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观照入门


《礼敬世尊阿罗汉觉》
观照入门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观照,巴利文叫VipassanaVi指分离Passana指观照現象无常苦无我的真象。旧译为毗钵舍那。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屬於慧学的部分。一个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备戒清淨的基础,進而修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而达到定(由观而止),或進而修定(Samatha Bhavana)而达到修习观照(由止而观)的目的。观照的业处有两部分:色法与名法,也叫色业处与名业处。

为什么要学观照呢?

佛法修行依四个层次來开展那即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这在《杂阿含843经》里称作入流分「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善知识),听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於佛(成就) 不坏淨 () ,於法不坏淨 () ,於僧不坏淨 () ,圣戒成就。」

我们修习观照,是为了两个主要原因

1.为了解除烦恼纏结

世人皆愿获得快乐,但人生中的快乐短暂而依赖他缘才能得到,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愚昧地盲目追求,每一次享受完短暂的快乐之後,他们可能滿足,也可能感到失望,跟着又生起欲望,希望能再次得到这种快乐,因此他们陷入惯性的感官欲乐的追逐中,不能自拔。

这种心态在佛法里称为贪欲(kamacchanda)。修习观照能帮助行者以正念认清我们心理的真相,观照它如何生起,依赖什么助缘,心中对欲乐贪求的強度。在认清这些自己的烦恼的真相後,才能应用正确的佛法來断除贪欲的烦恼纏结。除了贪欲,我们心里还有瞋恚,妒忌,悭吝,懒惰,愚痴等众多的烦恼纏结。这些不善心(akusala citta)使我们一直地在久远的轮回中造作许多恶业,並陷在三界之中,继续受苦,无法出离。

修习观照能使我们仔细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对自己的身心现象及它们相依的关係,正确而有效地认识它们。这样将有助於我们对治不善心,而培养起善心。

2.为了快速证取道果

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不外是断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烦恼纏结。因此我们要认清苦,要断除苦必须要靠智慧,以持戒达到戒清淨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当我们的正念通过持戒而提昇时,我们才会认识苦,並将会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对身心现象的愚昧的执取和根本的无明。但是我们必需感受到苦的压迫,在这无休止的苦的压迫之下,我们才会生起离苦的愿望。

修习观照一段时间之後,一个行者将能通过烦恼纏结的減少而逐渐证取道果。所有的正等觉佛,辟支佛,阿罗汉等都是以智慧断除一切的烦恼纏结而得以离苦。每一天,我们敞开的六个根门都无选择地受到六境的侵蝕,智慧能筛选並隔离那些使我们心灵混乱不安的六境,因此我们的心灵得以不受到干扰。我们培育的正念能察觉心灵不善念的生起,並以正思惟和择法控制这些不善念,通过观照的修持,这种正念的察觉心才会加强,而有效地对治不善念,达到智慧的园滿,证取道果,因而终止了苦。

修习观照Vipassana Bhavana

每一个修习者都必需通过七清净法戒清淨的階段,持戒能清淨我们的身心,这是培养正念和生起定根的首要工作,除了五戒之外,每一位禅修者都会被鼓励自願受持增上戒,活命八戒或布萨八戒,这两者的戒條都一样,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梵行),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歌舞娛乐香鬘飾身,不坐睡高广床座。活命八戒可以天天受持,而布萨八戒只在六斋日,即陰历初八,十四,十五,卄三,卄八,卄九或卄九,卅日受持。八戒是能修到阿罗汉果的。

戒的修习调御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正念提升时,我们就能以正念检讨我们的心意,言行举动,驯服心不再攀缘,防止贪、瞋、等诸烦恼的生起。

修习观照是以正念观照所谓的有两部份:即是身体与心。要出离三界先要破除身体是的身见;然後才破除心是的我見。在佛法里身体是色法(Rupa),心是名法(Nama)。这是观照智慧的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 观照的修习是要观照身心的真相,达到解脱於执取身心是的众多苦恼。

在佛法上这执取身心是我的有五部份,即是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即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为了有效的断除执取,我们必须检讨所有执取为我的现象。一切我们当成是我的;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识执取蕴’(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修习观照的最重要工具是正念(sati)正念的修持是直接的面对着观注的目标,它是对当下的境从名法与色法作观照,正念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训练。

佛在《长部.22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戒住品卅三经中佛又说:「若有得于此四念处者,乃正得于顺苦尽之圣道。」

1.四念处 (Satipatthana)

正念的培育,有四个业处,业处(kammatthana) 即是修习之处。四念处即身体念处,感受念处,心意念处和法念处。正念是指心能跟着,不游于外。正念是以忆念为相,不忘失为味,守护为现起。我们在这四个业处作止或定的修习(止禅)与观照修习(观禅)。佛陀教导四念处,是为了不同的有善根的众生的利益來指示的。贪欲強者(tanha-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身念处,因身体各态粗显。贪欲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受念处。見解強者(ditthi-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心念处。見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法念处。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业処,知道在做什么。正知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ñāna),它们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

一个没有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以过去的经验,生起分别心思惟它是好是坏,在佛法上这叫做作意(manasikāra)。这个人於是对喜好的境生起贪爱,对不喜好的境生起瞋恨,因而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反应。

一个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他以正念和正知心对着业処,不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的反应。

当一个行者修习观照一段日子,因为重複地在观照生灭,他心中将得到结论,那即是现象是不停地在生灭,他会生起正见,知道生起的现象无可避免的趋向消灭,已消灭的现象已经坏灭,坏灭之後就不再生起。

他会发现所谓现在,只存在短暂的一刹那而已,很快的就会成为过去,而未來的也会成为现在,並会在不久之後成为过去。他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之後,他会生起正见,对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无常现象,认为实在是不园滿,是屬於苦,因此他会对这些无常的现象生厌,捨棄。他的心对这些无常的现象不会生起贪爱,因为他看到这些现象的虚幻不实。

凡夫因为没有观照现象的真性,整天在众多的现象中团团转,回想消失的过去,憑着不足夠的经验策劃未來,嘗试控制变幻不定的现象,就算他们能夠如愿的暂时获得成功,不久就栽在自己错误所得的结论中。这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现象无常的真理。

身念处是对自己身体各个姿势的正念和正知,诸如正念出入息的安般念(anapana sati),正念行住坐卧的四威仪,其他姿态的念住,正念组成身体的四大元素,正念体內的地大和水大的三十二部分,死屍腐化过程的观照等等。这些身体物理的现象,是不停地在变化的,吃了食物,地大就变化了,上厕所小解,水大就变化了。实际上,它们的变化比我们所能知道的还要快,我们身体里各个组织的细胞,是在一直不停的生灭,新陈代谢進行着的。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低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不淨來捨棄贪欲。

在《杂阿含282经》对阿难说:「阿难! 若有于此五句:
(1)心善调伏,
(2)善关闭,
(3)善守护,
(4)善摄持,
(5)善修习。

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对六根修习到知如真,真真实实的知道六根是色法,意门是色心混合法,当六根以戒调服时,心就能安定下来,接受并应用佛陀其他的法门。

[杂阿含570]中利犀达多答质多罗(Citta)长者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云何?尊者!此诸异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时,诸上座默然不答,如是三问,亦三默然。

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梨犀达多(Isidatta,白诸上座言:我欲答彼长者所问。
诸上座言:善能答者答。
时,长者即问梨犀达多:尊者!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尊者梨犀达多答言:长者!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复问:尊者!云何为身见?

答言:长者!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长者!是名身见。

复问:尊者!云何得无此身见?

答言:长者!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

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对色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要是一个人不具足善根的话,第一他不会遇到,第二若见到也不会认识,第三若见到,会看,也不会明白。因此佛法的修持是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精勤者与智者才能证知。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为我,我所有,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为色相所蒙骗,为外色所迷,为自身的身体所迷惑,为相续相所害,不能破解色相为四大所造,长久以来,不去观照。因而以身见为本(根本)、身见集(起因)、身见生(生起)、身见转(徊转)。为什么?因为我们见色是我(身体是我)、色异我(身体属于我)、色中我(身体内有我)、我中色(我在身体内)。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只有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不见色中我。以及不见受是我。不见受异我、不见我中受.不见受中我。不见想是我。不见想异我、不见我中想.不见想中我。不见行是我。不见行异我、不见我中行.不见行中我。不见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不见识中我。这是要经过长久的观照才会成功的。

[杂阿含60]里佛说善哉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善哉比丘!不乐于受、想、行、识,不赞叹(受、想、行)识,不取于(受、想、行)识,不着于(受、想、行)识。所以者何?若比丘不乐于色,不赞叹色,不取于色,不着于色,则于色不乐,心得解脱。」

受念处是对自己身的感受,诸如身体的冷热饱饿痛苦愉快,及心灵的苦乐等感受的观照等等。这是在完成身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能夠感受是因为身体的四大还和合着,还有生命在延续着,若四大崩离,生命断绝,感受也就消失了。修习观受的行者虽然眼、耳、鼻、舌、身接触境界,但是心中清楚触所生的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能以正念观照,只是念住那些感受,不生贪瞋痴等烦恼。身体各个姿态和感受对贪求欲乐的享受的行者是最主要的修习念处,悟性高者主要靠观照身体的感受,观照是苦來捨棄贪欲。

心念处是心念的观照修习这是在完成受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习。我们的心不停地在想,这是因为根门都在超作的缘故。正念观照心念时,若是意门被一个新的境尘衝击时,心很容易转向新的目标去,这时观照心就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对新目标的认识和想,若行者警觉力不夠強时,他不知自己已经失去观照力,所以必须保持很高很强的正念才能观照心,在平时要一直以正念守住心。在《大念处经》里佛陀开示了十六种心念处的修习法。这种心念处的观照必需在完成身念处与受念处之後才有可能开始的,因为心念很细很快,初学者是没有可能掌握的。心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低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各种心念的无常來破除常见。

《大念处经》里佛开示的十六种心念处是:é诸比丘!比丘心贪着,知(1)“心贪。又心离贪者,知(2) “心离贪。又心瞋者,知(3) “心瞋。又心离瞋者,知(4) “心离瞋。又心痴者,知(5) “心痴。又心离痴者,知(6) “心离痴。又心集中(收缩)者,知(7) “心集中(收缩)”。又心散乱者,知(8) “心散乱。又心广大者,知(9) “心广大。又心狭小者,知(10) “心狭小。又心有上者,知(11) “心有上。又心无上者,知(12) “心无上。又心有定者,知(13) “心有定。又心无定者,知(14) “心无定。又心解脱者,知(15) “心解脱。又心未解脱者,知(16) “心未解脱û

在《清淨道论18品》里觉音解释说「如果那瑜伽者以诸门(观察法)把握了色,而后去把握非色(名法),然因微细,非色不能现起,但他不可放弃重任(修行),必须把色数数思惟、作意、把握、确定。当他对于色次第澄清、去结、而极清净之时,则以彼(色)为所缘的非色法亦自明了。」

念处是对的观照修习,当一个行者觉察到烦恼如贪欲或瞋恨心生时,觉察苦,苦生起的原因等。佛陀教导修习的法念处有五法五盖,五取蕴,十二处,七觉分和四圣谛。念处修习对见解強者而悟性高的行者,是主要靠观照心意的法尘的无我來破除我见。

这四个业处只是在培养起正念,並以正念面对所接触的境,维持心在当下,不起任何思惟与分别。我们要时时刻刻地以正念观照诸现象的生灭,並以正勤培育正念,減少不善念、杂念、与妄念的入侵。

2. 正念观照

一切身心的现象,不论是过去,现在,未來,内,外,粗,细,美,丑,远,近;都是在不停地生灭,没有一刻是固定的。观照者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後,如实地知道这些身心现象的无常(anicca)和不实,实在是不园滿,是屬於苦,没有一絲毫可以称为是我的,这种观智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ņa)现在的坏灭了,就成为过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现在。它们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灭的物理与心理现象。

一个观照者在明白了这些教法之後,依上述的四念处培养正念,安般念是最基本的业处,以正念专注在鼻尖的入息与出息,任何杂念或妄念來时,以正念看住它,並放下它。直至达到止(samatha)或更深的定(samadhi)。这个部分是正定的修习或止禅的修习(奢摩他samatha bhavana)。止,巴利文samatha 奢摩他,意义是止,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不再散漫,代表心的宁静。定,巴利文samadhi 三摩地,三昧,义为定,等持,依业处修习而得定,指心的高度专注。

修定的前方便是调服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而後修业処。修安般念以断散漫、愁忧之想。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修慈心以除尽瞋恚。修悲心以除尽害心。修淨戒、多闻与正思惟以除疑。修喜心以除尽嫉心。修光明想以除睡眠。修护心(舍心)以除尽憍慢。

观照是要保持正念,而定能使正念清晰,並持续不断。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正知现象的真实性。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身心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鮮课题或方法,他可能想去嘗试一下,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无论如何,依靠正思惟,如理思惟检讨一下,若如法则可以採用。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要常念「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向内返照,智者皆能各自证知。」佛对瓦塞塔(Vasettha)说:当你站在泛滥的阿基惹哇提河(Aciravati)岸,想要渡过河,到达彼岸,如果你站在此岸,对彼岸喊道:‘过来!彼岸。过来!彼岸。’‘你认为如何呢?瓦塞塔,阿基惹哇提河的彼岸会因为你的呼唤,启请,请求,和劝请,而过来吗?’‘不会的,乔答摩世尊。’‘同样的,无论你唸多少的祈愿都不能使你脱离轮回。’ (长部DN. 13, Tevigga Sutta )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

3. 排除障碍

修定的前方便是调服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而後修业処。修安般念以断散漫、愁忧之想。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修慈心以除尽瞋恚。修悲心以除尽害心。修淨戒、多闻与正思惟以除疑。修喜心以除尽嫉心。修光明想以除睡眠。修护心(舍心)以除尽憍慢。

在修习时必需认知我们心中的五种主要障碍,在《相应部.觉支相应》第卅三烦恼()经里佛说道:「金的随烦恼有五种 (铁、铜、锡、铅、银)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金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堪正用…….心的随烦恼有五种 (欲贪、瞋、惛眠、掉悔、疑等五蓋) ;被此随烦恼污染时,心则不柔软,不堪任,不清净,脆而不能正尽诸漏。」

这些障碍尤其是以欲贪为主要的烦恼,世尊指出,若要正确地修习四念处,开发我们的心意,应当注意心里的欲(kama),设法解决心中的欲念。在《杂阿含913经》里这么记载:「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狎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

如何调伏对世间的贪欲呢?我们要知道心无厌足,所以应多观照无常,人、事与外物皆不久長,就算你现在滿足了你的欲望,心还是会生起其他的欲想,那时心还是被欲所纏住,还是不自在。因此要趕快以正确的方法对付我們心里的贪欲。对人的执著应以不淨观來断除,对事与外物的执著应以无常观來断除,若是对人的瞋恚或害念则要以慈心观來调服。

在《中阿含》的《漏尽经》里佛陀教导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如下

一、有漏从见断:由於正知正见的缘故才能断烦恼。遇到善友善知识,听闻圣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实践正法,如实的知苦、苦之因、苦之灭、苦灭的道法。断除我见、疑(佛法僧三宝)和对戒律与道法的戒禁取三结。并且断除常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的见解)、与断见(死了就没了的见解),消除对三世的疑虑,如:我有过去世吗?我无过去世吗?我有来世吗?我无来世吗等?自疑我是谁呢?众生那儿来呢?有灵魂吗?无灵魂吗等等的邪见?人的见是由心生,加上所受教育,所经历的,因此才生我见,而对人生生起各种邪见。这是要依正思维才能断除烦恼,不要以为你想的是正确,因为肯听善友善知识教解的人少,肯听佛法的人也少,故此心就为烦恼长期缠住。

二、有漏从护断:由於防护、收摄自己的六根来断除烦恼。当我们的六个根门对着外头的六境(色相、声音、香气、味道、身触之境、法)时,能对心加以防护,修持不净观来断除对六境所生的欲贪。

三、有漏从离断:远离险恶的环境来对付烦恼。远离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等;远离恶道、深坑、沟涧、深泉、山岩等;这些是比喻远离恶知识、恶友、恶外道、恶邻居、恶居住处。若与恶伴党相处,不坏也学坏,对圣道不疑也会生疑。

四、有漏从用断:当穿用衣服时,应当思惟只是为了防止蚊虫、风雨、寒热的缘故,及为了遮羞。当受用饮食时,应当思惟只为身体能够长期健康,去除烦恼忧愁,旧病痊愈,新病不生,而为了修习清净梵行。当使用房舍、床褥、卧具时,应当思惟只是为了身体疲倦时,得以用它休息及静坐。当服用汤药时,应当思惟只为去除病恼,而能保住命根。

五、有漏从忍断:由於忍受苦楚来断除烦恼,常想精进修习断除恶法,修习善法。遇到有恶境磨练时,如饥渴、寒热、蚊蝇、蚤虱、风日所逼,恶人的恶声、捶杖、拳头所辱,乃至身遇诸病,极为苦痛,乃至命欲断绝时,种种极苦不乐之事皆能忍受。若不能忍受,烦恼忧愁就会生起,若能忍受苦恼,烦恼不会生起。

六、有漏从除断:由除去、断除、舍离来断烦恼。当烦恼生起时,思惟该如何舍离或除去这烦恼,观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缘,断除烦恼之因与缘,就不会再受烦恼来困扰我们的心了。并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攀取外缘外境;因此靠思惟无常、苦、无我三法印的法则,来断除根本的攀缘和执取(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除去心中对外境所生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使忧恼不生。欲漏起时观不净来断,嗔漏起时修慈爱来断,痴漏起时修缘起来断,我慢起时观无我来断,嫉妒心起时修随喜来断等等。

七、有漏从思惟断:由修习培养七种觉悟的因素来断除烦恼。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为主要的原则修习七觉支。修习四念处来培养念觉支、修习决择善恶法来培养择法觉支、修习精进断恶修善来培养精进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喜悦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轻安觉支、修习四禅定来培养定觉支、修习观照来培养舍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趋向於寂灭,灭尽诸烦恼结使,而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

4. 姿势的观照

初学者应採取坐姿來观照,坐时双脚可以双盤(全跏趺),单盤(半跏趺),或散盤(指脚分开不重叠),身体摆直,犹如箭;肩膀松垂,项部自然垂直,头不倾斜;舌舐上颔(上排齿内边),不用力;眼帘半垂,或是关闭,若生昏沉,则以半垂为佳。修习前深吸三次,呼时缓慢地呼出,然後注意鼻端的出入息,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念住出入息。若意念纷乱时,可以用数息法,一出一入为一息,数至十息为止,可以重复数直到杂念停止。若不能找到呼吸,可以採取注意腹部的起伏上下,当腹部升起时,正念它升起当腹部降落时,正念它降落,念住腹部。一个行者要做的工作只是念住当下。

若是身体出现其他的情况,比如疼痛,痒,麻痺等感觉,只要念住它们,念住当下。千萬不要以心去思惟,它是怎么出现?会有什么後果?等等问题,这些都不要去理会它,只要念住当下。

这种念住可以称为触知,即是念住根门接触境尘的那一刻,不添加任何思惟分別。当入息时,只是知道是入息;当时,只是知道是;当腹部升起时,只是知道是腹部升起;当腹部降落时,只是知道是腹部降落;当身体疼痛时,只是知道是疼痛;当身体时,只是知道是;当身体麻痺时,只是知道是麻痺等。

从十二缘起來看,六根门接触境尘之後,产生受,由於对受的喜爱或厌恶生起不善心。不善心是一切苦的根源,它的生起,是因为正念不在的缘故。我们每一天从醒來就遭受无量的境尘的衝击,这都是在无防备的情况之下发生的。

在《杂阿含279 经》里世尊告诸比丘「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何等为六根?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修习、不执持。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正念培养对境尘的触知,可以防止不善心的生起,它的修习也就是在守护六根门。在同一部经里世尊告诸比丘「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

虽然坐姿是大部分的观照者所用的姿势,但是行走的姿势也是一样重要,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谈到四威仪的念住,那即是对行、住、坐、卧的四种姿势的念住。我们身体的姿势常在变动,一个行者必须在各个姿态中培育起强大的正念,修习並观照诸名色法的真相。

在《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里提到如何成就威仪行「云何成就威仪行?一切身不善行,一切口不善行,一切意不善行,是名非威仪行。身一切善行,口一切善行,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复次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学,恭敬阿阇黎及阿阇黎同学,恭敬上下座,是名威仪行。」

故此在四威仪中常持正念,离一切恶行,奉一切善行,就是成就威仪行。该论接着说「云何己行处?有六非己行处;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诂酒处是六非己行处。又如佛说,比丘莫至他国非己行处,若至他国非己行处,魔得其便。比丘,何谓他国非己行处?谓五欲也,是名五欲非己行处。云何己行处?若彼非威仪行,此非己行处舍离,正舍离,缘舍离;不亲近,正不亲近,缘不亲近,是名己行处。又如佛说行于自国己行处。若比丘自国己行处,魔不得便。比丘,何谓自国己行处?谓四念处也。是自国己行处。若以此威仪行,起正起,受正受,是谓威仪己行处成就。」

这里指出六外处是我们不应去的场所,当然现代社会不该去的场所不只这些。从佛法来看,凡能生欲的地方都不该去,那些地方就广了,它就在我们的周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生起处,不去亲近它们,如实的做到不亲近(正不亲近),以及注意产生会亲近这些生欲的缘,并远离它们,这样魔 (烦恼,欲) 就没办法了。

我们的姿态是不能長时间保持不变的,坐久了我们想站起來走动,走累了我们想坐下來歇一会,疲倦了想躺下來休养一阵,这是身体的状況。因此对一个修定者來说,安般念坐禅和经行一样的重要。一个修习坐禪的行者,若是被睡意所侵占,就应警觉地改变姿态,选择经行。这对正念的培育,以及提昇用以观照的定力,都是很重要的。

行走的场所最好是稍微有沙的空地,其次是木板地,再次是硬石灰地,铺地氈的地面更次,在有冬天的地区这种地面比较適宜。行走时让心平静安祥,缓缓地走,走时脚底与地面平行,平平的提起,平平的放下,不论以右或左脚先起步,维持不变,转回原行路时以四或六步(左右合计)完成它,右脚先开步右转,左脚先开步左转。走的时候眼看前方约一公尺至一公尺半处,注意每一步脚底接触地面的感觉,要以觉知來行走,若没有正念觉知每一步,那么经行将没有什么成绩。行姿因为速度非常的缓慢,每一步都需要有很好的正念,很仔细地跟隨每一个既定的步骤,並细密地觉知经行的开展,若是正念受到杂念的干扰,不能進入下一个既定的步骤,将会跌倒而受伤,所以行者必需很仔细地行走,以免发生意外。

行者要注意每一个经行姿势的变化,从坐姿以手撐住身体起立,站立时双脚並排,左脚右脚並立,决定开步时以左脚或右脚先开步,然後以比平常步行还要缓慢的速度行走,决定要停时脚步的停止,停止站立,决定要转弯,转弯时以四步或六步完成,停止站立,决定要开步走等等的姿势。每一姿势的变化都需意门起念三次之後才進行,经行时应先起念我要行行走,念三次才开始走,若以右足先行,应先念右足三次才走,左足’‘停止’‘轉弯等也一样,行走念住当下。杂念生起时,应该停止经行,等到把注意力带回來之後,才再重新开始经行。

念是想,屬於名法,身与动作是色法,是四大组合。当经行的正念培育起來时,步伐自然会放緩,达到身心统一,心灵安靜时,就能進行观照,並能观察到平时粗心大意行走所观察不到的細節,行走只是一連串的不断变易与生灭的小步伐,观照时能很仔细地观察到行走是物质与精神的名色法的组合,及观照名色法的变易与生灭的性质。

阿难陀 (Ananda) 佛涅槃後以三个月的时间,精進经行,並配合观照,在证悟前夜,他就是以经行法,整夜经行然后再修观,要天亮时,他感到疲倦,走回草寮,坐在床上,慢慢躺下时,头还未触及枕头,他的七觉支波罗蜜已臻圆满,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观照走路的过程,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并没有一个在走,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无我。

其他的所有姿势,比如前行,返回,观前,顾后,屈、伸、着衣、饭食、咀嚼、尝味、大小便、行、住、坐、卧、睡、醒、语、默等等,那就要清楚地观照整个动作的过程,都要训练讓心念住当下,不令心散漫於外,或生起妄想。

关于说话,我们应说適当之话,不作无义之论。佛陀在《大空经》里说:「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有所说者,彼比丘若此论,非圣论,无义相应谓论王论、贼论、斗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人论、童女论、淫女论、世间论、邪道论、海中论、不论、如是种种畜生论。若论圣论,与义相应,令心柔和,无诸阴盖谓论施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知见论、渐损论、不会论、少欲论、知足论、无欲论、断论、灭论、燕坐论、缘起论。如是沙门所论。如是论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恶不善法,是谓正知。」由这可见很多平常我们所说的话,都被纳入为无义之论。

不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清楚的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这就是在修习正念,观照就是在看着每一件事情的生灭。在完成了对外在色相的观照之後,才转回观照自身的动作姿势的生灭,然後才能观照身体的感受的生灭,然後才能对我们行为的主使者------心念,進行正念地观照心念的生灭。念生得很快,当念起时,心很快的被带着走,生起思惟及贪瞋痴等,所以必需警觉念头的生起。一个行者正念强时,能看着念头的生灭,心才不被它带着去造业。我们所见到的,都是无常虛妄的假相,包括念头在内,它们使我们的心被系缚住,不得自在。唯有通过观照身心现象或五蕴的生灭,我们才有机会放下执取,才能使我们的心从轮回的苦恼中解脱。

5. 随时应用

们应该知道修行不是只着重在坐姿或行姿,而是在任何姿势都保持正念。它也不是只在清晨或夜间安靜时才做的修行,它是一个全日性一生之中不停地保持正念的修行,今生若做得不夠,波罗蜜不足,未來世还要继续修。

现代的人,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只能参加短期的禅修课程,因此若具足在家五戒清淨的基础,在六斎日受持八戒,也能不需先得到深定,而开始修习观照。因为修止的行者,若能得到定境的喜乐,会对定境生起执著,而不去修习观照寻求解脱(vimutti)。不修止禅,从修观下手的修行者,叫纯观行者’(suddha vipassanā yānika)

观照的要点是必须很澈底的去观照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色法须从内外远近等十一种情况,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然後转去观照名法,观照名法须先确定名法的种类,如受、想、行、识四蕴,诸烦恼结使等,然後观照它们生起的因缘,配合十八隨观与十六观智,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是现象普遍的特性;即无常,苦,无我。观照无常,对色法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等的十一种情况,都要观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它们皆是不圆滿,是苦;再观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在《善戒行经Silavanta Sutta》有一位比丘问舍利弗如何证初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二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三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四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此可知,唯有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解脫。

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 佛又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 sutta)

若依上述方法修行不能成就者,为了使诸根锐利(指信、勤、念、定、慧五根),应以九法促进诸根的平衡应用,以达到修观的目的:(1)恭敬专心地做,(2)时常的做,(3)適当的做,(4)取定之相,(5)顺適七觉支,(6)不偏于身,(7)不偏于命,(8)以出离来克服痛苦,(9)不中途停止,并加上参考修习安止定的方法。

我们应该常常观察下列五法,这记录在《增支部5.6.57》中「诸比丘!有五法是男人或女人,居士众和出家众应该常常观察(思惟)的。是那五法呢?衰老是自然的法则,我不能避免衰老.....病苦是自然的法则,我不能避免病苦.....死亡是自然的法则,我不能避免死亡.....我所深爱的和欢喜的,将变異,将离我而去.....我是自己业的主人,承受自己业的果报,由自己的业而生,与自己的业有密切关係,因自己的业而延续生命,不论我造任何业,善的或是恶的,我都必将承担。」因为如理思惟,我们才会精進,並对日常行为小心翼翼地照顧自己。

一个观照到五蕴是無常、苦、空、无我者,对五蕴会生厌离;因为厌离的缘故,所以知足;因为知足,所以不会执取;因为无所执取,所以喜贪则断;因为喜贪断的缘故,所以心得解脱;因为心解脫的缘故,所以能证四圣果。这个捨离放下和息灭对五蕴的执取过程,佛陀说:「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杂阿含710经》)

6.止观俱修

止(Samatha)是心的平静,观(Vipassana)是以平静的心看世间。在《增支部.四支.定经》中佛说:「诸比丘!世上有四种人:一,修止而不修观;二,修观而不修止;三,止观皆不修;四;止观俱修。」要达到解脱,单靠修止或修观都不行,唯有止观俱修才能达到解脱境。

在《南传法句经372偈》记载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具足定与慧,彼近于涅盘。」

在《杂阿含464经》中上座答阿难说:「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終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脫界。」一个行者先修定的业处,而後修习观照;或者选择先修习观照,而後达到定境,这是个人的选择。但要达到解脫界,则需要定与慧兼修的。

在《中阿含》第一零九《自观心经》第三中佛言:「若有比丘不能善观于他心者,当自善观察于己心,应学如是。云何比丘善自观心?比丘者!若有此观,必多所饶益:
1)我为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耶?
2)我为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耶?
3)我为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耶?
4)我为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耶

1)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者。彼比丘得内止已,当求最上慧观法。彼于后时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最上慧观法。

2)不得内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观法已,当求内止。彼于后时得最上慧观法,亦得内止。

3)若比丘观已,则知我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者。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彼于后时即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

4)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彼比丘住此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

这里佛举出四种情况:
1)有内止,无观;
2)有观,无内止;
3)无内止,无观;
4)有内止,有观。

以及它们的对治方法。一个修行人必须止观双修,待止观双双成就后,再求漏尽智通。

佛在《杂阿含223经》中说:「我不说一法不知不识,而得究竟苦边。……谓于眼、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佛又对难陀说:「防护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杂阿含275经》)

观照,是慧学,依照佛的教导,对一切法都要知道清楚,才能达到苦海的边缘。这一切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与十二缘起。

正念,是修习止的范围,修习让心平静。若是心乱,不但没法定,如何修观呢?有了正念才能制止不净之念,混杂之心,调御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时时刻刻以正念检讨我们的一心一意,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使心安定下来,驯服它不再攀缘,防止贪、瞋、等诸烦恼的生起,以及和它连带而生的忧悲苦恼,带给我们生命的安乐与喜悦,才能亲身体证圣法的道与果。


法增比丘14/12/2009整理于马来西亚马章佛教会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