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四圣谛---2.苦集聖諦


四圣谛---2.苦集聖諦
(Samudayasacca)

苦集諦的經文與解釋

「佛告聚落主∶是故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習(狎習),欲起,欲因,欲緣而生眾苦。 ……… 若都無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雜阿含913經])

我們的苦就是因為我們對三界所生的種種的欲念,以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對欲樂常常反復狎習,愛不釋手,由於這些的愛欲的緣,我們繼續造業,引召眾苦。這愛欲裡含有無明,由無明生愛欲,由無明生煩惱,由愛欲生執取,由執取生造作或行,由行生業,由業而再生,由再生而引召眾苦。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探究集諦;
(1)愛(tanhā)是苦之主因。
(2) 三種尋,三種慢,三種漏,三種有,三種垢,三種受,三種渴愛,四種瀑流,四種軛,四種取,五種妙欲,五種蓋,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七種隨眠([相應部.道相應161-180經])和無慚,無愧都是苦之因。
(3)一切不善法都是苦之因。
(4)業力包括善業力和不善業力都是苦之因。
(5)外色的六塵也是苦之因。實際上佛指出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共六十種都是苦之因。([大念處經])
(6) 緣起法也是苦之因。

在[相應部.因緣品相應]裡,佛陀說緣起法也是集諦,因此無明、愛、取、行、業都是集諦。簡單的說∶一切不善業及善業都是集諦。他們是輪回的五種因,這無明、愛、取、行、業都是未來存在的條件。
  
在[大念處經]裡佛陀說∶é然,諸比丘!苦集聖諦者何耶?此愛能引導再生(tanhā ponobbhavikā),有俱喜、貪(nandī rāgasahagatā),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û

佛陀在[大念處經]只說愛欲是集諦,這是佛陀只從根本之處說明,只要業力還有愛欲的推動,它就還會產生果報。好比一顆種子,把它種在泥土裡,若是有適當的水份,就能長出一棵新植物來。同樣的,業力好比是種子。愛欲好比是水份,業力因為愛欲的關係,就能產生新的五蘊,繼續輪回。雖然種子生長的緣還靠陽光、土壤、肥料、農夫的照顧等等,而輪回的因除了渴愛,還有無明、取、行、業等。渴愛是主因,引導再生,這五蘊就會帶來苦。如果沒有愛欲,就能消除取、行、業以及無明。我們現在出現於世的緣,有了這身體,就是因為過去的業;而未來出現於世的緣,就是因為現在的愛欲。

這貪愛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欲愛(kāmatanhā)是對色、聲、香、味、觸、法諸塵或境所生的愛。有內六根、外六塵十二種,他們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此有三十六種,這三十六種愛又各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如此總共有一零八種愛。

有愛(bhavatanhā)有三種:第一是常見俱生的愛,與常見的隨眠相應,是對有(存在)的執著。認為有一常恒的靈魂,在世界裡生生世世的流轉著;第二是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的愛;第三是對禪定的愛。

無有愛(vibhavatanhā)是與斷見俱生的愛,與斷見的隨眠相應,認為死後就沒有了,這是極嚴重的邪見。為了達到解脫,我們必需徹底的瞭解愛欲,明瞭它的生起及生起的緣,我們才能採取有效的辦法對治它們。

苦集諦的詳細解釋

在[大念處經]裡佛陀分十組來討論它。每一組又再細分成六種。  

1. 六根生愛

佛陀開示第一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根。

é複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生起,於何處止住耶?凡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

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這是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六個根門或六內處的強烈執著而生起的強烈的愛欲,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那根門上。有止住就會造業,就是無明、愛、取、行、業,就是集。

在這裡佛陀要我們認清我們對根門所生的無智的愛欲。佛在一開始就說明了在世間那裡有可愛或可喜的,愛欲就生在那,停在那。我們自身的六根門也不例外。這是向須陀洹果的修行者首先要破除的煩惱之一-----身見。

2. 六境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二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境

é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這裡指的是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的愛欲,人們對根門所接觸的六境而生的強烈愛欲,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這些境上。在這裡佛陀要我們認清我們對境所生的無智的愛欲。在[中阿含] 的[漏盡經] 裡佛陀教導‘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由於防護、收攝自己的六根來斷除煩惱,遠離引誘處,遠離險惡的環境,如惡知識、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當我們的六個根門對著外頭的六境(色相、聲音、香氣、味道、身觸之境、法)時,能對心加以防護,遠離,修持不淨觀來斷除對六境所生的欲貪。

六內處與六外處這十二處就是五蘊,也就是究竟的名色法。

3. 六識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三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識。

é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在這裡所指的是根門與境接觸之後所生的六識,人們對根門所接觸的六境而生起的識的強烈執著,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這些地方。這是六門心路過程的究竟名法。到此為止佛陀舉出共十八界。

4. 六觸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觸。

é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識是在觸之後才生起的,根據阿毗達摩論的分析,有分心(即遍指意識流,根本識或阿賴耶識)只緣一個目標,當五所緣之一呈現在根門時,一個有分心生起即過去,成為過去有分,而後色所緣(即是境)衝擊根門而生起兩個有分波動,接下來是有分斷,再接下來是五門轉向心,在五根門的協助配合下,五識生起,並以衝擊該根門的色所緣為目標,心路過程起領受,推度和確定心,然後進入七個速行心(造業的階段),最後有兩個彼所緣(即回味速行心時所造的業)。五門轉向就是觸。整個的識知過程是遵循著因果的法則,沒有我在支配它。

這樣看有分波動與有分斷是直接因為境衝擊根門的心路過程中的觸,這新的觸會把舊的境切斷,所以有分斷也應屬於觸的範圍。

若從心路過程來觀照,就能看到六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因為不如理作意,強烈的愛欲能隨著觸而生起。有效的對治是離開和捨棄所愛之境,避免再接觸而生煩惱。

5. 六受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五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受。

é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受必須在觸之後才生起的,從心路過程看,從領受心到最後的兩個剎那的彼所緣心裡都有受。

強烈的愛欲依隨著這些受生起,而受是愛生起的主要因素,這在十二因緣裡很清楚的列出∶觸® 受® 貪愛。從觸到貪愛它的發生過程只是一剎那而已,到回味受的味道時,一個行者已經上了鉤,很難自拔,而且通常事後都會後悔,這是因為正念弱的緣故。

‘有俱(伴隨)喜、貪(nandī rāgasahagatā)’是指喜歡和貪欲的法一同生起。喜歡是受,貪欲是心裡對所觸的境的執取。因為愛的緣就是受,不管是什麼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若對這些受攀緣,生起貪念就會產生執取,它將會變成再生的緣。因此樂受是再生的緣,苦受也是再生的緣,不苦不樂受也是再生的緣。受有了貪、瞋及無明的染,就會執取、造業和繼續輪回。

6. 六想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六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想。

é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想是以觸為緣才生起的,因為這些緣(境)是可愛、可喜的。在根門接觸後,強烈的愛欲隨著想而生起和停住。若觀照識時或心路過程時,就能觀照到想。它應屬於領納,推度和確定心。當想產生時,一個冷靜的行者應該提起正念,警惕自已,懸崖勒馬。

7. 六思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七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思。

é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思也是以觸和想為緣才生起的,因為無智及缺乏正念,強烈的愛欲隨著思而生起和停住。到這裡已經屬於造業的階段,若有正念仍可停止造身口之業。

識、觸、受、想、思也叫 é觸五法û (phassapañcamaka)。若能觀照這觸五法,也就能觀照其餘相應名法。

8. 六愛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八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愛。

é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愛是屬於不善心所,觀照六門心路過程時須觀照這六種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

在[中阿含]的[漏盡經] 裡佛陀教導‘有漏從除斷’當煩惱生起時,思惟該如何舍離或除去這煩惱,觀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緣,斷除煩惱之因與緣,就不會再受煩惱來困擾我們的心了。並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攀取外緣外境;因此靠思惟無常、苦、無我三法印的法則,來斷除根本的攀緣和執取(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除去心中對外境所生的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使憂惱不生。欲漏起時觀不淨來斷,嗔漏起時修慈愛來斷,癡漏起時修緣起來斷,我慢起時觀無我來斷,嫉妒心起時修隨喜來斷等等。

佛陀又教導‘有漏從思惟斷’,由修習培養七種覺悟的因素來斷除煩惱。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為主要的原則修習七覺支。修習四念處來培養念覺支、修習決擇善惡法來培養擇法覺支、修習精進斷惡修善來培養精進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喜悅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輕安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定覺支、修習觀照來培養舍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滅盡諸煩惱結使,而達到寂靜的解脫境界。

愛屬於貪,因此觀照八種貪根心就能觀照這六種愛。愛是屬於意業,可以正念斷除,或以無常觀、不淨觀等斷除。

9. 六尋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九組愛欲生起停住的地方:六尋。

é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尋的意思是心一直往回找同一個喜愛的目標或同一類的目標,回味著它所帶來的樂受。對這六境的六尋因此也是愛生起之處。若以正念可以停止心繼續去找喜愛的目標。

10. 六伺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十組愛欲生起停住的地方:六伺。

é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伺的意思是心找到同一個喜愛的目標或同一類的目標後,守住它並回味著它所帶來的樂受。對這六境的六伺因此也是愛生起之處。當觀照觸五法時,就能觀照到尋與伺,它們常同時生起。當一個行者的心到了尋伺喜愛之境時,很難自拔,通常要到事後,心冷靜時才發覺它,不過常觀照它,做到熟悉後自能捨棄。

結論

佛陀為苦集聖諦作結論說∶é諸比丘!此名為苦集聖諦û。

緣起法就是苦集諦。佛說:é諸比丘!何為集諦?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於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是起了這整堆苦。諸比丘!此被稱為集諦。û([相應部.卷二])這順緣起法就是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的原因,因為生起了色身,而感招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等苦的生起。

佛說∶「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含284經],[相應部·因緣相應55-57])因為對上述六十法的執取、味著、顧念、心縛,我們才有了這樣的苦的緣起。

佛在[中部.正見經]以四食來說明∶粗搏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的緣是愛,愛的緣是受,受的緣是觸;從緣起的關係,以愛說明集諦,因為有愛,就有執取,所以就有了未來的存在,和未來的老、病、死、愁、悲、苦、憂、惱苦。

緣於自身對於苦的因的澈底認識,世尊才教導梵行者馬幹地亞(Magandiya)說:「通過我自己親身體會瞭解,我知道欲的生,欲的滅,欲的樂著,欲的過患,從而生起對欲樂的出離,我舍離對欲樂的渴愛,我心住於無貪愛,我住于內心的平靜。我見到別的眾生不能解脫于對欲樂之貪愛,為欲樂之貪欲所吞沒,我不羡慕他們(的享樂),我也不欣喜於他們所處之境。為何如此呢?馬幹地亞!因為我知道有一個比這欲樂的欣喜,比這凡夫的不淨之境,更為快樂的境界,超越梵行的喜悅。因此我住於它,我的心再也不會羡慕那下劣的,更不用說欣喜於他們所處之境」([中部1])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說∶「比丘!此人有四住處。而此緣何而言耶?有慧住處、諦住處、舍住處、寂靜住處。…….應不放逸于慧,應護持于諦,應令增長於舍,寂靜應當學之。」([中部.140界分別經]) 我們應當不放逸於觀照,應當致力明瞭四聖諦,應勤修捨棄執著,心應樂於寂靜不動搖。

參考資料∶
1.[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
2.[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 說根諦品
3.[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4.[南傳大藏經],[中部1經]
5.[大藏經],[雜阿含284經;913經]
6.[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卷2
7.[南傳大藏經],[諦分別]
8.[南傳大藏經],[中部.正見經]
9.[南傳大藏經],[中部.界分別經]
10.[大藏經],[中阿含.漏盡經]

法增比丘,新加坡,11/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