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世尊,阿罗汉,正自觉》
解脱生死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澳洲佛宝寺
佛法的目标
佛陀教法的目标是什么?
是断尽烦恼、解脱生死。
正如佛陀说过:
Katamo ca, bhikkhave, sàmaññattho? Yo kho, bhikkhave, rà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 ayam vuccati, bhikkhave, sàmaññaattho'tim
“诸比丘,什么是沙门的目标?诸比丘,是贪的灭尽、嗔的灭尽、痴的灭尽。诸比丘,这称为沙门的目标。”(相应部5.36)
这贪嗔痴的灭尽,就是解脱,就能达到涅槃。
涅槃之道
《相应部.涅槃》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时,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慇懃之话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所谓:‘涅槃、涅槃’者,友!何者为涅槃耶?”“友,凡贪欲之坏灭、瞋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之谓涅槃。”“然则,友!有实现此涅槃之道耶?有行道耶?”“友!有实现此涅槃之道,有行道也。”“然则,友!何为实现此涅槃之道耶?何为行道耶?”“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涅槃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友!此为实现行此涅槃之道。”“友!实现此涅槃之道是善,行道是善。又足于精勤。”
《相应部.阿罗汉果》“友!舍利弗!所谓:‘阿罗汉果、阿罗汉果’者,友!何者为阿罗汉果耶?”“友!凡贪欲之坏灭、瞋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谓阿罗汉果。”“然则,友!有行道耶?有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友!有行道、有实现此阿罗汉果实现之道。”“然则,友!何者为行道耶?何者为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友!此圣八支之道,正是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友!此为行道,此为实现阿罗汉果之道。”“友!此行道实现阿罗汉果之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如果贪、瞋、痴已完全止息,即是现法涅槃,实时、欢迎检视、智者直接体证。(《增支部》3:55)
世尊说道:「乌波湿婆啊!不渴望任何东西,富有思想,依靠一无所有越过水流;抛弃爱欲,摆脱疑惑,日夜追求灭寂贪爱。」《经集》
《善梵经》(Subrahma
Sutta)中佛陀说:「如果不修行七觉支及守护根门,就无法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
四念处---解脱唯一之路
《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已经讲得很清楚:「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盘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身念处有十四种:即安般(1),四威仪(1),正知(明觉)(1),三十二身分(不净)(1),四界差别(1),和九种墓墟观(9)。
受念处有六种:即肉体,与精神的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
心念处有十六种:心有贪,离贪,心有瞋,离瞋,心有痴,离痴,心集中,心散乱,心广大,心狭小,心有上,心无上,心有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
法念处有五种:五盖,五取蕴,十二处,七觉分和四圣谛。
破除五蕴
在《不遍知经》(Aparijanana
Sutta),佛陀在经中说:「比丘们!不证知、不遍知、不离贪、不捨断一切(眼、色、眼识、眼触、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耳、声、耳识、耳触、耳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鼻、香、鼻识、鼻触、鼻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舌、味、舍识、舌触、舌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身、触、身识、身触、身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意、法、意识、意触、意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不能有苦的灭尽。」简言之,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一切六根门的名色法或五蕴法,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在(《相应部.卷三》)佛说:「诸比丘!何为苦?理应说即是执著五蕴。û 佛又说:「五蕴是负担,放下是快乐。」在《五阴譬喻经》里佛陀比喻色如泡沫聚,因为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依上述的十一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来思惟,如实地观察五蕴,以离于五蕴之摆布。
「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为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灭如实知?触灭是想灭。如是想灭如实知。云何想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想灭道迹。如是想灭道迹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若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触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如是识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名色集是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灭如实知?名色灭是识灭。如是识灭如实知。云何识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识灭道迹。如是识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若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比丘!是名七处善。
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在南传的相对经文《七处三观经SN 22.57》里作:观察:界(18)、处(12)、缘起(12)。)
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四十二经》)
「阿难!如何观修无常想呢?于此,比丘前往林中,树下,闲房空地,如是观修:色是无常,受是无常,想是无常,行是无常,识是无常。如此住于观修五蕴是无常。阿难!如是观修无常。」(《济历曼南达经》《增支部》10.60)
观照无常,对色法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等的十一种情况,都要观照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照它们皆是不圆滿,是苦;再观照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照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阿难!如何观修无我想呢?于此,比丘前往林中,树下,闲房空地,如是观修:眼是非我,色相是非我;耳是非我,声是非我;鼻是非我,香是非我;舌是非我,味是非我;身是非我,触是非我;意门是非我,意境是非我。如此住于观修六内处与六外处是非我。阿难!如是于色观修无我。」(《济历曼南达经》《增支部》10.60)
三种遍知(世間Lokiya 与 出世間Lokuttara
pariñña)
表源自马来西亚沙巴州寂静禅林(Santavana)
我们对这些四圣谛法必须遍知,遍断,遍证,遍修方能出离三界。故佛说他要是对四谛没有进行三转十二行彻底的断除一切结缚的话,他不能称为正遍知,和正等正觉者。这里所讨论的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知遍知也叫做随觉智(anubodha ñana),度遍知与断遍知也叫做通达智(pativedha
ñana)。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遍知有三种,断与证。... 遍知有三种:即(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的三种遍知。...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 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1)知遍知(ñata-pariñña),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与通达名色法(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与其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ņa)的智慧。五蕴法就是这个我们要瞭解的名色法,五蕴法即是苦谛。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知道。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知道?诸比丘!即眼是当知道等等」,是名「知遍知」。知解名色与缘是它的(知遍知)不共(独特)之地。」眼等十八界是当知道,因为这些就是世间的一切。(十八界是六根,六所缘,六识。佛曾说:「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233经》))
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种观的染,所以必须审察破除这些杂染,破除之后就能生起道的智见,知道这道是正道。圣道是以‘所缘通达’(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彻地认知所缘或透彻的认知无為涅盘界。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moha),由於它已断除了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因此它也成就了知见四圣谛的功用,这功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见四圣谛叫做‘无痴通达’(asammoha pativedha)。所以圣道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nirodha
sacca),而以‘无痴通达’证悟了苦谛、集谛与道谛。由於圣道已成就知见苦谛与集谛的十二因缘支(亦作缘起支),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tta)的因缘结构,及它们之间因缘的关系,通过透彻明瞭四圣谛才能有效地将缘起逆向,所以它也被称為“知遍知”。只有亲自以世间遍知与出世间遍知明瞭十二因缘之后,才可说是已证得了随觉智(anubodha ñana)及通达智(pativedha ñana),我们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缘起法在谈到无明与行时,它同时包括爱、取与有在内。同样地,在谈到爱、取与有时,它同时包括无明与行在内。在谈到生与老死时,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果也已包括在内。如此而有过去五因(无明、行、爱、取、有),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五因(无明、行、爱、取、有),未来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即是:生、老死)二十法。这二十法带来的三因果连结是:(一)过去因(行)与现在果(识)的因果连结;(二)现在果(受)与现在因(爱)的果因连结;(三)现在因(有)与未来果(生)的因果连结。我们必须要认识它们的三种轮转:(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二)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三)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果报轮转又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但是断除无明与爱这二根,轮回即会断灭。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
ñāņa),名色法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所缘,知道在做什么。‘正知’是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这就是‘知遍知’。
根据《长部注疏》(Nidanavagga
Atthakatha,2,p.88)的解释,我们(1)应分开辨别名色法(即五蕴)(名色分别智)及(2)应辨别名色法(五蕴)的因果关係(缘摄受智)。这两者的修习并非只是认知它们一次就能成就,而是要在重复许多次修习辨别之后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随觉智’(anubodha ñana)。这二智被称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為它们辨明与分别应知与作為观禅目标(所缘)的行法(sankhara
dhamma)。以‘随觉智’去明瞭即是‘随觉知’,这是‘知遍知’。亲自透彻地明了十二因缘支的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pativedha ñana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若人不能以随觉知与通达知如实知见十二因缘,那麼他将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只有在他亲自知见它们后,他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2)审察遍知或度遍知(tirana pariñña),是以三相思惟(Sammasana ñāna)与观照名色法生灭的智慧(Udayabbaya ñāna)。审察一切法而得审察遍知或度遍知,这是七清净的道非道智;道非道智见清净除了思惟三相之外,还要修生灭随观智。观照者具足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接着道智(magga
cittā)就会生起。这种瞭知名色法的生灭现象的智慧,就是度遍知。这里才是真正的观照或毗婆舍那的范畴。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遍知。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遍知?诸比丘!即眼是当遍知等等,是名‘度遍知’。因为这是由审度‘无常、苦、无我’而转起的,所以从(色)聚的思惟而至于随顺智,是它的(度遍知)不共之地。」
八支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认知苦谛与集谛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的愚痴,因此它的功用即是审察和确定作为苦谛与集谛的行法(sankha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与果)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所以圣道也称為度遍知。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思惟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与‘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这样的修习才能观照到现象的无常性。
佛陀说:「若人活百年,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得解生灭法。」《南传法句经113偈》说的就是这个生灭智(Udayabbaya ñāna)。
关于集谛在《分別论》(Abhidhamma Vibhavga )里佛陀教导五种集谛:(1)渴爱(tanha)是集谛;(2)一切烦恼(包括渴愛)都是集谛;(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为漏(asava)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无贪、无瞋、无痴三善因都是集谛。(5)一切作为漏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恶法及善法都是集谛。在《增支部三集》(Anguttara Tika Nipata)里有提到一切缘起支都是集谛。简单的说集谛就是爱。
(3)断遍知(Pahāna
pariñña)是从坏灭智(Bhanga ñāna)开始,接着是怖畏现起智(Bhanya ñāna),过患随观智(Ādinava ñāna),厌离随观智(Nibbidā ñāna),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审察随观智(Paţisankhā ñāna),行舍智(Sankhārupekkā ñāna),随顺智(Anuloma ñāna),种姓智(Gotrabhūcittā),一直到道智(magga cittā);舍离断除常、乐、我、喜、贪、集、取等的七随观的烦恼。这些都是世间遍知的修习。断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称。断遍知是行道知见清净和十八随观的修习范围。观修者只见到名色法迅速坏灭的过程,断遍知可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里指出:「任何被舍断之法,即为遍舍,并且因为这样的方法而转起的:‘由无常随观而断常想等’,故名‘断遍知’。从坏随观而至于道智是它的地。在这里,此(断遍知)是(遍知之)意。或者因为知(遍知)与度遍知是帮助于彼(断遍知)之义,及因为舍断了任何法,必然是知与度知的,是故当知依于此法而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对它们是俱生缘的作用,修习者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所以只有出世间修习是这道智的作用。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以彼等世间定而伏五盖等的敌对法,如投水瓮于长着水草的水中而压一部分的水草,是名‘伏断’。但圣典中对于诸盖的镇伏只说:「诸盖的伏断,是由修初禅者」;当知是明瞭故这样说。因为诸盖在禅的前分或后分是不能迅速压伏于心的;只是寻等(被压伏)于安止(根本定)的剎那;所以诸盖的镇伏是明瞭的。」
在这阶段,观修者已经能很熟练的观照所缘的名色法的生灭,但是能观照这些现象的坏灭,一个行者仍会执著于能观照的心是永恒的;所以观修者必须一起观照‘所缘的灭去’与‘能观之心的灭去’,当他见到种种有为法坏灭时,才能断除潜伏(anusenti)的随眠烦恼(anusaya),比如有贪、我慢、邪见、我见、无明等。观修者看到所缘的名色法与能观之心接踵而灭后,他能深切的认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才能舍离于名色的行法。这时他才能解脱于无始以来的邪见,生起证智(abhiññā)。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如在夜分,由燃灯而去暗,如是以彼观的部分的对治的智支,而断彼等应断之法,是名‘彼分断’。即先以分析名色而断有身见,以执取于缘而断无因及不等因的疑垢,以(色)聚的思惟而断我及我所的聚合执,以分别道与非道而断于非道作道想,以见生起而舍断见,以见衰灭而断常见,以现起怖畏而断于有怖畏起无怖畏想,以见过患而断享乐之想,以厌离随观而断乐想,以欲脱而断不欲脱,以审察而断不审察,以舍而断不舍,以随顺而舍违逆于谛之执。或于十八大观中:(1)以无常随观断常想,(2)以苦随观断乐想,(3)以无我随观断我想,(4)以厌恶随观断喜,(5)以离贪随观断贪,(6)以灭随观断集,(7)以舍遣随观断过患,(8)以灭尽随观断坚厚想,(9)以衰灭随观断造作,(10)以变易随观断恒想,(11)以无相随观断相,(12)以无愿随观断愿,(13)以空随观断住着,(14)以增上慧法观断坚实住者,(15)以如实智见断痴昧住着,(16)以过患随观断执著,(17)以审察随观断不审察,(18)以还灭断结著。此亦为‘彼分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指出:「如何是审察所缘的所谓坏随观之慧为观智?即是以色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他随观彼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随观又是怎样的随观?即随观这是无常而非常。随观这是苦而非乐。随观这是无我而非我。是厌离而非欢喜,离贪而非染贪,灭而非集,舍而非取。(1)随观无常而断常想。(2)随观是苦而断乐想。(3)随观无我断我想。(4)随观厌离断欢喜。(5)随观离贪断贪。(6)随观灭断集。(7)随观舍断取。以受为所缘……以想为所缘……以行为所缘……以识为所缘……以眼为所缘……乃至以老死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舍断取。」所以尊者觉音指出不只随观所缘,还随观“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亦即是能观之心的坏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8)‘灭尽随观’,即是「依分离厚想及灭尽之义为无常」,这样而见灭尽者的智,并以此智而断厚想。... (9)‘衰灭随观’,即如这样说:「依(现在)所缘而确定(过去未来)两者为一,于灭胜解,是‘衰灭随观’。以现前所见的及以推理而见诸行的坏灭,即于那称为坏灭之灭而胜解,以此(衰灭随观)而断造作。因为若观‘为什么要造作彼等像这样的衰灭法’之人的心,是不会倾向于造作的。 ...(10)‘变易随观’,是超越了依色七法等的区分,而见一些其它各异变相的转起;或者以老与死二相而见生起的变易。以此(变易随观)而断恒想。 ... (11)‘无相随观’即无常随观。以此而断常相。...(12)‘无愿随观’即苦随观。以此而断乐愿与乐求。 ... (13)‘空随观’即无我随观。以此而断有我的住著。...(14)‘增上慧法观’,即如这样说:「审察所缘,于坏随观,及空现起,得增上慧。」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以此观而善见无实常及无实我,故断坚实住著。 ...(15)‘如实智见’,即把握缘与名色。以此而断由于‘我于过去是否存在」等(的疑惑)及「世间是从自在天所生’等(的邪见)所转起的痴昧住著。 ...(16)‘过患随观’,是由怖畏而现起及见一切有中的过患的智。以此不见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故断执著。 ... (17)‘审察随观’是解脱的方便的审察智。以此而断不审察。...(18)‘还灭随观’,即行舍智及随顺智。这是指此时他(瑜伽者)的心从一切诸行退缩沉没及还转而说的,如在倾斜的荷叶上的滴水相似。以此而断结著────即是断欲结等的烦恼住者及烦恼的转起之义。当知这是‘彼分断’的详说。」在这一段尊者称它为‘增上慧法观’:「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其次如以雷电之击树,因以道智而断结等诸法不再转起,这样的断为‘正断’。有关于此的说法:「这是修习至于灭的出世间之道者的正断」。于上面的三种断中,这里,是正断的意思。然而这瑜伽者于前分的镇伏断及彼分断,是为了助此(正断)之义,故依此法,当知这三种断都是道智的作用,正如杀了敌王而取其王位的人,则他在(即位)以前的一切行为,亦都说是王的行为了。」
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是‘通达知’(pativedha ñana),这观智被称為断遍知,断遍知就是圣道。因此以‘度遍知’与‘断遍知’透彻地明瞭苦谛的名色法(五蕴法),以及集谛的十二缘起(主要是爱),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
因此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结论说:「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清净道论疏钞》说:Samathayanikassa hi upacarappanabhedam
samadhim itarassa khanikasamadhim ubhayesampi vimokkhamukhattayam vina na
kadacipi lokuttaradhigamo sambhavati. ( Vsm.subcom. 1.p.15 )「没有近行定与安止定的止行者,或没有剎那定的纯观行者,是不会有解脱门(无常、苦及无我的观智),及不可能证悟出世间法的。」
通达缘起法
《大因缘经》里佛陀的这段话说:「如果不能以观智来了知缘起法,则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佛对阿难说「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阿难!因不觉、不徹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縷纏结,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惡生、恶趣、地狱之轮回。」《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这里佛说明了明瞭缘起的重要性。
《长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里向阿难尊者说:「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于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是起了这整堆苦。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 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死、愁、悲
、苦、忧 、恼 灭, 如是灭了这整堆苦。
回家
《相应部.涅槃》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时,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慇懃之话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所谓:‘涅槃、涅槃’者,友!何者为涅槃耶?”“友,凡贪欲之坏灭、瞋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之谓涅槃。”
「欢喜是世界的束缚,通过思想考察它,抛弃贪爱便是人们所说的涅槃。」《经集》
舍利弗尊者所誦的一首偈頌:
‘Nabhinandami
jivitam nabhinandami maranam; kalabca patikavkhami, nibbisam bhatako yatha.’──「我不愛生,也不愛死,只是等待般涅槃的時間,好像官府職員等待分發薪資的日子一樣。」
法增比丘
澳洲佛宝寺2014.6.5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