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從五比丘和須跋的例子看阿羅漢的道與果


從五比丘和須跋的例子看阿羅漢的道與果

法增比丘


必須證阿羅漢果以斷輪回

[大般涅盤經]裡世尊告諸比丘說:「諸比丘!因為我等不證知、不通達四種法,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是那四種法呢?諸比丘!因為不證知、不通達聖戒,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定,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慧,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因不證知、不通達聖解脫,我與汝等如是長久輪回流轉。諸比丘!若有覺知、通達聖戒、聖定、聖慧、聖解脫等四法,則斷盡有欲,滅盡導有之渴愛而永不再生。」

我們在經過學習戒學一段日期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觀照,觀照的要点是必須澈底的去觀照五蘊諸名色法,並且順序從觀照色法做起。觀照它是無常、苦、無我。然後進而觀照名法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苦、無我。

世人執著于有眾生,有有情,認為自己不滅,是墮於常見;這是「因為沒有專注生滅,為相續所覆蔽,因此不現起無常相。」([清淨道論]21品)。有些人認為死了就沒了,滅絕,是墮於斷見。正觀的人,如實的知道五蘊,便精勤地厭離於貪,為寂滅而努力行道,佛稱這種人為具眼者。

在[增支部IV.189經]裡佛言:「比丘!此世間為‘想’所引導,此世間為‘想’所牽。‘想’生之後,此世間為‘想’所支配而行。

在[長阿含.梵動經]中佛指出外道因為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故生起六十二邪見或惡見:即本劫本見十八,是過去計有我;末劫末見四十四,是未來計有我。十八過去有我見:即常見論四,亦常亦無常論四,有邊無邊論四,無因而有論二,種種論四。四十四未來有我見:即有想論十六,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八,斷滅論七,現法涅盤論五。修習上述的觀禪以破除這些邪見。

解除了想的執取後,行者要解除對識的執取。

在[相應部.犍度篇.第二無常品]:「世尊說:識是無常,以識所生起之因、緣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之因、緣所生起之識,如何是有常耶?」又[相應部.犍度篇.第三重擔品]:「世尊說:若識之滅、息、沒者,則苦滅、病息、老死沒。」在[雜阿含42經]裡佛陀討論七處善三種觀義指出:「雲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雲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雲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雲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雲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雲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雲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是識如實知。」一個行者在死時(名色滅)捨棄識,讓它自然的停下來,不要起任何的念或識,識自然滅。這必須在平時常常修習它,不然可能一念生起,又再輪回去了。

阿羅漢果要修的根

在[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阿羅漢果?答:十一。”

是那十一根呢?即是:
1.信根。
2.勤根。
3.念根。
4.定根。
5.慧根。
6.樂受根。
7.喜受根。
8.舍受根。
9.未知當知根。
10.已知根。
11.意根。

阿羅漢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十一根。

阿羅漢的道與果

阿羅漢道智──阿那含聖弟子已斷五下分結(orambhagiyasam-yojana),但還有五上分結(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縛他於生死輪回裡,這是要斷色貪或色界生命之欲,無色貪或無色界生命之欲,掉舉、我慢與無明。

[相應部五 第二 覺支相應]裡佛說:「諸比丘!有五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此為五上分結。」

在[相應部五 第一 道相應] 裡佛說:「諸比丘!有五種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種上分結,應修習八支聖道。」

因此阿羅漢的道是斷除五上分結。‘色界貪’是對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色界定境界的貪愛。由初禪至四禪,因為離開了欲界,依修定的業處的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光明遍、虛空遍、安般念等而入定,因此所入的境界是色界。

‘無色界貪’是對無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四禪八定等境界的貪愛。四禪八定因為離開了欲界,不依色界的地水火風等業處,而是依無色界的‘空無邊’、‘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而入定,所以禪定的境界是無色界。有定力的修行者,很容易迷失在色界及無色界的四禪八定裡。

‘掉舉’是指心不能靜下來、在修定時心一直是往世間法跑去,但‘掉舉’的深意是內心深處不安止:不能安心。因內心的不安,故不能證果,生死輪回不能解除。

‘我慢māna’是指由我、及我所生出來的種種慢。這慢有三種:慢是一種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己稱讚自己,現起是虛榮,近因是生於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極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會使一個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於自我評估,自認比別人優越(atimāna),不如(omāna)或相等(māna) ([增支部]VI, 49)。它的對治是以無常觀,不淨觀和正思惟來消除。佛說:「我從昔來至今現在,常說慢過、慢集、慢生、慢起,若於慢無間等觀,眾苦不生。」([雜阿含105經])因慢生起,行者不能修習十種舍:即六支舍(六根門的舍)、梵住舍(修行者對眾生的舍)、覺支舍(舍覺支)、精進舍(憶念舍)、行舍(八種定的行舍與十種觀智的行舍)、受舍(不苦不樂受)、觀舍(對諸行的中舍)、中舍(保持善心的平衡和諧)、禪舍(對禪定境界的舍)、和遍淨舍(心住於舍,舍念清淨)。

[毗婆沙論]和[阿毗達磨品類足論]把‘我慢’細分為七種:‘單慢’(自己與他人比),‘過慢’(偏說自己優越),‘慢過慢’(以慢心反說自己優越),‘我慢’(內執有‘我’,外執有‘我所’),‘增上慢’(以慢心未證言證),‘卑劣慢’(對他人多分勝者說自己少分卑劣,或知道自己卑劣仍不服他人),‘邪見慢’(作惡仍然貢高)。這有助於認識我慢的多元性。

最後‘無明’是指無有智慧,猶如盲眼的瞎子,雖有肉眼,但無慧眼。佛教的道理如四真諦、十二緣起、苦、空、無我等、眾人不明白也不想知道。眾生就在無明障礙下,把五蘊當成是我、我所有。因此眾生就繼續在大黑暗裡繼續造更多的惡業,長夜輪回。

佛說:「諸比丘!我等由於不懂四法,未看清四法,汝等與我都在此生死輪回中流轉了如此之長的時間,遊蕩了如此之長的路程。何為此四法?戒、定、慧與解脫。但是,諸比丘,當懂得並看清這四法時,斷除的是生死愛欲,不再有生死。」([大般涅盤經]》,[長部]十六經])

為證得道果,第七聖者向阿羅漢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覺支,以三相反復思惟觀察,並在行舍智後由一意門轉向生起隨順智及種姓智,而在種姓智後生起阿羅漢道及智。它斷了四漏的有漏與無明漏。它也斷除了其餘不善心所:癡、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沉與睡眠,所以阿羅漢也被稱為漏盡者(Khinasava)。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9.9]) 受、想、行、識也如是。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10.10]) 受、想、行、識也如是。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蘊相應11.11]) 受、想、行、識也如是。

阿羅漢道要修的是十聖道,那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解脫知見。

在[中阿含.聖道經]中佛說道:「雲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雲何正(解脫)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智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阿羅漢)成就十支。

雲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

雲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在[沙門果經]裡佛對阿闍世王說沙門的現世果報:「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五蓋),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心得安止定,四禪),比丘之心,傾注于智見(定後生起的智見)。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種所成、父母之所生,飯粥所長養者,是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之法。我之識與此相關連、依此而存在者。”」如是沙門能照見色的無常。這是修行人所能得到的現世果報。

故此三果聖人以下的學者成就八支,即八正道。而漏盡阿羅漢則成就十支,即無學八正道加無學正解脫與無學正(解脫)智。因此正解脫就是涅盤,正解脫智就是知道證悟涅盤。

阿羅漢果智──它也有兩三個果心,因他煩惱已斷盡故,所以他是人天的應供者。阿羅漢有信解脫、身證、俱解脫、見到及慧解脫五種。他是第八聖者。

修阿羅漢道須觀五蘊為病、癰、刺、殺、無常、苦、空、非我

在[雜阿含259經]裡舍利弗對摩訶拘絺羅說:「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複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複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觀五受陰法是病,為何是病?因它們是不堅實的,不健康的,無常的,是苦的,是煩惱的,是不可樂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癰,為何是癰?因它們是骯髒的,腫脹的,出膿的,極痛苦的,必死的。觀五受陰法是刺,為何是刺?因它們是刺痛的,極痛苦的,不自在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殺,為何是殺?因它們是怨敵,是怖畏,是禍,是災患。觀五受陰法是無常,為何是無常?因它們是變易的,不穩固的,動搖的,不恒久,毀滅的。觀五受陰法是苦,為何是苦?因它們是不自在的,不能自主的,是愁悲苦憂惱法。觀五受陰法是空,為何是空?因它們是不長久的,變易法,不實的,毀壞的,虛幻的。觀五受陰法是非我,為何是非我?因它們是非自,非我,非他,非任何人的,不屬於任何人。

五比丘的證果

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Kondañña)是為悉達多太子看相的八位的婆羅門之一,也是最年青的,他精通三部吠陀,是唯一宣稱太子會成為佛陀的婆羅門。他在為太子看完相之後,就與其他四位同伴---跋提迦(Bhaddiya),衛跋(Vappa),摩訶男(Mahānāma),與阿說示(Assaji)出家修行去了,並期待著太子悉達多菩薩成佛後向他學習。後來菩薩在烏魯維拉(Uruvela)修六年苦行,五比丘陪伴著菩薩共修。但是菩薩發現苦行不是正確的方法後,放棄苦行,並接受牧羊女的供養。於是五比丘就離開了,前往仙人墮處(鹿野苑Isipatana)。

五比丘離開了悉達多菩薩後,在鹿野苑修苦行,佛陀在覺悟七星期後,在大梵天王的啟請下才答應開示佛法,因此佛陀決定先向五比丘說法。

在講[轉法輪經]後憍陳如生起遠塵離垢之法眼:「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因而首先開悟為須陀洹。他證悟了什麼呢?他明白了佛法的四聖諦法。集法與滅法是生滅法,所指的是色法,也即是色身是生滅的,這是十六觀智的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na),因此憍陳如對四聖諦法在聽完 [轉法輪經]後對生滅的色法已知、已修、已滅、已證。因此佛才說:「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這時他已七十歲。一個年紀這麼大的人向一個比他年青幾十年的人學,真是難以相信,世人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以老賣老,由此可見他是真心的。當然當時佛教還未出現,他還是一個婆羅門的修行者,婆羅門教信大梵天王是造世主,婆羅門教徒有善根的相信佛陀,他應是第一人。

同樣的,其他四位比丘---跋提迦,衛跋,摩訶男,與阿說示在聽完[轉法輪經]後分別在兩天至四天內證得初果,而在五天后佛陀為他們開示[三法印經]([無我相經])後一起證得阿羅漢果。在那五天裡,佛陀沒有開示任何法。只是讓他們充分的通曉[轉法輪經]的深意。他們在聽完[三法印經]後如何證悟呢?首先他們都是波羅蜜極是雄厚的行者,他們也分別是對一切的名色法,五蘊法的色受想行識,真正的看到五蘊是生滅的,他們能透徹明白五取蘊----即是色執取蘊、受執取蘊、想執取蘊、行執取蘊、識執取蘊的的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勝、劣、遠、近十一種情況的真相,它們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因此他們對四聖諦法苦已知、苦滅道已修、苦集已滅、苦滅已證。

以[雜阿含42經]所討論的七處善三種觀義來看的話,那即是於色已知,色集已斷,色滅已證,色滅道已修,色味已知,色患已除,色離已越欲貪。於受已知,受集已斷,受滅已證,受滅道已修,受味已知,受患已除,受離已越欲貪。於想已知,想集已斷,想滅已證,想滅道已修,想味已知,想患已除,想離已越欲貪。於行已知,行集已斷,行滅已證,行滅道已修,行味已知,行患已除,行離已越欲貪。於識已知,識集已斷,識滅已證,識滅道已修,識味已知,識患已除,識離已越欲貪。

五比丘的善根可以從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來解釋。他們對菩薩都有信心,所以疑斷;他們無貪,可從修苦行看出;他們棄菩薩而去,同時他們同意在見到菩薩時不要招呼他,所以有一些嗔;修苦行是一種戒禁取;要修苦行求解脫說明是身見;因此有些不同程度的五下分結。修苦行及修定是色界貪與無色界貪;掉舉應該還有;認為修苦行是善法,及不要招呼菩薩是我慢;因此無明當然存在。這說明了五上分結。所以五比丘會在幾天內證悟阿羅漢果,斷除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是有很強的善根的。

須跋的證果

在[大般涅盤經]裡記載須跋(Subhada)以一個一百二十歲的外道修行人,在聽到佛要涅盤的消息,獨自前來,心想既然佛陀要涅盤了,要是不向佛陀發問問題,解除他自己心裡的疑惑,將來決不會再有機會的。

他對佛問道:「瞿曇!那些沙門、婆羅門,有僧伽、有弟子,智者而有名聲,為弟子之師、一教之祖、大眾尊敬者,猶如不蘭迦葉、末伽梨僑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羅、波浮迦旃、 薩若毗那梨弗、尼健子等,他們都自言,以自已的智慧而知?或都不知? 或對諸法或某部分知、某部分不知呢?」

「止止!須跋!不要這麼說:他們以自已的智慧而知? 或都不知? 或對諸法某部分知、某部分不知呢?須跋!我為你說法,請你諦聽,善憶念之,我當為你說。」

須跋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須跋!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而,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須跋!
   我歲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我出家以來,
   已經五一年,
   正理正法地,
   常作偏遊行,
   於此境地外,
   則無沙門果;

   不但無第二沙門果、第三沙門果,亦無第四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而,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為什麼只有佛教中才有沙門果呢?佛時的外道與現在的外道都一樣,沒有四聖諦法,不修八正道,不解釋眾生輪回的真相,只是以教瞞騙的教義,自然不會有沙門果。

須跋聽後明白了,佛陀的教理才是真正的教理,於是請求出家,在獲得佛允許後,他獨住遠離,不放逸,誠心精勤而住,不久,他現世自知、證得圓滿之無上梵行。自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他如何證果呢?須跋是外道,他雖然長期修行,修各種法門,但不得法,唯有在佛陀的指導後,明白在佛法裡,有四聖諦,修八正道,十二緣起,不偏不孛,以正道修習,因他經已長期修行,具足戒定慧,但因為有少許的疑惑障礙他的開悟,在接受佛教後,透徹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認識五蘊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不久後就證了阿羅漢果。

五比丘與須跋皆是善根極強的行者,五比丘是最初證阿羅漢果者,而須跋則是佛時最後證阿羅漢果者。

許多後來的行者,只要是行正道,都能證得聖果。

結語

佛在[大念處經]裡說:「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阿羅漢),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阿那含)。諸比丘!當建立七年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六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六年間之念。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五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 四年... ... 三年... ... 二年 ... ... 一年 ... ... 七個月... ...六個月... ...五個月... ...四個月... ...三個月... ...二個月... ...一個月... ... 半月... ... 諸比丘!實不管任何人,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諸比丘!當建立七日間之念。如敘述: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四念處的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是唯一的修行道,煩惱是我們的,不是佛或菩薩或護法的,眼耳鼻舌身意在是我們這邊,不在佛或菩薩或護法那邊。我們是不是要修正道呢?

我們已經最少輪回了二千五百年的長時間,今生幸遇佛法,又怎麼能不努力呢?

法增比丘,澳洲佛寶寺。29/7/2009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四圣谛---4.苦滅道聖諦


四圣谛---4.苦滅道聖諦
(Maggasacca)

苦滅道聖諦的經文與解釋

在[大念處經]裡的經文∶é複次,諸比丘!苦滅道諦者何耶?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û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é諸賢!雲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û

這八正道是:正確的知見,正確的思惟,正直的言語,正當的行為,正當的職業,正當的努力,正直的憶念,正確的禪定。

八正道是中道,是導致苦息滅的道路。

在[大般涅盤經]中佛言∶「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第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Subhada) 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則無真正沙門。然,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這正道就是苦滅道聖諦的八正道。

在[自說]裡,佛說∶「像大海之水,只有一鹹味;此法亦複如是,唯一解脫味。」依這苦滅道聖諦的八正道就能達到解脫。

從痛苦與煩惱中解脫,從追逐兩個極端中解脫;一個極端是追逐感官的享受,佛說它們是低級,平庸,無益的凡夫之道;另一個極端是通過自虐的各種苦行以求達到解脫,它們是痛苦,無價值和無益的。

這八正道就是戒、定、慧三學。正語、正業、正命的三法包含在戒學中。正精進(正方便)、正念、正定的三法包含在定學中。正見、正思惟(正志)的二法包含在慧學中。它的開展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聖道分。佛在入滅前為弟子們說∶「我已為汝等制定法和毗奈耶(律),我入滅以後,汝等以此為師。」[1]

戒律或毗奈耶是為了培育圓滿的德行而制定的,法是為了幫助修行者達到圓滿的解脫而宣說的,它也包含了定學與慧學。

八正道(Ariya atthāngika magga)不是依照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次第來每一條個別學,它們應該一起學,初學者偏重中間四條,逐步掌握把八正道修習圓滿,在最高的程度,一個行者能同時照顧到八個。這八正道是修行的實踐,這種實踐乃是對諸行與諸法的無常、苦、無我的特相與它們是緣起法的認識。它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而是具體並是可以親自體證的。

為了激勵弟子們精進修習,佛說∶「諸比丘!我等由於不懂四法,未看清四法,汝等與我都在此生死輪回中流轉了如此之長的時間,遊蕩了如此之長的路程。

何為此四法?戒、定、慧與解脫。但是,諸比丘!當懂得並看清這四法時,斷除的是生死愛欲,不再有生死。」[2]

佛肯定三學而說∶「謹慎小心的人,全力遵守戒律,發展定與慧,就會成功地解決纏結。」[3]

八正道的修習

為什麼要修習八正道呢?在[相應部.道相應41-48經]裡佛陀舉出八個理由∶
(一) 為了遠離貪欲;
(二) 為了斷諸結;
(三) 為了永斷隨眠;
(四) 為了遍知行路 (行路指的是修道);
(五) 為了滅盡諸漏;
(六) 為了現證明解脫果;
(七) 為了智見;
(八) 為了無取般涅盤。

在[相應部.道相應40-90經]裡佛陀舉出七個有利的條件:

(一) 善友; (二) 戒具足; (三) 志欲具足; (四) 我具足; (五) 見具足;
(六)不放逸具足; (七) 如理作意具足。

在[相應部.道相應161-180經]第七品尋覓品裡,佛陀更詳細的指出∶「為了要證知,要遍知,要遍盡和為斷三種尋覓∶即欲尋、有尋和梵行尋,才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回向于舍而修習八支聖道,以便調服貪欲、瞋恚、愚癡。同時也為了究竟不死,趣向不死,究盡不死而修習八支聖道;也為了趣向涅盤,傾向涅盤,臨入涅盤而修習八支聖道;也為了證知,遍知,遍盡和為斷以下∶
三種慢:我是勝、我是等、我是劣;
三種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三種苦:苦苦、行苦、壞苦;
三種垢:貪垢、瞋垢、癡垢;
三種受: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
三種渴愛:欲愛、有愛、非有愛而修習八支聖道。

同時也為了證知,遍知,遍盡和為斷以下;
四種瀑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四種軛: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四種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七種隨眠:欲貪隨眠、瞋隨眠、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執著于生存)隨眠、無明隨眠;
五種妙欲:眼所識之色、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為可樂,可愛,引欲,可染的;
五種蓋:欲貪蓋、瞋恚蓋、惛眠蓋、掉悔蓋、疑惑蓋;
五種取蘊: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蓋、識取蓋;
五下分結:身見、疑惑、戒禁取、欲貪、瞋恚;
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所以應修習八支聖道。」

1. 正見(Sammā ditthi)

佛在[大念處經]開示道∶「然,諸比丘!正見者何耶?諸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至苦滅之道,諸比丘!此名為正見。」
正見是對四聖諦的正確瞭解,它是智慧修持的一部分,正見的生起,無明就斷了,就能解除纏結。與道品相關的有觀神足、慧根、慧力、和擇法覺支。佛在[相應部.諦相應]中開示道∶「如果不了知四聖諦,就不能證悟涅盤,不能解脫生死輪回。」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見?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擇,遍擇,次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是名正見。」

正見是能對這些苦,苦因的各種行法(組合法,因緣法)加以觀照而了知它們是因緣生,因緣滅,它們的本質是無常、苦、和無我。但凡夫因為四顛倒見的緣故,不能如實知苦,把苦當成樂。又不能如實照見世間的無常相,把無常當成常。又不能如實照見身裡的不淨,把不淨當成淨。又不能如實照見無我的名色法,把無我當成是我。是故在[增支部.卷四]裡佛言∶「此法為智者說,非為愚者。」

根據舍利弗的解釋,在念四聖諦時,正見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在前面討論的三諦裡已詳細分析過了。這裡是討論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這是通過選擇法門,普遍選擇法門,漸次選擇法門,選擇正確法門來修習,觀察,普遍觀察,觀察明白通達。

根據覺音在[清淨道論]所說是∶「以涅盤為所緣而能斷絕無明之根的慧眼為‘正見’。」

苦滅裡有壞滅(khayanirodha)和究竟滅(accantanirodha),壞滅是五苦因(無明、愛、取、行、業)的完全滅盡,這壞滅是因緣滅。另一種壞滅是剎那滅,即是行法有生、住、滅三時,在滅時即是剎那滅。究竟滅就是涅盤。

了知苦滅之道有世間聖道與出世間聖道兩種,觀禪時的專注心裡有五項聖道分(正見、正思、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屬於世間聖道。

正見是了知苦諦(即五取蘊)和集諦(五苦因),正思是思惟苦與集諦的三相,正精進是努力思惟三相(無常、苦、無我),正念是憶念,正定是專注於觀照。

世間的正見是當一位行者從聞法生信開始,皈依持戒及依法修行。這是隨覺智,隨順聞法等而對苦滅、苦滅道(的所緣)而起的智慧。出世間的正見是當一位行者證悟初果的那一刻生起。出世間聖道是了知滅諦與涅盤,它有七項或八項聖道分。若在初禪時觀照而證悟涅盤有八項聖道分,在二禪或更高的禪那時觀照而證悟涅盤只有七項聖道分,它少了正思惟一項。因為正思惟是尋心所,在初禪進入二禪時已經寂滅(不起作用)。在觀照時還必須反回觀照觀智心識本身也是無常、苦和無我。因它是因緣而生的。這是通達智,是以苦滅為所緣而通達四諦的智慧。

撒陀迦旃延來問佛∶「世尊!如世尊說正見,如何正見?雲何世尊施設正見?」佛為他開示說∶「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世人依有或無兩種觀念來看或執取事物。)

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煩惱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現象)不疑、不感,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所以者何?世間集(現象的生起)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上本來沒有的不會有);世間滅(現象的消失)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世上本來有的不可能沒有),是名離于二邊,說于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於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相應部.因緣相應15經])

為了破除我們執著于有一個常恒的我,以及轉世的識是否是同一個人的重要問題,佛對仙尼說∶「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abhisamaya,a 無bhi 間samaya等;或abhi現,samaya觀,理解);非無間等(若非現觀)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舍此陰(蘊)已,與(余)陰相續生。是故,仙尼!我則記說,是諸弟子身壞命終,生彼彼處。(彼人的識轉世去某某處。) 所以者何?以彼有餘慢故(還有我的觀念存在)。

仙尼!我諸弟子于我所說,能解義者,彼于諸慢得無間等(現觀);得無間等(現觀)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仙尼!如是弟子我不說彼舍此陰已,生彼彼處。(能捨棄識的不再轉世。)所以者何?無因緣可記說故。欲令我記說者,當記說:彼斷諸愛結,永離有結,正意解脫,究竟苦邊。

我從昔來至今現在,常說慢過、慢集、慢生、慢起,若於慢無間等觀,眾苦不生。」([雜阿含105經])

在[中阿含.嗏帝經]佛責駡嗏帝比丘說∶「汝愚癡人,我不一向說,汝一向說耶(記住我的話)?汝愚癡人,聞諸比丘共訶汝時,應如法答,我今當問諸比丘也。於是,世尊問諸比丘∶汝等亦如是知我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時諸比丘答曰∶不也。世尊問曰∶汝等雲何知我說法?

諸比丘答曰∶我等知世尊如是說法,識因緣故起,世尊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我等知世尊如是說法。」愚癡無聞眾生執著識是我,或執著死後去一個天國或佛國,這些都是屬於邪見,因此死後又再轉世投胎受報去了。

有智慧的弟子現觀諸蘊的生滅,不執持有一個常恒不變的我受善惡之報,在生命完結時,放下一切的顛倒見而涅盤寂滅,不再回來受苦。由此可知,正見是智慧的培育,它是與無明背道而馳的。

2. 正思惟(Sammā samkappa)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複次,諸比丘!正思者何耶?無欲之思,無恚之思,無害之思,諸比丘!此名為正思。」

這裡有三種思惟:(1)無欲:無欲之思或出離之思(Nek-khamma),(2)慈:無恚之思(abyāpāda)和(3)悲:無害之思(avihimsā ,思sankappa)。

無欲之思或出離之思,是明白耽欲的害處,貪欲無厭足的苦,而決定依佛所教修清淨行。無論心是觀照究竟名色法,五取蘊,五苦因或行法三相,這些都是世間的出離思惟。將心投入以涅盤為目標之思,是出世間的出離思惟。

無恚之思是在生活中,對有情眾生,以純潔關懷尊重愛護之心對待他們,不帶任何凡夫的欲染;若修慈心觀,修到禪那時的思惟,是世間的無恚之思。若觀慈心禪的名法三相,將心投入以涅盤為目標之思,就是出世間無恚之思。

無害之思是在生活中,對有情眾生,以純潔憐憫的心,願望他們安樂,甚至肯犧牲自己也無愛惜;若修悲心禪,修到禪那時的思惟,是世間的無恚之思。若觀照悲心禪的名法三相,將心投入以涅盤為目標之思,那是出世間的無害之思。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志?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是名正志。」

舍利弗的解釋正思惟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盤,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正思惟是思惟三種無欲、無恚、無害之思,觀察心中所念,諸行過患,欣樂涅盤止息後,思惟為令心得解脫,如何守住心,常生三種思惟,普遍守伺,隨順守伺之後,心中了知應念的才念,應希求的才希求。

在這過程所做取捨,普遍選擇,抉擇和選擇正確的法門,伺察心以及試驗各個法門,並觀察其成果,看看能否消除煩惱,最後達到清淨圓滿以致心中生起明達。

應該如何正思惟呢?應該思惟苦如何生,如何心隨貪欲而茁壯長大,以致使我們沉淪其中,不知出離。是故我們要如實的知苦,尋找陷於輪回的苦因,才能努力於滅除苦而達到解脫。所以佛自述他未成正覺時,如何正思惟如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

何法有故生死有?何法緣故生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理解):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以識為極限)而還(想回頭) ,不能過彼(知道不超越識),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這是思惟順緣起。)

我(彼)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複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雜阿含287經] (這是思惟逆緣起。)從十二因緣法思惟可以找出苦的因,也能如實照見生起苦的緣:那即是名色→六入→觸→受→貪愛→取,關鍵是在六入、觸、受、貪愛,所以要正思惟欲貪,欲貪如何生,如何增長,如何沉溺于欲樂,不知欲樂的過患,如何出離,如何滅除欲貪。

在[雜阿含250經]裡舍利弗指出關鍵之所在∶「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雲何,尊者舍利弗,眼系色耶?色系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系法耶?法系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系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系,人問言:為黑牛系白牛?為白牛系黑牛?為等問(正確的問)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系鞅者,是彼縛。……中間欲貪,是其系也。……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正思惟離欲、斷欲的結果,自己會修到離欲的心解脫,也會聯帶的修到無瞋,無害於他人,不會為了瑣碎事物而起爭論,甚而起瞋或害心。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與正見相應而破除邪思惟之心的決定於涅盤為「正思惟」。」

正見與正思惟是屬於慧學的部分。

3. 正語(Sammā vācā)

有一個年少的婆羅門名叫賓耆迦的,來見佛時,瞋罵訶責,佛默忍,然後佛講了一個比喻;若一個人在吉日拿了食物去贈送給一位宗親,要是宗親不接受食物的話,食物應歸還給送禮者。

賓耆迦說若宗親不接受,他仍會相贈,相與。佛說這不是相贈,相與;若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鬥則報鬥,才是相贈,相與。現在賓耆迦訶罵佛,佛不相贈,不相與。

賓耆迦問佛為何不瞋不怒,佛說他是一個正智心解脫者,無有瞋恨。以瞋報瞋的才是惡人,未曾調禦。賓耆迦於是向佛悔過。因此,煩惱未調服者,會妄語、惡口、兩舌及綺語。

綺語的範圍很廣,這些對梵行,出離與證果涅盤皆無益。在[相應部.諦相應第十經]裡列了二十九種∶「諸比丘!勿論種種之畜生論,謂:王論、盜賊論、大臣論、軍論、怖畏論、戰爭論、食論、飲論、衣服論、臥具論、華鬘論、香論、親族論、車乘論、村裡論、聚落論、都城論、地方論、女人論、男人論、勇士論、街路論、池邊(井邊)論、亡靈論、種種論、世間譚、海譚如是之有無論是。

何以故?諸比丘!此論不引義利,不達初梵行(初果),不能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智、等覺、涅盤。」

在[大義釋]裡[死前之義釋]還另加了宇宙發生論、林野論、山嶽論、河川論和島洲論。共三十四種都屬於綺語。

正語是應說真實語,說法語、勉勵語、規勸語、論法、誦經、說戒、關懷語,問候語等,所以佛說:「徒誦千句言,無義理之語,不如一益語,聞已得寂靜。」([南傳法句經新譯129偈])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複次,諸比丘!正語者何耶?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妄語,遠離綺語,諸比丘!此等名為正語。」

正語有世間與出世間正語兩種。正語所表示的有四種語的善行,當一個人遠離和斷除妄語,惡口,兩舌和綺語時,這是世間正語。當證悟涅盤時,其道智使其只說正語而不說邪語,拒絕所有不正當無義利而有害的言語。而行口妙行,只說法語,發言真實,用詞友善,充滿意義與利益,說話照顧人、時、與地,無言時保持神聖的沉默。這是出世間正語。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語?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語。」

舍利弗的解釋正語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除了口的四妙行外,其他的口的惡行都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和合不相會。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有正見及正思惟(的瑜伽行)者的與彼(正見、正思惟)相應,而斷絕語的惡行,離於邪語的為「正語」。」

4. 正業(Sammā kammanta)

從前,佛在世時有一貴族女生了一個男嬰,但卻碰到了一個夜叉要吃她的男嬰,為了保護男嬰,這貴族女抱了男嬰逃到佛陀住的祇園精舍,並把男嬰放在佛足前,夜叉因而不能吃到男嬰。

佛陀為他們說他們宿世的怨仇;這是因為在許多世前他們是妻妾的關係,妻(貴族女)因不能生育而同意為丈夫納妾(夜叉) 。但她的妒忌心很重,妾兩次懷孕時都為她以毒藥使妾流產。第三次懷孕時,妾隱瞞著懷孕的事,但後來還是為她所發現,最後妾被下毒流產,並因而致死。妾死時詛咒要報復妻和她將來的孩子,後來他們轉世成了母雞和貓,又一世是牝鹿和母豹,互相怨怨相報;到了這一世是貴族女和夜叉。

佛為他們解說以怨恨報怨恨,仇恨不能化解,唯有以友情,原諒和善意才可以化解仇恨。所以佛說:「不能以怨恨,止息世間怨,唯慈能止怨,乃不易古法。」([南傳法句經新譯5偈])

佛陀開示道∶「有邪及邪道,有正及正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地獄、畜生、餓鬼。何等為邪道?謂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何等為正?謂人、天、涅盤。何等為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雜阿含791經])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複此,諸比丘!正業者何耶?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邪淫,諸比丘!此等名為正業。」

正業是指不殺害生命,不擅自拿走他人未經許可的東西,不邪淫(除夫婦的正淫外),這是世間正業。

出世間正業,是一個行者證悟涅盤時所做的身三妙行(不殺,不盜,不淫),其餘身惡行也遠離並加以斷除,不行,不作,不去與境合,不去理會境所帶來的誘惑。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業?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業。」

舍利弗的解釋正業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除了身的三妙行外,其他的身的惡行都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和合不相會。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離(邪語的瑜伽行)者的與彼(正語)相應,而正斷邪業的,離於殺生(偷盜、邪淫)等為「正業」。」

5. 正命(Sammā ājīva)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複此,諸比丘!正命者何耶?諸比丘!于此,聖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營(活)命,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命。」

正命是指少欲知足;此中包含一切的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的部分,亦含信根、信力及欲神足,以須信方能持戒。正當的維持生活是圓滿修習戒學的一部分。修正語,正業之後,才能照顧到以正確的維生方式,依正法來照顧自己的家庭,並且考慮社會與其它眾生的生命。邪命,對於出家眾是指無理求取,貪欲無厭足,並以種種技術咒說來維持生命,以非法求衣,非法求食,非法求得床座和其它用品,故弄玄虛,誦經征費,占卜看相,查地理看風水說吉凶等。在家眾的邪命有販賣人口,經營武器軍械,殺生工具,飼養屠宰動物和賣肉,沽酒,經營毒藥,毒品麻醉物,嫖賭,看相,看命,看風水,使用蠱術等。作為佛教徒,若是我們作了惡業,就應生起慚愧心,知道錯的地方,並嚴格警愓自己不再重犯。對犯的戒應該懺悔,於佛前或僧前懺,若是出家眾,應隨戒律,如法羯磨。

一位行者念苦、集、滅、道諦後,觀自己所念,觀察諸行及其過患,欲求涅盤,以求心能速得解脫,會依正見正思惟而舍離邪命以求正命,這是世間的正命。

出世間的正命是當一個行者證悟涅盤後,以其道智滅除邪命的惡不善法,而有出世間正命。

佛對種德婆羅門說道∶「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種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須,左能淨右,右能淨左,此亦如是。」([長阿含.種德經])故應常照顧自已的戒,修持乃至戒行圓滿,並常以智慧觀照,使戒和慧相輔修習圓滿。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命?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是名正命。」

舍利弗的解釋正命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於中沒有無理的求取,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而邪命生活,但以正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正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求取。

以上的三種正語,正業和正命是屬於戒學的範圍。

6. 正精進(Sammā vāyāma)

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名叫二十億耳(首樓那Sona Kutikanna),是摩訶迦旃延的弟子,他想舍戒罷道,而為佛所度化。這記載在[雜阿含254經]中∶

「爾時,尊者二十億耳住耆崛山,常精勤修習菩提分法時,尊者二十億耳獨靜禪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聲聞中,我在其數,然我今日未盡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饒財寶,我今寧可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

爾時,世尊知二十億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億耳所,告言:世尊呼汝!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詣二十億耳所。語言:世尊呼汝!二十億耳聞彼比丘稱大師命,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二十億耳:汝實獨靜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學聲聞中,我在其數,而今未得漏盡解脫,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錢財,我寧可還俗,受五欲樂,廣施作福耶?

時,二十億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驚怖毛豎,白佛言:實爾,世尊。

佛告二十億耳: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二十億耳,汝在俗時,善彈琴不?答言:如是,世尊。

複問:于意雲何?汝彈琴時,若急其弦,得作微妙和雅音不?答言:不也,世尊。

複問:雲何?若緩其弦,甯發微妙和雅音不?答言:不也,世尊。

複問:雲何善調琴弦,不緩不急,然後發微妙和雅音不?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大急,增其掉挴;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

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成阿羅漢。」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複次,諸比丘!正精進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生未來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遠離已生之惡、不善法。起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修習,成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

正精進是於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有正確的認識後,再用來觀察心,修學觀察諸行法,以及行法的過患,因而欣樂涅盤。修到心常無所著而知心解脫時,仍然精勤方便堅決努力地趣向菩提,心專著不舍,亦不衰退,以各種正確的法門來調服心中的各種煩惱。正精進所表示的是四種正勤,與道品有關的有精進神足、精進根、精進力及精進覺支。詳細的說有四種正勤;即是令不生未生之惡,斷除和遠離已生之惡,令生未生之善法,以及令住已生之善法。

(1) 令不生未生之惡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比如毀犯五戒,八戒或十戒乃至一切的煩惱,心中生起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以使這些未生之惡不善法不致生起。要做到這樣,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2) 斷除和遠離(降服)已生之惡不善法
這是對一切的惡不善法以堅決的心,努力精進地,緊持住心念而用各種方法(法門)來降服及遠離它們,這也必須依賴戒、定、慧三學,或是八正道分。

(3) 令生未生之善法
這是指一切戒、定、慧的修持以證悟涅盤為目標,這些善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若尚未修持或尚不明了,以堅決心,努力精進,緊持心念以令這些善法生起。

(4) 令住已生之善法
這是指於上述的善法,以堅決心,賣力,精進,心勤注意,令不惑亂,使之增長,充滿於心,精勤修習,乃至成就。這裡就含攝了四種精進。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諸賢!雲何正方便?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是名正方便。」

舍利弗的解釋正精進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在這裡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確的降伏其心。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那住立於稱為正語、正業、正命戒地(的瑜伽行)者的---隨順於彼(之正語、正業、正命),與彼相應,正斷懈怠的勤精進為「正精進」。」

眾生(補特伽羅)在無始以來的長久輪回裡,因為欲望的緣故,他們的惡不善法都在未生長的令生長,已生長的增廣,這些是指欲界的各種追求。

這些眾生也長久地在惡道中流轉,雖然他們之中,有些生在人道時曾經是修行人,山中隱士,或是比丘等等。因為未能證得須陀洹果,這些修行人也未能免除投生在惡道之苦,生在惡道的不只是這些,它還包括神與梵天界的天神。

故此未生(Anuppanna)的善法令其生長,以及已生(Uppanna)的善法令其鞏固增長是有必要的。這些善法是四諦,三學,八正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習。

同時為了要永斷投生到四惡道的機會,修行的人,在現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時代,應努力於證悟須陀洹果,致力於使未穩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穩定(niyāma),然而只有證到阿羅漢果的聖者才會有穩定的戒、定、慧的修持。從八正道來說,修習正語、正業與正命以致圓滿證悟須陀洹果。初學者應致力於持好戒。

定的修習有八定或九出世間定,若要修習的好,必須證到阿那含果,而只有阿羅漢果才有穩定的定力。定力的培育是要清除貪、瞋、邪精進、邪念等不善根,若貪與瞋根消除後,它們甚至在夢裡都不會生起。這種定力的培育只有在有佛陀教法的時代才有可能培養起來。所以我們要爭取時間與修定的機會,培育正念,正定,並以正精進貫穿他們。

智慧的修持能夠徹底的消滅我見(薩迦耶見)以及每一蛛絲馬跡的邪見,邪思惟,惡業與邪命等。正見是對業果的正確認識,以及對欲界的世間智慧,有修慧的人甚至在很多世後,都具有對業果的正見,正法的認識(如四聖諦法),與修法的宿世智,所以我們要以正精進來策勵自己去修行。

7. 正念(Sammā sati)

這是指四念處的修習。佛比喻四念處是父母的境界,游于自行處,魔不能乘。一個有正念的人,住于安全的地方,時時刻刻以正念護衛自心,所以魔無機會可乘。

佛於是說一個比喻;一隻鶉因為游於非自己行處,於是被一隻鷹捉到了。它對鷹說,其實是因為它去到它不應去的地方才被捉到,若是在它自已的行處,安全的地方,鷹是沒有機會捉到它的。

鷹被激怒了,就放了它,第二次鷹沖下來捉它的時候,鶉走到田中的耕壁上,鷹來時,它退回壟塊中,鷹因此衝撞在壟上,碎身而死。(見[雜阿含617經])

愚癡無聞凡夫以四種食(執取,維持存在的因素)而長住於輪回。這四食即是:摶食(段食kabalinkarahara),是指食物;觸食(phassahara),意為對觸受的染著;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為對境,塵的思想愛取等的造作;以及識食(viññanahara),因為識緣名色,一個人若不能瞭解名色法,就有識食,在臨死時,意念不能寂滅,所以識又再輪回去了。佛陀說賢聖弟子也以四食長養慧命,這四食即是:四念處或四念住。身、身觀念住,受、受觀念住,心、心觀念住和法、法觀念住。這是清淨之法食。佛的聖弟子如此修習,將能獲得四種樂;即是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和菩提樂。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é複次,諸比丘!正念者何耶?諸比丘!于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貪)欲,(憂)惱;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貪)欲,(憂)惱;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貪)欲,(憂)惱;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離世間之(貪)欲,(憂)惱;諸比丘!此等名為正念。û

正念是指四種念處、念根、念力、和念覺支。在四念處的基礎上培育起強大的正念,於身,觀身;於受,觀受;於心,觀心;和於法,觀法。當觀注于這些目標時,觀智(正智)才會產生,能夠如實的知曉它們,並以精勤心來做這項工作,以達到舍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正念的修習是要喜於觀自己的一切作為,學習觀察諸行法,以及見到行法的災患,並嚮往涅盤止息,在心無執著時觀諸善心所,以達到心的解脫。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é諸賢!雲何正念?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複憶、心心、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

舍利弗的解釋正念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在這之中若心裡順著念頭、背不向念、念一切的心念、念心中所起的憶念、或重復憶念、觀注自心、不忘心之所應對(觸)之境。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與彼(正精進)相應,除去邪念的心不忘失者為「正念」。」

8. 正定(Sammā samādhi)

佛在[大念處經]說道:é複此,諸比丘!正定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去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

滅尋伺,內心安靜,心成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

更舍離喜而住,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唯諸聖者說:é舍此而正念樂住û 達第三禪而住。

其次舍樂離苦,以前所感受之喜、憂皆滅故,而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淨,達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名為正定。û

正定是指包含有尋有伺等的三定(無覺無觀定、無覺少觀定,有覺有觀定)、心定(心神足)、定根、定力、及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

正定有兩種:即世間正定與出世間正定。這裡佛陀開示的是世間的正定,有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禪定再修觀時也屬於世間正定。觀禪後所得的道智,以及與道智同在的定,是出世間正定。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說∶é諸賢!雲何正定?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盤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是名正定。」

舍利弗的解釋正定是在念四聖諦時,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是苦。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習是習。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滅是滅。了知苦滅道的智慧,了知道是道。觀察自己原本所作,修行在一切處一切造作時維持正念,觀察諸行的本質及災患,欣樂涅槃,止息諸行,常修無著,觀照自己的心,讓心解脫於煩惱纏結,在這之中若心裡所住之處、修習禪定而住之境界、隨順而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

覺音在[清淨道論]中說∶「以無上的念而守護其心者的---與彼正念相應,除滅邪定的心一境性者為「正定」。」

正定是有助緣與有資具的。正見乃至正念是正定的助緣,也是正定的修習資具,如[中阿含.聖道經]中佛所說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戚啼哭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複有具,而有七支。于聖正定,說習說助,亦複說具,雲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複有具。

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淫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

佛陀的分析是很清楚的。依八正道去修習心中對境不起煩惱時,心有正定,心解脫於淫怒癡,就是解脫。

佛為詵陀迦旃延及跋迦利開示修禪時說∶「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于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時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雲何入禪,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雜阿含926經])

伏的意思是能摧伏,不起執著之念,修遍的行者不執著于他所修的地水火風青黃赤白虛空與光明遍,修四無色界的行者不執著于他所修的四無色界,不起此世他世日月等想,也不執著於定境的一切見聞覺識;為什麼呢 ? 修到遍時 ‘ 我’ 已消失,觀修者只有心知道而已,所要做的只要把 "心"(我慢)也摧伏就行了。若是執著於這些定境,在死前仍未證阿羅漢的話,將會生到與他所修的定相應的色界天去,在那繼續修到證果涅盤為止。

禪定有五項利益:
第一;是現法樂住,任何有修到定的行者包括證悟的聖人都樂於入定。

第二;是觀禪的利益,修定是要使心能夠清淨,明亮和銳利。因此能用於觀禪,以便觀照究竟名色法的真相,以及它們生起的因緣,這樣修行的人才會證悟聖道。

第三;是增上生的利益,修禪定的人若是能在死時都維持禪那,那有可能生到梵天界去,不再生在欲界,並在梵天界解脫。

第四;是獲得神通,若修定的業處是十遍,要是修到八定(八勝處或八除入,八解脫,色及無色界定),會得到一種或多種神通。

第五;能入滅盡定,滅盡定是第九出世間定,修定的人要在每一禪那出定後觀該禪的名法是無常,苦和無我,一直到無所有處,出定後發四個願後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一兩個剎那後就入滅盡定,入滅盡定者心與心生色法都不生起,只有業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生起。

以諸行的次第止息來看,初禪時,一切的世間言論,誦念佛號,咒說皆已止息;二禪時,世俗的喜悅也止息;三禪時,世俗的樂受也止息;四禪時,一切世俗的苦樂受都沒有了,心念已經住於一境,無諸亂想,而且身體的呼吸也止息了。

修行者若要證悟,一定要修觀,才可以放下對身體與心識的執著。

佛陀接著為這一節作結論:é諸比丘!此等名為苦滅道聖諦。û

觀智

佛又說 :é如是,於內法,觀法而住,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著,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四聖諦觀法而住。û

這個部分是對四諦法觀禪的開示,從知苦到尋找苦因,求離苦和滅苦,以及離苦和滅苦之道。從內觀,從外觀,從內外一起觀,觀知苦,找苦因,滅苦和滅苦道如何生起,以及它的結束。經過長期觀察的結果,智慧若是通過觀禪所起的或是由憶念所起的,只知道所觀照的是‘法’。這樣在證悟時,一切的執著也就捨棄了。

在[中阿含.聖道經]中,佛說道:「雲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雲何正(解脫)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智也。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雲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雲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故此三果聖人以下的學者成就八支,即八正道。而漏盡阿羅漢則成就十支,即無學八正道加無學正解脫與無學正(解脫)智。

修習成果

最後佛陀開示修四念處的成果:
「諸比丘!任何人,七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這是指修習此法七年可證阿羅漢果或阿那含果(不還來)。

接著佛說:「諸比丘!不用說七年[4],諸比丘!任何人,於六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 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六年,諸比丘!任何人,於五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五年。諸比丘!任何人,於四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四年。諸比丘!任何人,於三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三年。諸比丘!任何人,於二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二年,諸比丘!任何人,於一年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一年,諸比丘!任何人,於七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七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六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六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五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五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四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四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三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三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二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二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一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一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半月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
不用說半月間,諸比丘!任何人,於七日間如是修此四念處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於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者,期待不還來。û 這一段佛陀勉勵修行人精進修習四念處法。

接著佛說:é如敘述:諸比丘!此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盤,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為此而說此經。世尊如是說已,彼隨喜之諸比丘,歡喜世尊之所說。」

這一段,佛陀重複開始所說的這是唯一的修行道路,即是四念處法。在[相應部.念處相應]裡有一經從另一角度談到證悟的方法,它與四念處相應,這裡引來參考:[5]

「依食集起,而身集(組合)起,依食滅壞,而身滅壞。
依觸集起,而受集起,依觸滅壞,而受滅壞。
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滅壞,而心滅壞。
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滅壞,而法滅壞。」

身、受、心、法的生起,乃是因為集法,若斷除它的集法,則身、受、心、法就滅壞,不再生起,就寂靜了。身的生起是因為四食的生起,受的生起是因為觸的生起,心的生起是因為名色的生起,法的生起是因為心作意的生起。


注釋:
[1][大般涅盤經],[長部]十六經。
[2][大般涅盤經],[長部]十六經。
[3][相應部]卷一。
[4]原文不明,依[正念之道]經文。
[5][相應部]念處相應,不死品四十二經。

參考資料∶
1.[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說根諦品
2.[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大般涅盤經],
3.[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4.[南傳大藏經],[中部1經]
5.[大藏經],[中阿含.分別聖諦經],[中阿含.聖道經],[長阿含.種德經],[中阿含.嗏帝經]
6.[南傳大藏經],[相應部.諦相應10經];[相應部.念處相應],[相應部.道相應40-90,161-180經],[相應部.因緣相應15經]
7.[自說]
8.[大藏經],[雜阿含105,254,617,926經]
9.[大義釋]

法增比丘,新加坡,12/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四圣谛---3.苦滅聖諦


四圣谛---3.苦滅聖諦
(Nirodhasacca)

苦滅聖諦的經文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諦分別經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裡舍梨子說∶é諸賢!雲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諸賢!多聞聖弟 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雲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 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複如是。諸賢!眾 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 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雲何知耶?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愛滅苦滅聖諦。û

舍梨子(舍利弗)解釋苦滅聖諦是對內六處的眼處、耳、鼻、舌、身、意處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外色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更樂(受)、覺、想、思、愛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再次是對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的不染不著、斷舍吐盡、無欲、滅、止沒。當一個修行人如是的知道自己如是明白這個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這是所謂愛滅的苦滅聖諦。

在[大念處經]裡佛說∶é複次,諸比丘!苦滅聖諦者何耶?對彼愛之無餘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是。

複次,諸比丘!彼愛于何處捨棄,於何處止滅耶?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佛陀是說對愛的無餘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無染。愛若在那兒生起時,就在那兒捨棄、止滅。

苦滅聖諦的解釋

在苦集聖諦裡愛的生起與停住有十處,在[大念處經]裡佛陀對苦滅聖諦開示對這些生起的十處的愛完全無餘的離欲,滅盡,舍離,棄舍,解脫和無染。

1. 六入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入處愛喜舍滅。

é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

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上面指的是六內處,當愛欲生起時就在該處捨棄。捨棄是在心對它的愛欲以戒定慧修斷之後達到的。我們必須瞭解欲望的本質,當我們明白執著的痛苦時,當痛苦煎熬著我們時,那時我們才會放下對欲望的執取。

2. 六外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外處愛喜舍滅。

é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裡指的六外處,當愛欲生起時,就在該處捨棄。捨棄是心對愛欲以戒定慧修斷之後達到的。

3. 六識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識處愛喜舍滅。

é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裡必須回到心路過程去,才能觀照到各個根門識的生起以及觀照到對該識的愛染,而後依戒定慧學捨棄它。

4. 六觸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觸處愛喜舍滅。

é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觸是可以在當下就覺察到,若是心安靜時,更容易覺察得到。根門觸境時所生的愛欲對一個沒有訓練過的人來說猶如盲人摸象。但對於一個時常觀照的人,是很容易覺察到,那麼愛欲一生起時就捨棄它,依戒定或慧的修習來斷除它。

5. 六受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開示:六受處愛喜舍滅。

é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對於觸後所起的樂受,及認為這樂受是可愛、可喜的,是天天發生在我們的身上與周圍,有情眾生執著於它們,並享受其所帶來的快樂,因為如此,它們才使自己污染。

涅盤是寂滅,是捨棄我們對種種愛欲與樂受的貪著,當我們能夠在愛欲生起處就捨棄它,我們就是在天天的修行,天天的淨化自己,也就是在做戒定慧三學的修習。

6. 六想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想處愛喜舍滅。

é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若對任何所接觸之境起想就是四識住之一,識住起想。知道了它的道理才應用來對治對外間境塵鍥而不捨的想念,若能夠捨棄乃是善根強的關係,若不能捨棄要配合持戒、修定來排除,然後要靠修慧來斷除它。

7. 六思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思處愛喜舍滅。

é色思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若繼而對可愛之境起思,就是四識住之二,攀緣思念。對治之法仍是如實的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來修離欲,心若攀緣思念不已,要下決心以正確的法門斷除它。

8. 六愛處愛喜舍滅

佛陀接著開示:六愛處愛喜舍滅。

é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這三段佛陀是從根門分析到境,到識之後,再回頭從觸那一刻所生的愛欲,以及觸後所生的受,到從受回到意門起想,思,愛,層層的深入分析愛欲如何一步一步的生起。這就是四識住之三,愛樂。

一個修行者應做的工作就是在愛欲生起處,無論是在觸,或受,或想,或思,或愛,無論它進入我們的意門多深,或愛欲被發現的早或晚,一知道愛欲的生起就捨棄它,或以正確的法門止息和調服它。

9. 六尋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分析:六尋處愛喜舍滅。

é色尋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根據前面對尋的生起的解釋,凡夫是一直在尋可欲可愛之境,這是因為他不知縱欲的過患與禍害,修行人通過修習離欲,思惟追尋欲樂之苦,思惟惡道之苦,思惟聖道的功德,無欲的知足與清涼,方能有效捨棄欲尋。佛陀說∶「為了要證知,要遍知,要遍盡和為斷三種尋覓∶即欲尋、有尋和梵行尋,才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回向于舍而修習八支聖道,以便調服貪欲、瞋恚、愚癡。」([相應部.道相應161經])這裡要斷的是欲尋。

10. 六伺處愛喜舍滅

接著佛陀分析:六伺處愛喜舍滅。

é色伺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û

尋是在追求,伺是粘著目標。尋與伺是找可愛、可喜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目標而後享受該目標,執持住不放,所以若發現自己已上了鉤,馬上就要放下可愛境及心中的愛欲,不再去尋或伺於該目標。這就是在斷除四識住之四,對欲樂之境的增進廣大生長。

結論

最後佛陀總結這苦滅聖諦∶「諸比丘!此名為苦滅聖諦。」

這個苦滅聖諦是對愛欲的「完全熄滅,捨棄,舍離,解脫,不再住於愛欲。」 [1]

佛對羅陀說:「羅陀,愛盡實是涅盤。」[2]

佛在荅覆一位天神的問話時說:「捨棄愛欲是涅盤。」[3],及對舍利弗這麼說:「此五取蘊根除與捨棄欲貪,即是苦滅。」[4] 愛欲是苦因,根除它才能達到清淨。

在[相應部.卷三十五]第二百經中佛在憍倓彌國恒河邊見到一根大圓木順流而下。佛對比丘們說:「眾比丘 ! 若圓木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眾比丘 !彼圓木浮于水上即順入海洋,雲何? 以恒河流注海洋,潛入海洋,傾向海洋故。

眾比丘 ! 以此之故,汝等若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眾比丘 ! 如是,汝等即順入涅盤。」

佛對比丘們解說此岸喻六根門;彼岸喻六塵;沉入中流喻貪欲;陷於沙洲喻我見;落于人之手喻與在家者共苦樂共行俗務;落于非人之手喻修行為了願生天界;捲入漩渦喻五欲;內中腐爛喻不道德、邪見、多疑與不清淨的假修行者。

當時有一位牧童難陀聽完佛的開示後大聲說他不擱於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於沙洲,不落於人或非人之手中,不捲入漩渦之中,又內中不腐爛,願佛慈悲允許他出家持戒,佛要他將牛群歸還原主後從世尊出家,難陀不久修成羅漢。

在[相應部.卷二]裡佛說:é諸比丘!何為苦滅諦?由於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滅了這整堆苦。諸比丘!此即名為滅諦。û

這裡要說明一點,最重要的是要瞭解苦乃因緣生,若是生苦的因緣捨棄了,滅除了,那就沒有了苦。

這在[雜阿含302經]中佛與阿支羅迦葉的問答中清楚顯示出來 (阿支羅迦葉是某日早上在佛去王舍城托缽時向佛提出問題) :

é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闍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

白佛言:瞿曇 ! 欲有所問。寧有閒暇見答與不 ?
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第二亦如是說。
第三複問:瞿曇 ! 何為我作留難 ? 瞿曇 ! 雲何有異 ? 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
阿支羅迦葉白佛言:雲何 ? 瞿曇 ! 苦自作耶 ?
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 ? 瞿曇 ! 苦他作耶 ?
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苦自他作耶 ?
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 ? 瞿曇 ! 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
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此亦無記。
迦葉複問:雲何無因作者 ? 瞿曇 ! 所問苦自作耶 ? 答言無記。他作耶 ? 自他作耶 ? 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 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 ?
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 ! 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複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于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û

阿支羅迦葉在聽完佛的解答之後就信服了,選擇皈依了三寶盡形壽作優婆塞,並在不久命終時證得阿羅漢果。緣起法就說明了沒有作者,沒有受者,只有業的相續,沒有一個‘我’的存在。

業力在一個有情的多生輪回裡,形成了一股無止境的動態,一個有情在此處死了,他的識又到另一處投生,即非同一人,亦非不同的另一人,因為識又再增添在這一個有情的前一世的識上。

識在一個有情的臨終最後一剎那的死亡心是屬前一生命,它以臨終的死亡心為緣,立刻產生了下一個生命的結生心,識就這樣生起,舊的識為新的識所延生。識長期延續增添下去,生命是識的一種表現方式,就像戲臺上的演員一般。涅盤是識的捨棄和寂滅。

涅盤

涅盤(巴Nibbāna,梵Nirvāna)的同義字在[雜部經] (Asamkhata Samyutta)中有卅二種這麼多,包括斷愛,無為、止貪、寂滅、清淨、寧靜、安全、洲、皈依、彼岸、和平、吉祥、善、護、不生、解脫等等,但它不是用文字能給予充分解答的。

因此涅盤不是一個地方或境界。涅盤是貪嗔癡的熄滅,五蘊的捨棄,因此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可以表達的。為達到證悟涅盤的真理,我們必須親自努力去做修行的工作,從文字下功夫是不行的,愚人執著於文字,如大象陷於泥淖。

巴厘聖典有一些涅盤的解釋如下:

é涅盤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棄它,遠離它,從它得解脫。û [5]

é比丘們!一切有為無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憍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盤。û [6]

é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û [7]

é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û [8]

涅盤是超越因果的,它是非因非果的。有一條路遵循八正道可以到達涅盤,但涅盤不是走這條路的結果。如果認為涅盤是熄滅貪愛的結果,那就是極大的錯誤。涅槃不是修行的結果,若它是一個結果的話,就表示它是由某種因緣而生的,若它是因緣而生的,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存 在,是無常的,但是涅槃是非因非果的,它是超越因果的。涅盤就是涅盤,真理就是真理,它是絕對的。它不必在死後才能到達,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親證,當生就可以成就。因此佛才說∶「在這眾生六尺之軀內,我說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與寂滅,以及走向世界寂滅之道。」

它超越一切二元對立的概念,它非善惡、淨染、是非、好壞、存在不存在(有無)、苦樂、生死等觀念。體驗它的人不會追悔過去,也不會寄望于未來,他只活在現在這一刻裡。

注釋:
[1][相應部]卷五[轉法輪經]。
[2][相應部]卷三。
[3][相應部]卷一。
[4][中部]第廿八經。
[5][初轉法輪經]。
[6][增支部]卷二。
[7][舍利弗語],[中部]卷一。
[8][小部.感興語]及[長部]卷一。

參考資料∶
1.[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
2.[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3.[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4.[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 說根諦品
5.[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卷1;2;3;5;35;[雜部經]
6.[南傳大藏經],[小部]
7.[南傳大藏經],[中部]卷1;28經
8.[南傳大藏經],[長部]卷1
9.[大藏經],[雜阿含經302]
10.[南傳大藏經],[增支部]卷2


法增比丘,新加坡,12/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四圣谛---2.苦集聖諦


四圣谛---2.苦集聖諦
(Samudayasacca)

苦集諦的經文與解釋

「佛告聚落主∶是故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習(狎習),欲起,欲因,欲緣而生眾苦。 ……… 若都無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雜阿含913經])

我們的苦就是因為我們對三界所生的種種的欲念,以欲為根本,從欲而生,對欲樂常常反復狎習,愛不釋手,由於這些的愛欲的緣,我們繼續造業,引召眾苦。這愛欲裡含有無明,由無明生愛欲,由無明生煩惱,由愛欲生執取,由執取生造作或行,由行生業,由業而再生,由再生而引召眾苦。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探究集諦;
(1)愛(tanhā)是苦之主因。
(2) 三種尋,三種慢,三種漏,三種有,三種垢,三種受,三種渴愛,四種瀑流,四種軛,四種取,五種妙欲,五種蓋,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七種隨眠([相應部.道相應161-180經])和無慚,無愧都是苦之因。
(3)一切不善法都是苦之因。
(4)業力包括善業力和不善業力都是苦之因。
(5)外色的六塵也是苦之因。實際上佛指出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共六十種都是苦之因。([大念處經])
(6) 緣起法也是苦之因。

在[相應部.因緣品相應]裡,佛陀說緣起法也是集諦,因此無明、愛、取、行、業都是集諦。簡單的說∶一切不善業及善業都是集諦。他們是輪回的五種因,這無明、愛、取、行、業都是未來存在的條件。
  
在[大念處經]裡佛陀說∶é然,諸比丘!苦集聖諦者何耶?此愛能引導再生(tanhā ponobbhavikā),有俱喜、貪(nandī rāgasahagatā),到處為追求滿足,即欲愛、有愛、無有愛。û

佛陀在[大念處經]只說愛欲是集諦,這是佛陀只從根本之處說明,只要業力還有愛欲的推動,它就還會產生果報。好比一顆種子,把它種在泥土裡,若是有適當的水份,就能長出一棵新植物來。同樣的,業力好比是種子。愛欲好比是水份,業力因為愛欲的關係,就能產生新的五蘊,繼續輪回。雖然種子生長的緣還靠陽光、土壤、肥料、農夫的照顧等等,而輪回的因除了渴愛,還有無明、取、行、業等。渴愛是主因,引導再生,這五蘊就會帶來苦。如果沒有愛欲,就能消除取、行、業以及無明。我們現在出現於世的緣,有了這身體,就是因為過去的業;而未來出現於世的緣,就是因為現在的愛欲。

這貪愛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欲愛(kāmatanhā)是對色、聲、香、味、觸、法諸塵或境所生的愛。有內六根、外六塵十二種,他們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此有三十六種,這三十六種愛又各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如此總共有一零八種愛。

有愛(bhavatanhā)有三種:第一是常見俱生的愛,與常見的隨眠相應,是對有(存在)的執著。認為有一常恒的靈魂,在世界裡生生世世的流轉著;第二是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的愛;第三是對禪定的愛。

無有愛(vibhavatanhā)是與斷見俱生的愛,與斷見的隨眠相應,認為死後就沒有了,這是極嚴重的邪見。為了達到解脫,我們必需徹底的瞭解愛欲,明瞭它的生起及生起的緣,我們才能採取有效的辦法對治它們。

苦集諦的詳細解釋

在[大念處經]裡佛陀分十組來討論它。每一組又再細分成六種。  

1. 六根生愛

佛陀開示第一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根。

é複次,諸比丘!彼愛於何處生起,於何處止住耶?凡於世間有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何者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耶?

眼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這是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六個根門或六內處的強烈執著而生起的強烈的愛欲,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那根門上。有止住就會造業,就是無明、愛、取、行、業,就是集。

在這裡佛陀要我們認清我們對根門所生的無智的愛欲。佛在一開始就說明了在世間那裡有可愛或可喜的,愛欲就生在那,停在那。我們自身的六根門也不例外。這是向須陀洹果的修行者首先要破除的煩惱之一-----身見。

2. 六境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二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境

é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這裡指的是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的愛欲,人們對根門所接觸的六境而生的強烈愛欲,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這些境上。在這裡佛陀要我們認清我們對境所生的無智的愛欲。在[中阿含] 的[漏盡經] 裡佛陀教導‘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由於防護、收攝自己的六根來斷除煩惱,遠離引誘處,遠離險惡的環境,如惡知識、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當我們的六個根門對著外頭的六境(色相、聲音、香氣、味道、身觸之境、法)時,能對心加以防護,遠離,修持不淨觀來斷除對六境所生的欲貪。

六內處與六外處這十二處就是五蘊,也就是究竟的名色法。

3. 六識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三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識。

é眼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識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在這裡所指的是根門與境接觸之後所生的六識,人們對根門所接觸的六境而生起的識的強烈執著,而後愛欲就止住在這些地方。這是六門心路過程的究竟名法。到此為止佛陀舉出共十八界。

4. 六觸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觸。

é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識是在觸之後才生起的,根據阿毗達摩論的分析,有分心(即遍指意識流,根本識或阿賴耶識)只緣一個目標,當五所緣之一呈現在根門時,一個有分心生起即過去,成為過去有分,而後色所緣(即是境)衝擊根門而生起兩個有分波動,接下來是有分斷,再接下來是五門轉向心,在五根門的協助配合下,五識生起,並以衝擊該根門的色所緣為目標,心路過程起領受,推度和確定心,然後進入七個速行心(造業的階段),最後有兩個彼所緣(即回味速行心時所造的業)。五門轉向就是觸。整個的識知過程是遵循著因果的法則,沒有我在支配它。

這樣看有分波動與有分斷是直接因為境衝擊根門的心路過程中的觸,這新的觸會把舊的境切斷,所以有分斷也應屬於觸的範圍。

若從心路過程來觀照,就能看到六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因為不如理作意,強烈的愛欲能隨著觸而生起。有效的對治是離開和捨棄所愛之境,避免再接觸而生煩惱。

5. 六受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五組愛欲生起與停住的地方:六受。

é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受必須在觸之後才生起的,從心路過程看,從領受心到最後的兩個剎那的彼所緣心裡都有受。

強烈的愛欲依隨著這些受生起,而受是愛生起的主要因素,這在十二因緣裡很清楚的列出∶觸® 受® 貪愛。從觸到貪愛它的發生過程只是一剎那而已,到回味受的味道時,一個行者已經上了鉤,很難自拔,而且通常事後都會後悔,這是因為正念弱的緣故。

‘有俱(伴隨)喜、貪(nandī rāgasahagatā)’是指喜歡和貪欲的法一同生起。喜歡是受,貪欲是心裡對所觸的境的執取。因為愛的緣就是受,不管是什麼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若對這些受攀緣,生起貪念就會產生執取,它將會變成再生的緣。因此樂受是再生的緣,苦受也是再生的緣,不苦不樂受也是再生的緣。受有了貪、瞋及無明的染,就會執取、造業和繼續輪回。

6. 六想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六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想。

é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想是以觸為緣才生起的,因為這些緣(境)是可愛、可喜的。在根門接觸後,強烈的愛欲隨著想而生起和停住。若觀照識時或心路過程時,就能觀照到想。它應屬於領納,推度和確定心。當想產生時,一個冷靜的行者應該提起正念,警惕自已,懸崖勒馬。

7. 六思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七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思。

é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思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思也是以觸和想為緣才生起的,因為無智及缺乏正念,強烈的愛欲隨著思而生起和停住。到這裡已經屬於造業的階段,若有正念仍可停止造身口之業。

識、觸、受、想、思也叫 é觸五法û (phassapañcamaka)。若能觀照這觸五法,也就能觀照其餘相應名法。

8. 六愛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八組愛欲生起和停住的地方:六愛。

é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愛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愛是屬於不善心所,觀照六門心路過程時須觀照這六種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

在[中阿含]的[漏盡經] 裡佛陀教導‘有漏從除斷’當煩惱生起時,思惟該如何舍離或除去這煩惱,觀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緣,斷除煩惱之因與緣,就不會再受煩惱來困擾我們的心了。並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攀取外緣外境;因此靠思惟無常、苦、無我三法印的法則,來斷除根本的攀緣和執取(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除去心中對外境所生的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使憂惱不生。欲漏起時觀不淨來斷,嗔漏起時修慈愛來斷,癡漏起時修緣起來斷,我慢起時觀無我來斷,嫉妒心起時修隨喜來斷等等。

佛陀又教導‘有漏從思惟斷’,由修習培養七種覺悟的因素來斷除煩惱。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為主要的原則修習七覺支。修習四念處來培養念覺支、修習決擇善惡法來培養擇法覺支、修習精進斷惡修善來培養精進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喜悅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輕安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定覺支、修習觀照來培養舍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滅盡諸煩惱結使,而達到寂靜的解脫境界。

愛屬於貪,因此觀照八種貪根心就能觀照這六種愛。愛是屬於意業,可以正念斷除,或以無常觀、不淨觀等斷除。

9. 六尋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九組愛欲生起停住的地方:六尋。

é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尋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尋的意思是心一直往回找同一個喜愛的目標或同一類的目標,回味著它所帶來的樂受。對這六境的六尋因此也是愛生起之處。若以正念可以停止心繼續去找喜愛的目標。

10. 六伺生愛

接著佛陀開示第十組愛欲生起停住的地方:六伺。

é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聲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香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味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觸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

法伺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生起,於此處止住。û

伺的意思是心找到同一個喜愛的目標或同一類的目標後,守住它並回味著它所帶來的樂受。對這六境的六伺因此也是愛生起之處。當觀照觸五法時,就能觀照到尋與伺,它們常同時生起。當一個行者的心到了尋伺喜愛之境時,很難自拔,通常要到事後,心冷靜時才發覺它,不過常觀照它,做到熟悉後自能捨棄。

結論

佛陀為苦集聖諦作結論說∶é諸比丘!此名為苦集聖諦û。

緣起法就是苦集諦。佛說:é諸比丘!何為集諦?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於老、死、愁、悲、苦、憂、惱生起。如是起了這整堆苦。諸比丘!此被稱為集諦。û([相應部.卷二])這順緣起法就是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的原因,因為生起了色身,而感招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等苦的生起。

佛說∶「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含284經],[相應部·因緣相應55-57])因為對上述六十法的執取、味著、顧念、心縛,我們才有了這樣的苦的緣起。

佛在[中部.正見經]以四食來說明∶粗搏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的緣是愛,愛的緣是受,受的緣是觸;從緣起的關係,以愛說明集諦,因為有愛,就有執取,所以就有了未來的存在,和未來的老、病、死、愁、悲、苦、憂、惱苦。

緣於自身對於苦的因的澈底認識,世尊才教導梵行者馬幹地亞(Magandiya)說:「通過我自己親身體會瞭解,我知道欲的生,欲的滅,欲的樂著,欲的過患,從而生起對欲樂的出離,我舍離對欲樂的渴愛,我心住於無貪愛,我住于內心的平靜。我見到別的眾生不能解脫于對欲樂之貪愛,為欲樂之貪欲所吞沒,我不羡慕他們(的享樂),我也不欣喜於他們所處之境。為何如此呢?馬幹地亞!因為我知道有一個比這欲樂的欣喜,比這凡夫的不淨之境,更為快樂的境界,超越梵行的喜悅。因此我住於它,我的心再也不會羡慕那下劣的,更不用說欣喜於他們所處之境」([中部1])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說∶「比丘!此人有四住處。而此緣何而言耶?有慧住處、諦住處、舍住處、寂靜住處。…….應不放逸于慧,應護持于諦,應令增長於舍,寂靜應當學之。」([中部.140界分別經]) 我們應當不放逸於觀照,應當致力明瞭四聖諦,應勤修捨棄執著,心應樂於寂靜不動搖。

參考資料∶
1.[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
2.[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 說根諦品
3.[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4.[南傳大藏經],[中部1經]
5.[大藏經],[雜阿含284經;913經]
6.[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卷2
7.[南傳大藏經],[諦分別]
8.[南傳大藏經],[中部.正見經]
9.[南傳大藏經],[中部.界分別經]
10.[大藏經],[中阿含.漏盡經]

法增比丘,新加坡,11/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default.aspx中華南傳上座部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四圣谛---1.苦聖諦

  














四圣谛---1.苦聖諦
(Dukkasacca)

法增比丘

四聖諦

四聖諦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聖是如實,並非不如實,是真實不虛之義。在[相應部.諦相應6.6經]裡佛說∶「諸比丘!于過去世(于未來世,於現在世),沙門、婆羅門如實現等覺之所宣說,皆對此四聖諦如實現等覺所宣說。以何為四聖諦耶?乃∶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順苦滅道聖諦是。是故,諸比丘!此是苦,應勉勵!此是苦集,應勉勵!此是苦滅,應勉勵!此是順苦滅之道,應勉勵!」

根據[清淨道論]指出∶「苦諦,有苦難的特相,有熱惱的作用(味),以繼續進行為現狀(現起)。集諦,有生起的特相,有不斷絕的作用,以障礙為現狀。滅諦,有寂靜的特相,有不色的作用,以無相為現狀。道諦,有出離的特相,有斷煩惱的作用,以(從煩惱)出來為現狀。」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諦分別經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裡佛說∶ 「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包含廣泛),廣觀(從廣角來看),分別(從差別看),髮露(把隱秘的說出來),開仰(開示令人敬信),施設(舉例),顯示,趣向(引導走向)。」

為什麼四聖諦是真理呢?因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質與心靈的現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說出來。為人天一切眾生廣泛教示,廣泛顯示此四聖諦,從各項差別來解說,把隱秘的說出來,開示令人生起敬信,舉例說明,顯示給聽眾明白,引導眾生趣向涅盤。是那四個真理呢?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滅的真理,苦滅道的真理。它們是聖人所通達的真理。

對於四聖諦與八正道,佛肯定說∶「若人皈依佛,皈依法與僧,依於正知見,得見四真諦。苦諦苦集諦,苦滅諦道諦、滅苦八正道,導至苦寂滅。」([南傳法句經新譯190,191偈])佛形容這八正道為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跡。在[雜阿含287經]裡佛說∶「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凡夫的綺語多的是,浪費時間,消耗精力,招惹麻煩。佛在[相應部.諦相應10. 2經裡對諸比丘說∶「勿論種種之畜生論、謂∶王論、盜賊論、大臣論、軍論、怖畏論、戰爭論、食論、飲論、衣服論、臥具論、華鬘論、香論、親族論、車乘論、村裡論、聚落論、都城論、地方論、女人論、男人論、勇士論、街路論、池邊論、亡靈論、種種論、世間譚、海譚,如是之有無論是。何以故耶?諸比丘!此論不引義利,不達初梵行,不能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智、等覺、涅盤。諸比丘!汝等論時,以“此是苦也”應論,“此是苦集”應論,“此是苦滅”應論,“此是順苦滅之道”應論。何以故耶? 諸比丘!此論為引於義利,成初梵行,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智、等覺、涅槃。是故諸比丘!以“此是苦”應勉勵!“此是苦集”應勉勵!“此是苦滅”應勉勵!“此是順苦滅之道”應勉勵! 」我們修行人應常警覺,守護口門,避免閒談,而應多討論苦集滅道的道理。

苦聖諦的經文與解釋

身苦∶

[大念處經]裡的經文:「然,諸比丘!苦諦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悶是苦,求不得是苦,約略言之,五取蘊是苦。

複次,諸比丘!生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生、出產、入胎、轉生、諸蘊之顯現,(內外)諸處之攝受,諸比丘!此名為‘生’。

複次,諸比丘!老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年老、老耄、齒落、頭髮白、皺紋皮膚、壽命短縮、諸根熟衰,諸比丘!此名為‘老’。

複次,諸比丘!病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病痛、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齒痛、舌痛、齶痛、咽痛、風喘、咳嗽、喝吐、喉啤、癲癇、癰癭、經溢、赤膽、壯熱、枯槁、痔瘧、下利。諸比丘!此名為‘病’。[1]

複次,諸比丘!死者何耶?於到處之生類中,有諸眾生之消失、散滅、破壞、滅亡、消滅、死歿、命終、諸蘊之破壞、死屍之放棄,諸比丘!此名為‘死’。」

在這裡,佛陀從世間法與佛法來分析苦諦。世間法的‘生’是‘生、出產、入胎、轉生。’,佛法的‘生’是∶‘諸蘊之顯現,諸處之攝受。’世間法的‘老’是:‘年老、老耄、齒落、頭髮白、皺紋皮膚、壽命短縮。’,佛法的‘老’是:‘諸根熟衰’。世間法的‘死’是∶‘消失、散滅、破滅、滅亡、消滅、死歿、命終。’佛法的‘死’是∶‘諸蘊之破壞,死屍之放棄。’從佛法看生命中的第一剎那為‘生’,最後一個剎那為‘死’,兩者之間為‘老’。

為何生、老、病、死是苦呢?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Sariputta)詳細解釋生苦說∶「諸賢!說生苦者;此說何因?諸賢!生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生則生,出則出,成則成,興起五陰(五蘊),已得命根,是名為生。諸賢!生苦者;謂眾生生時,身受苦受,遍受(普遍感受),覺(知道),遍覺(普遍知道)。心受苦受,遍受,覺, 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熱受,遍受,覺,遍覺。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壯熱(極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心壯 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生苦者,因此故說。」

胎兒在母胎有了命根,興起五蘊,是名為生。生苦指胎兒在母胎之苦,處母胎時如陷牢獄,日夜不停,要待期滿才得出離。[清淨道論]說∶「由於入胎等類的苦∶有情生時,不是生於青蓮、紅蓮、白蓮之中,但是生於母胎中,在生髒(胃)之下,熟髒(直腸)之上、粘膜和脊椎的中間、極其狹窄黑暗、充滿著種種的臭氣、最惡臭而極厭惡的地方,正如生在腐魚、爛乳、汙池等之中的蛆蟲相似。他生於那樣的地方,十個月中,備嘗種種苦,肢體不能自由屈伸,由於母胎髮生的熱,他好象是被煮的一袋菜及被蒸的一團麥餅。這是說由於入胎之苦。」胎兒出生時,身經產道,周邊如四山夾身,極端痛苦。難產時母子俱有危險,嬰孩出生時,接生人員粗手接觸嫩皮,猶如刀割,為了令嬰兒自己呼吸而大力括皮股,使嬰兒啼哭。身心受苦,熱受,極熱煩惱憂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這些都是生苦。

[清淨道論]又說∶「如果你不生到地獄裡面去,怎麼會受那裡火燒等難堪的痛苦呢 ?所以牟尼說 ∶那裡的生是苦。

在畜生裡,要受鞭杖棍棒等許多的痛苦,難道不生到那裡也會有嗎 ?所以那裡的生是苦。

在餓鬼裡,便有饑渴熱風的種種苦,不生在那裡是沒有苦的,所以牟尼說那裡的生是苦。

在那黑暗極冷的世間中的阿修羅,是多麼苦啊 !不生在那裡便不會有那樣的苦的,所以說那裡的生是苦。

有情久住在那如糞的地獄的母胎中,一旦出來便受可怕的痛苦,不生在那裡是不會有苦的,所以那裡的生是苦。更何必多說,何處何時不有苦呢 ?

然而離了生是絕對不會有苦的,所以大仙說生是第一苦。」

以上是生苦的解釋。

在[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老苦說∶「諸賢!老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彼為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 根毀熟,顏色醜惡,是名為老。諸賢!老苦者,謂眾生老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熱受,遍 受,覺,遍覺。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壯熱煩惱 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老苦者,因此故說。」

人生都要經歷由少到壯,由壯到老的過程,這是無法避免的。人老了,頭髮灰白,牙齒脫落,體力日衰,飲食難消,身體彎曲,腳步遲鈍,體重氣虛,機能衰退,持杖而行,皮肉舒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是名為老。老苦是有許多不便和障礙的,有時令人生起厭煩。身心受苦,熱受,極熱煩惱憂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人老的情況。

以上是老苦的解釋。

在[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病苦說∶「諸賢!病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齒痛、舌痛、齶痛、咽痛、風喘、咳嗽、喝吐、喉啤、癲癇、癰癭、經溢、赤膽、壯熱、枯槁、痔瘧、下利。若有如是比餘種種病,從更樂觸生,不離心,立在身中,是名為病。諸賢!病苦者,謂眾生病時,身受苦受,遍受, 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熱受,遍受,覺,遍覺。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病苦者,因此故說。」

病者,每一個人都免不了要患病。佛經也提到人若四大不調,即有四百四十種病,諸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齒痛、舌痛、顎痛、咽痛、風喘、咳嗽、喝吐、喉啤、癲癇、癰癭、經溢、赤膽、壯熱、枯槁、痔瘧、下利等等。重則傷害臟腑,輕則皮肉損傷,傷風感冒,大小病痛多的很,有的人長年臥病在床,更是痛苦,雖有先進的醫藥照顧,亦使身心倍受煩惱創傷,可知病痛的確是苦。身心受苦,熱受,極熱煩惱憂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病苦的情況。

以上是病苦的解釋。

在[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死苦說∶「諸賢!死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命終無常,死喪散滅,壽盡破壞,命根閉塞,是名為死。諸賢!死苦者,謂眾生死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熱受,遍受,覺,遍覺。心熱受,遍受,覺,遍覺。身心熱受,遍受,覺,遍 覺。身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壯熱煩惱憂戚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死苦者,因此故說。」

死者,命根的的斷絕,色身的捨棄。凡是生下來的都不能免除於死,有的人在胎中死,有的少年時死,有的壯年時死,有的老年時死,有的生病死了,有的意外而死。就算是權貴,勢大財富亦無法免於一死。命終之時,壽盡身壞,命根閉塞,四大離散,意識脫離身體,痛苦不堪。造惡者死時或者見到山崩地裂,洪水,猛火,狂風,或者見到畜生,餓鬼,地獄等道眾生境界,見到他的惡業之相的成熟,驚恐不已,這時才知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只有隨業而去。善人不忍離于他喜愛的親人或事物,同樣的在臨終時意念極端痛苦。身心受苦,熱受,極熱煩惱憂戚受,全身普遍感受,知道,普遍知道死苦的情況。唯有那些精勤修行者,成就四不壞信,也就是於佛不壞信,於法不壞信,於僧不壞信,和於戒不壞信方能脫離惡道。唯有那些證得四果的才能了脫生死苦海。

以上是死苦的解釋。

心苦∶

[大念處經]的經文:「複次,諸比丘!憂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憂、愁、戚、內憂、內愴,諸比丘!此名為‘憂’ (也作愁)。

複此,諸比丘!悲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惱、歎、悲、歎息、悲哀、悲歎、悲痛,諸比丘!此名為‘悲’。

複次,諸比丘!苦者何耶?諸比丘!關於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苦’。

複此,諸比丘!惱者何耶?諸比丘!關於心之苦痛,於心不快,由意觸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諸比丘!此名為‘惱’。(也作憂。)

複此,諸比丘!悶者何耶?諸比丘!有俱若干不幸,被苦法所惱、失望、沮喪、氣餒、愁悶,諸比丘!此名為‘悶’。(也作惱。)」

[清淨道論]對這解釋說∶「‘愁’是喪失了親戚等事的人的心的熱惱,雖然它的意義與憂一樣,但它有心中炎熱的特相,有令心燃燒的作用,以憂愁為現狀。因為愁是苦苦,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悲’是喪失親戚等事的人的心的號泣。它有哀哭的特相,有敘述功德和過失的作用,以煩亂為現狀。因為悲是行苦的狀態,及苦的所依,故是苦。‘苦’是身的苦。身的逼迫是它的特相,使無慧的人起憂是它的作用,身的病痛是它的現狀。因為它是苦苦,及使意苦,故為苦。‘憂’是意的苦,心的逼惱是它的特相,煩擾於心是它的作用,意的病痛是它的現狀。因為它是苦苦,及令身苦,故為苦。‘惱’是喪失親戚等事的人,由於過度的心痛,而產生的過失。也有人說這不過是行蘊所攝的一種(心所)法而已,心的燃燒是它的特相,呻吟是它的作用,憔悴是它的現狀。因為它是行苦的狀態、令心燒燃,及身形憔悴,故為苦。」

以上是愁悲苦憂惱苦的解釋。

[大念處經]的經文:「諸比丘!什麼是怨憎會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討厭的,不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懷惡意者。心懷傷害意者、心懷擾亂意者、心懷危害意者,與這些人會合、交往、聯絡、結合,諸比丘!那稱為怨憎會苦。」[2]

在[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怨憎會苦說∶「諸賢!說怨憎會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怨憎會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不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同會一,有攝、和、習。共合為苦。如是外處、更 樂、覺、想、思、愛、亦複如是。諸賢!眾生實有六界,不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同會一,有攝、和、習,共合為苦,是名怨憎會。諸賢!怨憎會苦者,謂眾生怨憎會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怨憎會苦者,因此故說。」

以上是怨憎會苦的解釋。

「諸比丘!什麼是愛別離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想要的,喜愛的,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懷善意者、心懷好意者、心懷安慰意者、心懷安穩意者、母親、父親、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親,然後喪失了與這些人的會合、交往、聯絡、結合,諸比丘,那稱為愛別離苦。」[3]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愛別離苦說∶「諸賢!說愛別離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合為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複如是。諸賢!眾生實有六界,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 合為苦,是名愛別離。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別離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愛別離苦者,因此故說。」

以上是愛別離苦的解釋。

[大念處經]的經文∶「然,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諸比丘!于生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我等實非於生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

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于老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é我等實非於老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

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于病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é我等實非於病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

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于死法之眾生,生如是欲求∶é我等實非於死法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

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諸比丘!於憂、悲、苦、惱、悶之眾生,生如是之欲求:é我等實非於憂、悲、苦、惱、悶之下,我等不願意生來。û 然,不得此欲求,此為求不得苦也。」

在[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詳細解釋求不得苦說∶「諸賢!說所求不得苦者,此說何因。諸賢!謂眾生生法,不離生法,欲得令我而不生者,此實不可以欲而得。老法、死法、愁憂戚法。不離憂戚法,欲得令我不憂戚 者,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眾生實生苦而不可樂、不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苦而不可樂、不可愛念者,欲得轉是,令可愛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眾 生實生樂而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樂可愛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變易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眾生實生思想而不可樂、不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 思想而不可樂、不可愛念者,欲得轉是,令可愛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眾生實生思想而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思想可愛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變易 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說所求不得苦者,因此故說。

以上是求不得苦的解釋。

[大念處經]的經文∶「然,諸比丘!約略而言,五取蘊之苦者何耶?如次之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約略而言,此等名為五取蘊之苦。諸比丘!此亦名為苦聖諦。 û 在[分別聖諦經]裡稱之為‘五盛陰苦’。即眾生把變化無常的身心現象當成是我的,而長久遭受輪回之苦。

以上是五取蘊苦的解釋。

在[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裡舍梨子總結苦聖諦說∶「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

如何觀察苦呢?

1.身苦

在[雜阿含133經]裡佛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不去(知)本際﹖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湣,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系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回,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我們長久的生死輪回,就是被無明所障礙,以愛為最重要的原因。我們要會觀察因愛所帶來的苦,若一個人不能感受到苦的話,那麼佛法對他來說將如隔靴抓癢一般,不能相應。所以一個行者必須靜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世間的苦,才能入道。最容易觀察的到的是病苦,死苦;心裡肯定這些苦是存在之後,再返回頭肯定自己也會得病苦,死苦。等到觀察色相的苦肯定普遍之後,再來觀察心的苦,這時從自己的心受到苦楚時去冷靜地觀察,就會契入正道,去尋找苦的因。

佛在[雜阿含6經]中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

在[雜阿含5經]中佛言∶「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我們觀察一下自已,是不是對這色、受、想、行、識愛喜呢?因為愛喜的緣故,我們才於苦不得解脫。我們才受長久的生老病死之苦。所以對苦,自己的、他人的,必須要能見得到,體會得到,心明白它。世人因為都不明白它,而且以顛倒心去執取五蘊,所以佛才說他們喜愛苦。若能修到知苦,還要進一步離于苦的根源,心中對色相不起欲貪,要離於對色相的欲貪,這即是所謂離於色執取蘊(心中對色相生起的種種愛戀執取) ,心才能解脫於貪。

2.心苦

憂(愁)、悲、苦、惱(憂)、悶(惱)除了苦是屬於身苦之外,其餘四種都是心苦,都包含在瞋中。這些都可以依心路過程來觀照它們。

怨憎會苦是指遇到討厭不愉快的物件所生的心苦,是屬於瞋,同樣的我們要觀照它。遇到討厭的色、聲、香、味、觸、法等事物,或遇到心懷惡意者,和他們會合都是怨憎會苦。自身的五蘊是眼、耳、鼻、舌、身、意,遇到外在的六境是色、聲、香、味、觸、法等人、事、或物,本來是沒苦,但遇到之後才生起苦,由此可知它並不是我的,它的生起是隨緣的,是可以改變的。現代交通發達,隨處都可能會遇見冤家,見到時煩惱,而生起怨憎會苦。知道它是苦,我們就要致力改善人際關係,以諒解與友愛之心對待他人,廣結善緣,以免產生許多人事的煩惱。

愛別離苦是指對喜愛的對象分離時所生的心苦,也屬於瞋,這也是要觀照的。人的生命有限,至多亦不過百歲,終有一天要生離死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父母老輩丶夫妻丶兄弟姐妹丶子女丶朋友等眷屬,生命隨各自之緣,大限到時各走各路,到最後皆難免要分離,別離之際,必然產生憂悲苦惱。我們應常觀照無常,知道凡是生下來的都會死,只差在死遲或死早。有了這種心理的準備,到時自然不會措手不及。任何人有喜愛的色、聲、香、味、觸或法的人、事、或物,或喪失了與這些親愛的人的會合與交往,都會生起愛別離苦。觀照這苦的生起是我們對喜愛之境的執取的緣故,若我們知道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或法都是無常,它們的消失,我們就能接受,心中的苦就能解除了。

求不得苦是指生、老、病、死和愁、悲、苦、憂、惱這九種苦(包括了身苦與心苦)。我們都不願意有生、老、病、死苦,但都不能免除它們,這唯有靠修習八正道才能解除苦惱,達到解脫。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事與願違,求之不得,而心生煩惱。對治的辦法就是我們的心應常知足,少欲少追求,不要比人,不要對任何事物生起比較之心,這都會帶來不滿和苦,唯有知足才會常樂,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少欲知足的生活滋味。

最後從出世間法來觀照苦,由於對五蘊的無智的執取,我們長久以來,受盡了各種的苦。這五蘊可以十一種情況來瞭解它們是組合的法,即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勝、劣、遠、近來觀察,以便幫助我們瞭解對這些五蘊的執取所生的苦,它們皆是無常變易之法,但我們對它們的執取是瘋狂的,不符合道理的,因而帶來許多的苦,能夠如此觀察就能明瞭苦諦。

是故佛說:「簡言之,執取五蘊是苦。」 ([相應部.卷五]),又在另一處([相應部.卷三])佛說:「諸比丘!何為苦?理應說即是執著五蘊。」 佛又說:「五蘊是負擔,放下是快樂。」 我們是由生理和心理的五個部分組成。在生理上,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在心理上,心有受、想、行、識所組成。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以前稱為五陰,現在稱為五蘊(khandha)。

然後佛陀教導我們觀照這些五蘊說:「如是,或於內法,觀法而住;又於外法,觀法而住;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法而住;又於法,觀滅法而住;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法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大念處經])

這一段是以三法印的無常、苦、無我來觀照五蘊而生起觀智的階段。這在[五陰譬喻經]裡佛陀比喻色如泡沫聚,因為不堅實不能捏成之不淨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暫時之苦樂故。想如陽焰,因為日出而熱故。行如芭蕉之幹,因為無真實心髓故。識如幻,因為變幻欺詐故。依上述的十一法即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好、醜、遠、近來思惟,如實地觀察五蘊,以離於五蘊之擺佈。

在[相應部.六處相應.毒蛇品]中∶佛陀形容四大如四條大毒蛇,又形容五取蘊是五名殺人的怨賊,又把對世間的喜悅和愛染形容成一個在追殺和要斷我們首級的怨敵。佛陀把六內處形容成,我們在逃亡中進入一個門窗都開著的空虛村落,無人守護;把六外處形容為一群破壞搶劫村落的強盜;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一條大瀑流,它代表欲、有、見和無明。站在此岸,心生恐懼是代表身見的執著;為了安穩達到彼岸(喻涅盤),因此尋找草木枝葉編成木筏(喻八正道),手足兼用的劃過(喻精進)而到達彼岸;最後無憂無慮的立于彼岸(喻阿羅漢)。

五陰熾盛苦是對色、受、想、行、識的錯誤執取而生起的煩惱,在心中焚燒,使人感到憂鬱、焦慮、苦悶等痛苦。當然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生理和心理的轉變,都會產生執取五陰的煩惱。比如青少年的發育階段,老年人的老病衰化階段,中年人的為事業與家庭而忙碌的階段,煩惱,憂鬱、焦慮、痛苦,無法安靜,這都是五陰熾盛苦。我們若學會佛法,就比如找到痛苦的解藥,不死的仙丹,學會調服身體、守持戒律,少欲知足,不作奸犯科,調服心靈,誦習經文、瞭解經義,學習靜坐、修習止觀,培養慈愛,觀照色心二法的真相,放下對五陰的執取,這樣久而久之,就能解除五陰熾盛之苦了。

3.三苦

此外眾苦也可以解說為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是指身心的苦受,因為從自性及名稱來看都是苦的,故說‘苦苦’。人世實是苦,若在順境或逆境之中,身心遭受各種逼惱之苦,身苦的生、老、病、死苦和心苦的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實在本來就是苦,或有遇上苦上加苦,所以稱為苦苦。

壞苦是指在各種順境消失時,身心所感受的苦,如樂受的消失,這稱為壞苦。

行苦是指諸行變遷之苦,舍受及其餘三地的諸行,因為有生滅的逼迫,故說‘行苦’,諸名色法的變化所帶來的苦受,這即是行苦。

4.八苦

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和五陰熾盛苦。這在上面都已經給予解釋了。

不知苦有什麼過患呢?

1.執取造作

愚癡無聞凡夫不能如實的瞭解色法,我們久遠以來一直執取自己的身體為我,我所有,如是由內而向外執取,就產生貪欲,瞋恚,癡與邪見等煩惱而造作惡業,結果為業所驅使在六道輪回不能解脫。常以四種食(執取,維持存在的因素)而長住於輪回。這四食即是∶粗搏食(段食kabalinkarahara),是指食物用以維持身體;觸食(phassa-hara),意為對觸受的染著;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為對境,塵的思想愛取等的造作;以及識食(viññanahara),因為識緣名色,一個人若不能瞭解名色法,就有識食,在臨死時,意念不能寂滅,所以識又再輪回去了。因此這識在死亡時,或稱死亡心又會去緣名色,結生心是名,羯羅蘭(kilala)是色,新的一世又開始了。眾生必須在身心遭受長期的苦痛之後,才會學乖,才願意捨棄對五蘊的執取。

2.業的延續

佛陀說∶「我們是自己業的主人,是自己業的繼承人,由自己的業而生,是自己業的親族,依自己的業的支撐而活,不論我們造何種業,善的或惡的,我們必將去承擔。」不明白真理的人,不知自己在造業,也不知業在延續著。

佛陀說∶「若人逐欲樂(不淨以為淨),不攝護根門,飲食不節量,懈怠不精進,必為魔(māra五陰魔,業行魔,死魔,煩惱魔,天魔;指煩惱)所制,如風倒弱樹。」([南傳法句經新譯7偈])

佛陀說∶「屋蓋不遮密,雨水必浸入,心意不善修,貪欲必侵入。」([南傳法句經新譯13偈])諸行皆是無常,但我們的五個根門,在接觸境時常起各種思惟造作,這都是屬於行,因為它們是因緣和合的,故是無常。但我們卻對這根境的和合,起心動念生愛恨,招受眾苦。正確認識它們(行)是組合的,無常,変易,不園滿,是苦,非我,無我,才能舍離,才能斷除對它們的愛欲。當一切行滅時,心已寂靜,故名為滅。如此做,可以免除四有(Upadhi或譯生存因素,執著)∶即欲有,染(煩惱)有,業有和蘊有。

不信三寶,不修聖人所說的梵行,不行正道,不斷煩惱,業惟有繼續增添,有了業的推動力,那只有繼續輪回而已。

3.繼續受苦

佛對馬幹地亞說∶「馬幹地亞,未脫離感官享樂之欲的眾生,受到欲愛的折磨,受到欲熱的燒烤,卻仍然沉溺於感官享樂。這樣的眾生愈沉溺於感官享樂,他們的欲愛就愈強烈,他們就愈受到欲熱的燒烤;然而在他們沉溺於五欲之樂時,他們仍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中部1.馬幹地亞經])

一切的修道,持戒,禪定,修慧等等,都是為了止竭欲望,世尊曾把欲形容成障礙,骨鎖,肉臠,把炬,火坑,毒蛇,夢,假借,樹果等等,因為都是短暫的快樂。佛陀說∶「貪欲的止息就是涅槃。」這貪欲是廣義的對三界裡一切的愛執,由此可見欲的嚴重性。佛陀並不是要我們不吃不睡,甚或不工作謀生,基本的生存所需,若合法求取,那是沒有大礙的,但世人貪求無厭,有了還要多,好的還要更好,縱欲不已,到要死時還不捨得,平常不冷靜思惟觀察,常會著欲,長久熏習以來,已經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欲的害處,貪得無厭,害了自己,加害他人,因此終要回來繼續受苦。


注釋:
[1]有關“病痛”此段從[分別聖諦經]補。
[2]元亨寺[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中缺,此段依帕奧禪師的[正念之道]的譯文補充。
[3]同上。

參考資料∶
1.[清淨道論],覺音尊者,第十六,說根諦品
2.[正念之道],帕奧禪師
3.[南傳大藏經],[大念處經]
4.[南傳大藏經],[中部1經]
5.[大藏經],[中阿含.分別聖諦經]
6.[南傳大藏經],[相應部.諦相應];[相應部.六處相應]
7.[大藏經],[雜阿含5,6,133,287經]
8.[南傳法句經新譯],法增譯

法增比丘,新加坡,12/2/2008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華南傳佛友協會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