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观三法印证四果


《礼敬世尊阿罗汉觉》
观三法印证四果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在《杂阿含经》里有一部经讨论观三法印证四果的方法。
杂阿含25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Sariputta)共摩诃拘絺罗(Mahakotthita)在耆阇崛山(Gijjhakūta)

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时,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abhisamaya)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这是应该如此作的缘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sotapanna)

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sakadagamin)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anagamin)

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arahant)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观修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

如何达到这殊胜的道与果智呢?这要从八方面观修(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
1)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由诸缘和合而得维持,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是病的根本。
2)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病、死的膨胀,成熟,及破坏的缘故。
3)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肉里的刺,甚难取出,生起逼恼之苦。
4)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魔之使者,能断除生命的根。
5)如何观它是无常? 因为它的结果不是的,而是开始时由众缘支持才生出来,到后时因为他缘离去才灭绝之缘故。
6)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被生灭所逼恼,是苦的基地。
7)如何观它是呢?因为它是没有主人、没有住者、没有作者、没有受者、没有决意者之故。
8)如何观它是非我呢?因为它是非自己、非主宰者、非控制者的缘故。

十六观智

这还要配合修十六观智十六观智是一种渐次开发的慧学。它是在学习戒一段日期之后,才开始学习观照,要证初二三果不须修定,观照的要点是必须澈底的去观照五蕴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首先观修外色是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然后观修法的内色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然后进而观照名法的受想行识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

1.‘名色分别智是首先要作的工作,用来破世人的一个一体的邪见。
2.‘缘摄受智是帮助我们观照名色法个别的生起因缘。
3.‘三相思惟智是断除我们对五蕴的执著。
4.‘生灭随观智观照名色法的生灭。
5.‘坏随观智是觉知名色法的坏灭。
6.‘怖畏现起智是生起对诸行法的怖畏。
7.‘过患随观智观照色法的过患与危厄。
8.‘厌离随观智是对诸行法的厌离。
9.‘欲解脱智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
10.‘审察随观智是审察前面的六智,它也是三相思惟智。
11.‘行舍智舍离诸行的智。
12.‘随顺智是随顺于前面的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13.‘种姓智超越凡夫种姓的智。
14.‘四道智是走向四位圣人的道智。
15.‘四果智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16.‘余漏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用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名色分别智

我们为色相所蒙骗,为外色所迷,为自身的身体所迷惑,为相续相所害,不能破解色相为四大所造,长久以来,不去观照。因而以身见为本(根本)、身见集(起因)、身见生(生起)、身见转(粘著、徊转)。为什么?因为我们见色是我(身体是我)、色异我(身体属于我)、色中我(身体内有我)、我中色(我内有身体)。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只有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以及不见受是我。不见受异我、不见我中受.不见受中我。不见想是我。不见想异我、不见我中想.不见想中我。不见行是我。不见行异我、不见我中行.不见行中我。不见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不见识中我。这是要经过长久的观照才会成功的。

[杂阿含570]中利犀达多答Isidatta质多罗(Citta)长者言:「时,长者即问梨犀达多: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缘摄受智

身体最初的缘是名色,即父母的精卵与结生的识。后来是空气、水、食物、衣服、住所、医药等。由观照缘而得知身体的脆弱性与无常性。

[清淨道论18]里觉音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重任),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非色(名法。受、想.行、识。)缘是触、和名色。因此也是无常与变易之法。

三相思惟智

三相是指无常无我名法(受、想.行、识)与色法(身体)要以无常、苦、空、非我,精勤的观照。观它是无常的,不是的,它是依靠众缘的支持才生出来,后来因为众缘的离去或变易而变质。因此这被生灭所逼恼的名色法,是苦的基地。然后观它们是的,因为它们是没有主人、没有住者、没有作者、没有受者、没有决意者之缘故。再观它是非我的,因为它们是非自己、非主宰者、非控制者的缘故。

生灭随观智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觉音在[清净道论]二十章讨论时说:「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苦、无我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怎样思惟呢?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蕴:

(1)是无常’──因为其结果不是常的,而是初后(生灭)之故。
(2)是苦’──因为给生灭所逼恼,是苦的基地。
(3)是病’──因为由于缘而得维持,是病的根本。
(4)是痈’──因为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死的膨胀,成熟,及破坏之故。
(5)是箭’──因生逼恼,刺击于内,甚难取出之故。
(6)是恶’──因为是可呵责,使无增益,为恶的基地之故。
(7)是疾’──因为不生独立性,是疾病的直接之因。
(8)是敌’──因为无自由,受支配之故。
(9)是毁’──因为被病老死所毁坏之故。
(10)是难’──因为招来的种种的不幸之故。
(11)是祸’──因为招来意外的广大的不利,是一切灾祸的基础。
(12)是怖畏’──因为是一切怖畏的矿藏,是称为苦之寂灭的最上入息(圣果)的对抗之故。
(13)是灾患’──因为给种种的不利所追随,为过恶所牵制,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险之故。
(14)是动’──因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间法所动摇之故。
(15)是坏’──因为被手段及自然的破坏所迫近之故。
(16)是不恒’──因为这是可能落于一切地位的,没有坚定性之故。(17)是非保护所’──因无救护,不得安隐之故。
(18)是非避难所’──因为不值得去隐藏,不能对避难者尽避难的工作之故。
(19)是非皈依处’──因为不能对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
(20)是无’──因为无有如遍计的常、乐、我、净的状态之故。
(21)是虚’──亦如无,或者少故为虚,如于世间说少为空虚。
(22)是空’──因无有主、住者、作者、受者、决意者之故。
(23)是无我’──因为非自非主等之故。
(24)是患’──因起(轮回之)苦,是苦的灾患之故;或者因为进行至于悲惨故为灾患──与悲惨之人是一同义语,诸蕴亦如悲惨者,因为像悲惨者的悲惨,故为灾患。
(25)是变易法’──因为由于老死二种的自然的变易之故。
(26)是不实’──因为力弱,如树壳的易于坏之故。
(27)是恶之根’──因为是恶的原因之故。
(28)是杀戮者’──因为如朋友之间的敌人,破坏友谊之故。
(29)是不利’──因无吉利,从非吉利(爱见)而生之故。
(30)是有漏’──因为是漏的直接之因。
(31)是有为’──因为是因缘所作。
(32)是魔食’──因为是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
(33-36)是生、老、病、死法’──因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37-39)是愁、悲、恼法’──因为是愁悲恼之因。
(40)是杂染法’──因为是爱、见、恶、行、杂染的境法之故。如是以这样所说的(四十行相的)区别及以无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此(四十行相之)中,是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于一一蕴,各有这十种思惟,成为五十无常随观

是敌、无、虚、空、无我、于一一蕴,各有这五种思惟,成为二十五无我随观

其余的苦、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不利、有漏、魔食、生、老、病、愁、悲、恼、杂染法等,于一一蕴,各有这二十五思惟,成为一百二十五苦随观

以此无常等二百种思惟而思惟于五蕴者,则他强化了称为方法观的无常、苦、无我的思惟。」

[清净道论]讨论生灭随观智说:「开始之时,先从简单的下手。即如这样的圣典之文:「如何是现在诸法的变易,随观慧为生灭随观之智?生色为现在,此(生色的)生起相为生,变易相为灭,随观即智。生受........................生眼......生有为现在,它的生起相为生,变易相为灭,随观即智」。」

坏随观智

坏随观智是指名色法变易之后,不能恢复原来的状况。永远的改变了。

怖畏现起智

变易的名色法或行法生起怖畏。

过患随观智

永远的改变后的名色法,这只有很多的缺陷,一大堆的过患。

[清净道论]讨论过患随观智说:「多作修习此怖畏现起智的瑜伽者,瞭知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无避难所,无救护处,无归趣,无皈依所;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的诸行之中,甚至对于一行亦无求无执着。三有如充满没有火焰的炭火的火坑,四大种如极毒的毒蛇,五蕴如举剑的杀戮者,六内处如空村,六外处如劫村落的盗贼,七识住及九有情居如以十一种火燃烧炽然,一切诸行如痈、疾、箭、痛、病,无喜无乐,是一堆大过患的现起。

怎样的呢?譬如对于一位希望生活而安乐而胆小的人,如虽有美丽的外表而内有猛兽的森林,如有豹子的洞窟,如有捕人的(鳄)及罗剎的河水,如举剑的敌人,如有毒的食物,如有盗贼的道路,如燃烧的炭火,如对阵的战场。譬如这(胆小的)人来到此等有猛兽的森林等,则毛骨悚立,仅见全面的过患,如是这瑜伽者由于坏随观,于现起怖畏的一切诸行中,完全无喜乐,但见过患。如是见者,是名过患智的生起。下面是有关于此的说法:

「如何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生起是怖畏,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转起是怖畏……相是怖畏……造作是怖畏……结生是怖畏……发生是怖畏……起是怖畏……生是怖畏……老是怖畏……病是怖畏……死是怖畏……愁是怖畏……悲是怖畏……恼是怖畏……这样的怖畏现起之慧成为过患之智。」

[清净道论]里又这么说:「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观此为苦,是过患的智。不生起,不转起,无相,不造作与不结生,观此为乐,是寂静的道智。于五处生起过患的智,于五处生起寂静的道智。他知解了这十智。因为善巧于二智,故于诸见不动摇。」

厌离随观智

变易的名色法或行法生起怖畏,捡讨其过患之后。生起变易的名色法或行法的厌离心。

欲解脱智

变易的名色法或行法生起欲从中解脱之心。

审察随观智

[清净道论]在二十一里在讨论审察随观智时说:「如是欲求解脱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为欲从一切行而解脱,而再以审察随观智限于生灭的、坏灭的、剎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

以因为是屡屡逼恼的,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痈、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的种种理由而观

以因为是非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种的理由而观为苦相的随伴的不净

以因为是他、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的理由而观无我。如是而观,则说是他提起三相而把握诸行。

然而为什么他要如是把握此等诸行呢?因为是要成就解脱的方便。这里是一个有关于此点的譬喻:比如有一人想道:我将捕鱼,便取一捕鱼的筌投入水中,他从筌口插进他的手,在水中捕住一蛇颈,欢喜道:我已捕得一鱼。他想:我实得一大鱼,把它拿上来一看,由于看见了(蛇头上的)三根花纹,知道了这是蛇,便起恐怖而见过患(危险),并厌其所捕(之蛇),欲求脱离。为作解脱的方便,先自尾端解除他的(被缠的)手然后举臂于头上旋转二三回,把蛇弄弱之后而丢掉它说:去!恶蛇!急上池岸,伫望来路道:我实从大蛇之口而解脱

在此(譬喻)之中:那人捕住蛇颈以为是鱼而生欢喜之时,如这瑜伽者起初获得自身而生欢喜之时。他从捕鱼的筌口拿出蛇头而见三根纹。如瑜伽者的分析(诸蕴的)稠密而见诸行之中的三相。他起恐怖时,如此(瑜伽者)的怖畏现起智。此后而见过患(危险),如过患随观智。厌离所捕,如厌离随观智。欲求于解脱智。作解脱的方便,如以审察随观智提起诸行的三相。如那人于头上旋了蛇,把它弄弱不能转来咬人而善巧的放了,如是这瑜伽者以提起三相旋转诸行而令力弱,再不能现起常、乐、净、我、的相而善巧的解脱它们。所以说:为成解脱的方便而如是把握

至此便生起了他的审察智,下面是有关于此的说法:「忆念无常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无我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无常者,生起相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转起审察智。忆念无我者,生起相与转起审察智」。

此中:相审察--是以无常相而知行的相是非恒与暂时的。虽无先知而后起智,但如以意与法为缘而起意识等,是依惯例而说的。或者是依于(因果)同一之理,把前后作为一而这样说。当知这种方法亦得适合其它的二句(转起审察,相与转起审察)之义。」

行舍智

观察名色法是行法,从而知道唯有舍去行法才能解脱轮回之苦。因此靠正确的思惟与观照,得知要靠持戒,净化三业,灭尽业,才能停止轮回。

随顺智

随顺智随顺前面的正思惟而修行持戒,净化三业,灭尽业等

种姓智

只要心一转,趣向修行,入流分即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种姓智就生起。就成为向初果的圣人,这是四双八辈圣者的第一位。他对佛有不坏净(),对法有不坏净(),对僧有不坏净(),对圣戒有不坏净()。若成就这四种不坏净(),就是四双八辈圣者的第一位。三恶道永尽,得须陀洹果,来论回不超过七生,必定尽苦,也能为他人解说四种不坏净()事。

四道智,四果智,余漏智

这是指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magga cittā)。这里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Phala citta)任何的圣者,都有能力入果定(phala-samapatti)phala是果,samapatti’是等至这里是指圣果,是‘等至果等至,就是果定;任何的圣者,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取涅为目标,而入果定;换而言之,九种出世间法,除了涅之外,还有就是种圣道及四种圣果。它们是初道、初果、二果、三道、三果、四道、四果,也称为入流道、入流果、一来道、一来果、不来道、来果,以及阿汉道、阿汉果。这些出世间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涅盘。当一个圣者取涅为目标的时候,那时候他生起的心就称为心,当他证得果位时,就称为果心。果心像禅那一样,完全取涅为目标,不会有其它的,心不会落入有分,这属于出世间的禅那余漏智’(Paccave-kkhaņañāņa)是指四道向的圣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根据[清净道论][阿毘达摩概要精解]所述:

(1a) 须陀洹道智──它即是须陀洹道智,须陀洹义入流,即必趣向涅盘之流,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它是在行舍智之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他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犹如一位要跳过大水沟而站在彼岸的人,快快跑来,握住挂悬在河水此岸的树枝上的绳子或木杖,而跳跃过彼岸,到达彼岸之上时,便放弃它(绳或杖),仍动摇其身体于彼岸,然后才渐渐站稳。如此这瑜伽者亦欲住于有、生、趣、(识)、(有情)居的彼岸涅盘,以生灭随观等急速而行,以随顺转(心)而把握住挂悬在树枝上的色绳或受等的任何杖为无常苦无我,不即刻放弃它,而以第一随顺心跳跃,以第二(随顺心)倾向于涅盘,犹如那人倾身赴于彼岸,以第三(随顺心)而成就将近于当证的涅盘,犹如那人到达彼岸的上方,由于彼心(第三心)之不放弃了那自己的所缘,以种姓心而证离(有为)行的彼岸涅盘。因为对一(涅盘)所缘是未曾修习过的,所以不即刻善住,犹如那人依然动摇其身,此后以道智而得善住。

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即家家(Kolankola)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和一种(Ekabījī)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

(1b) 须陀洹果智──在行舍智之后,于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须陀洹得果后会生起两三个剎那的果心,在七个速行心里,二个随顺心,第三是种姓心,第四是道心,最后三个是果心,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第四是种姓心,第五是道心,最后两个是果心。果智之后再以返照智(思惟余漏智)作五项观察:观察道、果、已断的烦恼、残余的烦恼及涅盘。在此(须陀洹道)智之后,生起其(须陀洹道的)异熟或二或三(剎那)的(须陀洹)果心。证果之后,他的心便落入有分。自此既断有分,为观察于道而生起意门转向心。此(心)灭时,次第的(生起了)观察道的七速行心。于是再落入有分,同样的为了观察果等而生起转向等。

由于它们的生起,他(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盘。即是他(一)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二)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三)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四)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五)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他是第二圣者。同样的斯陀含、阿那含亦如须陀洹(也各有这五种观察)。

(2a)斯陀含道智──为使欲贪与瞋恚轻薄及为证得第二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在种姓之后生起斯陀含道,与彼相应的智为斯陀含道智。斯陀含道是向二果的第三圣者﹐此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瞋与痴,烦恼虽还会生起,但困扰力弱。如是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斯陀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

(2b)斯陀含果智──如前所说,它有两三个果心(速行心),至此就名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斯陀含有五种,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是第四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3a)阿那含道智──斯陀含圣弟子为了断欲贪与瞋恚的无余,及为了证得第三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行道者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阿那含道及与彼相应的道智。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3b)阿那含果智──它有两三个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或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他是第六圣者。五种观察如前述。

佛说:「诸比丘!若不断此六法,则不能证不还果。诸比丘!若断六法,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无慧等。诸比丘!若断此六法者,则能证不还果。」([增支部]6.65

这有余涅盘的五种阿那含果是以戒、定成就,有少慧,而且已断五下分结的行者到了净居天上而般涅盘。他们所以会有五种的不同乃是因为修定胜劣差别所致。中般涅盘圣者是属于胜的,上流般涅盘圣者是属于劣的。这与五阿那含天的无烦、无热、善现、善见与色究竟极相似,尤其最低的也叫上流色究竟。中般涅盘是投生到梵天界后,还没过梵天寿的一半、就证入般涅;生般涅盘是过了梵天寿的一半而证悟;无行般涅是当他投生到梵天界后,不任何的修行,就进入般涅;有行般涅盘是当他投生到梵天界的时候,必须经过努力修行才能证得;上流般涅盘就是指三果圣者投生到净居天的时候,天寿享尽时般涅盘。净居天有两种梵天神,第一是三果圣者,第二是四果阿罗汉,净居天里的阿罗汉圣者是投生到净居天后才证得的。在净居天没有任何凡夫、初果或二果的圣者;只有三果和四果圣者。对有一些圣者来说,因为对生存还未断我慢,当投生到无烦天的时候,天寿享尽时再投生到无热天,从无热天再投生到善天,从善现天再投生到善天,最后投生到色究竟天,等在色究竟天的天寿享尽时,在生命最后一刻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叫做等首阿罗汉,他是轮回最长的三果圣者,称为上流色究竟

(4a)阿罗汉道智──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yasam-yojana),但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种姓智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与彼相应之道智。

佛说:「诸比丘!若断此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以何为六耶?即:慢、卑慢、过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阿罗汉果。」([增支部]6.76)佛又说:「诸比丘!若断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以何为六耶?即:失念(掉举)、不正智、不守护根门、于食不知量、诡诈、虚谈(我慢)。诸比丘!若断此等六法,则能证过人之法,善为圣,殊胜之智见。」([增支部]6.76

(4b)阿罗汉果智──他也有两三个果心,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得到自己的目的,断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者。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是第八圣者。四种观察如前述,但没有余漏智

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成果

我们应知人生极短暂,几十年一下子就完了,我们绝对不能浪费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几时会死,而我们的善业极少,平常都在造贪瞋痴的恶业,这一世只是侥幸让我得到人身,若不珍惜这难逢的机会修行,我要更待何时呢?下一世若去到恶道,而这种机会很大,在那里无法修行,只有受苦而已。因此我应珍惜今生的机缘,在修行路上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能胡里胡涂的盲修,毫无成果,或事倍功半。


我们的苦乃是因为不能如实明了世间的真相,被色相所迷惑,执着于身体是我,再延伸到其它一切与我的身体有关的事物上,当接触到可爱或不可爱的境界时,执着感受是我,想念是我(我的想法,我的意见),而数起贪瞋痴等恶念。这种种我欲、我想、我慢、我见。使我们从无始以来被系缚住,产生种种的烦恼,有漏,障碍,炽燃,忧,悲,恼,苦,这就是五阴炽盛苦。

修行要能够成功,要有成果,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果,头脑绝对不能胡涂。许多人学了很多年,还在那团团转,有些贪瞋痴比以前还严重,根本找不到正道,也不能证果,就是因为没有正见正思惟法义,没有用正确的方法修行所致。

在众多的善法里,唯有一法能使人迅速到达解境,这就是精勤不放逸,未生的恶法不令生起,已生的恶法迅速灭除,未生的善法能令生起,已生的善法速令增長。世间凡夫俗子,整天为俗务所累,心系于众多人事应酬,及维生之,以及浪费时日于电视娱乐,寻找美食,饮酒赌博,听歌跳午,一天天的过去,人渐渐的老去,不知死之将至。这不是很可悲吗?



法增比丘16/1/2010整理于江沙观音佛堂(KKGT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