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心念处

心念处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经,早也念,晚也念,但只是口念心不念。
道,早也行,晚也行,但只是身行道不行。

心念处

这是四念处法里的第三种,从粗的身念处到稍细的受念处,到细微的心念处。这就好比四道果的初果是断色法的身见为主;到了二果是断心法的粗显的贪与瞋,这贪与瞋的生起,乃是触境之后而生的受带来的;到了三果就要断除细的贪与瞋,这就要到意门或意识里去澈底的铲除贪与瞋。修心是修道的最重要部分。

在《法句经》心意品里佛说:「心无住息,亦不知法,迷于世事,无有正智。念无适止(意念没有安住),不绝(念不停止)无边,福能遏恶,觉者为贤。佛说心法,虽微(心念微细)非真(但非真实),当觉逸意(觉知放逸之意念),莫随放心(不随放逸心)。见法最安,所愿得成,慧护微意(修智慧护住微细意念),断苦因缘。」所以修心或念住心是很重要的,因这能遏止造恶,听了佛法,再用正确的法门修慧,来断轮回之苦。

禅宗黄龙慧南襌师(1002-1069)某一次对门人开示说:「古人看此月,今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古人求道内求心,求得心空道自亲,今人求道外求声,寻声逐色转劳神;劳神复劳神,颠倒何纷纷。」一针见血地道出学佛人的通病。

烦恼

我们心中的烦恼(Kilesa),在《入阿毗达磨论》说明为烦乱逼恼身心相续,也叫随眠;《清净道论》称它为污染的相应法。在《阿含经》中通常只说四漏,五盖,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七随眠等的烦恼名词。五下分结是结缚有情于欲界生存的烦恼,而五上分结是结缚有情于色及无色界生存的烦恼。本书也只着重在《阿含经》的原来分类。不过细的分法有助于修行人认清烦恼的多样化,因此这里也稍微提一下。

《入阿毗达磨论》里提到七随眠,即是欲贪、瞋、有贪(执取生存的贪)、无明、慢、疑、见。欲贪与有贪可归纳为贪,而成六随眠。《俱舍论》把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而成十随眠。欲界依四谛的烦恼:即对四谛未知,未断,未证,未修的见惑,须赖见道方能断除的有三十二;而修惑或思惑有四(贪、瞋、痴、慢),须赖修道方能断除,如此欲界共有三十六随眠。色界与无色界依四谛的烦恼各有三十一随眠;依四谛的见惑有二十八;修惑或思惑有三(贪、痴、慢;因色及无色界无食欲及性欲,故无瞋)。三界烦恼加起来共有九十八随眠。再加上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恶作、睡眠、掉举、昏沉、忿、覆,共为百八烦恼。详见表9.1及9.2

表9.1 欲界随眠

修道 要断随眠
修惑 无明、贪、瞋、慢
道谛 无明、贪、瞋、慢、疑、戒禁取、邪见、见取
灭谛 无明、贪、瞋、慢、疑、邪见、见取
集谛 无明、贪、瞋、慢、疑、邪见、见取
苦谛 无明、贪、瞋、慢、疑、戒禁取、身见、边见、邪见、见取
表源自《大正藏》八十五册三界图


表9.2 色及无色界随眠

修道 要断随眠
修惑 无明、贪、慢
道谛 无明、贪、慢、疑、戒禁取、邪见、见取
灭谛 无明、贪、慢、疑、邪见、见取
集谛 无明、贪、慢、疑、邪见、见取
苦谛 无明、贪、慢、疑、戒禁取、身见、边见、邪见、见取
表源自《大正藏》八十五册三界图

见惑也叫理惑,即对三界的道理所起的我见等恶见、邪见、妄见等的错误见解;这在见到四圣谛的道理(见道)时一下断除。修惑也叫思惑或事惑,即心识对境所生的贪、瞋、痴、慢等烦恼;这须经修道与思择法和四谛的道理方能断除。

这些烦恼在欲界里有三十六种:即苦谛下的烦恼有十随眠;集谛与灭谛下各七随眠(无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只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见七种);道谛下有八随眠(对道谛起戒禁取,加上上边的七随眠)。因为色及无色界无瞋,所以苦谛下的烦恼只有九,集谛及灭谛下各有六,道谛下有七,共二十八见惑,加上修惑三种(贪、痴、慢)共三十一。三界所有的烦恼共百八。对这些烦恼必须遍知,遍断,遍证,遍修方能出离三界。故佛说他要是对四谛没有进行三转十二行彻底的断除一切结缚的话,他不能称为正遍知,明行足,正等正觉者。

根据《大集经》卷五十九的说法。当六根对六尘时,各有爱好、厌恶、平等三种分别,合为十八种分别;分别又有染、净之分﹐合为三十六种分别;再配以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合为百八烦恼。

修行人若能注意断除这些,自然能把心念处修好。若能明白四圣谛的道理,就能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等烦恼,而证初果,这就是见道所断的烦恼(随信行与随法行的行者)。习惯性犯的烦恼(习气,掉悔,我慢)还要靠实际去修方能断除,所以五下分结的贪、瞋、及五上分结的痴(无明)、慢、色爱、无色爱、掉悔都要实修方能断除,这就是修道所断的烦恼。(也有人能一下把所有的烦恼都断除。)

十六心行

《大念处经》里,佛开示了十六种心念处的修习法: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着,知“心贪”。又心离贪者,知“心离贪”。又心瞋者,知“心瞋”。又心离瞋者,知“心离瞋”。又心痴者,知“心痴”。又心离痴者,知“心离痴”。又心集中(收缩)者,知“心集中(收缩)”。又心散乱者,知“心散乱”。又心广大者,知“心广大”。又心狭小者,知“心狭小”。又心有上者,知“心有上”。又心无上者,知“心无上”。又心有定者,知“心有定”。又心无定者,知“心无定”。又心解脱者,知“心解脱”。又心未解脱者,知“心未解脱”。

这十六种心皆是世间心。

有贪的心,从阿毗达摩论的分析来看,“有贪的心”是指与贪欲同时生起的八种欲界不善心。贪欲是一种心所,与心同生同灭,攫取同一目标,由同依处生起,因此与贪欲同生的心为有贪的心,以贪为根的心有八种,称为贪根心(Lobha-mūla citta)其中四种与邪见相应,四种与邪见不相应。若依主动或被动生起也可分成八种贪根心。从强烈的贪婪到微细的喜爱和执着。

心离贪,这是善因。不是指心没有贪欲,从世间心来说,不可能完全消灭贪,只是指贪欲暂不生起。这是指世间善心,世间果报心与世间唯作心。世间善心是指欲界善心与色、无色界善心,前者包括一切礼敬三宝,皈依,持戒,布施供养等安止定前的欲界善行,初禅到无色界定是色、无色界善心。结生心,有分心、死亡心、五根门的识、领纳、推度和彼所缘心都是世间果报心的,五根门转向心与确定心都是世间唯作心。心离贪时是不执着于所接触的境或目标。只有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才心无贪。

有瞋的心,有两种,指以瞋为根而与忧受相伴(瞋恨心只能与忧的感受相伴)生起的主动和被动的瞋根心。有从最强的暴怒到轻微的厌烦,瞋心的表现是破坏自他的幸福。

心离瞋,这是善因。一个行者若是心中离瞋﹐应知自己心离瞋。但是若是完全断除了瞋恚,应知心无瞋。在平常心安乐时不是没有瞋恚,或已消除瞋,它只时暂时离瞋而已。这有三种:即世间善心,世间果报心及世间唯作心。这三种心通三界。心无瞋时是与慈爱相应,因此没有自私的心。只有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才心无瞋。

有愚痴的心,有痴即有‘无明’。痴心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它有两种,是指以痴为根,而与疑及掉举相应的心,所有不善心都有愚痴,愚痴能导至贪与瞋的生起,因此有愚痴的心也包括在八种贪根心和二种瞋根心在内,加上痴根的两种不善心,共有十二种不善心。两种瞋根心与两种痴根心不在有贪与离贪的心的分类里。又八种贪根心与两种痴根心也不在有瞋与离瞋的心的分类里。两种的痴根心里一是与疑(怀疑)相应﹐一是与掉举(烦燥)相应。这些都是需要观照的心。

心离痴,这是善因。心无痴时它是与智相应的,它是无痴因,它是慧心所。心若暂时离痴有三种,即世间善心,世间果报心与世间唯作心。只有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才心无痴。

心收缩,这是指心收摄或是收缩,是欲界里五种被动的不善心,心落入贪欲、瞋恨、昏沉与睡眠(心的沉重是昏沉,心的倦睡是睡眠) 、掉举(心散乱)与恶作(追悔所犯的恶行) 、和疑。这些都对修行目标失去兴趣,心变得松懈,退缩。

心散乱,这是与掉举同生的不善心,心胡思乱想而在目标外游荡。

心广大,这是色界与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心。它被称为广大是因在世间没有比色界与无色界心更高的心,它能降服烦恼生大果报及具广大的认知领域,以及有高尚的投生意愿。

心狭小,这是指欲界心。心自私自利。

心有上,指的是胜妙心,世间最妙境界的心。心常精进是有上心。

心无上,指的是下劣心。心若与贪相应如贪吃、贪淫、贪睡、贪財利等;或与瞋相应如恼怒、恶念、怨恨、反感等;或与痴相应的邪见、愚蒙、不正思惟等。

心有定,指的是近行定或安止定的心。

心无定,指的是无近行定或安止定的心,心不专一和散漫。

心解脱,心能通过如理作意而从烦恼中暂时解脱,若通过安止定降服烦恼亦能得暂时解脱。对于阿那含圣者,彼心从贪与瞋解脱。对于阿罗汉圣者,彼心从三毒完全解脱。

心不解脱,指心为烦恼所系,不如理作意或无定故心不解脱。

观心

观心的方法是依心路过程来观照,因心与心所相应生起,所以在每一心识剎那中观照心与心所,心路过程心依定法取六境为目标(色、声、香、味、触、法)而顺序生起。

如是,或于心,观心而住;又于外心,观心而住;又于内外心,观心而住。

这段经文是指行者观照内外的色法,以及观照内外的名法。然后观照内外的名色法,最后则是观照这些名色法是无常,苦与无我。

于心,观生法而住;于心,观灭法而住;又于心,观生灭法而住。

心的生起是根门与境接触而生起的识,根门除意门外都是色,境也是色,接触所生的识是名。若以眼识来讨论,眼门有眼珠里的十种色法,加上命根色九法共十九种色法,这是依处(眼净色)。境也叫所缘,眼识的所缘是颜色,这色聚的颜色是色法。此外眼还须要光,这也是色法。最后眼识的生起还要意门起作意,这作意是意门对五根门触境时都要起的意门投向目标的作用。眼识生起后,有七种心所与它同时生起(七遍一切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1],这些是名。观照这些名色法的生与灭,它的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

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心”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长期观照的结果,因为有正确的认知,以及智慧的生起,所有心念的生起只把它当作“心”来看待,因而正念得以培养起来,能仔细地观照心生心灭,而且随其不同因缘而生灭,这样观智就会由坏灭智渐渐提升到行舍智,最后观照的心不再执着于无常的心念及其境物。

在《中阿含.住法经》里佛告诸比丘:「我说(1)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说(2)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说(3)增善法不退,不住。

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笃信,(奉持)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诵习)阿含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谓退善法不住,不增。

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笃信,(奉持)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诵习)阿含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谓住善法不退,不增。

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笃信,(奉持)禁戒,博闻,布施,智慧,辩才,(诵习)阿含及其所得,彼人于此法增不退,不住。是谓增善法不退,不住。」这里佛指出修道的三种情况 :退法、住法、和增法。若不进,应该如何做呢?那就应注意自己的心!

佛接着说:「比丘者。作如是观,必多所饶益。(1)我为多行增伺(贪),为多行无增伺;(2)我为多行瞋恚心,为多行无瞋恚心;(3)我为多行睡眠缠,为多行无睡眠缠;(4)我为多行调(掉),贡高(举),为多行无调,贡高;(5)我为多行疑惑,为多行无疑惑;(6)我为多行身诤,为多行无身诤;(7)我为多行秽污心,为多行无秽污心;(8)我为多行信,为多行不信;(9)我为多行精进,为多行懈怠;(10)我为多行念,为多行无念;(11)我为多行定,为多行无定;(12)我为多行恶慧,为多行无恶慧 。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缠、调(掉)、贡高(举)、疑惑、身诤、秽污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多行恶慧者。彼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无贪伺、若无瞋恚心、无睡眠缠、无调、贡高、无疑惑、无身诤、无秽污心、有信、有进、有念、有定、多行无恶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广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因此要知道自心,然后用正确的法门,尽快努力以正念正智去修持它们,不令退失。
在《杂阿含80经》中佛说:

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 (我) 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 (我) 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 (我) 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部经是一部很重要的修智慧的经,经里所分析的方法;空即是指观照自己色身的色法是无常,苦,无我,所以是空。无相是指观照境或外在色法也是无常,苦,无我,所以无相。无所有是指观照内在的名法,即是自心的生灭,观修从生灭到坏灭,再到行舍智的阶段,所以无所有。

但是到这阶段,还未能离我慢以达知见清净,所以观照识的生起的因缘,也即是六识如何生起,并观照这些识的生起因缘都是无常,苦,无我,因此生起后必定会灭或坏灭,因此这些识是有为的行法,跟随缘而生起,是有过患的,是应该灭除的,应该离去不使生欲的,应当断的知见。一个行者能做到这种地步,才能达到圣法印 (解脱) 知见清净 (无知见) 的境界。

想灭

我们的心不停地在想,这是因为根门都超作的缘故。唯有入于定境。达到非想非非想天之上的想受灭定(灭尽定)才没有想,要达到那儿要先修到无想天后才能修到灭尽定。在平时要一直以正念守住心,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 ,是要一直这样做,一起黏着,就以智慧观照:贪念执着放不下,以无常不净对治;瞋念以慈心对治;害念以悲心对治;妒忌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以无常无我对治。直做到心情平静安祥为止。

我们心中对境的‘念’若执持它可以叫做‘见’,圣者知道念的生灭,他不为这念所困,一生就舍。举个例来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都发胖,血液里的胆固醇都升高了,医生都劝人们注意饮食,不要摄取太多油腻性的食物;凡夫要是验血有了高胆固醇,一听就生起我的身体出了问题了的念,跟着就会产生许多想法,执持医生的说话(这里不是在说医生的坏话),思惟从今以后我爱吃的奶酪,油条,乳油咖啡,黑森林蛋糕,双层牛肉汉堡包,卤猪肠,炸鸡腿,咸炒腰豆,红椒大龙虾,蛋花蟹等等都得少吃啦!去到超市,把想买的食品标纸很仔细的研究一番,看看它含有多少油脂,一次上超市的时间要比平时多许多,并且把认为含高胆固醇的食物都给隔绝了,天天餐餐一看见食物饮料就与身体里的胆固醇连起来,吃时喝时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开心,念念都在防胆固醇。他已为他心中所起的有与无胆固醇之见所困扰住,他已落入胆固醇的魔掌之中。在五上分结的烦恼中,这正是色爱(胆因醇),无色爱(心中执持的见),我慢(执持我的想法),根本烦恼正是无明。由这例子可想而知,我们要做的长远艰苦的修行还很多。最难的是在观察心中生的念,心中执持的想法(见)是最微细最难以察觉的,也最难断;因为它分分秒秒都在生起,所以要培养强大的正念,以智慧观察它的生灭无常,亲自体验它的无常,才能彻底舍弃。

佛曾说过圣者的心是:「欲念则念,不欲念则不念。自在诸念迹。」就是指对境需要思念时才思念,不然常住于圣者的沉黙,他是绝不会跟人去争论的。他对人起思念言语时正像口渴要去喝水一样,他不会思念胆固醇,非常的自在。

在禅宗里的惟俨禅师(751-834) 与一位僧人的问答如下:
「师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
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
僧奇之,问: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师答曰:非思量。(佛的境界不以思量得。)」

修行人的心念与凡夫不一样,凡夫整天在思惟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东西。但一个修行人却整天的在想‘法’。因此修行人的欲想虽然少了,但心中的見却多了,反而生起欲与其它修行人比较之心,整天心在想这个人修的这样,那个人修的那样,跟着嘴也不干净起来,徒然增长我慢和诸多烦恼,心中难得清净。心起想时,要常放下它﹐不要理会它。在佛法上这是属于见漏,要常常磨灭它,使它不生起。讲别人也属于诤,与瞋相应,所以要常修慈无量与悲无量,因慈悲心是广大的心,常想别人好,不会去钻牛角尖。众多的心念起一个灭一个,直到它不起为止。因此在《杂阿含684经》中佛言:「比丘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解脱者,是名阿罗汉慧解脱。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六祖惠能规劝修行人说:「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冷静地检讨一下自己的心,我们的烦恼是不是自估太高,只看他人的短处,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所带来的呢?若真是如此,那就用古时大德的遗教来修习吧,这绝对管用。

在《中阿含.周那问见经》里佛教周那说:(1)对他人不满时应学“渐损”,逐步磨灭自己心中的烦恼。(2)见到他人的缺点时应“发心”,自己多修善法。(3)知道他人犯错,行不善时,我应以善行来“相对”。(4)考虑到业报时,应以白的业而修“升上”。(5)对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我行妙法而“般涅盘”。佛说:「若有自调御,(见)他不调御(而)欲调御者,必有是处;……自般涅盘,(见)他不般涅盘(而欲)令般涅盘者,必有是处。」我们必须自己先成就才能教他人成就。

小结

通过心念处的修习,我们致力于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阿毗达摩的论师把心解释为造作者,是认知目标的工具。我们修习心念处,是要做心的主人,把心解脱于烦恼的结缚,让心清净,让心自在,让心安乐。愿你们都成功。



註釋:
1 请参考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及第六章色之概要。


法增比丘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dhammavaro@hotmail.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 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习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学习南传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