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受念处

受念处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何谓受?受是五蕴之一,也是十二缘起法重要的一环。受乃是六根门接触六境时所生的,有眼触受,耳触受,鼻触受,舌触受,身触受和意触受。普通的三种感受是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若从身心来看又有身受和心受。若从食来看又有食受与无食受。若从爱欲来看又有欲受与无欲受。

受念处

根据《大念处经》:然,诸比丘!如何比丘于受观受而住耶?诸比丘!比丘于此,若在感(受)乐受,知:“我在感(受)乐受。”在感(受)苦受者,知:“我在感(受)苦受。”在感(受)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受)不苦不乐受。”若在感(受)肉体之乐受者,知:“我在感(受)肉体之乐受。又在感(受)精神之乐受者,知:“我在感(受)精神之乐受。”或在感(受)肉体之苦受者,知:“我在感(受)肉体之苦受。”又在感(受)精神之苦受者,知:“我在感(受)精神之苦受。”或在感(受)肉体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受)肉体之不苦不乐受。又在感(受)精神之不苦不乐受者,知:“我在感(受) 精神之不苦不乐受。”

受因为是六根门接触六尘之后而生的,若不了解受的因缘,贪瞋痴紧随着受之后而生。常常修习观受的行者虽然眼、耳、鼻、舌、身还是接触境界,但是心中清楚触所生的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能以正念观照,不生贪瞋痴等烦恼。

在《杂阿含470经》中佛开示说:

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产生原因)、若灭、若味(作用) 、若患(过患) 、苦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

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为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因此凡夫受乐受时不知,心随起贪。受苦受时,虽知苦,但心随起瞋恚。受不苦不乐时,心中完全没有查觉,为痴所使。凡夫身受苦、乐、不苦不乐时,心随贪、恚、痴使,因此增长二受;身受与心受。但是圣人以戒、定及智慧观照的结果,只有身受,没有心受。

对于受的产生原因,受的灭,受的作用,受的过患,以及离受的解释,在《杂阿含475经》中这么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毘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

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

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

这样的分析,第一步是舍离欲贪;第二步是于受不去感受乐,赞叹,染着,使心对它生坚固住;第三步是观受的作用是无常变易之法;第四步是对触加以灭绝。



触是在十二因缘里中最重要的一链。当我们的根门接触到境界时,无论是人或事或物,心中要知道是那一个根门接触到外头的境,因为马上跟着发生的是感受,它有乐、苦和不苦不乐三种,感受之后我们心中会起思惟,对于乐受我们因为多生熏习的结果会马上起喜爱心而贪着它;对于苦受,因为根门接触不可爱,不如意之境,因此心会马上起排斥,厌恶的想法;不苦不乐受心中也可能知道,但不作反应。修行者应该训练自己,仔细去观察,不要让这些感受影向我们正确的思惟与观照力,使到自己能在每一个根门接触境时,心中明明白白的知道每一次的接触。触解脱乃是心在长期观察之后明了触后所生的受皆是无常、是苦。所以心中放下或舍弃它。解脱的人是否没有了触呢﹖那倒不是,解脱者只是以平静的心来接触境,不生任何的颠倒想念。

在《清净道论》里记载着锡兰有一位大帝须长老,在托钵的路上,遇到一位良家妇,该妇清晨时因与丈夫争吵之后离家,途中遇到长老,该妇女见到长老觉得可笑以颠倒心而大笑,长老的眼睛接触到该良家妇的牙齿,马上起观,从牙齿观到全身骨骼(身至念或三十二身分或不净观),因而站在途中而证得阿罗汉果。该妇女的丈夫,在追寻其妻子的途中遇到长老,向他询问有否见到一位女人从此地经过,长老回答道:「不知是女人或是男人?我只看到一副骨骼从这里走过。」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在早晨托钵的路上,脚踩在一根尖刺上,他知道尖刺接触脚底的皮肉,跟着他感觉到刺在脚底所生的痛(苦受),他站在途中起观,十二因缘流转门是:缘六入触,缘触受,还灭门是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因而观到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他站在那儿就证了阿罗汉果。

上述两位圣者的证果,看似很容易,其实不然。他们自从入道以来,不知已进行了百千万次的“触”的觉知和观照,才能在上述的因缘下证得圣果,我们虽去佛已远,但古人与现代人没两样,要证道果也正应如此做。

欲染

有些《大念处经》的译本将身与心的三受译为有欲染和无欲染的三受,今引《中阿含。念处经》中经文来加以解释:

「云何观觉(指受)如觉(指受)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这里的“觉”即是指“受”。

乐食是指对乐的执取,这是六根门在接触到六尘后生乐受的执取,心起贪着与回味;苦食则是对苦受的执取,心哀怨与狂乱;不苦不乐食则是对不苦不乐受的执取或舍受的执取。

乐无食是对乐受的无执取,苦无食是对苦受的无执取;不苦不乐无食是对舍受的无执取。

乐欲是对乐受生起贪的欲染;苦欲是对苦受生起瞋恚的欲染;不苦不乐欲是对不苦不乐受生起舍的欲染。

乐无欲是指无欲染的乐受;苦无欲是指无欲染的苦受;不苦不乐无欲是指无欲染的舍受。

乐受的执取的例子很多,它天天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都在追求好的舒服的好吃的。苦受的执取的例子,比如常吵架的冤家,碰在一起就要吵,不知出离。不苦不乐受是对人、事、物所起的中性感受。

对苦乐受无执取是圣人的境界。

有欲染是凡夫的境界,对乐受起欲染,因此常常要追逐同样的事物以满足自己的乐受;有欲染的苦受是当我们喜爱的人死去了,或心爱的事物消失后,常忆念时心中所起的苦受;若对喜爱的人、事、物起不苦不乐受即是不苦不乐欲。

无欲染的苦、乐受和不苦不乐受,或者对苦乐受不苦不乐受的无执取,是圣人的境界。

现在的修行人,在众多媒体的冲击和污染之下,比如受电视、电影、计算机游戏,网际信息、音乐、歌舞、报纸、购物中心的余兴节目,朋友聊天,股市买卖等等各种不良的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数的贪欲盖都极难降服,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培养起定力是不可能的。因为追求更多的欲乐或更多的物质的享受,是与培养定力背道相驰的。因此常常修持八关斋戒对在家众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在东南亚的传统佛教国家,比如泰国和缅甸等。在家众常去寺院,穿着白衣白裙或白裤,在寺院里精进修行是很好的传统,这就像在佛陀时代一样,在家众常去寺院,早上拿了食物去供养僧团﹐求授三归五戒或八戒以及闻法,而后就在寺内精进修禅修观,到黄昏或次日才回家。

如此,在修持受念处时,不论有否欲染,不论是否身或心的三受,都需加以观照,观照的程序是先观身念处,因它是粗的色法,比较容易观察到;而后观受,因为受是与色法结合生触之后的名法。观照受这名法的次序是先观触,再观受,以及与受相应的想、思等相应的名法,然后才观识,以及与识相应的六门。这些名业处(即触、受、想、思、识) 也即是五蕴里的四蕴;受是受蕴,想是想蕴,触与思是行蕴,而识是识蕴。在行蕴里头有五十种名法。它以触与思为最明显,《分别论》里讲行蕴时也专谈思。

受念处的修持跟身念处一样的明显,这是因受里的乐受与苦受的生起是很明显的,而不苦不乐受就显得不清楚,若能认知乐受与苦受,就能辨别不苦不乐受的存在。

在《中部》的《大因经》里,佛只谈一种受,即是苦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受都是无常,所以是苦。

又在《杂阿含474经》里:「佛告阿难,我以一切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受离

若能知道受的短暂性质,以及知道诸受是苦,那么在触之后就会晓得克制欲贪,欲贪若断,于受就离开了,就能超越受的作用。

最后我们再回到《大念处经》所说的﹕
「如是,或于内受,观受而住;于外受,观受而住;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或于受,观生法而住;于受,观灭法而住;又于受,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受”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受观受而住。」

这一段经文佛是说不管是内在的受或外在的受的生起或灭或生灭,都以纯观法的态度来观照它。经长期的修习,心中对于受或是忆念某种感受,或是因观照而正确认知的,都只把它当作“受”来对待,因此观受的正念得以生起,当观受的正念得以生起之后,就能不漏缺地观某种受的生起,以及该受的熄灭,因为长期的修习观察受的结果,知道这些受皆由因缘生起,而后消灭,心里就能不执着于这些无常的感受,而不为这些受所动摇。

在《杂阿含282经》中,佛在迦微伽罗牟真邻陀林中,谈到修习诸根在接触到境时应采取的态度;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1)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喜爱)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
(2)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不喜爱)故,修如来不厌离(不讨厌)正念正智。
(3)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
(4)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
(5)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不是喜爱的或不喜爱的),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都舍弃) 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

所以根触境时,喜欢的要远离;讨厌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爱的或不喜爱的) 要舍弃。声闻第子要惭耻厌恶对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灭尽它,舍弃它,这是圣人修根的方法。

受灭

我们的世界就是六根与六尘加上六识、六触,和六触所生的六受(或三受) , 这些都是苦的地方。如《杂阿含230经》所示:「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若要离苦就要灭界,先得要修根,然后灭受,然后触就不再作用,以正念正智来观察它们。如《杂阿含279经》中佛言:「乐触以触身,不生于放逸,为苦触所触,不生过恶想,平等舍苦乐,不灭者令灭。……… 觉悟彼诸恶,安住离欲心,善摄此六根,六境触不动,摧伏众魔怨,度生死彼岸。」
如《杂阿含1167经》中佛言:「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於中住止。时,有野干飢行觅食,遙見龟虫,疾來捉取,龟虫见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於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嘗味、身觉触、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住,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又在《杂阿含276经》中难陀教诫五百比丘尼言:「如实意解,六内入处(如实)无我 ………六外入处如实无我………六识身如实无我………六触身如实无我………六受身如实无我………六想身如实无我………此六思身如实无我………此六爱身如实无我。」耐心地有系统的以智能观照上述的六内入处(六根)、六外入处(六境)、六识、六根境之触、六触后的各三受、六想、六思、六爱等,如实地观照到它们只是根(四大和合之物),境(四大和合之物),接触之后的心里所生的诸名法如触,受、想、思、爱而已,它们只是色法与名法的缘起关系,它里头并无一个实际存在的“我”或“我的”这一回事。

难陀以油,柱,器和火来譬喻六根,六境,六触,六识,六想,六思,六爱的关系;并提示彼等皆无常,若无油,柱,器;灯光亦灭。

举个例子说;若你很喜欢零食,当你知道之后,但仍然纵容自己,后来零食带来了牙痛,看了牙医,他建议你放弃吃零食。后来当你看到你喜欢吃的零食时,心中很想买但又怕会再次牙痛;你试一下控制自己,这次想起牙痛的情况,你成功地把自己压住不去买零食,慢慢地触境所生的想念,贪爱和乐受就灭了。不过要彻底做到断零食,光靠压制是不会长久成功的,要是用智慧观照它,就能彻底消灭这贪吃零食的烦恼。

一个修定的人常会喜爱定境,尤其是二禅三禅的境界,想要每一次修定时找到它,这就着魔了,因此对定境的感受(法受) 也要灭除它。

小结

在《杂阿含485经》里佛对优陀夷和瓶沙王谈到两种受:欲受与离欲受。欲受是享受五欲之乐受。离欲受是一个修行人远离欲乐与恶不善法,修习禅定,达到初禅。若说只有初禅是离欲乐也不对,二禅比这更胜乐,……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处比这更胜乐。一层比一层还要细的乐。这些都是无常苦与无我。外道若说沙门释子认为想受灭处是最胜乐也不对,也不符佛之本意。故此佛说若要说,勉强地说只有四乐: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和菩提乐。凡夫不知道寂灭乃是乐 !

又在《杂阿含474经》里佛对阿难谈到比这想受灭更殊胜的奇特止息,更上的止息,无上的止息。这就是对贪瞋痴的止息与解脱。

通过观察受,我们会知道我们常常无知地追随受,无论是乐受或苦受,为受所支配,心中在触境之后起着众多的欲染,不知不觉的就跟着去了,只知是我在感受,犹不知是根与境接触后,心中对乐受起贪爱之念,对苦受起厌恶之念。六个根门天天的在接触境,众多的受在生生灭灭,众多的心思也跟着在生生灭灭,像机械人一般地在操作着。是谁在感受呢﹖

因此一位纯观受的行者通过修习观受,再加以观照受的无常、苦和无我而得到智慧,他不为受所支配,而能独立无拘地安住,且不执着于世间上的任何事物。要达到业灭尽之道,那即是苦的灭尽之道,这唯有八支圣道。

注释:
1同《相应部。受相应》,二十三经﹐比丘 (受味、受患、受离) 。

法增比丘,澳洲雪梨。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