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聖人的種姓

聖人的種姓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人的尊貴與下賤

在[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大正藏第一冊)(MN93, Assalayana Suttam)中指出婆羅門種(Brahmin)自恃高貴,為佛以理所駁:「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Jetavana)。時有五百比丘俱,舍衛城中有婆羅門五百人,五百人相將俱出城,自至其田廬,相與共坐講議言:「本初起,地上人時,皆是我曹婆羅門(Brahmin)種,第二種者刹(帝)利(Kshatriya),第三種者田家(Vaishya),第四種者工師(Shudra)。我曹(婆羅門)種最尊,初起,地上作人時,皆是我曹(婆羅門)種。初生時從(大梵天)口中出,今世人反從下出。在天下者,我曹(婆羅門)種為最尊,我曹(婆羅門)種皆是第七梵天子孫。」佛反言:「天下一種耳。」佛皆持我曹(婆羅門)種,與刹(帝)利、田家、工師種等(平等)。我曹(婆羅門)種死皆上梵天。佛反持我曹(婆羅門)種,與凡人等。自相與議,誰能與佛共講議分別是種者。

時有婆羅門,有一子年十五六,字頞波羅延(Assalayana)大聖,明工書知方來之事。五百婆羅門中,無有能與等者,皆師事之,能說經,知天下事。頞波羅延大聖身有奇相,諸婆羅門自共議言,獨頞波羅延能與佛共談,我曹(婆羅門)皆不能與佛共談。五百人共告頞波羅延言:「佛以天下人為一種。我曹(婆羅門)種與刹(帝)利、田家、工師異。我曹(婆羅門)種從梵天來下,生從口出。今世人生反從下出。」佛言:「天下有四種,四種皆佳。」願頞波羅延自屈俱往,與佛共講。

頞波羅延言:「佛持正道,能答應正道者,欲持婆羅門種往,不其有持道(不易勝其有持正道者),道正也(說的道理正確)。」五百人皆言:「我曹(婆羅門)持頞波羅延作師,何為不往講是四種事?如是者再三。頞波羅延即起。與五百人俱到佛所祗樹(給孤獨園)。

阿難白佛:「有婆羅門子字頞波羅延,年十五六,所從五百長老婆羅門來在外。」佛言:「呼入。」阿難出請頞波羅延入,頞波羅延等五百人皆住,不為佛作禮(MN93Assalayana Suttam指出共為佛相問訊已而坐下),自說言:「我有小事欲問佛。」佛言可坐。頞波羅延白佛:「我欲有所問,甯可相答。」佛言:「有所疑者,便說之。」頞波羅延言:「我曹(婆羅門)種道說與刹(帝)利、田家、工師種異。言我曹(婆羅門)種是梵天子孫,我曹(婆羅門)先祖初生時,皆從口出,死皆上天。」

佛報言:「我經不道說異種,若婆羅門娶刹(帝)利女,刹(帝)利女為生子,刹(帝)利娶田家女,田家女為生子,田家娶工師女,工師女為生子,工師娶婆羅門女,婆羅門女為生子。」佛言。「我經中以施行為本,施行善者,最為大種,其天下尊貴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種得也。我先世無數劫時,亦作婆羅門子,亦作刹(帝)利子,亦作田家子,亦作工師子。自致為王子(自身功德得以成為王子),今身為佛。」

佛告頞波羅延:「我問若一事,若如事說之。」佛言。「若見世間人,善家子為人作奴,奴反免為人作子不?(月支國只有二階級:主與奴)」頞波羅延白佛言:「我聞月支國(Greece, Cambodiya)中有是。」佛言:「是何等故?善家子反作奴,奴反為人作子。是奴志意施行善故,人用作子。子作奴者,志意施行惡故,自賣為人作奴耳。若曹(婆羅門種)言人有種如是者,人種在何所?」

佛言:「若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是四種,甚為喜殺、喜盜、喜淫、喜兩舌、喜惡口、喜妄言、喜讒人、喜與癡人相隨、喜瞋怒、喜祠祀,作是行者,甯墮地獄中不?」頞波羅延言:「婆羅門種說,雖有是惡,我種最尊,是梵天子孫,生從口出,死皆當上天。」佛言:「其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無殺心、無盜心、無淫心、無兩舌心、無惡口心、無妄言心、無喜讒人心、無喜隨愚癡心、無喜瞋恚心、(無)祠祀心。如是死者,不生天上耶?」頞波羅延言:「如是皆生天上。」

佛言:「若說種類者在何所?」佛言:「人種類,皆從心意識出,心意識施行善者,生天上、人間。心意識惡者,入蟲、獸、畜生、鬼、神、地獄道中。其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施行惡者,同入三惡道中。如是者,種在何所?婆羅門種施行亦有善惡,刹(帝)利種施行亦有善惡,田家種施行亦有善惡,工師種施行亦有善惡。若曹(婆羅門種)自說言有種,如是種為在何所?若婆羅門持意(故意),怨是虛空,刹(帝)利、田家、工師亦怨是虛空,不能中傷也,用意言等。但婆羅門持意自貢高世間耳。婆羅門種、刹(帝)利、田家、工師種,入大溪水中各自浴,垢墮水中,甯能別知是婆羅門垢、刹(帝)利垢、田家垢、工師垢不?」頞波羅延言:「垢在大溪水中,當知在何所?」(佛言:)「若尚不知人垢,反言我種在天上,本從口出,余人從下出,我種人中最尊貴?」

佛告頞波羅延:「若國王聞某國、某郡縣、某聚落,有婆羅門及子高明,有刹(帝)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師及子高明,王即徵召俱為王臣,王豈問種類耶?其高才明達者,王即先與好(管理好)郡國,王何以不問子種類?若曹(婆羅門種)言有種類者,為頞波羅延若戒在何所?從諸長老,坐在長老(座)上,是五百人,何以不責(檢查)若種類,若作師(怎麽作為師傅)?

其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及余種,寒時俱在大火邊,火熱不獨至一種所,溫熱皆等耳。若有大船渡水,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俱在一船上,渡船不獨渡婆羅門種,亦不獨度余種。」佛問頞波羅延:「若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亦余種子在母腹中,時同十月有增減耶?」頞波羅延言:「皆十月耳,無有增減也。」「若曹(婆羅門種)何以說言,我種梵天子孫生從口出,婆羅門種、刹(帝)利種、田家種、工師種亦余種。日月何以不獨照若一種?何為並照余種。」頞波羅延言:「我種自說言勝余種。」

佛告頞波羅延:「有驢(donkey)父馬(horse)母馬為生子,名是何等?」頞波羅延言:「名騾(mule)。」(佛言:)「父亦不字為騾,母亦不字為騾,若何以字為騾?」(頞波羅延言:)「我先祖呼作騾,我隨言騾。」(佛言:)「有馬父驢母驢為生子若名為何等字?」(頞波羅延言:)「為駏驉。」(佛言:)「父亦不字為駏驉,母亦不字為駏驉,若何知為駏驉?」(頞波羅延言:)「我先祖呼為駏驉,因隨言駏驉。」(佛言:)「婆羅門娶刹(帝)利女,刹(帝)利女為生子,當名為何等?當言婆羅門種刹(帝)利種。」頞波羅延言:「不知當呼何種?」佛言:「若不自知類,何以名騾、駏驉?刹(帝)利女為婆羅門生子,入若門中,隨若祠祀,隨若種類,是兒然後高明,若曹(婆羅門種)當承事,當出去,我曹(婆羅門種)當承事。婆羅門娶田家女,田家女為生子,子有殺心、有盜心、有淫心、有兩舌心、有惡口心、有妄言心、有讒人心、有喜隨愚癡心、有瞋恚心、有祠祀心。有是行者,若曹(婆羅門種)與相隨不?」「我曹(婆羅門種)不與相隨,子心意識施行惡,我曹(婆羅門種)當逐出,不內(容納)我曹(婆羅門種)群輩中。」佛言:「若曹(婆羅門種)自說,是梵天子孫,生從口出,死當上天,若曹(婆羅門種)但見心意識施行惡,便生相逐,何為道說種類?」

佛言:「若有婆羅門種,中有不孝父母者,喜殺、盜行(等)十惡者,死當趣何道?」頞波羅延言:「心意識施行如是者,死當入地獄中。」佛言:「若曹(婆羅門種)言,我種本梵天生,從口出,於人中最尊,何為入地獄中?」佛言:「天下人無種類,無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為尊貴。心意施行惡,是為下賤。」

頞波羅延自思念:「我本不欲來,衆人共使我來。」自思惟:「我本意不得與佛诤,我續言佛道正。」佛言:「若本時(開始)言人當種佳,今反就我言心意志佳。」頞波羅延自思念:「佛語遮(阻截)我前後。」

佛告頞波羅延:「乃往去時有七婆羅門皆有道,日日祠祀於天,七婆羅門亦自道說,我是梵天子孫,我曹(婆羅門種)生亦從口出,凡人從下出,我種與凡人異,我種死皆當上天。」佛言:「我是時亦作道人字阿洫(Asita),衆人共呼我道為天道,我是時見七婆羅門乃在焰火祠(拜火),諸婆羅門皆言,我曹(婆羅門種)死當如是火光,當上天。」佛言:「我見子曹(婆羅門種)所為,我自變身體,手持黃金柄,幢旄,身著白衣,從人假車而往至七婆羅門所,七婆羅門時經行,及子曹(婆羅門種)見我,呼我作:「婆羅門道,從何所來?」七婆羅門言:「若是天道,略與我等。何以著好衣,載車,手持黃金幢。若從何所生,欲至何所?從何所來,何以來到是間?」

時我不與語,子曹(婆羅門種)見我不語,皆瞋,既咒我,欲令我住死,子曹咒我,我面更好,子曹更複咒,我面色複重好,七婆羅門大驚言:我曹(婆羅門種)所咒者皆死,今我咒之,面色複更好,更複呼阿洫,自思念:「子欲趣何等道。」阿洫即答言:「我道意勝。若曹(婆羅門種)何為怒?若曹(婆羅門種)聞阿洫道天道不?」子曹(婆羅門種)言:「我不聞,賢者道人,相見當相問,何為相瞋?」阿洫言:「我聞若曹(婆羅門種)說天下婆羅門為梵天子孫,生從口出,人中獨尊,用是故來相問,若起是火祠天,祠天若法,何師道得(向那位師傅學的法呢)?無複從先祖聞。」七婆羅門言:「我先祖為我曹(婆羅門種)效耳(我們隨著先祖的傳統做)。」

阿洫道人言:「若曹(婆羅門種)先祖母是婆羅門女(娶)他人女。言我曹(婆羅門種)不知先祖母刹(帝)利女、田家女、工師女。我不知若先祖母為婆羅門生,若曹(婆羅門種)愛他人,生若曹(婆羅門種)種類,若殊不知先祖,何以知先祖從梵天來生,女人心不可保,若曹(婆羅門種)能知世間人,夫婦合會,雲何生子?子曹(婆羅門種)皆言我不知,若亦不知先祖,亦不知人所生,何為向我瞋怒?凡人相見當先相勞問高下,當知人意志乃可怒,何為先怒?若知子初入腹中時,不父有貪淫之態,母有愛慕之心,所當為作子者?三合成子,所當為子者,誰令溫意得父母乃成為子,子在腹中或先世作惡,今在腹中,或盲、或聾、或啞、或伛、或跛、或杌(無肢),父母皆不知近,父母懷子在腹中,尚不能知其子好醜,若曹(婆羅門種)何以知先祖是梵天子孫,生從口出,人中獨尊?」

佛告頞波羅延:「先世時七婆羅門尚能咒殺人,是時我不聽子曹(婆羅門種),所語亦不錄也,今我作佛,若複來道,說我梵天子孫,生從口出,人中獨尊。」佛告頞波羅延:「思惟我所語,天下生子,養者為父母,成者師也(能成就他人者做師傅)。」頞波羅延婆羅門,又與五百婆羅門,及諸婆羅門共思惟:「我往時尚為七婆羅門作師,七婆羅門皆道德人,能咒殺人,我於今分別道說,是人有種(這個人才是神聖的種姓),一為百百為千(一聖人足為千人師),千為萬萬為一(千萬人相隨一聖人)。」頞波羅延及諸婆羅門俱前,以頭面著佛足。「不審一為百百為千,千為萬萬為一,是者何謂?」佛言:「是世間人,貪樂生死者衆多,一人生子孫,然後更分為百家,百家求道一道耳。何等為一道?謂無為道!如是者一為千千為萬。」頞波羅延前長跪言:「甯可哀畜我曹(婆羅門種),如哀沙門莫有恨心,於我曹(婆羅門種)所請,歸相撿斂(回家檢討過失)。佛言:「善。」若曹(婆羅門種)朝來不食,皆起以頭面著佛足去。

如是,凡夫不知什麽是聖人的種姓,他們只是以我慢,或接受傳統的灌輸,人雲亦雲(「父亦不字為騾,母亦不字為騾,若何以字為騾?」「我先祖呼作騾,我隨言騾。」)。本經的解說比中部93經來得詳細,佛對頞波羅延的駁斥有以下幾點:

(1)業決定貴賤---善家子反作奴,奴反為人作子,是奴志意施行善故。佛言:「天下人無種類,無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為尊貴。心意施行惡,是為下賤。」
(2)行善生天上---佛言:「人種類,皆從心意識出,心意識施行善者,生天上、人間。心意識惡者,入蟲、獸、畜生、鬼、神、地獄道中。」佛言:「其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無殺心、無盜心、無淫心、無兩舌心、無惡口心、無妄言心、無喜讒人心、無喜隨愚癡心、無喜瞋恚心、(無)祠祀心。如是死者,不生天上耶?」頞波羅延言:「如是皆生天上。」
(3)貴賤種不在身上---若曹(婆羅門種)自說言有種,如是種為在何所?貴賤種在人的行為上。
(4)若有貴賤種,身垢應有分別---婆羅門種、刹(帝)利、田家、工師種,入大溪水中各自浴,垢墮水中,甯能(分)別知是婆羅門垢、刹(帝)利垢、田家垢、工師垢不?
(5)高明者為王臣---若國王聞某國某郡縣某聚落,有婆羅門及子高明,有刹(帝)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師及子高明,王即徵召俱為王臣,王豈問種類耶?
(6)火邊溫熱皆等---其有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及余種,寒時俱在大火邊,火熱不獨至一種所,溫熱皆等耳。
(7)大船衆人皆渡---若有大船渡水,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俱在一船上,渡船不獨渡婆羅門種,亦不獨度余種。
(8)同在母胎十月---若婆羅門、刹(帝)利、田家、工師種,亦余種子在母腹中,時同十月有增減耶?
(9)日月並照余種---日月何以不獨照若一種?何為並照余種。
(10)不知先祖何人---若殊不知先祖,何以知先祖從梵天來生。

恭敬僧伽

[雜阿含931經]裏的敬法偈說:(佛對釋子摩诃男言)「聖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法所熏,升進涅盤。」

佛請我們來親自查看, 向內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證知的聖法。在[相應部 Samyutta Nikaya],預流相應十八經。)裏佛也如是說:「深信法寶,如是念法住;此法為佛善解,自覺,實時效應,可尋思,導引涅盤,智者自明。」佛法是能引導有智慧的修行者各自證知。我們自己試試一下,就能知道。你若不試,就不能見到。

什麽是‘智者可各自證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的呢?行者修道、得果、證滅皆是自知自證,修行人反複以智慧觀照世間法的現象,結果智者就能各自證果,從凡夫到聖人,從入流到須陀洹,從向二果到斯陀含,從向三果到阿那含,從向四果到阿羅漢,智者自明。為什麽能證果呢?因為他能看到有漏有為的過患,並知道法是不虛的,法是救護,法是無上之寶。因而依信,依持戒,依守護六根,依修習定力,依觀照,依圓滿修習四念處而修習厭離、離欲、與滅盡,趨向無漏,無欲,無染,無為,滅盡,直取涅盤。

Sangha Vandana

Su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Uju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Ňāya-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Sāmici-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Yadidam cattãri purisa yugãni attha-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neyyo, añ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ññakkhetam lokassā ti.

禮敬僧伽偈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良好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直接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正確地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適當地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
他們即是四雙八輩行者,(向須沱洹、須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羅漢、阿羅漢[四果])
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
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
應當布施供養,應當合什敬禮,
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誰是良好地修行佛法的追隨者呢?他是向須沱洹與得須沱洹[初果]的聖人。誰是直接地修行佛法的追隨者呢?他是向斯沱含與得斯沱含[二果]的聖人。誰是正確地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的追隨者呢?他是向阿那含與得阿那含[三果]的聖人。誰是適當地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的追隨者呢?他是向阿羅漢與得阿羅漢[四果]的聖人。

在[增壹阿含經](卷12)三寶品第二十一 (一)中佛說:「所謂聖衆者,大衆大聚有形之類,衆生之中,如來衆僧於此衆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複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聖人的種姓是無能及者。

在[增壹阿含經](卷12)三寶品第二十一 (四)中佛說:「如來聖衆,悉皆和合,無有錯亂,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衆者,四雙八輩、十二賢聖。此是如來聖衆,可敬、可貴,此是世間無上福田。諸有比丘學此三處。則成大果報。」

如何得到聖人的種姓呢?

種姓(Gotrabhūcittā)是在隨順智之後生起的智慧,它以無相、不轉起、離有為行、滅盡、涅盤為所緣的,超越凡夫的種姓,而進入聖人的種姓、聖者的名稱、聖者之境地,不再退轉,而克服出生于三界、轉起、有憂惱、有行而入于不出生、不轉起、無惱、滅盡、涅盤,故而成為聖人的種姓。

猶如一個人由世間的此岸,蕩著秋千而越過湍急的河水到達出世間的彼岸,隨順智(Anuloma-ñāņa)是蕩秋千過河的過程,而種姓智是達到出世間的彼岸,到達時腳步仍不穩的搖晃著身體,此後即以四道智與四果智善住,而趨向于涅盤。

達到聖人種姓的方法有:

(1)依四不壞淨
依四不壞淨即是:依對佛的不壞淨信,對法的不壞淨信,對僧的不壞淨信,對佛所定的戒律的不壞淨信,成就超越凡夫的種姓,而進入聖人的種姓。

(2)依入流分
依入流分即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這在[雜阿含843經]裏稱作入流分(向初果):「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如理思惟),法次法向。

由于善知識的教授、幫助與引導,我們才能趣入正道,修習梵行(戒行清淨),守持禁戒,定成就,慧成就,完成道業,自己度脫輪回,複能度脫無量衆生于輪回,免除衆苦。多聞是要多聽如何消除對五蘊的執著,生厭離,欲滅盡的寂靜之道,使人得到究竟的安樂與解脫於生老病死苦。

修習觀照能使我們仔細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對自己的身心現象及它們相依的關係,正確而有效地認識它們。這樣將有助於我們對治不善心,而培養起善心。佛陀教導我們的道理不外是斷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煩惱纏結。

因此我們要認清苦,要斷除苦必須要靠智慧,以持戒達到戒清淨只是修行的第一步,當我們的正念通過持戒而提昇時,我們才會認識苦,並將會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對身心現象的愚昧的執取和根本的無明。但是我們必需感受到苦的壓迫,在這無休止的苦的壓迫之下,我們才會生起離苦的願望。

修行的次第是要有信、有正見、依正思惟、修習三學(戒、定、慧學)、十二甘露門(四色界禅、四無色界禅、四梵住)、得三解脫門(觀無常而解脫的無相隨觀解脫門、觀苦而解脫的無願隨觀解脫門、觀無我而解脫的空隨觀解脫門)。修行道的次第濃縮的說是破除無明;再詳細的說是止觀兼修;再詳細的說是修戒定慧三學;再詳細的說是修上述的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步驟,或是四念處;再詳細的說是修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再詳細的說是修七覺支的正念、擇法、精進、喜悅、輕安、禅定、慧捨;再詳細的說是修八正道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再詳細的說是修三十七菩提分的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3)依三學
依傳統的修學方法:戒學、定學、慧學。

(4)依八正道
依傳統的修學方法: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的修習,成就超越凡夫的種姓,而進入聖人的種姓。

(5)依五根五力
依信、勤、念、定、慧的五根五力的修習,成就超越凡夫的種姓,而進入聖人的種姓。

(6)依七覺支
依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樂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的修習,成就超越凡夫的種姓,而進入聖人的種姓。

(7)依九根
在[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預流果?答:九。」是那九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除樂受與苦受的不苦不樂受,或舍受)。7.未知當知根(未知的煩惱,未知的煩惱解決法)。8.已知根(已知的煩惱,已知的煩惱解決法,和出世間的四谛法)9.意根。(與不還果同)預流果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九根。

(8)依三十七菩提分法
最詳細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如何知道已達到聖人的種姓呢?

(1)離于五蓋(Nīvarana)

貪欲(kāmachanda)治以無常觀或不淨觀(asubhanussati);瞋恚(vyāpāda)治以慈心觀(mettanussati,metta-bhavana);掉悔(uddhacca) 以安般念(Anapanasati)對治;昏沈(thīna)睡眠(middha)治以光明想(āloka-saññā)及念死(maranānussati);疑惑(vicikīcchā)以正思惟(samma-sankappa)和對三寶的信心(saddha)來調服。

在[沙門果經]裏佛對摩揭陀國的阿阇世王(Ajatasattu)說:「具足此聖戒蘊、聖諸根之防護、聖正念正智、望之滿足,選住空閑處、樹下、山嶽、峽谷、岩窟、薮林、露地、冢間、槁堆。彼乞食而歸,食已而結跏趺坐、端身安住,現起深正念。

彼對世間,舍棄貪欲、無貪欲心而住,由離貪欲令心淨化。舍棄害心及瞋恚,不害心而住,利益慈愍一切生物有類,由離害心及瞋恚令心淨化。舍棄惛沈及睡眠,脫離惛沈、睡眠而住,光明想而正念正智,由離惛沈、睡眠令心淨化。舍棄掉舉及惡作,心輕而住,內心寂靜,由離掉舉、惡作令心淨化。舍棄疑,脫離疑而住,于淨法無有疑,由離疑令心淨化。」(離于五蓋,令心淨化。)

(2)得四禅那

(初禅)佛繼續說:「……舍離此等之五蓋,以觀自己猶如負債者、如疾病者、如囚獄者、如遇奴隸之境、曠野之路者。大王(阿阇世王)!然,比丘舍離此等之五蓋,以觀察(自己),猶如無負債、無疾病、出獄、自由、安穩者。觀察自己,舍離彼五蓋者,而生歡喜,生歡喜者而身經安;身經安者而覺樂,覺樂者而心得三昧。彼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禅而住。彼由離生喜樂,以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浴室之熟練助浴者,或其弟子,撒洗粉于銅盆,注入水滴而混合,洗粉潤濕,由潤濕而溶化,其內外具潤濕而周偏不遺漏。大王!比丘如是由離生喜樂,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為殊勝微妙。」(入于初禅,令身盈潤。)

(第二禅)「大王!更有比丘,以滅尋伺,內心安靜、心為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禅而住。彼以由定生喜樂,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定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有深池湧出水,于此水池,無東方之流入口,無西方之流入口,無北方之流入口,無南方之流入口,兩天神時時與驟雨,而且,由此深池湧流泠水,以泠水充滿盈溢、周偏流潤此深池;無不以泠水普洽此深池。大王!比丘如是以由定生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以由定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入于二禅,令身盈潤。)

(第三禅)「大王!更有比丘,離喜而住舍,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諸聖者言:“以舍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禅而住。彼無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無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于青蓮池、紅蓮池、白蓮池中,有青蓮、紅蓮、白蓮生于水中、長于水中、浸于水中,吸引水底之營養,由頂上至根,受冷水所充滿、盈溢、周偏之流潤,冷水無不普洽青蓮、紅蓮、白蓮。大王!比丘如是以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以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入于三禅,令身盈潤。)

(第四禅)「大王!更有比丘!舍樂離苦,前所感受之悅、憂具滅,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淨,達第四禅而住。彼以純淨心,偏滿其身而坐,其純淨之心,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有人,從頭至足,被覆白淨之衣而生,其白淨衣,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比丘以如是純淨之心,偏滿其身而坐!以純淨之心,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果報,比前者更為殊勝微妙。」(入于四禅,令身盈潤,令心純淨。)

(3)觀照色身與其緣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智見。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種所成、父母之所生,飯粥所長養者,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我之識與此相關連、依此而存在者。”」(觀照身是四大種所成、父母所生,飯粥所長養,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我的識與身相關連、依身而存在。故識亦是無常、非我。)

「大王!猶如琉璃寶珠,美麗而玉質優異,為八面之結合體,善磨精制而光耀,清澄無獨,具足一切美相,濃青色、或濃黃色、或赤色、或純白色、或淡黃色,以通此等之質色,具眼者以此置于手中而善觀察:知“此琉璃寶珠,美麗而玉質優異,為八面之結合體,善磨精制而光耀、清澄無濁、具足一切美相,濃青色、或濃黃色、或赤色、或純白色、或淡黃色,以通此等之質色。”」(心淨能觀。)

「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智見。而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所成、父母所生、飯粥所長養者,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又我之識與此相關連、依此而存在。”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為殊勝微妙。」(觀照真相。)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大肢小肢及不異其自己之身。大王!猶如有人,由文奢草,取拔其莖,彼思惟:“此是文奢草,此是莖。文奢革與莖是相異。但由文奢草取拔草莖。”大王!猶如有人,由鞘拔取刀,彼思惟:“此是刀,此是鞘。刀與鞘是相異。但刀由鞘拔取也。”」(善于觀照分辨。)

「大王!猶如有人,蛇由蛇皮蛻出,彼思惟:“此是蛇、此是蛇皮也。蛇與蛇皮是相異。但蛇由蛇皮薄出也。”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大)肢小肢及不異其自己之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照見意所成身。)

(4)令心淨化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種種神通,而彼證得種種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現身、或隱身;通過壁、透過牆,穿過山無有障礙,猶如于空中;出沒于大地,猶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猶如于地上;趺坐、經行于空中,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大威德,能以手扪摸日月,以身到達梵天界。」(得神通。)

「大王!猶如熟練之陶師或其弟子,能整泥土,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種種容器。大王!猶如熟練之象牙師或其弟子,能整列象牙,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種種象牙之雕刻物。大王!猶如熟練之雕金匠或其弟子,能整雕黃金,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種種容具。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種種之神通,而彼證得種種之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現身、或隱身;通過壁、透過牆、穿過山無有障礙,猶如于空中;出沒大地,猶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猶如于地上;趺坐、經行于空中,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神力、大威力,以手能扪摸日月,以身到達梵天界。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神通變化。)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天耳界。而彼清淨超越人間耳界,以天耳界,聞人天兩界遠近雙方之音聲。大王!猶如有人行于道路,彼得聽大鼓聲、小鼓聲、螺貝、腰鼓、銅鑼之聲,而思惟:“彼是大鼓聲、小鼓聲,彼是螺貝、腰鼓、銅鑼之聲!”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天耳界。而以清淨超越人間耳界,以天耳界,聽聞人天兩界及雙方遠近之聲。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得天耳。)

(5)瞭知自心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徹見其他衆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證知之:

證知有貪欲心,為有貪欲心。
證知離貪欲心,為離貪欲心。
證知有嗔恚心,為有嗔恚心。
證知離嗔恚心,為離嗔恚心。
證知有愚癡心,為有愚癡心。
證知離愚癡心,為離愚癡心。
證知是統一心,為是統一心。
證知是散亂心,為是散亂心。
證知是廣大心,為是廣大心。
證知非廣大心,為非廣大心。
證知是有上心,為是有上心。
證知是無上心,為是無上心。
證知是有定心,為是有定心。
證知是無定心,為是無定心。(瞭知自心染淨。)

(5)證知解脫

證知是解脫心,為是解脫心。
證知非解脫心,為非解脫心。」(證知解脫。)(以上為[沙門果經]所舉。)

佛陀的聖道有以下的特征:

(1)個人惡業的淨化。
(2)四雙八輩聖者的出現。
(3)道果的證悟。
(4)寂靜涅盤。

[增壹阿含經],(卷48,禮三寶品,第五十,三)裏指出:「如來衆者,正法成就。如來聖衆,上下和合。如來僧者,法法成就。如來聖衆,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如來聖衆,能掌護三寶。如來聖衆,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衆,是一切衆生良友福田。」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一)裏指出:「聖所居之處有十事,三世諸聖常處其中,雲何為十?於是,比丘,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護一事,將護四部衆,觀諸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脫,智慧解脫。
雲何比丘五事已除?於是,比丘五結已斷(斷五下分結:疑、戒禁、有身見、貪、瞋、),如是五事已除。
雲何比丘成就六事?於是,比丘承六重之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如是比丘成就六事。
雲何比丘恒護一事?於是,比丘恒護於心有漏(āsava),無漏,有為,無為至涅槃門,如是比丘恒護一事(恒護於心)。
雲何比丘將護四部之衆?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如是便為將護四部之眾。
雲何比丘觀於劣弱?於是,比丘生死衆行已盡,如是比丘,平等親近。於是,比丘三結已盡(欲、有、無明),是謂比丘平等親近。
雲何比丘正向無漏?於是,比丘除去憍慢,如是比丘正向無漏。
雲何比丘依倚身行?於是,比丘無明已除,如是比丘依倚身行。

雲何比丘心善得解脫?於是,比丘愛已除盡,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脫。

雲何比丘智慧解脫?於是,比丘觀苦諦,習,盡,道諦,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脫。」

學人與無學人

修行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學人,一種是無學人,他們都是聖人的種姓。這在[中阿含.福田經](一二七經) 裏提到∶

「世尊告曰:居士(給孤獨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
雲何為二?一者學人(梵saiksas, 巴sikkha),二者無學人(Asaiksas,asikkha)。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

居士,雲何十八學人?信行(Saddhanusarin)、法行(Dhammanusarin)、信解脫(Saddhavimutto)、見到(Ditthipatto)、身證(Kayasakkhin)、家家(Kulamkula)、一種(Ekavijika)、向須陀洹(sotāpatti-magga,Pratipannaka Sotapanna)、得須陀洹(Sotapanna phala)、向斯陀含(sakadāgāmi-magga, Pratipannaka Sakadagami)、得斯陀含(Sakadagami phala)、向阿那含(anāgāmi-magga, Pratipannaka anagami)、得阿那含(Anagami phala)、中般涅盤(信根成就的阿那含Antaraparinirvayin, antarā-parinibbāyī), 生般涅盤(勤根成就的阿那含Upapadyaparinirvayin, upahacca- parinibbāyī)、行般涅盤(念根成就的阿那含Sabhisamskaraparinirvayin, sasankhāra parini-bbāyī)、無行般涅盤(定根成就的阿那含Anabhisamskaraparinirvayin, asankhāra-parinibbāyī)、上流色究竟(慧根成就的阿那含Urdhvasrota-rupantimat, uddhamsota-akanittha-gāmī),是謂十八學人。

居士,雲何九無學人?思法(Cetanadharman)、升進法(Prativedhanadharman)、不動法(Akopyadharman)、退法(Parihanadharman)、不退法(Aparihanadharman)、護法(Anuraksanadharman)、……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Sthitakampya)、慧解脫(Prajnavimukta, Paññā-vimutta)、俱解脫(Ubhayatobhagavimukta)。是謂九無學人。」

學人是指阿那含果(三果)以下的聖人,無學人是指由向阿羅漢道以修慧而至阿羅漢(四果)的聖人。

四雙八輩聖者

簡單的說解脫道的聖人是四雙八輩行者:向須陀洹,須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羅漢,阿羅漢,這些是從果位上來看行者所分的。因此四雙八輩行者是包括上述的兩種福田人。

須陀洹至阿那含必須斷五下分結,阿羅漢必須斷五上分結。須陀洹果須斷五下分結的有身見、疑、戒禁取三結,不墮惡趣,七次欲界天或人間往返(七有),最後脫離輪回苦海。他們的修行著重于戒學、定慧學次之。若是僧尼,于細微戒亦生大怖畏,犯則隨悔,如此隨順于梵行而學戒。

斯陀含果則再減弱五下分結的其它二結即是貪欲與瞋恚結,家家是指向斯陀含的行者,指從這一世的一家到下一世的另一家,斯陀含果是一來果,只來人世一次,比斯陀含稍微高一點的行者叫一種,這是向阿那含,家家、斯陀含與一種都是斷三結,貪瞋癡薄的行者,這些行者都是主要靠修戒成就的。

「阿難!于此,比丘當以身觀察身,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對受,以受觀察受,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對心,以心觀察心,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對于法,以法觀察法,精勤自覺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貪欲、憂悲。如是,阿難!當自作洲,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

阿難!于現在或我滅後,若有人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不歸依他人者,阿難!彼等于我比丘衆中,將在最高境地,必定樂于修學。”」(([長阿含經] (卷2,大正藏1冊, 15b,[大涅盤經])我們當常精勤,熾燃于法,歸依于法,憶念不忘,除世貪憂。

法的內容簡單的說是四聖谛和八正道:苦谛、集谛、滅谛、和道谛。修行的方法簡單的說是三學,詳細的說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

四聖谛是苦聖谛,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聖谛。聖是如實,並非不如實,是真實不虛之義。在[相應部.谛相應6.6經]裏佛說∶「諸比丘!于過去世(于未來世,于現在世),沙門、婆羅門如實現等覺之所宣說,皆對此四聖谛如實現等覺所宣說。以何為四聖谛耶?乃:苦聖谛、苦集聖谛、苦滅聖谛、順苦滅道聖谛是。是故,諸比丘!此是苦,應勉勵!此是苦集,應勉勵!此是苦滅,應勉勵!此是順苦滅之道,應勉勵!」

在[中阿含.分別聖谛經]( [谛分別經]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裏佛說∶ 「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谛廣攝(包含廣泛),廣觀(從廣角來看),分別(從差別看),發露(把隱秘的說出來),開仰(開示令人敬信),施設(舉例),顯示,趣向(引導走向)。」

為什麽四聖谛是真理呢?因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質與心靈的現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說出來。為人天一切衆生廣泛教示,廣泛顯示此四聖谛,從各項差別來解說,把隱秘的說出來,開示令人生起敬信,舉例說明,顯示給聽衆明白,引導衆生趣向涅盤。猶如在黑暗中有人舉起明燈,讓人見到道路。是那四個真理呢?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滅的真理,苦滅道的真理。它們是聖人所通達的真理。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諸佛所共同教導的共法,是所有法的總和。佛殷懃地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互相學習,如同水乳一般,和同敬順,直至證果。在[長阿含.遊行經]卷二中佛說:「爾時世尊即詣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證,成最正覺。謂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汝等宜當于此法中,和同敬順,勿生诤訟。同一師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學,共相熾然(勤奮有興致地),共相娛樂。」

若我們能做到佛教導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那我們都有望于現世證得果位,正法又能久住。這在[般泥洹經]卷上中佛說:「是故當以正心行法。唯行法者,能現世得休(休息,證阿羅漢果),現世得安,宜善取持,谛受諷誦,靜意思惟,然則我清淨法,可得久住,可以愍度世間衆苦,道利綏甯諸天人民。比丘當知,何等為法?謂是四志惟、四意端、四神足、四禅行、五根、五力、七覺、八道谛。如受行可得解脫,令法不衰。」由此可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重要性。

世尊把法比喻為道路,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這記錄在[雜阿含287經]裏。他也把法比喻為光明,這記錄在[相應部5.12.18]谛相應裏。佛是衆生疼苦的良醫,法是良醫所開的良藥。(見[雜何含389經])。 佛也把法比喻是洲與島嶼,佛陀教阿難以自己為洲以自己為島嶼,勿他熾燃,勿他歸依;見[相應部.大篇4.5]。法也是純淨的黃金,見[中部]7,[布喻經])。 法又是鎧甲或堡壘,見[勝幡經Dhajagga Sutta]。 法也是船筏,煩惱是四暴流的大海: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我們的靠船筏度過這充滿四暴流的大海,見[相應部35.197]。法也是鏡子,靠它照見自己的善惡之業,見[芒果園羅睺羅經] (Ambalatthika Rahulovada Sutta)裏佛對羅睺羅說的。法也是不死的甘露,唯有吃了這甘露才得不死,見[相應部4.9.25]無為相應。法也是不燃燒,對五蘊六入六塵六識不隨其燃燒,這在[雜阿含1244經]裏。法也是指五蘊名色法或我們整體的身心現象的真實相,讓我們見到了真實相後,不再受騙于它。

依正法成就聖人的種姓

「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衆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盤。雲何為一法。所謂念法。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衆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盤。」([增一阿含經] (卷1)十念品第二,二)

當修行念法,常念于法,善修行之,便成神通,若修十遍定的業處,要是修到八定(八勝處或八除入,八解脫,色及無色界定),會得到一種或多種神通。這些神通變化雖然很吸引人,若一個行者未調服欲貪(瞋恚),未離欲貪(瞋恚),未超越欲貪(瞋恚),不可能得勝知勝見(即無色見),亦不可能得以上的勝處。若能成就戒、定、與慧,自當獲得沙門果,自證涅盤。

「世尊如是說已,如是說之善逝師,更說曰:
(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衆生,唯奔走于此岸。
(二)于正說之法,行如法者,到達彼岸,超越甚難超越,死之境界。
(三)賢者棄黑法,應修白法。離在家到出家,難得,樂而向遠離處。
(四)希求喜悅、斷諸欲、無所有,賢者去心垢而淨己。
(五)于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欣,無取,棄執著,有光輝之漏盡者,于現世般涅槃。」([相應部,道相應](三四)第四,到彼岸,四)

黑法是十惡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貪、嗔、癡。白法是十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

「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受樂無窮。欲得盡漏,便能獲之。雲何為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義,知時,又能自知,複能知足,亦複知入衆中,觀察衆人,是謂七法。

(1)雲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契經(sutta),祇夜(Geyya),偈(Gātha),因緣(Nidāna),比喻(Avadāna),本末(Itivuttaka),廣演(Upadesa),方等(Vaipulya),未曾有(Abbhūta-dhamma),廣普(Udāna),授決(Veyyā-karana),生經(Jātaka)。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2)雲何比丘解了於義?於是,比丘知如來機趣,解了深義,無所疑難。若有比丘不解了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義故,名為解義也。如是,比丘能分別義。

(3)雲何比丘知其時宜?於是,比丘知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若有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宜,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時節,不失時宜,此名為隨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時宜。

(4)雲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能自知己,我今有此見聞念知,有如是智慧,行步進止,恒隨正法。若有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出入行來,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進止之宜,此名為自修己行,是謂比丘能自知己。

(5)雲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丘能自籌量睡眠,覺寤,坐臥,經行,進止之宜,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此故,名為知足。如是,比丘名為知足。

(6)雲何比丘知入大衆?於是,比丘分別大衆,此是剎利種,此是婆羅門衆,此是長者衆,此是沙門衆,我當以此法,宜則適彼衆中,可語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衆,此非比丘,以其比丘知入大衆故,名為知入衆也。是謂比丘知入大衆也。

(7)雲何比丘知衆人根元?比丘當知,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園中親覲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彼人欲至園中親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宜,彼第二人亦不往至寺中見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聽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能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二人,不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人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比丘,複有二人,雲何為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是謂比丘觀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聞法分別其義者,此為最上,

如是比丘觀察人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快樂無為,意欲斷漏,亦無有疑.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等法品,1)

前面三步是觀察自己,後面四步是觀察他人。能看他人時,已是達到四神足的第四步。(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如是聖人是人中最上,最神聖者。

正法理應宣揚

在[增壹阿含經] (卷12) T02, p0607b三供養品第二十二(四)中佛說:「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事,覆則妙,露則不妙。雲何為三?一者女人,覆則妙,露則不妙。(二者)婆羅門咒術,覆則妙,露則不妙。(三者)邪見之業,覆則妙,露則不妙。是謂,比丘!有此三事,覆則妙,露則不妙。」

「複有三事,露則妙,覆則不妙。雲何為三?(一者)日,(露則妙,覆則不妙。)(二者)月,露則妙,覆則不妙。(三者)如來法語,露則妙,覆則不妙。是謂,比丘!有此三事,露則妙,覆則不妙。」

為了人天的福利,為了佛法的慧命,正法宣揚則妙,不宣揚則不妙。


法増比丘,澳洲佛寶寺,2010年5月25日

dhammavaro@163.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 中華南傳上座部 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5 則留言:

MelinaM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