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從五比丘和須跋的例子看阿羅漢的道與果


從五比丘和須跋的例子看阿羅漢的道與果

法增比丘


必須證阿羅漢果以斷輪回

[大般涅盤經]裡世尊告諸比丘說:「諸比丘!因為我等不證知、不通達四種法,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是那四種法呢?諸比丘!因為不證知、不通達聖戒,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定,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慧,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解脫,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若有覺知、通達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法,則斷盡有欲,滅盡導有之渴愛而永不再生。」

我們在經過學習戒學一段日期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觀照,觀照的要点是必須澈底的去觀照五蘊諸名色法,並且順序從觀照色法做起。觀照它是無常、苦、無我。然後進而觀照名法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苦、無我。

世人執著于有眾生,有有情,認為自己不滅,是墮於常見;這是「因為沒有專注生滅,為相續所覆蔽,因此不現起無常相。」([清淨道論]21品)。有些人認為死了就沒了,滅絕,是墮於斷見。正觀的人,如實的知道五蘊,便精勤地厭離於貪,為寂滅而努力行道,佛稱這種人為具眼者。

在[增支部IV.189經]裡佛言:「比丘!此世間為‘想’所引導,此世間為‘想’所牽。‘想’生之後,此世間為‘想’所支配而行。

在[長阿含.梵動經]中佛指出外道因為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故生起六十二邪見或惡見:即本劫本見十八,是過去計有我;末劫末見四十四,是未來計有我。十八過去有我見:即常見論四,亦常亦無常論四,有邊無邊論四,無因而有論二,種種論四。四十四未來有我見:即有想論十六,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八,斷滅論七,現法涅盤論五。修習上述的觀禪以破除這些邪見。

解除了想的執取後,行者要解除對識的執取。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世尊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又[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在[雜阿含42經]裡佛陀討論七處善三種觀義指出:「雲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雲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雲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雲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雲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雲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雲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是識如實知。」一個行者在死時(名色滅)捨棄識,讓它自然的停下來,不要起任何的念或識,識自然滅。這必須在平時常常修習它,不然可能一念生起,又再輪回去了。

阿羅漢果要修的根

在[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阿羅漢果?答:十一。”

是那十一根呢?即是:
1.信根。
2.勤根。
3.念根。
4.定根。
5.慧根。
6.樂受根。
7.喜受根。
8.舍受根。
9.未知當知根。
10.已知根。
11.意根。

阿羅漢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十一根。

阿羅漢的道與果

阿羅漢道智──阿那含聖弟子已斷五下分結(orambhagiyasam-yojana),但還有五上分結(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縛他於生死輪回裡,這是要斷色貪或色界生命之欲,無色貪或無色界生命之欲,掉舉、我慢與無明。

[相應部五 第二 覺支相應]裡佛說:「諸比丘!有五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此為五上分結。」

在[相應部五 第一 道相應] 裡佛說:「諸比丘!有五種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種上分結,應修習八支聖道。」

因此阿羅漢的道是斷除五上分結。‘色界貪’是對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色界定境界的貪愛。由初禪至四禪,因為離開了欲界,依修定的業處的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光明遍、虛空遍、安般念等而入定,因此所入的境界是色界。

‘無色界貪’是對無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四禪八定等境界的貪愛。四禪八定因為離開了欲界,不依色界的地水火風等業處,而是依無色界的‘空無邊’、‘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而入定,所以禪定的境界是無色界。有定力的修行者,很容易迷失在色界及無色界的四禪八定裡。

‘掉舉’是指心不能靜下來、在修定時心一直是往世間法跑去,但‘掉舉’的深意是內心深處不安止:不能安心。因內心的不安,故不能證果,生死輪回不能解除。

‘我慢māna’是指由我、及我所生出來的種種慢。這慢有三種:慢是一種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己稱讚自己,現起是虛榮,近因是生於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極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會使一個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於自我評估,自認比別人優越(atimāna),不如(omāna)或相等(māna) ([增支部]VI, 49)。它的對治是以無常觀,不淨觀和正思惟來消除。佛說:「我從昔來至今現在,常說慢過、慢集、慢生、慢起,若於慢無間等觀,眾苦不生。」([雜阿含105經])因慢生起,行者不能修習十種舍:即六支舍(六根門的舍)、梵住舍(修行者對眾生的舍)、覺支舍(舍覺支)、精進舍(憶念舍)、行舍(八種定的行舍與十種觀智的行舍)、受舍(不苦不樂受)、觀舍(對諸行的中舍)、中舍(保持善心的平衡和諧)、禪舍(對禪定境界的舍)、和遍淨舍(心住於舍,舍念清淨)。

[毗婆沙論]和[阿毗達磨品類足論]把‘我慢’細分為七種:‘單慢’(自己與他人比),‘過慢’(偏說自己優越),‘慢過慢’(以慢心反說自己優越),‘我慢’(內執有‘我’,外執有‘我所’),‘增上慢’(以慢心未證言證),‘卑劣慢’(對他人多分勝者說自己少分卑劣,或知道自己卑劣仍不服他人),‘邪見慢’(作惡仍然貢高)。這有助於認識我慢的多元性。

最後‘無明’是指無有智慧,猶如盲眼的瞎子,雖有肉眼,但無慧眼。佛教的道理如四真諦、十二緣起、苦、空、無我等、眾人不明白也不想知道。眾生就在無明障礙下,把五蘊當成是我、我所有。因此眾生就繼續在大黑暗裡繼續造更多的惡業,長夜輪回。

佛說:「諸比丘!我等由於不懂四法,未看清四法,汝等與我都在此生死輪回中流轉了如此之長的時間,遊蕩了如此之長的路程。何為此四法?戒、定、慧與解脫。但是,諸比丘,當懂得並看清這四法時,斷除的是生死愛欲,不再有生死。」([大般涅盤經]》,[長部]十六經])

為證得道果,第七聖者向阿羅漢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覺支,以三相反復思惟觀察,並在行舍智後由一意門轉向生起隨順智及種姓智,而在種姓智後生起阿羅漢道及智。它斷了四漏的有漏與無明漏。它也斷除了其餘不善心所:癡、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沉與睡眠,所以阿羅漢也被稱為漏盡者(Khinasava)。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9.9]) 受、想、行、識也如是。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10.10]) 受、想、行、識也如是。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11.11]) 受、想、行、識也如是。

阿羅漢道要修的是十聖道,那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解脫知見。

在[中阿含.聖道經]中佛說道:「雲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雲何正(解脫)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智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阿羅漢)成就十支。

雲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

雲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在[沙門果經]裡佛對阿闍世王說沙門的現世果報:「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五蓋),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心得安止定,四禪),比丘之心,傾注于智見(定後生起的智見)。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種所成、父母之所生,飯粥所長養者,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我之識與此相關連、依此而存在者。”」如是沙門能照見色的無常。這是修行人所能得到的現世果報。

故此三果聖人以下的學者成就八支,即八正道。而漏盡阿羅漢則成就十支,即無學八正道加無學正解脫與無學正(解脫)智。因此正解脫就是涅盤,正解脫智就是知道證悟涅盤。

阿羅漢果智──它也有兩三個果心,因他煩惱已斷盡故,所以他是人天的應供者。阿羅漢有信解脫、身證、俱解脫、見到及慧解脫五種。他是第八聖者。

修阿羅漢道須觀五蘊為病、癰、刺、殺、無常、苦、空、非我

在[雜阿含259經]裡舍利弗對摩訶拘絺羅說:「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複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複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觀五受陰法是病,為何是病?因它們是不堅實的,不健康的,無常的,是苦的,是煩惱的,是不可樂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癰,為何是癰?因它們是骯髒的,腫脹的,出膿的,極痛苦的,必死的。觀五受陰法是刺,為何是刺?因它們是刺痛的,極痛苦的,不自在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殺,為何是殺?因它們是怨敵,是怖畏,是禍,是災患。觀五受陰法是無常,為何是無常?因它們是變易的,不穩固的,動搖的,不恒久,毀滅的。觀五受陰法是苦,為何是苦?因它們是不自在的,不能自主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空,為何是空?因它們是不長久的,變易法,不實的,毀壞的,虛幻的。觀五受陰法是非我,為何是非我?因它們是非自,非我,非他,非任何人的,不屬於任何人。

五比丘的證果

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Kondañña)是為悉達多太子看相的八位的婆羅門之一,也是最年青的,他精通三部吠陀,是唯一宣稱太子會成為佛陀的婆羅門。他在為太子看完相之後,就與其他四位同伴---跋提迦(Bhaddiya),衛跋(Vappa),摩訶男(Mahānāma),與阿說示(Assaji)出家修行去了,並期待著太子悉達多菩薩成佛後向他學習。後來菩薩在烏魯維拉(Uruvela)修六年苦行,五比丘陪伴著菩薩共修。但是菩薩發現苦行不是正確的方法後,放棄苦行,並接受牧羊女的供養。於是五比丘就離開了,前往仙人墮處(鹿野苑Isipatana)。

五比丘離開了悉達多菩薩後,在鹿野苑修苦行,佛陀在覺悟七星期後,在大梵天王的啟請下才答應開示佛法,因此佛陀決定先向五比丘說法。

在講[轉法輪經]後憍陳如生起遠塵離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因而首先開悟為須陀洹。他證悟了什麼呢?他明白了佛法的四聖諦法。集法與滅法是生滅法,所指的是色法,也即是色身是生滅的,這是十六觀智的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na),因此憍陳如對四聖諦法在聽完 [轉法輪經]後對生滅的色法已知、已修、已滅、已證。因此佛才說:「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這時他已七十歲。一個年紀這麼大的人向一個比他年青幾十年的人學,真是難以相信,世人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以老賣老,由此可見他是真心的。當然當時佛教還未出現,他還是一個婆羅門的修行者,婆羅門教信大梵天王是造世主,婆羅門教徒有善根的相信佛陀,他應是第一人。

同樣的,其他四位比丘---跋提迦,衛跋,摩訶男,與阿說示在聽完[轉法輪經]後分別在兩天至四天內證得初果,而在五天后佛陀為他們開示[三法印經]([無我相經])後一起證得阿羅漢果。在那五天裡,佛陀沒有開示任何法。只是讓他們充分的通曉[轉法輪經]的深意。他們在聽完[三法印經]後如何證悟呢?首先他們都是波羅蜜極是雄厚的行者,他們也分別是對一切的名色法,五蘊法的色受想行識,真正的看到五蘊是生滅的,他們能透徹明白五取蘊----即是色執取蘊、受執取蘊、想執取蘊、行執取蘊、識執取蘊的的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勝、劣、遠、近十一種情況的真相,它們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因此他們對四聖諦法苦已知、苦滅道已修、苦集已滅、苦滅已證。

以[雜阿含42經]所討論的七處善三種觀義來看的話,那即是於色已知,色集已斷,色滅已證,色滅道已修,色味已知,色患已除,色離已越欲貪。於受已知,受集已斷,受滅已證,受滅道已修,受味已知,受患已除,受離已越欲貪。於想已知,想集已斷,想滅已證,想滅道已修,想味已知,想患已除,想離已越欲貪。於行已知,行集已斷,行滅已證,行滅道已修,行味已知,行患已除,行離已越欲貪。於識已知,識集已斷,識滅已證,識滅道已修,識味已知,識患已除,識離已越欲貪。

五比丘的善根可以從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來解釋。他們對菩薩都有信心,所以疑斷;他們無貪,可從修苦行看出;他們棄菩薩而去,同時他們同意在見到菩薩時不要招呼他,所以有一些嗔;修苦行是一種戒禁取;要修苦行求解脫說明是身見;因此有些不同程度的五下分結。修苦行及修定是色界貪與無色界貪;掉舉應該還有;認為修苦行是善法,及不要招呼菩薩是我慢;因此無明當然存在。這說明了五上分結。所以五比丘會在幾天內證悟阿羅漢果,斷除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是有很強的善根的。

須跋的證果

在[大般涅盤經]裡記載須跋(Subhada)以一個一百二十歲的外道修行人,在聽到佛要涅盤的消息,獨自前來,心想既然佛陀要涅盤了,要是不向佛陀發問問題,解除他自己心裡的疑惑,將來決不會再有機會的。

他對佛問道:「瞿曇!那些沙門、婆羅門,有僧伽、有弟子,智者而有名聲,為弟子之師、一教之祖、大眾尊敬者,猶如不蘭迦葉、末伽梨僑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羅、波浮迦旃、 薩若毗那梨弗、尼健子等,他們都自言,以自已的智慧而知?或都不知? 或對諸法或某部分知、某部分不知呢?」

「止止!須跋!不要這麼說:他們以自已的智慧而知? 或都不知? 或對諸法某部分知、某部分不知呢?須跋!我為你說法,請你諦聽,善憶念之,我當為你說。」

須跋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須跋!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而,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須跋!
   我歲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我出家以來,
   已經五一年,
   正理正法地,
   常作偏遊行,
   於此境地外,
   則無沙門果;

   不但無第二沙門果、第三沙門果,亦無第四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而,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為什麼只有佛教中才有沙門果呢?佛時的外道與現在的外道都一樣,沒有四聖諦法,不修八正道,不解釋眾生輪回的真相,只是以教瞞騙的教義,自然不會有沙門果。

須跋聽後明白了,佛陀的教理才是真正的教理,於是請求出家,在獲得佛允許後,他獨住遠離,不放逸,誠心精勤而住,不久,他現世自知、證得圓滿之無上梵行。自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他如何證果呢?須跋是外道,他雖然長期修行,修各種法門,但不得法,唯有在佛陀的指導後,明白在佛法裡,有四聖諦,修八正道,十二緣起,不偏不孛,以正道修習,因他經已長期修行,具足戒定慧,但因為有少許的疑惑障礙他的開悟,在接受佛教後,透徹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認識五蘊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不久後就證了阿羅漢果。

五比丘與須跋皆是善根極強的行者,五比丘是最初證阿羅漢果者,而須跋則是佛時最後證阿羅漢果者。

許多後來的行者,只要是行正道,都能證得聖果。

結語

佛在[大念處經]裡說:「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阿羅漢),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阿那含)。諸比丘!當建立七年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六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六年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五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 四年... ... 三年... ... 二年 ... ... 一年 ... ... 七個月... ...六個月... ...五個月... ...四個月... ...三個月... ...二個月... ...一個月... ... 半月... ...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日間之念。如敘述: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四念處的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是唯一的修行道,煩惱是我們的,不是佛或菩薩或護法的,眼耳鼻舌身意在是我們這邊,不在佛或菩薩或護法那邊。我們是不是要修正道呢?

我們已經最少輪回了二千五百年的長時間,今生幸遇佛法,又怎麼能不努力呢?

法增比丘,澳洲佛寶寺。29/7/2009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