量。世界無量,所以佛以無量慧眼,遍知一切,故名為世間解。
7.無上士調禦丈夫(Anuttaro Purisa Damma Sarathi);無上士是指佛在有情中最上第一,在菩薩道嚴持淨戒,身口意行清淨,離諸貪欲,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世間最勝。殊勝的功德超越世俗之輩,是世間最勝者;於此界,以及此世的天、魔、梵行者、人眾中戒德無上圓滿。調禦丈夫是說佛能調禦一切可度之人,比如欲貪重的難陀(Nanda),瞋恨重的鴦鳩摩羅(Angulimala),愚癡重的周利盤陀伽(Culla Patthaga)等人;並教導他們以中道,避免極端的修法自己去實踐,來達到息滅貪瞋癡,寂靜涅盤的境界。
8.天人師(Satha Devamanussanam);在諸趣的有情眾生當中,唯有天界與人道能受佛教導而得到法益,故佛為天、人之導師。何以佛是天人師而不是畜生師呢?
佛陀在世時,在瞻婆國(Campeyya)迦羅池邊,為瞻婆人說法,當時池中有一隻青蛙,聽聞佛的說法聲,極為歡喜,即從池塘跳出而入於草根下,聚神傾聽。這時來了一個牧牛人,看見大眾圍繞在講堂聽佛說法,他就到佛那兒聽佛法,誰知他拿著一枝木杖,以杖插地,誤插在青蛙頭上,青蛙因此命終。青蛙死後,生於忉利天上,以其聽法功德之故,青蛙天子在天宮裡聽見諸妓女娛樂歌午的音聲,聽已即便思惟,我先為畜生,何因何緣而生在天宮?即以天眼觀察,先于池邊聽佛說法,以此功德得此果報。於是青蛙天子即從天殿下到人間,來到佛說法的講堂,天身光輝燦爛,遍照迦羅池邊。蛙天子以頭頂禮佛足,佛知而故問,你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青蛙天子以偈答佛:「往昔為蛙身,于水中覓食,聞佛說法聲,出至草根下,有一牧牛人,持杖來聽法,杖攙刺我頭,命終生天上。」佛即以青蛙天子之偈為四眾說法,當時聽眾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跡,青蛙天子因此而得須陀洹果,他證果後,歡喜含笑,回到忉利天上。故佛稱為天人師。
9.佛(Buddha);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而斷盡煩惱障,使不為害;覺悟而斷盡所知障。無明昏寢如同睡眠,覺悟如同由睡到醒寤。佛因自覺,斷盡煩惱,佛陀者,法應知已知。法應棄者已棄,應出者已出,是名佛陀;又佛陀以慧眼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次第明見,故名佛陀。悟四諦十二因緣之法,所以佛是斷德(斷煩惱),智德(覺悟)和悲德(慈悲)圓滿;又佛能覺他,以大悲心,憫念眾生宣說妙法,眾生隨彼根機,各能得到解脫;不信懷疑者,因為佛的大悲心,真誠善言,心開意解,善根增長;聞佛名有歡喜心來見的淨信倍增;好辯者被佛以理折服;粗暴者被感化得以棄惡向善;所以佛是辯才難思,悲德與智德圓滿。
10.世尊(Bhagava);薄伽梵,它有四義:一義利益,二者無上,三者恭敬,四者尊重。如來出現於世間,利益眾生,令過險難。何謂為險難:一者生難,二者病難,三者老難,四者死難。如是諸險難,如來悉能度脫,令眾生得安樂處。佛悟四諦,開示出離道,自利利他,威德智慧三界之內無人能及,佛具萬德,世所恭敬和尊重。
供養如來
在長阿含遊行經裡佛說:「雲何名為供養如來?(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同樣的在《大般涅盤經》裡記載:「阿難!雖然過了季節,這雙株沙羅樹的花還是開的很茂盛,來尊敬如來!樹的花朵如雨而落,撒播,撒布,連續不斷的布蓋在如來身上。.....天上的曼陀羅花和檀香木從天空降落,.....天上的音樂,.....也可聞到天人在天上唱歌。阿難,僅僅是這樣行為上的尊敬,不能算是真正的尊敬、尊重、崇拜、敬禮和禮拜如來!比丘、比丘尼、居士男或居士女,誰如果真正跟著法實習,實行完全遵守戒律和真理,這才是真正的尊敬、尊重、崇拜、敬禮和禮拜如來!」
因此,若是要成就對佛的信心,我們應當常常思念佛,思惟佛名號的意思,這樣我們就在天天修持佛法,天天供養如來。這是六隨念之一的佛隨念。
2.於法不壞淨
對於法的信念,我舉以下數經的經文來看。
在《南傳課誦本》譯文:「世尊所善妙及詳盡解說之法,須經學習和奉行(現見),親自體會和自見(即時),是可奉行,可得成果(來見),超越時間與空間,請來親自查看(誘導), 向內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證知(有智者應自知)。」
在《大典尊經,六》譯文:「彼世尊所善說之法是現見、即時、來見、誘導,有智者應自知。」
在《隨念法經》(法尊法師譯)裡:「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在《增一阿含經,卷12,三寶品4》:「如來法者,善說無礙,極為微妙,由此成果,如是智者,當學知之。」
我們要知道﹐佛為我們所說的法已是最精簡最有益於修道的。凡不跟證悟有關的世間道理與諍論佛都不說。比如世界如何生;苦是自作、他作、自他共作、無因作;佛涅盤後是有或無等等。如來的說法是圍繞著緣起法而說,說中道的道理。因此在《雜阿含404經》中佛說:「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世尊言):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 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盤。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複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盤。」
自歸於法
佛初在菩提伽耶覺悟之後,曾思惟他是否應親近一位苦行僧或梵志,恭敬禮拜他,以達到戒德、定行和智慧的圓滿,以及達到究竟解脫;但他看到在這世上沒有一個可恭敬的苦行僧或婆羅門,可以在戒德、定行和智慧的圓滿,以及達到究竟解脫上超越於他(佛)。因此佛以恭敬自己所覺悟之法為住,如此就連佛都以他所悟的法為歸依處,那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
在《長阿含.遊行經》裡佛對阿難說:「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雲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比丘觀受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比丘觀意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比丘觀法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則為真我弟子第一學者。」這是指修習四念處,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
在《增一阿含經 (卷11) 三寶品第二十一,一》裡指出:「有三自歸之德,雲何為三?所謂歸佛第一之德。歸法第二之德。歸僧第三之德 。……雲何名為自歸法者?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複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眾生承事法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正法成就
在《增一阿含經 (卷1)十念品第二,二》裡指出:「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盤。雲何為一法。所謂念法。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盤。」
在《相應部,道相應[三四]第四,到彼岸,四》裡指出:「世尊如是說已,如是說之善逝師,更說曰:
(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眾生,唯奔走於此岸。
(二)於正說之法,行如法者,到達彼岸,超越甚難超越,死之境界。
(三)賢者棄黑法,應修白法。離在家到出家,難得,樂而向遠離處。
(四)希求喜悅、斷諸欲、無所有,賢者去心垢而淨己。
(五)於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欣,無取,棄執著,有光輝之漏盡者,于現世般涅槃。
在《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等法品,1》裡指出:「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受樂無窮。欲得盡漏,便能獲之。雲何為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義,知時,又能自知,複能知足,亦複知入眾中,觀察眾人,是謂七法:
(1)雲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契經,祇夜,偈,因緣,比喻,本末,廣演,方等,未曾有,廣普,授決,生經。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2)雲何比丘解了於義?於是,比丘知如來機趣,解了深義,無所疑難。若有比丘不解了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義故,名為解義也。如是,比丘能分別義。
(3)雲何比丘知其時宜?於是,比丘知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若有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宜,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時節,不失時宜,此名為隨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時宜。
(4)雲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能自知己,我今有此見聞念知,有如是智慧,行步進止,恒隨正法。若有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出入行來,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進止之宜,此名為自修己行,是謂比丘能自知己。
(5)雲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丘能自籌量睡眠,覺寤,坐臥,經行,進止之宜,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此故,名為知足。如是,比丘名為知足。
(6)雲何比丘知入大眾?於是,比丘分別大眾,此是剎利種,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沙門眾,我當以此法,宜則適彼眾中,可語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眾,此非比丘,以其比丘知入大眾故,名為知入眾也。是謂比丘知入大眾也。
(7)雲何比丘知眾人根元?比丘當知,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園中親覲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彼人欲至園中親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宜,彼第二人亦不往至寺中見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聽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能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二人,不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人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是謂比丘觀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聞法分別其義者,此為最上,如是比丘觀察人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快樂無為,意欲斷漏,亦無有疑.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增一阿含》卷20:佛說:「其有供養法者,則恭敬我已。其觀法者,則觀我已。有法則有我已,有法則有比丘僧,有法則有四部之眾,有法則有四姓在世。所以然者。由法在世,則賢劫中有大威王出世,從是已來便有四姓在世,若法在世,便有四姓在世,剎利、婆羅門、工師.居士種。」
正法之利
在《增一阿含經,卷第四十八,禮三寶品2》裡指出:「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雲何名為十一?(1)有慢當除慢。(2)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渴愛想。(3)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欲。(4)夫正法能斷生死淵流。(5)夫行正法,獲平等法。(6)然此正法斷諸惡趣。(7)尋此正法得至善處。(8)夫正法者,能斷愛網。(9)行正法者,從有至無。(10)行正法者,明靡不照。(11)夫正法者,至涅槃界。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思惟此十一法,然後便獲福無量。長夜之中,受福無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正法有八正道,即是戒定慧三學的開展;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一個佛教徙依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服用酒類及麻醉物;或依八戒,即是前五戒改不邪淫為不淫、加上不華鬘嚴飾觀聽歌舞、不非時食、不坐睡高廣床座;八戒每月在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末兩天受持。以修戒來克制自己的欲愛亂想。「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增一阿含》卷二﹐廣演品第三。)
「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檅、離脫、智者所贊,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相應部 Samyutta Nikaya》﹐預流相應﹐第一經﹐王。)
定學有正念和正定,要正身正意,結跏趺坐,以修定的方法來攝持住亂想。
慧學有正見和正思惟,這能協助從欲至無欲,使學佛的人離諸結縛,諸蓋之病,使渴愛永不復興。正精進對三學都起著激勵的作用。
在《中阿含.聖道經》中,佛說道:「雲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雲何正(解脫)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智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雲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
雲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故此三果聖人以下的學者成就八支,即八正道。而漏盡阿羅漢則成就十支,即無學八正道加無學正解脫與無學正(解脫)智。因此正解脫就是涅盤。
八正道的修習從一位向初果的行者開始,一直修到阿羅漢果才圓滿。所以每一位修行人都要貫澈這八支道法,
3.於僧不壞淨
在《南傳課誦本》裡的譯文:「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良好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直接地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正確地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適當地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他們即是四雙八輩行者,
(向須沱洹,須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羅漢,阿羅漢[四果])
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應當佈施供養,應當合什敬禮,
是世間的無上福田。我最虔誠地禮敬僧伽,於僧伽,我俯首頂禮。」
在《隨念三寶經》(法尊法師譯)裡《隨念僧經》:「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在《增壹阿含經,卷1,十念品,第二,三》:「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雲何為一法?所謂念眾,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
在《增壹阿含經,卷11,三寶品,第二十一,一》裡佛指出:「有三自歸之德。雲何為三?所謂歸佛第一之德。歸法第二之德。歸僧第三之德。.....雲何名為自歸聖眾?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者,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在《增壹阿含經,卷48,禮三寶品,第五十,三》裡佛指出:「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禮僧者,當專十一法。然後乃當禮僧,雲何為十一?(1)如來眾者,正法成就。(2)如來聖眾,上下和合。(3)如來僧者,法法成就。(4)如來聖眾,戒成就,(5)三昧成就,(6)智慧成就,(7)解脫成就,(8)解脫見慧成就。(9)如來聖眾,能掌護三寶。(10)如來聖眾,能降伏外道異學。(11)如來聖眾,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僧者,當思惟此十一法,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一》:「世尊告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說禁戒。雲何為十?所謂(1)承事聖眾;和合將順;(2)安隱聖眾;(3)降伏惡人;(4)使諸慚愧比丘,不令有惱;(5)不信之人,使立信根;(7)已有信者,倍令增益;(8)於現法中,得盡有漏;(9)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盡;(10)復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當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謂,比丘,十法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而說禁戒。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就禁戒,勿令有失。
世尊告諸比丘:聖所居之處有十事,三世諸聖常處其中,雲何為十?於是,比丘,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護一事,將護四部眾,觀諸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脫,智慧解脫。
雲何比丘五事已除?於是,比丘五結已斷,如是五事已除。
雲何比丘成就六事?於是,比丘承六重之法,如是比丘成就六事。
雲何比丘恒護一事?於是,比丘恒護於心有漏,無漏,有為,無為至涅槃門,如是比丘恒護一事。
雲何比丘將護四部之眾?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如是便為將護四部之眾。
雲何比丘觀於劣弱?於是,比丘生死眾行已盡,如是比丘,平等親近。於是,比丘三結已盡,是謂比丘平等親近。
雲何比丘正向無漏?於是,比丘除去憍慢,如是比丘正向無漏。
雲何比丘依倚身行?於是,比丘無明已除,如是比丘依倚身行。
雲何比丘心善得解脫?於是,比丘愛已除盡,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脫。雲何比丘智慧解脫?於是,比丘觀苦諦,習,盡,道諦,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脫。
四雙八輩是誰呢? 他們是: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良好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直接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正確的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適當的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們即是四雙八輩行者(CATTĀRI PURISAYUGĀNI ATTHAPURISAPUGGALĀ),(向須沱洹,須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羅漢,阿羅漢[四果])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應當佈施供養,應當合什敬禮,是世間的無上福田。(《南傳佛法朝暮課誦》)
佛在《大涅盤經》裡對須跋(Subhadda)說:「須跋!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因此這四雙八輩是佛聖道的聖者。
四攝法與六和敬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中佛說:「何等為攝力?謂四攝事。惠施、愛語、行利、同利。」又在《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九解釋說:「四攝者:一佈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雲何佈施攝事?答:此中佈施者,謂諸施主佈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蔓、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佈施。複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法佈施中法施最勝,是名佈施。雲何愛語攝事?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複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愛語中最為勝者,謂善勸導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屬耳聽法,時時說法,時時教誨,時時決擇,是名愛語。雲何利行攝事?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湣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複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利行中最為勝者,謂不信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信圓滿,若破戒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戒圓滿,若慳貪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施圓滿,若惡慧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慧圓滿,諸如是等說名利行。雲何同事攝事?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誑語,若于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飲離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複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同事中最為勝者,謂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與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
佈施攝有以下幾點:(1)法施---以佛法教化眾生。(2)財施---以一切資生物供養僧人眾。(3)個人自施---以自身的能力、知識、技術等作佈施。
愛語攝有以下幾點:(1)令眾生喜---用通俗的語言令眾生歡喜。(2)鼓勵學佛---用淺白的語言鼓勵眾生學佛。
利行攝有以下幾點:(1)慈悲協助---從慈悲之心利益苦難的眾生,激勵學佛的信心。(2)生起信心---使眾生對佛法生起正信。
同事攝有以下幾點:(1)救拔離苦---幫助眾生離苦得樂。(2)共同學佛---與眾生相同身份共同學佛。
佛陀覺悟十二年後,由於僧團日益擴大,有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僧眾,原來清淨和諧的僧團變的不清淨和諧,有些弟子因放逸而受譏嫌,有些弟子因見解不同而爭吵,為了維持僧團的和樂清淨,佛陀採取‘隨犯隨制’的方式,以‘六和敬’ 為綱領制定了戒條。佛陀並沒有指定繼承人就是在這個原則下的實踐,比丘眾依法不依人(《中阿含.瞿默目揵連經》)。在處理僧伽諍論時以‘七滅諍法’及‘六和敬法’等來軌範出家眾的四威儀。
六和敬即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意和同悅’、‘語和無諍’、‘身和同住’、‘利和同均’。(《長阿含.遊行經》(六成法、六重法)六和敬為:‘見和同解’是指想法一致,見解相同;‘戒和同行’是指遵守共同的戒律,因而道德觀念一致;‘利和同均’是指寺院財物公有,有利同享;‘意和同悅’是指僧伽意念融洽,無有糾紛;‘身和同住’是指以和樂為本,尊重他人,融洽生活在僧團裡;‘語和無諍’ 是指不出言不遜,不爭吵,不說損害人的話。六和敬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僧團,也適用於任何社會團體,若能以六和敬的精神來貫澈實行,一定會使團結和合,給全體成員帶來和樂環境。
見和同解:佛教最重正知正見。南傳不是小乘,所有學佛者皆是為了聽聞純正的佛法而來的,我們應依了義教,不要依不了義教。
戒和同修:戒是定慧二學的根本,戒律乃是維持僧團的根本,學佛者間的諍論,以滅諍法來處理,排除不包容、不接受、不認知、不化解、不負責的惡性態度,有如司法制度。每個人都想得到他人尊重,但卻忘了尊重他人,這是許多糾紛的原因。肯認錯的人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沒有勇氣承認過錯。寬容是美德,它給犯錯的人獲得清淨的新機會。
利和同均:在行、住、坐、臥、飲食等時候,僧俗一律平等,共用施主的供養。
身和同住:四眾弟子無論是勞作、禪修、煮飯燒菜,或是在寮房,四眾都是和合。在釋尊或其他大弟子帶領下學習教法、禮儀和戒律,要坐禪觀法。其時間安排如下:
中夜(10:00pm~2:00am):休息
後夜(2:00am~6:00am):修禪
晨朝(6:00am~10:00am):洗刷盥洗,打掃住處,外出乞食托缽
日中(10:00am~2:00pm):休息或修禪
日沒(2:00pm~6:00pm):修禪或為其他比丘、信眾說法
初夜(6:00pm~10:00pm):修禪
語和無諍:四眾弟子共住只是討論佛法、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保持聖者的默然,沒有閒聊雜話。
意和同悅:四眾弟子來自四方,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心,雖然對經文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大家學佛的精神是一致的,都能心平氣和地相處。
佛告諸比丘過去世在雪山山麓有一大尼拘律樹,有三親友;鵽、獼猴和象。它們互不尊重、不畏敬、不和合而住。它們想它們應恭敬尊重年長者,依彼教誡而住。於是鵽及獼猴問象你憶念過去事嗎?它說憶念小時腿跨過尼拘律樹,樹頂芽觸及它的腹。鵽及象問獼猴你憶念過去事嗎?它說憶念小時坐於地吃尼拘律樹頂芽。獼猴及象問鵽你憶念過去事嗎?它說憶念小時它啄一果,在空中大便,此尼拘律樹依此而生,所以它是最年長者。獼猴及象恭敬尊重鵽是年長者,三親友持五戒,互相尊重、畏敬、和合而住。身壞命終生於善處天上。佛言畜生尚且互相尊重、畏敬、和合而住。何況於善說之法與律出家者?先受具足戒者,十人不得禮∶後受具足戒者,未受具足戒者,異住而非法說之年長者,女人,黃門,別住,受本日治者,受摩那埵者,行摩那埵者,受出罪者。應禮有三∶先受具足戒者,異住而如法說之年長者,如來應供等正覺者。(《律藏》《小品》VI 6)
優波離(Upali)問僧諍和破僧之事,佛教示說∶
(1)僧諍,是僧團不和合,意見分為兩派,取籌,不同意人數在九人以下。
(2)僧諍亦破僧,是僧團不和合,意見分為兩派,取籌,不同意人數在九人或九人以上。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雖圖破僧但非破僧。
(3)破僧,有比丘,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說非律為律,說律為非律,說非如來所說所言為如來所說所言,說如來所說所言為非如來所說所言,說非如來所常行法為如來所常行法,說如來所常行法為非如來所常行法,說非如來所制為如來所制,說如來所制為非如來所制,說無罪為罪,說罪為無罪,說輕罪為重罪,說重罪為輕罪,說有餘罪為無餘罪,說無餘罪為有餘罪,說粗罪為非粗罪,說非粗罪為粗罪。以此十八事,誘惑而行不共布薩,行不共自恣,行不共僧伽羯磨。
(4)和合僧,有比丘,說非法為非法,說法為法,說非律為非律,說律為律,說非如來所說所言為非如來所說所言,說如來所說所言為如來所說所言,說非如來所常行法為非如來所常行法,說如來所常行法為如來所常行法,說非如來所制為非如來所制,說如來所制為如來所制,說無罪為無罪,說罪為罪,說輕罪為輕罪,說重罪為重罪,說有餘罪為有餘罪,說無餘罪為無餘罪,說粗罪為粗罪,說非粗罪為非粗罪。以此十八事,不誘惑,不行不共布薩,不行不共自恣,不行不共僧伽羯磨。(《律藏》《小品》VII 5)
《長阿含經》卷4:「佛告之曰: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今我法中有八聖道,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無沙門果。」所以因為有佛,才有正法;因為有正法,才有沙門;因為有沙門,才有沙門果。
《南傳朝暮課誦本》:「於我無他皈依處,佛是我真皈依處,以此虔誠真實語,願在導師道成長。於我無他皈依處,法是我真皈依處,以此虔誠真實語,願在導師道成長。於我無他皈依處,僧是我真皈依處,以此虔誠真實語,願在導師道成長。」你還想要求什麼皈依呢?
4.聖戒成就
戒隨念(sīlānussati)──隨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實無毀、無穿、無污點、無雜、自在、智者所贊、無所觸(不為愛與見所觸,亦不為人責難),令起於定。隨念戒能得近行定,但它能令近行定、安止定、道定與果定生起。
《雜阿含933經》裡佛對釋子摩訶男(Mahānama)言:「汝見如來,不見如來;見諸比丘,不見諸比丘;且汝常當勤修六法:何等為六?正信為本,戒、施、聞、空(舍)、慧以為根本;非不智慧。是故,摩訶男!依此六法已,于上增修六隨念,念如來事,乃至念天,如是十二種念成就。彼聖弟子諸惡退減不增長,消滅不起。離塵垢,不增塵垢。舍離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緣自涅盤。」是故依正信、念戒、佈施、聞法、修慧與舍,配合十念的前六念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能自證涅盤。前六法是實踐,後六法是隨念。
若我們從佛所制的戒來看,在家五戒中,殺、盜、邪淫、妄語、飲酒幾乎全是因為欲而產生。我們若對欲時時觀察思惟,必對佛為何制戒有所省思。佛若不制戒,但說出離欲界,我們若決心要脫離輪回,也會自然而然的,為了出離欲界,為了行為與思想的清淨而自己訂立戒條來遵守。
持戒波羅蜜是以思為主要因素,它還包括三離(離身惡行,離語惡行,離邪見),無貪,無瞋,無癡,念,慧,精進,諸心與心所。戒的相是防護人的身語業,使導向善處;它的作用是防範;它的現起是身語意之清淨,當智者省察戒時,會知覺它是清淨三業;它的因是慚(羞於作惡)與愧(懼怕作惡),聽法是戒的遠因。
若你不能明瞭殺生是壞事,是造惡業,那你只要想一想,若是你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你會恐懼而想要逃命,既然你本身這樣愛惜自身,那又怎麼能夠去傷害他人或別的眾生呢?在《南傳法句經》刀杖品裡佛言:「眾生畏刑罰,眾生皆畏死,以已推及人,不殺不教殺。眾生畏刑罰,眾生皆愛命,以已推及人,不殺不教殺。」其它如偷盜、邪淫、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瞋、癡等亦以同理來理解。
我們應注意不殺生的戒條,不要為了口腹之欲而去殺生,但佛方便允許持戒比丘吃三淨肉;即可吃不眼見被殺的動物的肉、不耳聽被殺的動物的肉、及不疑為我而被殺的動物的肉。在《經集》小品第二經《葷腥經》裡佛說道:「世人不克制欲望,貪求美食,過混雜不凈的生活,信奉虛無,行為不正,思想頑迷;這才是葷腥而非肉食。」
不殺害生命,不擅自拿走他人未經許可的東西,不邪淫(除夫婦的正淫外),這三戒是世間正業。出世間正業,是一個行者證悟涅盤時所做的身三妙行(不殺,不盜,不淫),其餘身惡行也遠離並加以斷除,不行,不作,不去與境合,不去理會境所帶來的誘惑。
當一個人遠離和斷除妄語,惡口,兩舌和綺語時,這是世間正語。當證悟涅盤時,其道智使其只說正語而不說邪語,拒絕所有不正當無義利而有害的言語。而行口妙行,說法語,發言真實,用詞友善,充滿意義與利益,說話照顧人、時、與地,無言時保持神聖的沉默。這是出世間正語。
在家眾的邪命有販賣人口,軍火,殺生工具,沽酒,經營毒藥,毒品,嫖賭,看相,看命,看風水,使用蠱術等。若出家眾無理求取,貪欲無厭,並以種種技術咒說來維持生命,或非法求衣,非法求食,非法求得床座和其它用品,故弄玄虛,誦經征費,占卜看相,查地理風水說吉凶等也是邪命。
一位行者念苦、集、滅、道諦後,觀自己所念,觀察諸行及其過患,欲求涅盤,以求心能速得解脫,會依正見正思惟而舍離邪命以求正命,這是世間的正命。出世間的正命是當一個行者證悟涅盤後,以其道智滅除邪命的惡不善法,而有出世間正命。
以上的三種正語,正業和正命是屬於戒學的範圍。
當我們依持戒來清淨自己的身語業之後,自能離於貪和瞋,生起不顛倒的正見。是故佛說:「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物品),作己有想,而生貪著。離於瞋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于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1039經》。)
因此持戒的作用是讓出家眾持守禁戒,因持戒而培育起正念;因為正念故能時時刻刻捨棄惡不善法,培育諸善根,生起善力,解除煩惱結縛;因為善根之力而能善於觀察身口意諸行的真相;令未度者得度,自度度他,以及令佛法久住。
關於持戒的功德佛在《長阿含經》(卷二)裡說道: 「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在《沙門果經》裡佛說:「具足此聖戒蘊、聖諸根之防護、聖正念正智、望之滿足,選住空閒處、樹下、山嶽、峽谷、岩窟、藪林、露地、塚間、槁堆。彼乞食而歸,食已而結跏趺坐、端身安住,現起深正念。彼對世間,捨棄貪欲、無貪欲心而住,由離貪欲令心淨化。捨棄害心及嗔恚,不害心而住,利益慈湣一切生物有類,由離害心及嗔恚令心淨化。捨棄惛沈及睡眠,脫離惛沈、睡眠而住,光明想而正念正智,由離惛沈、睡眠令心淨化。捨棄掉舉及惡作,心輕而住,內心寂靜,由離掉舉、惡作令心淨化。捨棄疑,脫離疑而住,於淨法無有疑,由離疑令心淨化。」
在《律藏》的《附隨》(12.2)裡佛說:「戒是為了防護,防護是為了免於後悔,免於後悔是為了喜悅,喜悅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心靜,心靜是為了心樂,心樂是為了心定,心定是為了正知見,正知見是為了厭離,厭離是為了不愛染,不愛染是為了解脫,解脫是為了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為了完全無取無系縛。」「以何者為達業滅盡之道?此乃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者稱為達業滅盡之道。」([相應部]第五新舊品)要達到業滅盡之道,那即是苦的滅盡之道,這只有八支聖道。依修習止觀,觀照生滅的業,只是因緣連系的精神(心理,或名法)與物質(物理,或色法)的現象,佛說在這聖道上,並無造業者與受報者,只有業在運作而已。
結語
佛說:「愚者雖終生,與智者親近,仍不悟法味,如匙不知味。」(《南傳法句經新譯》) 佛又說:「猶如大海只有一味,即是鹹味;他的聖弟子在他的法中也只有一味,即是解脫味。」這只有靠實行聖道才能到達。在《增支部3.32》裡佛說:「這,比丘們!這真實是寂靜,這是最高的,這是諸行的止息,諸界生的捨棄,貪愛的漸次息滅,出離,滅盡。」
以上就是通過修習斷三結或入流而成就法眼淨的初果聖人。
法增比丘16/11/2009于新加坡湖景精舍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tw.myblog.yahoo.com/dhammadhatu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來問個安,誰不支持這個部落格,我咬他.........................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