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四圣谛---3.苦滅聖諦


四圣谛---3.苦滅聖諦
(Nirodhasacca)

苦滅聖諦的經文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諦分別經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裡舍梨子說∶é諸賢!雲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諸賢!多聞聖弟 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雲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 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複如是。諸賢!眾 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 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雲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愛滅苦滅聖諦。û

舍梨子(舍利弗)解釋苦滅聖諦是對內六處的眼處、耳、鼻、舌、身、意處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外色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更樂(受)、覺、想、思、愛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當一個修行人如是的知道自己如是明白這個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這是所謂愛滅的苦滅聖諦。

在[大念處經]裡佛說∶é複次,諸比丘!苦滅聖諦者何耶?對彼愛之無餘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是。

複次,諸比丘!彼愛于何處捨棄,於何處止滅耶?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佛陀是說對愛的無餘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愛若在那兒生起時,就在那兒捨棄、止滅。

苦滅聖諦的解釋

在苦集聖諦裡愛的生起與停住有十處,在[大念處經]裡佛陀對苦滅聖諦開示對這些生起的十處的愛完全無餘的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和無染。

1. 六入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入處愛喜舍滅。

é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

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上面指的是六內處,當愛欲生起時就在該處捨棄。捨棄是在心對它的愛欲以戒定慧修斷之後達到的。我們必須瞭解欲望的本質,當我們明白執著的痛苦時,當痛苦煎熬著我們時,那時我們才會放下對欲望的執取。

2. 六外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外處愛喜舍滅。

é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裡指的六外處,當愛欲生起時,就在該處捨棄。捨棄是心對愛欲以戒定慧修斷之後達到的。

3. 六識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識處愛喜舍滅。

é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裡必須回到心路過程去,才能觀照到各個根門識的生起以及觀照到對該識的愛染,而後依戒定慧學捨棄它。

4. 六觸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觸處愛喜舍滅。

é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觸是可以在當下就覺察到,若是心安靜時,更容易覺察得到。根門觸境時所生的愛欲對一個沒有訓練過的人來說猶如盲人摸象。但對於一個時常觀照的人,是很容易覺察到,那麼愛欲一生起時就捨棄它,依戒定或慧的修習來斷除它。

5. 六受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開示:六受處愛喜舍滅。

é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對於觸後所起的樂受,及認為這樂受是可愛、可喜的,是天天發生在我們的身上與周圍,有情眾生執著於它們,並享受其所帶來的快樂,因為如此,它們才使自己污染。

涅盤是寂滅,是捨棄我們對種種愛欲與樂受的貪著,當我們能夠在愛欲生起處就捨棄它,我們就是在天天的修行,天天的淨化自己,也就是在做戒定慧三學的修習。

6. 六想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想處愛喜舍滅。

é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若對任何所接觸之境起想就是四識住之一,識住起想。知道了它的道理才應用來對治對外間境塵鍥而不捨的想念,若能夠捨棄乃是善根強的關係,若不能捨棄要配合持戒、修定來排除,然後要靠修慧來斷除它。

7. 六思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思處愛喜舍滅。

é色思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若繼而對可愛之境起思,就是四識住之二,攀緣思念。對治之法仍是如實的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來修離欲,心若攀緣思念不已,要下決心以正確的法門斷除它。

8. 六愛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愛處愛喜舍滅。

é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三段佛陀是從根門分析到境,到識之後,再回頭從觸那一刻所生的愛欲,以及觸後所生的受,到從受回到意門起想,思,愛,層層的深入分析愛欲如何一步一步的生起。這就是四識住之三,愛樂。

一個修行者應做的工作就是在愛欲生起處,無論是在觸,或受,或想,或思,或愛,無論它進入我們的意門多深,或愛欲被發現的早或晚,一知道愛欲的生起就捨棄它,或以正確的法門止息和調服它。

9. 六尋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分析:六尋處愛喜舍滅。

é色尋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根據前面對尋的生起的解釋,凡夫是一直在尋可欲可愛之境,這是因為他不知縱欲的過患與禍害,修行人通過修習離欲,思惟追尋欲樂之苦,思惟惡道之苦,思惟聖道的功德,無欲的知足與清涼,方能有效捨棄欲尋。佛陀說∶「為了要證知,要遍知,要遍盡和為斷三種尋覓∶即欲尋、有尋和梵行尋,才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回向于舍而修習八支聖道,以便調服貪欲、瞋恚、愚癡。」([相應部.道相應161經])這裡要斷的是欲尋。

10. 六伺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分析:六伺處愛喜舍滅。

é色伺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尋是在追求,伺是粘著目標。尋與伺是找可愛、可喜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目標而後享受該目標,執持住不放,所以若發現自己已上了鉤,馬上就要放下可愛境及心中的愛欲,不再去尋或伺於該目標。這就是在斷除四識住之四,對欲樂之境的增進廣大生長。

結論

最後佛陀總結這苦滅聖諦∶「諸比丘!此名為苦滅聖諦。」

這個苦滅聖諦是對愛欲的「完全熄滅,捨棄,舍離,解脫,不再住於愛欲。」 [1]

佛對羅陀說:「羅陀,愛盡實是涅盤。」[2]

佛在荅覆一位天神的問話時說:「捨棄愛欲是涅盤。」[3],及對舍利弗這麼說:「此五取蘊根除與捨棄欲貪,即是苦滅。」[4] 愛欲是苦因,根除它才能達到清淨。

在[相應部.卷三十五]第二百經中佛在憍倓彌國恒河邊見到一根大圓木順流而下。佛對比丘們說:「眾比丘 ! 若圓木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眾比丘 !彼圓木浮于水上即順入海洋,雲何? 以恒河流注海洋,潛入海洋,傾向海洋故。

眾比丘 ! 以此之故,汝等若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眾比丘 ! 如是,汝等即順入涅盤。」

佛對比丘們解說此岸喻六根門;彼岸喻六塵;沉入中流喻貪欲;陷於沙洲喻我見;落于人之手喻與在家者共苦樂共行俗務;落于非人之手喻修行為了願生天界;捲入漩渦喻五欲;內中腐爛喻不道德、邪見、多疑與不清淨的假修行者。

當時有一位牧童難陀聽完佛的開示後大聲說他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願佛慈悲允許他出家持戒,佛要他將牛群歸還原主後從世尊出家,難陀不久修成羅漢。

在[相應部.卷二]裡佛說:é諸比丘!何為苦滅諦?由於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滅了這整堆苦。諸比丘!此即名為滅諦。û

這裡要說明一點,最重要的是要瞭解苦乃因緣生,若是生苦的因緣捨棄了,滅除了,那就沒有了苦。

這在[雜阿含302經]中佛與阿支羅迦葉的問答中清楚顯示出來 (阿支羅迦葉是某日早上在佛去王舍城托缽時向佛提出問題) :

é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闍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

白佛言:瞿曇 ! 欲有所問。寧有閒暇見答與不 ?
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第二亦如是說。
第三複問:瞿曇 ! 何為我作留難 ? 瞿曇 ! 雲何有異 ? 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
阿支羅迦葉白佛言:雲何 ? 瞿曇 ! 苦自作耶 ?
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 ? 瞿曇 ! 苦他作耶 ?
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苦自他作耶 ?
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 ? 瞿曇 ! 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
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無因作者 ? 瞿曇 ! 所問苦自作耶 ? 答言無記。他作耶 ? 自他作耶 ? 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 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 ?
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 ! 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複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于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û

阿支羅迦葉在聽完佛的解答之後就信服了,選擇皈依了三寶盡形壽作優婆塞,並在不久命終時證得阿羅漢果。緣起法就說明了沒有作者,沒有受者,只有業的相續,沒有一個‘我’的存在。

業力在一個有情的多生輪回裡,形成了一股無止境的動態,一個有情在此處死了,他的識又到另一處投生,即非同一人,亦非不同的另一人,因為識又再增添在這一個有情的前一世的識上。

識在一個有情的臨終最後一剎那的死亡心是屬前一生命,它以臨終的死亡心為緣,立刻產生了下一個生命的結生心,識就這樣生起,舊的識為新的識所延生。識長期延續增添下去,生命是識的一種表現方式,就像戲臺上的演員一般。涅盤是識的捨棄和寂滅。

涅盤

涅盤(巴Nibbāna,梵Nirvāna)的同義字在[雜部經] (Asamkhata Samyutta)中有卅二種這麼多,包括斷愛,無為、止貪、寂滅、清淨、寧靜、安全、洲、皈依、彼岸、和平、吉祥、善、護、不生、解脫等等,但它不是用文字能給予充分解答的。

因此涅盤不是一個地方或境界。涅盤是貪嗔癡的熄滅,五蘊的捨棄,因此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可以表達的。為達到證悟涅盤的真理,我們必須親自努力去做修行的工作,從文字下功夫是不行的,愚人執著於文字,如大象陷於泥淖。

巴厘聖典有一些涅盤的解釋如下:

é涅盤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棄它,遠離它,從它得解脫。û [5]

é比丘們!一切有為無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憍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盤。û [6]

é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û [7]

é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û [8]

涅盤是超越因果的,它是非因非果的。有一條路遵循八正道可以到達涅盤,但涅盤不是走這條路的結果。如果認為涅盤是熄滅貪愛的結果,那就是極大的錯誤。涅槃不是修行的結果,若它是一個結果的話,就表示它是由某種因緣而生的,若它是因緣而生的,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存 在,是無常的,但是涅槃是非因非果的,它是超越因果的。涅盤就是涅盤,真理就是真理,它是絕對的。它不必在死後才能到達,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親證,當生就可以成就。因此佛才說∶「在這眾生六尺之軀內,我說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與寂滅,以及走向世界寂滅之道。」

它超越一切二元對立的概念,它非善惡、淨染、是非、好壞、存在不存在(有無)、苦樂、生死等觀念。體驗它的人不會追悔過去,也不會寄望于未來,他只活在現在這一刻裡。

注釋:
[1][相應部]卷五[轉法輪經]。
[2][相應部]卷三。
[3][相應部]卷一。
[4][中部]第廿八經。
[5][初轉法輪經]。
[6][增支部]卷二。
[7][舍利弗語],[中部]卷一。
[8][小部.感興語]及[長部]卷一。

參考資料∶
1.[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
2.[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3.[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4.[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 說根諦品
5.[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卷1;2;3;5;35;[雜部經]
6.[南傳大藏經],[小部]
7.[南傳大藏經],[中部]卷1;28經
8.[南傳大藏經],[長部]卷1
9.[大藏經],[雜阿含經302]
10.[南傳大藏經],[增支部]卷2


法增比丘,新加坡,12/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