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佛教朝暮課誦---晚 課
晚 課
{注:斜體之文,唯領誦者唸}
敬禮三寶
世尊,遠離塵垢,斷盡無明煩惱的阿羅漢,自證成正等正覺,我禮敬佛陀、世尊。[一頂禮]
法,世尊已善妙及詳盡解說,我禮敬法。[一頂禮]
世尊之追隨者,良好修行於道的僧伽,我禮敬僧伽。[一頂禮]
現在讓我們禮讚佛陀,世尊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三稱]
現在讓我們來誦憶念佛陀之德行
世尊的名聲與威望,普遍的傳揚著。如是世尊,應供(遠離塵垢,斷盡無明煩惱的阿羅漢)正等覺(正等正覺,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善教之尊者。
現在讓我們來禮讚佛陀
佛陀具有阿羅漢之崇高美德、清淨、無上智,與大悲共聚於一身,他覺醒有智者,猶如太陽照耀,蓮花綻放。我禮敬無上清淨的征服者。佛陀是一切眾生最安穩的皈依處。
第一項,我以至高崇敬之心如此憶念,我俯首禮敬佛陀。
我是佛陀的僕侍,佛陀是我偉大之善導;佛陀是眾苦的摧毀者,賜於我滅苦的利益與幸福,對於佛陀,讓我奉獻此身心,對於佛陀至上覺悟的真理,我將恭敬的奉行。
於我並無其他皈依處,卓越的佛陀是我真正的皈依處。 以此虔誠的真實語,願我在導師的正道中成長。以此禮敬佛陀所生的一切功德,願一切險難都不生起。
[一頂禮並俯首誦]
從我的身、口、意,
對於佛,我所造的任何惡業,
請求佛容受及原諒一切過失,
在將來,對於佛,我會更謹慎。
現在讓我們來誦憶念法之功德
世尊所善妙及詳盡解說之法,須經學習和奉行,親自體會和自見;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時間與空間;請來親自查看,向內返照,智者皆能各自證知。
現在讓我們來禮讚法
法具有善妙及詳盡的殊勝功德,可分為道與果,學位與解脫位,護持法者,依教奉行的人,將免墮惡道。
我虔誠的禮敬卓越的法,黑暗的摧毀者。 “法”是一切眾生最安穩的皈依處。
第二項,我以至高崇敬之心如此憶念,我俯首禮敬法。
我是法之僕侍,法是我偉大之善導;法是眾苦的摧毀者,賜於我滅苦的利益與幸福。對於法,讓我奉獻此身心。對於法至上善妙的真理,我將恭敬的奉行。
於我並無其他皈依處,卓越的法是我真正的皈依處。以此虔誠的真實語,願我在導師的正道中成長。
以此禮敬法的一切功德,願一切險難都不生起。
[一頂禮並俯首誦]
從我的身、口、意,
對於法,我所造的任何惡業,
請求法容受及原諒一切過失,
在將來,對於法,我會更謹慎。
現在讓我們來誦憶念僧伽之功德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弟子),良好的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弟子),直接的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弟子),正確的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
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弟子),適當的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
他們即是四雙八輩人,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
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
應當佈施供養,應當合什敬禮。
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現在讓我們來禮讚僧伽
從法而生,僧伽具有“良好修持”之美德。由此八位賢聖所組成:
(向須沱洹,須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羅漢,阿羅漢[四果])以善持戒律與多種美德引導其身心,我禮敬那過著清淨梵行的聖眾。僧伽是一切眾生最安穩之皈依處。
第三項,我以至高崇敬之心如此憶念,我俯首禮敬僧伽。
我是僧伽的僕侍,僧伽是我偉大之善導;僧伽是苦的摧毀者,賜於我滅苦的利益與幸福,對於僧伽,讓我奉獻此身心。對於僧伽之“良好修持”我將恭敬的奉行。
於我並無其他皈依處,卓越的僧伽是我真正的皈依處。以此虔誠的真實語,願我在導師的正道中成長。以此禮敬僧伽的一切功德,願一切險難都不生起。
[一頂禮並俯首誦]
從我的身、口、意,
對於僧伽,我所造的任何惡業,
請求僧伽容受及原諒一切過失,
在將來,對於僧伽,我會更謹慎。
四梵住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四梵住
(慈)
一切眾生,
願他們無仇怨之心,
願他們都不互相侵犯殘害,
願他們都安樂,沒有身心的苦惱,
願他們善於保護自己,遠離一切災難與苦痛。
(悲)
一切眾生,願他們脫離眾苦。
(喜)
一切眾生,願他們不失去所獲得的利益。
(舍)
一切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
是自己業的繼承人;
由自己的業而生;
是自己業的親族;
依自己的業支撐而活;
不論他們造的是何種業,
善的或惡的,
他們必將去承擔。
三法印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三法印偈
當一個人以智慧觀照時,
得見“一切行無常”,那個時候, 他將厭倦於自己所沉溺的諸苦,
這就是導向清淨之道。
當一個人以智慧觀照時,
得見“一切行是苦”,那個時候,他將厭倦於自己所沉溺的諸苦,
這就是導向清淨之道。
當一個人以智慧觀照時,
得見“一切法無我”,那個時侯,他將厭倦於自己所沉溺的諸苦,
這就是導向清淨之道。
在這些人群中,
能夠渡彼岸的人很少,
至於其餘的人,
都徘徊於此岸。
那些善於遵照正法,
依教奉行的人,
他們將能到達彼岸,
渡過那難渡的死亡領域。
作為智者,應捨棄黑暗的法,
而開展清淨光明的法。
由在家而出家,
喜歡獨處於幽僻之地,
應當求的是法樂,
捨棄欲而無所要求,
智者喜歡于清淨,
去除自心的污垢。
五蘊重荷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五蘊重荷偈
五蘊是難以背負的啊!
人們背著這極重的東西,
背起這麼重的東西是世間的苦,
把它放下或舍去是安樂,
諸位聖者已將這重東西放下,舍掉了,
也不再抓取其他重東西上來,
他已將欲望連根拔除了,
已完全結束了欲望,完全地熄滅了,一點也不餘留。
世尊最後的教誨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世尊的最後教誨偈
諸位比丘! 我要提醒各位:
一切因緣和合法必將會敗壞的,
各位不要放逸,
應當努力求進步,
這就是世尊最後的教誨。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衣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衣物中,尚未經過省思的,那些衣物,只是為了排除寒冷,為了排除炎熱,為了抵禦惡風、烈日、虻、蚊,以及一切爬蟲類的侵擾,同時以便覆蓋身體,得以遮羞。
食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飲食中,尚未經過省思的,使用那些飲食,不是為了縱情玩樂,那不是為了肥壯,
那不是為了美麗,那不是為了裝飾,
只為了維持這個身體,讓他能夠支延生存下去,令不損傷,以便助于修習梵行,依照如此的實行,我將消除舊有的(饑餓)感受,以及不令新的(飽脹)感受產生,這樣我才不致(生理上)受苦,而得以無過的安住。
住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房舍臥具中,
尚未經過省思的,那些房舍、臥具、
是為了排除寒冷,為了排除炎熱,
為了抵禦惡風、烈日、虻、蚊,以及一切爬蟲之類的侵擾,同時也是為了防禦惡劣的天氣所引起的險難,以便讓行者擁有安全修行的地方。
藥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以治療病痛的藥物、藥具,還未經過省思的,那只是為了消除種種疾病所引起的苦受,以便使自己從病痛中解脫出來,以得安適與自在。
蘊護衛偈
我散發慈心給予廣目,
給予伊羅缽多我散發慈心,
我散發慈心給予舍婆子,
給予黑瞿曇我散發慈心。
我散發慈心給予無足的眾生,
給予兩足的眾生我散發慈心,
我散發慈心給予四足的眾生,
給予多足的眾生我散發慈心。
願無足的眾生別傷害我,
願兩足的眾生別傷害我,
願四足的眾生別傷害我,
願多足的眾生別傷害我。
一切有情,一切生物,一切生命,所有一切,
願他們都遠離險難,
願他們都吉祥幸福。
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
但爬行的眾生,蛇、蠍、蜈蚣、
蜘蛛、蜥蜴、鼠等卻有限量,
願我作出的護衛,
使這些眾生都避開我,
(在此) 我禮敬世尊,
我禮敬七位正等正覺者。
盎哥摩羅護衛偈
姐妹,自我入聖以來,我不曾蓄意去奪取任何眾生的生命,以這真實的話語,願你獲得平安,願你胎中的孩子也一樣平安。
七覺支偈
開悟的條件即是: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還有定覺支,以及舍覺支。這七覺支都是所有智者牟尼(佛) 所詳盡解說的。若能不斷的修習與提升,勢將獲得神通,悟道及涅盤。以此真實的話語,願你永遠平安無恙。
曾有一次,佛見目犍連及迦葉尊者受到疾病的折磨,佛為他們開示七覺支法。當他們獲得法的喜樂,即時從病痛中得以解脫出來,以此真實的話語,願你永遠平安無恙。
曾有一次,當法王(佛)染上了疾病,佛叫純陀長老親切關懷地誦出此經 。當佛獲得法的喜樂,即時從病痛中解脫出來,以此真實的話語,願你永遠平安無恙。
這三位大聖者的病得以去除,就如正道破除一切的煩惱,依大自然的法而得以解脫。 以此真實的話語,願你永遠平安無恙。
緣起法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於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是起了這整堆苦。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死、愁、悲 、苦、憂 、惱 滅, 如是滅了這整堆苦。
迴向功德
現在讓我們來誦念迴向功德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予對我有大恩德的戒師,善於扶助及教導的師長們,父母親及一切親屬,英明勇敢的統治者,具足崇高德行的人,梵天、帝釋及魔羅,諸天神眾及護法,閻羅及一切人類,怨親債主或不相識的人,願他們都得到和平與安樂,並帶來吉祥與幸福,盈溢著三種樂(現世, 來生及涅盤),直到圓證於涅盤。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予一切眾生,使我(們)能立即斷除欲望及執
取,以及心中的污穢,在我(們)還未達到證悟涅盤之前,必須摧毀一切的障礙,每一生每一世,以殊勝的正念及智慧,及無比的精進,剷除一切的煩惱,惡魔將不再有任何機會,乘隙破壞我(們)的精進了。
佛陀是我卓越的皈依處,佛法是我至上的皈依處,辟支佛及僧伽是我(們)殊勝的皈依處,以此無比的威力,不再給予魔羅任何機會。正等覺者是眾生的皈依,已降服五欲魔患,自證最高智慧,已宣示無上的四真諦,我願禮敬摧服眾魔軍的十方諸佛。
願以此真實語,普願眾魔患皆消失,願我往生的親戚獲得我 (們)所迴向的功德,願他們離苦得安樂。
功德迴向偈
現在讓我們做功德迴向
願我所作之功德,現在或是過去者,
迴向給于諸有情,無量無邊無窮盡,
我所敬愛有德者,父親母親如斯等,
能見或是不見者,中立或是敵對者,
世間一切的眾生,三界四生諸有情,
五蘊一蘊或四蘊,輪回大小世界中,
在此迴向之功德,願諸有情皆隨喜,
尚未知此迴向者,惟願天人代傳報,
由此隨喜所作因,及我迴向之功德,
願諸有情常安樂,遠離一切仇與怨,
願諸眾生獲安樂,一切願望皆成就。
三寶經
([寶經]-[南傳大藏經經集]第二品)譯者不詳法增潤飾
天空或地上,眾生來聚集,願眾生安樂,汝等應諦聽,如來所說法,(千萬劫難遇)。
天地諸神祗,汝等應諦聽,人民日與夜,獻奉諸供品,應慈愛彼等,精進施佑護。
于此處他界,或于諸天上,無論何種寶,難與如來等,唯於佛陀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釋迦之聖者,親證般涅槃,解脫於貪欲,無生最尊上,別無有他法,可與其比倫,實爾達摩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佛陀所讚歎,修定念相繼,淨念無間斷,(可證殊勝果),實爾達摩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四雙八輩者,賢者所稱讚,佛陀之弟子,施彼得大果,唯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喬達摩教中,離貪比丘眾,堅心勤修持,進趨不死城,享受涅槃樂,于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如石柱立地,不為四風撼,佛子見聖諦,真信亦如是,唯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瞭解聖諦人,極崇八正道,世尊之教法,具最上智慧,彼諸難調服,亦不受八生,于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慧眼證道者,遠離於三法,謂身見懷疑,戒取諸邪儀,解脫四惡趣,不作六逆罪,于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由諸身口意,彼所作惡業,悉皆不覆藏,智慧見道者,若造新惡業,實為難思議,于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猶如叢林頂,初夏花盛開,佛陀微妙法,指引涅槃路,教證臻至善,唯於佛陀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無比至善者,真知善施捨,圓滿戒定慧,廣演四真諦,唯於佛陀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不顧于過去,不欣於將來,永斷於生死,貪欲不再生,命盡如油燈,油耗而寂滅,于諸僧伽中,具足如斯寶,由此真諦故,願一切安樂。
(佛說此經己,爾時薩迦天王等聞法歡喜頂禮三寶,願一切眾生,信受奉行,得大安樂,即於佛前以偈而贊三寶曰):
天空或地上,來集此神祗,我等應敬禮,圓滿佛陀尊,人天所崇敬,願一切安樂。
天空或地上,來集此神祗,我等應敬禮,圓滿達摩尊,人天所崇敬,願一切安樂。
天空或地上,來集此神祗,我等應敬禮,圓滿僧伽尊,人天所崇敬,願一切安樂。
註:( )括弧內文句原文没有。
吉祥經
([小部]-[小誦經]-[南傳大藏經],法增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于深夜時,有一金光四射天神,蒞臨佛所,遍照祗園,行近佛前,頂禮佛足,立於一邊,以偈而問佛:
諸天與世人,企求諸善德,思維吉祥義,祈佛為示知。
爾時佛慈愍,天神與人眾,開示勝吉祥,以偈而答曰:
不親近愚人,應親近智者,敬禮有德者,此為最吉祥。
家居擇善處,往昔修善業,決心行正道,此為最吉祥。
廣學善工巧,戒學具律儀,真實柔和語,此為最吉祥。
孝順于父母,護養妻與子,正命維生計,此為最吉祥。
佈施修十善,扶助諸親族,不作諸罪業,此為最吉祥。
禁絕造諸惡,不染麻醉物,精勤修善法,此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遜,知足常感恩,適時聽聞法,此為最吉祥。
忍辱易受教,詣沙門僧伽,請教於佛法,此為最吉祥。
善御修梵行,徹了四聖諦,親證悟涅盤,此為最吉祥。
雖接觸世法,清靜無憂惱,安穩離垢染,此為最吉祥。
人天如是修,能勝諸怨敵,隨處皆安樂,此為最吉祥。
慈愛經
(南傳大藏經,[經集]第一品,法增譯)
(這是佛向五百位比丘開示的《慈愛經》。因為比丘眾在樹林修禪時,樹神來搗亂,
令比丘眾無法住下去,他們回去向佛報告後,佛為他們開示此經,比丘眾再回原
地時先修慈愛,樹神因而為慈心所感化。)
如是修習之賢善,以此親證寂清涼,
常養勤快與真誠,正直言語意和婉,
待人和藹不驕慢。知足易養俗務少,
儉樸六根悉平靜,謹慎謙虛不俗攀。
慎勿違犯纖細罪,以免將來智者訶,
應常散發慈愛心,惟願眾生得福安。
普願一切諸眾生,心常喜悅住安樂。
凡有生命強或弱,高壯中等矮粗細,
可見或是不可見,居於鄰近或遠方,
已生或是將生者,一切眾生常安樂。
願彼恒於一切處,不鄙視亦不欺瞞,
假使忿怒怨恨時,心亦不念彼得苦。
猶如母親以生命,護衛自己獨生子,
願能如此于眾生,施放無限慈愛心。
慈愛遍及全世界,上下地平四維處,
遍滿十方無障礙,無有仇恨或敵意。
無論行住或坐臥,若是心中覺醒時,
應常培育此正念,此乃最高之德行。
心中不落於邪見,具足戒德與慧觀,
去除欲樂之貪戀,必定不再生於胎。
注:( )括弧內文句原文没有
倡印者
“法施勝眾施,
法味勝眾味,
法喜勝眾樂,
愛盡滅眾苦。”
---南傳法句經354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