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法证果的道智与果智
法增尊者2014夏讲于福州
皈依三宝
三宝的意义是;佛宝指释迦佛;法宝指佛所说之法,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等戒定慧学;僧宝指跟随佛修行的信徒,有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和沙弥尼,及在家二众;优婆塞(upasaka)和优婆夷(upasika)。
世尊在菩提伽耶(Bodhi
Gaya)证悟后,最初只有二宝即佛宝与法宝,三宝的成立是在离波罗奈(Varanasi)不远的鹿野苑(Isipatana),佛向五位比丘(僧)开示《转法轮经》后而正式出现的。
思惟长远在六道三界轮回的苦痛,以及我们极少造善业,死后必堕在恶趣的危险。我们应时时皈依三宝,明白三宝的庄严殊胜,生起希求之心。有善根的弟子,就会天天皈依三宝,寻求从三界解脱出来的方法。佛说:「圣弟子,深信佛宝,如是念佛功德:此实是如来(Tathagata),应供者(arhant),正遍知(samma sambuddha),明行足(vijja carana sampanno),善逝(sugato),世间解(lokavidu),无上士调御丈夫(purisa damma sarathi),天人师(satha deva manussanam),佛(buddho),世尊(bhagava);深信法宝,如是念法住;此法为佛善解,自觉,实时效应,可寻思,导引涅槃,智者自明;深信僧宝,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实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双八辈圣人应受布施,供养,恭敬,为世间无上福田。如是此人具福德,圣者喜爱,(戒)不破,不立(穿),无染,无垢,自在,智者赞叹,无欲望之染,趋向正定。」(《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预流相应十八经)
真正的皈依三宝就如佛对阿难说的:「阿难!当自炽燃,炽燃於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於法,勿他归依!云何自炽燃,炽燃於法,勿他炽燃?当自依,归依於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內身,……观外身,观內外身,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长阿含经》卷2,大正藏1册, 15b)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我们长夜轮转生死,有时生于地狱,畜生,饿鬼等诸恶道,为狱卒所害,为人所杀,畜生互噉,身中流血,甚多无量。从无始以来,长夜生死轮转,生于人中,丧失父母,兄弟,姊妹,宗亲,朋友,有时丧失钱财,为之流泪,甚多无量。有时招受创伤,身体被伤流血甚多。死了之后,尸体弃于冢间,身中脓血流出,甚多无量。去到地狱,刀山油镬折磨;生饿鬼中,食物难以下咽,累劫滴水难得;生畜生中,恒被啖杀。轮回无量劫数,积骨成山,高于毘富罗山(喜马拉雅山);髓血成流,多于四大海水。无始以来,长久轮回;不知受苦了多长的时间。因此佛说应当精勤,断除三界诸有,不要无休止的造业下去。(见《杂阿含950经》)愚人不知苦, 不知出离,就像蚂蚁黏着糖一样,也像狗被绑在柱子,一直绕着柱子转一般。
死后要再生为人或天神是极其稀有之事。常有人想世上的人这么多,还在天天增加,怎么可能生到恶道去呢?佛说众生不可思议,业果不可思议,佛更不可思议!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众生无量,我们眼睛能见的人只不过区区几十亿,但众生无量!算也算不完。现在这些人只不过是因缘如此,他们才出现在这世上,但是现在世上危难重重,随时成千上万的人会因疾病、战争、天灾等原因,一下子就不见了,2004年耶诞节的大海啸,在几个小时内就夺走了300,000条人命!2008年的中国大地震在几分钟内就夺走了70,000条人命。失踪的也多达30,000人。
要能听闻佛法,我们必须克服八种障碍,那就是不要:
(1)生于地狱中;
(2)生于饿鬼中;
(3)生于畜生中;
(4)生于长寿天;
(5)生于无佛法的边地;
(6)心有邪见;
(7)诸根不全,盲聋闇哑;
(8)佛不出世。(《中阿含.八难经》)
我们要知道由于老死将要降临在我们身上,那我们除了修行佛法、宁静地安住、行善造福之外,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调服五盖(Nīvarana)
五盖(nivarana)有:贪欲(kāmachanda)、瞋恚(vyāpāda)、掉悔(uddhacca kukkucca)、睡眠(thina middha)、疑惑(vicikicchā)。五盖贪欲治以无常观或不淨观(asubhanussati);瞋恚治以慈心观(metta-nussati);掉悔以安般念对治;睡眠治以光明想(āloka-saññā)及念死(maranānussati);疑惑以正思惟和对三宝的信心來调服。
平衡五根
五根是信、勤、念、定、慧根。五根须加以平衡,不然不能充分开发以生五力而达圣果。信根强则定慧弱,定强则慧弱,慧强则定弱,勤强则掉举,勤弱则懈怠。这是择法觉支的修习。若不善于自己抉择业处,应向一位可信赖的导师请教;适时的策励自心,使不懈怠,这是通过择法、精进、喜和轻安来鼓舞自己;若心过于低沉,则要令心喜悦;若心过于掉乱,则要令心专注;若心常舍,则不得正定以尽诸漏;所以心是要适时加以策励,抑制和适时令其舒畅的。
经行法的观照
经行法(Cankama)是很重要的一个法门,它是南传佛教常教的修定方法,户内经行也行,但户内杂物太多,还有其它人与事易生分心。户外林下空气清凉,选择一条直线约二十到三十步的平坦地面,除去杂枝和树叶,要能清楚看得到路径,来回经行。让心平静安祥,缓缓地走,以左脚先起步,维持不变,步行到经行道尽头左转,转回原行路时以六步(左右合计)完成它。走的时候眼看前方约二公尺处,注意足底接触地面的感觉。经行因为速度非常的缓慢,极容易维持很强的正念,很仔细地跟隨每一步,並细密地觉知经行的开展,若是正念受到杂念的干擾时将会脚步颠簸或跌倒而受伤,所以行者必需很用心地走,以免发生意外。虽然经行的目标比安般念來得粗显,但长时间经行能使行者心获得平靜而産生‘止’( samatha), 然後因为心专注而産生禅定(禅那jhana),经行可以达到三禅的境界。
经行时心能带动色聚里的八色法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这八色法中风界特强,由风界而生身表,即是身体的动作‘左脚’ ‘右脚’的行走。其它五门心路过程心
(眼、耳、鼻、舌、身)与有分心不能産生带动的色法,只能産生被带动的色法 (即业生色(kamma samutthāna-rūpa)、心生色(citta
samutthānarūpa)、时节生色(utu
samutthānarūpa)与食生色(āhāra
samutthāna-rūpa)),这五门心路过程心与有分心都能生许多心生色聚,也都会含有八色法,但都是被带动色法。‘左脚’ ‘右脚’的走动时,带动的心生色法持续地生起,被带动的四色法也跟着移动。因此身体的动作‘左脚’ ‘右脚’是地界的皮肉腱骨等粗的色法,被特强的风界推动和支持而産生‘左脚’ ‘右脚’的动作,此外上升的过程是火界与風界的作用。而在放下或触压时,则火界与風界的作用较劣而钝,其它的二界地界与水界较优而强。
因为五蕴的名色法是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進行的,所以必须仔細並经常地观照经行的名色法。当心念 ‘我要走’时, ‘左脚’ ‘右脚’等,心念生了就灭,其他 ‘我要停’,‘我在站’,‘我要转’等也一样,心念生了就灭。跟隨的是脚步的各种动作如‘左脚’ ,‘右脚’,‘我在站’,‘我要走’, ‘左脚’, ‘右脚’‘我要停’,‘我要转’等等,当‘行走’时,‘站立’已经坏灭;当‘停止’时,‘行走’已经坏灭;当‘转弯’时,‘站立’已经坏灭;当‘左脚’时,‘站立’已经坏灭;当‘右脚’时,‘左脚’已经坏灭;每一个动作都有‘生’ ,‘住’,
‘異’,‘灭’的四个过程。‘生’是新的动作的开始,‘住’是动作住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与刹那的时间,‘异’是动作从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与刹那的时间移动的过程,‘灭’是某一动作的消失。就像电影里的演员的动作,它是由一系列许多小动作组成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生了就灭。
接下來观照每一个动作的生灭(色法), 以及不停地在生灭的色法,它们是不完美的,不园滿的,是苦的。执取於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色法没有任何利益,这数数逼恼的相是苦相。再观照每一个生灭的心念或经行的触受 (名法),以及不停地在生灭的名法,它们是不完美的,不园滿的,是苦的。执取於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名法没有任何利益,这数数逼恼的相是苦相。
当经行者观照心的命令的名法和左右脚的脚步的色法,就达到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
当经行者观照到左右脚的互相支持的关系时,那就是缘摄受智。观照到命根支撑身体时,那是缘摄受智。观照到道场和外来法师的教导而来参加禅修时,那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
当经行者观照到左右脚的生灭时,或每一段经行的生灭时,那是生灭智(Udayabbayañāna)。
当经行者观照到脚步的色法生灭无常现象时,那是三相智(Sammasanañāna)无常随观(aniccanupassi),观照到无常现象的逼恼时,那是苦随观(dukkhanupassi)。观照到色法而确定分别四界时,那是无我随观(anattanupassi)。
当经行者观照到脚步的色法的坏灭时,那是坏灭智(Bhangañāna)。
当经行者正思惟轮回的怖畏时,那是怖畏智(Bhanyañāna)。正思惟轮回的过患时,那是过患智(Ādinavañāna)。当经行者正思惟轮回的怖畏与过患之后,生起厌离之心,那是厌离智(Nibbidāñāna)。当经行者正思惟厌离智之后,就会生起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ñāna)。并生起审察智(Patisankhāñāna),审察以上的六种智。
决定正确之后,正思惟而生起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na)。
接着生起随顺智(Anulomañāna),圣人种姓智(Gotrabhūcittā),以及修习向须陀洹的道智。
观照的结论是,经行名色法只是缘生缘灭之法,因此没有我、人、众生的存在,心中的智慧就生起,因此这样观照走路的过程,只是一系列的名色法在生灭而已,并没有一个“人”在走。这些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样才能破除,捨离,放下,和息灭对五蕴的邪见与执取。
为了帮助行者快速证得道果,行者必须先把三十二身分背熟,并熟悉它们的颜色,形状,部位等,这样能使一个行者在经行达到定时进行观照。
须陀洹的道智与观智
一个向须陀洹(Sotapanna magga)的道智(magga cittā)是要破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它是在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na)之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Anulomañāna)及种姓智(Gotrabhūcittā),而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及智。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并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他是第一个圣者。
须陀洹得果后的果智(Phala cittā)会生起两三个剎那的果心(Phala cittā),在七个速行心里,二个随顺心,第三是种姓心,第四是道心,最后三个是果心,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第四是种姓心,第五是道心,最后两个是果心。果智之后再以思惟余漏智作五项观察:观察道、果、已断的烦恼、残余的烦恼及涅槃。他是第二圣者。
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法增比丘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