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專注於“當下(Paccuppanna)”?
澳洲佛寶寺法增比丘
修習當下是修習能夠在當下這一刻認識真實法。因為過去已經結束,未來尚未發生。我們只能活在現在這一刻---那就是當下。我們對身心的執取稱為五執取蘊(pancuppādānā khanddho)。為何稱為取蘊呢?因眾生起了邪見,執取五蘊是我。一切我們當成是‘我’或‘我的’諸‘色’;無論從時間上來探究,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色’,或從空間上來探究,不論內、外、粗、細、美(高貴)、醜(低下)、遠、近的‘色’;若正確地觀察它們,皆是‘色’,若我們對諸色生起執取,那即是‘色執取蘊’,(rūpu-pādāna-kkhandha)。
同樣地,對受、想、行、識,一切我們當成是‘我’或‘我的’的諸受、想、行、識;無論從時間上來探究,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受、想、行、識,或從空間上來探究,不論內、外、粗、細、美(高貴)、醜(低下)、遠、近的受、想、行、識;若正確地觀察它們,皆是‘受’、‘想’、‘行’、‘識’;若我們對諸受、想、行、識生起執取,那即是‘受執取蘊’(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執取蘊’(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執取蘊’(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識執取蘊’(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人是因為學佛的因緣而見法,就像我們在走路,不是我在走,是緣的皮肉筋骨的色法與知道的心的名法的組合在走。我們做修行的目的是要見到真相,凡夫的心不知道真相,執取這個緣生緣滅的‘我’或‘我的’而認為有生死,學佛法是讓我們改變我們無始以來的錯誤見解。
世俗諦裏的概念(paññatti)或觀念(paññatti),都是不真實的,為什麽不是真實的呢?因為這些現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實法(究竟法)。它們的存在是由我們的心的構想而生的,它們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我們所認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暫的因緣和合法的時空變化,沒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實的。若是真實的,佛說我們就能要它這樣就這樣,要它那樣就那樣,(《相應部,無我相經》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與不死,但還沒有一個人做得到。所以我們面對著這許許多多的現象,必須時時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覺智(勝智abhiññāya)。觀禪直接見到真相,去除概念的污染,才能達到見清淨(Ditthi-visuddhi)1。這時我們對諸相的意義概念與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世間是指情世間(sattaloka),器(物質)世間(okāsaloka)和行法世間(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蘊);超越這些有為的法界的心,以涅盤為對象的是出世間心。共有八心。若依尋、伺、喜、樂、舍心各分四道與四果就有四十心。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修習當下是修習能夠在當下認識真實法。過去已成往事,未來尚未發生。我們只能活在現在這一刻---那就是當下。巴利文(paccuppanna),意為將心安住於當下這一刻2。‘當下’這個用詞出現在《中部133經》裏的一夜賢者偈。“當下願能見,慧觀每一法。”它是以持續不斷的正念保護心念,免除混亂、散漫、昏沈、邪見及其他煩惱的入侵。當正念因正定的加強,把正念維持在當下時,心面對著境塵,不起分別心,正觀境塵的生與滅3,精確有效地觀照著,並覺察(Sikkhati)和正知現象的真實性(paramattha)。
在《大念處經》裏,佛陀多次提到熱誠(Atapi)、正知(Sampajanna)、和正念(Satima)。這話的意思是對待修行的發心要‘熱誠’,方法是‘有正知的正念’(Sampajanno satima),這裏的正知是作為形容詞用,因此,正念的修習要有正知。正知什麽呢?正知現象皆是暫時的,無常的,變異的,苦的,無我的,非我所擁有的。
佛陀以對車的比喻來解說人:“因它們是機件組合的,故名為‘車’;同樣的道理,因為是五蘊的組合,故名為‘人’。”(《相應部5.10》)五蘊法,簡單說,就只有名和色而已。
佛對五蘊比喻說: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相應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為色不堅實不能捏成之不淨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暫時之苦樂故。想如陽焰,因為日出而熱故。行如芭蕉之幹,因為無真實心髓故。識如幻,因為變幻欺詐故。
為了有效的破除我們對身體的邪見,我們必須修三十二身分,佛說:“這個身體,從脚趾以上,頭頂以下,為皮所包,這身體具有各種不淨之物。当一行者观察這個身體實有---發、毛、爪、齒、皮、肉、筋(腱)、骨、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胃中物、糞、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當這樣的百回、千回、百千回的以語讀誦。因為以語讀誦(身至念)業處的經典而純熟後,則心不至於散亂,身的三十二部分亦觀得很明白,瞭若指掌,猶如圍柵行列的明顯。同樣的亦當「以意」讀誦(即默誦)。以語讀誦是為以意讀誦之緣;以意讀誦是為通達(特)相之緣。「以色」──是應當確定發等之色。「以形」──即當確定它們(發等)的形。「以方位」──於此身之中,自臍以上為上方,(臍)以下為下方。故(三十二分中的)此分是在此方──當如是確定方位。「以處所」──這一部分是在此處──當如是各各確定其處所。「以界限」──有自分界限與他分界限兩種界限。此中每一部分的下、上、橫的界限,當知如是的「自分界限」;發不是毛,毛不是發,當知如是分別「他分界限」。我們必須天天的觀修三十二身分,不然心會一直的在執著。觀修時按照佛教的次序: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膜胃糞腦,是地大。膽汁痰膿血,汗脂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是水大。若不照這個次序修,假設我們從頭到腳順次觀下去,我們的心又會生起連續想,整體想,我想,而愚癡的認為身體是我,屬於我。若按照次序修,就能破除連續想,整體想,我想。
四界是與三十二身分密切相關連的,因此佛接著說:「複此,諸比丘!比丘從界(要素),如(何)存在,如(何)志向而觀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殺牛,於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猶如坐,諸比丘!如是比丘!從界,如(何)存在,如(何)志向而觀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四界的十二相(根據《法聚論》),那即是地界有硬、粗、重、軟、滑、輕相,水界有流動與黏結相,火界有熱與冷相,風界有支持與推動相,每一特相都需從頭到腳觀察清楚。“如何存在”指在色身中找到這四界。“如何志向”指無論身體是在任何的姿態中找到這四界。比如用手按頭顱知它是硬的,用舌頭在口腔內左右伸吐知它是滑的等,小便時知道尿是水流出,發燒的時候知道身體會熱,腸胃裏有風的時候知道風的推動或浮動。這些都是物質界的純物理現象。對這十二種特相要在全身有系統的辨識它,直到心趨於平靜,得到定力。趨向於近行定併發現透明粉碎的微粒,這即是‘色聚’(rupa-kalapa)。一位行者達到這個階段就是‘心清淨’(第二清淨),禪修者可進而分析色聚而培育‘見清淨’(第三清淨)。
在《大象跡喻經》(Mahāhatthi padūpama Sutta) 中佛說:“諸賢!雲何為內之地界?內之自身之堅固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者,即發、毛、(爪、齒、皮、肉、腱(筋)、骨、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又其他所有內之自身堅固態而被執取為(我、我所),諸賢!此言內之地界也。”在獨居禪思時應該掌握觀察四界的方法,就能夠冷靜地看到身體的四界,就只有四界,找不到身體,有情,有生命的,或有我。比如觀察發時,知道發生於頭上,這就好像一個蟻丘上生了草時,蟻丘不知草生在我上邊,草也不知我生在蟻丘上,同樣的頭也不知發生在我上邊,發也不知我生在頭上。又如觀察骨和肉時,就好像路旁涼亭屋樑上的塵土,屋樑不知我被塵土黏著,塵土也不知我黏在屋樑上,同樣的,骨骼不知被肉黏著,肉也不知它黏在骨骼上。
通過這樣的觀察與分析就能得到結論,這些地界的毛、發、骨、肉等只是身體的某部分,它無思念,無記,空,非有情,而應該只是觀察它們是堅硬的地界。
在修習界分別觀時,若只是觀地、水、火、風四界是不夠的,行者還需觀二十部分的身分是地界,十二部分的身分是水界,四部分是火界,六個部分是風界,就如在《大象跡喻經》所指出的。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一切都得靠奮鬥。對五蘊也是一樣“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語]》,《中部》卷一)唯有通過仔細詳盡的修,我們對五蘊的執取才可能放下。
“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粗、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 (《小部.感興語》)
當遇到障礙或心為煩惱入侵時,觀照者能安靜地面對它,正知現象的無常,以及現象依賴眾緣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過去的煩惱習氣將不會起作用,他的心柔軟適業,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態度來應對障礙或煩惱。
我們應致力斷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結,煩惱等,並思惟應如何應用佛法去對治,以及如何去滅除苦,心一起粘著,就修習觀照。我們的感情作用和習氣是根源於對人、事、物的錯誤觀念,執著而放不下,所以應以無常觀、不淨觀對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觀對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對治;妒忌心以喜心對治;貢高我慢心以無常觀、無我觀對治。一直對境以舍念或舍想來對治。從十二緣起來看,觸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識滅→識滅故行滅。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這樣做。對名色法的觀照能使我們對身心有正確的認識,生起正見與智慧,由於智慧我們才得脫離眾苦。
概念其實是在我們的識裏,不論是意義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與識有關,離開不了識。在《雜阿含80經》裏佛說:“複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複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複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雲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佛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當我們在修習觀照時,依靠對三寶的信心,生起強烈要證取道果的意願,精勤地追循著正確的方法在聖道前進,這就是戒定慧學,或八正道,或更細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現在資訊便利,一個行者只有具足善根,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的修趨向證悟。但一切都得靠自己親自修持和體證,指導老師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參考而已。思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道理,精勤於證果。
此外,修習經行法不論是進行那一階的行走,或者那一位法師所傳的經行法,它的目的是在培育起專注的正念與定力,因此必須遵循一些固定的步驟,依這些固定的步驟行走,來培育正念與定力,這樣才能獲得經行的成果。我們因為不善於觀照照見五蘊的生滅,被色相續(rūpassasantati)的假相所覆蔽,所以不現起無常相。因為不能觀照生滅的逼惱,為四威儀所覆蔽,故不現起苦相。因為不能觀照種種界的分別,為堅實所覆蔽,故不現起無我相。
學佛是為了厭離(nibbidaya),離欲(貪viragaya),滅盡(nirodhaya)而修。厭離什麽呢?厭離五蘊!離欲什麽呢?離由五執取蘊所起的欲貪!滅盡什麽呢?滅盡對五執取蘊所起的欲貪!其結果就是完全捨棄五蘊,無執取而涅槃。這條解脫的道路即是八支聖道(Ariya athāngika magga)或八正道,也即是戒、定、慧學,或詳細的三十七菩提分法,由此而達到苦滅。觀照的成果是遠離(vivekanissita)對五蘊的執取,這是心念處的‘定心’和‘心離貪’。觀照的成果是離貪(virāganissita),離於五蘊的執取,這是心念處的‘有上心’‘心離貪’和‘心離癡’。觀照的成果是滅尽(nirodhanissita),滅尽對五蘊的執取,這是心念處的‘心解脫’。
最有效的修習當下的方法:
(1)常修習安般念,在處理其他事物時,專心做好它,不要讓心被思念和感情污染了。一處理好它,就靜靜的修安般念。
(2)心一得安止(samatha),就在出息時配合修習慈愛,把慈愛心散發出去。這種慈愛是不針對個人的,它是無私的,廣大的慈愛心。若從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美(高貴)、醜(低下)、遠、近來修的話,過去的現象已經完畢,所以不用修。未來的現象還未到達,所以不能修。因此,就只修九種:現在、內、外、粗、細、美(高貴)、醜(低下)、遠、近。這九種現象。
(3)觀照是一種了知身心是無常、苦、無我的智慧(pañña)。其他的智慧是無法了知三法印的,只有觀照所得的智慧才能了知三法印。《清淨道論》說蘊品裏說:“見想、行為無我者,則善知意思食,能於無我中而舍斷我的顛倒,超越於見流,解除見的軛,從見漏而成無漏,破除以此為真實住著的身系,不取於我語取。”善於修習的行者能在念念之中,見到‘想’的因緣生,以及因緣滅的真相,若是因緣生滅的就是無我。就能舍斷執著於我的顛倒,超越於見流,滅除見漏而成無漏。這樣,心就能安住於當下。
(4)根觸境時,喜歡的要遠離;討厭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 要捨棄。聲聞弟子要慚恥厭惡對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滅盡它,捨棄它,天天我們要抓緊自己,不要縱容自己去追求好看的,好聽的,好聞的,好吃的,舒服快樂的,順意的,這些太多了,到處皆是,我們對它們要舍離。不要厭煩醜陋的,難聽的,難聞的,難吃的,不舒服的,不順意的,這些太多了,到處皆是,我們對它們不要逃避。這是聖人修根的方法。不逃避的話,那不是苦?所以在遇到苦時就觀照它,破除對它的厭惡,觀照它以見到無我的真相。
要對‘想’正確的破除,在《佛說法印經》裏提到:“住三摩地觀諸色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聲……香……味……觸……法亦皆滅盡,離諸有想。 如是觀察,名為‘無想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即得知見清淨;由是清淨故,即貪、瞋、癡皆悉滅盡;彼滅盡已,住平等見。住是見者,即離我見及我所見,即了諸見,無所生起,無所依止。” 如是觀照,能把‘想’與‘我見’徹底滅盡。在《雜阿含80經》裏提到:“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複有思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明白這一點,就能放下‘想’和‘我見’。當下,紛亂的心就能歸於寧靜。
一位聖者不會因為學會斷除想而變成白癡,像患了老人癡呆病似的,他們的正念非常的強大,他們以強大的正念,時時刻刻的觀照,不造惡業。因此他們的業得以滅盡,在死後就不用回來輪回了。
(5)在《相應部2.2》佛陀說:“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滅了整堆苦。”當我們不再對觸六境時生想,生起貪愛,就不會去執取,無執取就不造業,沒有業就不會輪回,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就滅了。
最後,在《中部133經》裏,佛對婆羅門說:
“不顧於過去,不欣於將來;
過去已拋棄,未來還未至;
當下願能見,慧觀每一法;
肯定不動搖,修習得徹見;
今日精勤修,誰知明日死?
欲避死魔眾,家產無能拒;
唯獨欲勤者,精進日夜修;
牟尼稱彼為,一夜賢善者。”
的確是正法的壽命很短,只不過區區5000年,現在已去了2557年,所以善根很重要,而具有慧眼認識正法更重要,所以常常思惟:人身難得啊,佛法是珍貴難得聞,這樣一個具足善根的修行人,自然會遇到正法,開始認真的修行。
願行者共勉!
注釋:
1 見清淨(Ditthi-visuddhi),這詞出現在《七車經》裏,是修行階段的另外一種分法。
2 當下(paccuppanna)。身心的實相顯現而不與我們的貪欲相應的時刻。比如‘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我們在修行時就會體驗當下。《大念處經》裏所提到的三心:熱誠(Atapi)、正知(Sampajanna)、正念(Satima)配合在一起,將‘我在坐’的妄執轉變成‘坐的色身’;這就是當下。(引用---身念處禪觀修法)
3 在「生滅隨觀智」階段,禪修者必須觀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們的當下刹那(khana paccuppanna),並很清楚地觀照到它們極其迅速的生滅。從「壞滅隨觀智」開始,禪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壞滅,觀智成熟時,將會只看到行法的壞滅。此時,禪修者在觀照稱為「所知」(ñata)的行法之同時,也必須修習「反觀」(pañivipassana),即觀照稱為「智」(ñana)的觀智也是無常、苦、無我。禪修者如此觀照所有內、外、過去、現在、未來行法的壞滅為「無常、苦、無我」之後,會看到沒有任何東西可執取的諸行法之過患,並因此對它們感到厭離,內心之中自然會產生從它們當中獲得解脫的願望,尋求唯一的無為法——涅槃。(引用---帕奧禪師:趣向涅槃)
1 則留言:
師父好
十一種五蘊的觀察中
(過去、現在、未來、內、外、好、醜、遠、近、粗、細) 這些不都是概念法嗎?
為什麼還要做這樣的觀察?
這與如理作意不衝突嗎?
以上問題請教師父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