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聚的认识
澳洲佛宝寺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对许多学习南传佛法的行者来说,色聚(Rūpakalāpa)这个名词在各个场合层出不穷,许多人对它是一知半解,因此有必要对它加以详细解释。
巴利经论对色聚的定义
色(rūpa)源于巴利词根ruppati,意为遭受冷热等色法的妨害缘而变易之故。佛陀说:“诸比丘!为何说是色?因为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类所破坏。”(《相应部》22.79/iii,86)
色聚有二十一种,其中九种是业生色(kammaja),六种是心生色(cittaja 六根/六处),四种是时节生色(utuja 未消化食物、粪、脓、尿),二种是食生色(aharaja食生食素、时节生食素)。色聚是同生(ekuppādā),同灭(ekanirodhā),拥有同一依处(ekanissayā),及同时发生的(ekavīsati)。(《清净道论》第18章)
色法的基本组成是纯八法聚(suddhatthaka kalāpa,),即是:地界(pathavī)、水界(āpo)、火界(tejo)、风界(vāyo)、颜色(vanna)、香(gandha)、味(rasa)、食素(ojā)。因此每一色聚皆具有这八种成分。
八法聚加上命根色(jivita rūpa)就成九法聚(jīvita-navaka-kalāpa, ojatthamaka-kalāpa),这是一切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人有男女之分,所以又有性根色(bhava rūpa)。
身体的眼、耳、鼻、舌、身、心、命、男性根、女性根等九种业生色聚,以八不离色,加上命根色和净色就是十法色聚,这些都是业生色。这些都是一位行者观照的业处。能够看到根门的八不离色,或十法色聚就算破了身见。
我们对五蕴必须以十一种方式观察: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美、丑、远、近。能这样观察者就能达到七清净的第四清净‘疑清净’,当一个行者能观察到五蕴的生灭时,这是八种观智的第一种智慧,就达到七清净的第五‘道非道清净’(见《清净道论》第20章)
四大(Mahabhuta)
四大界的地界(pathavīdhātu)、水界(āpodhātu)、火界(tejodhātu)、风界(vāyodhātu)是我们体内色法的基本组成,是元素色(bhutarūpa)。这四界是立足于地界,被水界粘结,由火界维持,及风界支持。地界是色法的立足处,特相是硬度(thaddha lakkkhana)。水界是令色法粘结(ābandhana),特相是流动。火界是使色法成熟(paripācana),特相是冷热。风界是压力和推动,特相是支持(vitthambhana)。
我们体内地大的部位有:
1. 发
2. 毛
3. 爪
4. 齿
5. 皮
6. 肉
7. 筋
8. 骨
9. 骨髓
10. 肾
|
11. 心
12. 肝
13. 肋膜
14. 脾
15. 肺
16. 肠
17. 肠间膜
18. 胃中糜
19. 粪
20. 脑
|
这些部位是以地界较为显著的,但也含有少量的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味道,和食素的八不离色(Avinibbhoga rūpa)。其余不属于不离色的色法是分离色(Vinibbhoga rūpa)。
水大的部位有:
21. 胆汁
22. 痰
23. 脓
24. 血
25. 汗
26. 脂肪
|
27. 淚
28. 膏
29. 唾
30. 涕
31. 关节滑液
32. 尿
|
同样的,这些部位是以水界为较显著的部分,它们还包含有少量的地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味道,和食素的八不离色。
火大有:
1. 发热之火
2. 老化之火
3. 发烧之火
4. 消化之火
|
风大有:
1. 上行风
2. 下行风
3. 肠外风
4. 肠内风
5. 肢体循环风
6. 入出息
|
能够以四界的差别相观照身体的四大,就能破除身见。
命色(jivita rūpa)
这是一种业生色。是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支持和维持四大色法的要素。若能观照命根与身的关系,就能破除对身体的执取。
性根色(bhava rūpa)
依男女根的差别而有女根色(ithibhava)与男根色(punbhava)。
阿毗达摩论对色法的讲述
阿毗达摩论分别色法为两种:即四大(Mahabhuta)与四大所造色(Upadaya rūpa)。这说法与佛经的说法一致。这些色法共有十一类。如表所示:
十八种完成色
|
十种不完成色
|
|||
(一)
元素色
Mahabhuta
|
1.地界
|
(八)限制色
Pariccedarupa
|
19.空界
|
|
2.水界
|
(九)表色
Vinnattirūpa
|
20.身表
|
||
3.火界
|
21.语表
|
|||
4.风界
|
(十)
变化色
Lahutadirūpa
|
22.色轻快性
|
||
(二)净色
Pasādarūpa
|
5.眼净色
|
23.色柔软性
|
||
6.耳净色
|
24.色适业性
*加两种表色
|
|||
7.鼻净色
|
(十一)
相色
Lakkhana rūpa
|
25.色积集
|
||
8.舌净色
|
26.色相续
|
|||
9.身净色
|
27.色老性
|
|||
(三)境色
Gocararūpa
|
10.颜色
|
28.色无常性
|
||
11.声
|
||||
12.香
|
||||
13.味
*触=地、火、风三界。
|
||||
(四)性根色
Bhavarūpa
|
14.女根色
|
|||
15.男根色
|
||||
(五)心色
Hadayarūpa
|
16.心所依处
|
|||
(六)命色
Jivitarūpa
|
17.命根色
|
|||
(七)食色
Kabalikahara
|
18.食素/营养 Oja
|
表源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表左所列的十八种色法被称为「有自性色」(sabhava rūpa),因为它们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性,例如地界的硬度等等。
它们也被称为「相色」(lakkhana rūpa)因为它们都有无常、苦、无我三相。它们也被称为「完成色」(nipphanna rūpa)因为它们直接由业等诸缘造成。它们也被称为「色色」(rūpa rūpa)因为它们拥有色法的特征,即是会遭受破坏。它们也被称为思惟色(sammasana rūpa)因为它们是观智观照三相的目标。
一切色法是无因的(ahetukam),不分善与不善,或无记。与因相应的唯有名法(nama)。一切色法是有缘的(sappaccayam),需靠因而生起(samutthana),这四因是业生、心生、时节生、与食生。
业生色(kammaja)有十八种:即是九种业生色聚里的八不离色、五净色、两种性根色、命根色、心色、及空界。业生色是执取色(upādinnarūpa),其余的是非执取色(anupādinnarūpa)。
心生色(cittaja rūpa)依阿毗达摩论的分析,从第一个有分心开始,除了无色界果报心与双五识之外的七十五心都能生起心生色。但只在‘生时’才是最强的时候才会产生色法。
时节生色(utuja rūpa)依阿毗达摩的分析,在‘住时’冷热两种火界于内外产生时节生色。
食生色(ahara rūpa)指食物里的食素,在‘住时’(消化后)就能产生食生色。帕奥禅师在《如实知见》里谈到:“身体中有四个部份只由时节生食素八法聚组成,即:未消化的食物、粪便、脓、尿。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里的火界称为业生的消化之火;在此火界帮助之下,食物里时节生食素八法聚中的食素(oja)可制造许多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ojatthamaka-kalapa),且广布至全身六处。一天里所吃的食物可制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长达七天之久;而天界(一天)的食物则可制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长达一或两个月。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一天里所吃的食物被消化而产生食生色聚,其中的食生食素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支持业生色聚、心生色聚、时节生色聚与继起的食生色聚里的食素。
为了观察这些现象,你可以在用餐的时候禅修。你能见到食生色聚从口腔、咽喉、胃和肠散播至全身。先辨识在口腔、咽喉、胃和肠里食物的四界,然后看其时节生食素八法聚里的食素,直到看见它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新色聚。
或者也可以在用餐后才观察这些现象。辨识在胃或肠里未消化食物中的四界。继续观察,你能看见食物里的色聚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乃是非明净色聚。然后分析它们,并辨识每一色聚里的八种色法,即:八不离色。
为了观察这些现象,你可以在用餐的时候禅修。你能见到食生色聚从口腔、咽喉、胃和肠散播至全身。先辨识在口腔、咽喉、胃和肠里食物的四界,然后看其时节生食素八法聚里的食素,直到看见它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新色聚。
或者也可以在用餐后才观察这些现象。辨识在胃或肠里未消化食物中的四界。继续观察,你能看见食物里的色聚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乃是非明净色聚。然后分析它们,并辨识每一色聚里的八种色法,即:八不离色。
然后辨识向全身散播并到达眼睛的那些食生食素八法聚。辨识眼睛里这些色聚中的八种色法;当知其食素是食生食素(aharaja-oja)。当此食生食素遇到眼十法聚中的业生食素时,它能帮助该业生食素制造四或五代的色聚。能制造多少代色聚决定于业生食素和食生食素协力合作的强度。再者,在这四或五代的新色聚里都有火界(时节),这火界在住时又能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你也应辨识这些。
你也应观察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里的食素在食生食素(aharaja-oja)的帮助之下,能够制造四或五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而这许多代新色聚里的火界都能再制造更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眼睛的每一粒心生食素八法聚里也都有食素。这心生食素(cittaja-oja)在食生食素的帮助之下,能制造二或三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新色聚里的火界也能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你也应观察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里的食素在食生食素(aharaja-oja)的帮助之下,能够制造四或五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而这许多代新色聚里的火界都能再制造更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眼睛的每一粒心生食素八法聚里也都有食素。这心生食素(cittaja-oja)在食生食素的帮助之下,能制造二或三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新色聚里的火界也能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色法是有漏(sasavam),因为对它的执取生起四漏:欲漏(kāmāsavo)、见漏(ditthāsavo)、有漏(bhavāsavo)、无明漏(avijjāsavo)。色法只属于欲界(kamaloka),虽然色界(rūpaloka)也有色法,因为它是欲欲的目标,所以色法只是在五取蕴的世间。
所有以上的分析,再再指出身体是无我的,随着缘而存在,因此身体是无常的。
净色(Pasada rūpa)
有五种净色。它们是四大的色法组成,但它们具有特殊的功能。净色也叫依处(vatthu)或门(dvāra)。净色是内色(ajjhattikarūpa),其余是外色(bāhirarūpa)。净色与心色六种是依处色(vatthurūpa),其余是非依处色(avatthurūpa)。净色与表色七种是门色(dvārarūpa),其余是非门色(advārarūpa)。净色,性根色,与命色八种是根色(indriyarūpa),其余是非根色(anindriyarūpa)。
1.眼净色(cakkhuppasada)能接受色相,别的净色则不能见到色相,但意门(manodvara)能觉知它,别的净色也是一样,只是靠意门辨识。
2.耳净色(sotappasada)
3.鼻净色(ghanappasada)
4.舌净色(jivhappasada)
5.身净色(kayappasada)
现在医学的发达,瞎眼可以重见光明,耳聋可以恢复听觉,这就显示给我们知道净色也是可以改变,既然这样,那身体怎会是我的呢?它只是不同净色组成的。
境色(Gocara
rūpa, Visaya rūpa)
有四种境色。不包括水界,其特性是撞击净色。
1.颜色
2.声
3.香
4.味
心色(Hadaya rūpa)
这是一种业生色法,它是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支持意界和意识界。它有八不离色和命根色支助它。医科的换心手术,说明了连心色都可以换,全身又有那一部位是我的呢?
食素(Ahara, Oja)
因为食素或营养的存在,它能支持色聚里的其他色法,这种色法就是食素。因为食素的供应,所以身体继续存在,因此身体是随缘而存在,不是我或我的。
完成色(Nipphanna rūpa, 执取色upadinna rūpa)(《中部》28,62,140经)
有十八种。这十八种色法是受到业生色(kammaja rūpa)所影响。
1.四大
2.五净色
3.四境色---是五根的所缘缘(ārammanapaccayo)。
4.二性色---女根色(ithibhava)与男根色(punbhava)。
5.一心色(hadaya rūpa)
6.一命色
7.一食素(段食kabalikara, ahara rūpa, oja
rūpa)
不完成色(Anipphanna Rūpa, 非执取色anupadinna rūpa)
根据《清净道论》第14章所述,这组的色法是色法的性质,比如无常的特性等。
空界(akasa dhatu,限制色pariccheda rūpa)
色聚内空界的作用是分离四大界色,使它们各自独立,互不连合。所以空界被称为分割色或限制色(pariccheda rūpa)。它也是究竟色(paramattha rūpa)。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为空间的存在,所以它被称为空界。空洞比如耳、鼻、口、肛门等处的空间。
表色(Vinnatti Rūpa,变化色Vikara Rūpa)
有两种表色:
1.身表(Kayavinnatti)是有情以色法代表某种态度。
2.语表(vacivinnatti)是有情以声音代表某种意思。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任何意识所发出的音声。
变化色(Lahutadi rūpa)
有三种变化色:色的轻快性(rūpalahuta),色的柔软性(rūpamuduta),色的适业性(rūpakammaññata)。这些可以是心生色,时节生色或食生色。一切色法互相存在而成为轻快,柔软,和适应性。
相色(Lakkhana rūpa)
有四种相色:生、住、异、灭。这是色法的特相。阿毗达摩论称它们为色积集、色相继、色老性、色无常性。这些特相也显现在色聚中。
1. 生(upacaya
rūpa)。色法之生时。
2. 住(santati
rūpa)色法之住时。
3. 异(jarata)色法之变化。
4. 灭(aniccata)色法之消失。
佛陀对色法的解说
佛陀说:“为何说是色?因为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类所破坏。”(《相应部》22.79/iii,86)
在《色法经》(《相应部》Rūpa Sutta S.ii.245, 251)佛陀教罗候罗说:“一切色法是无常、变易、和不圆满的。”
在《相应部》《色法经》(Rūpa Sutta S.iii.225)里佛说:“见到色蕴与名蕴无常者是预流果。”
在《相应部》《色法经》(Rūpa Sutta S.iii.232)里佛说:“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染是心的污染,对这些的舍弃将能导向更高的观智。”
在《相应部》《色法经》(Rūpa Sutta S.iii.229)里佛说:“对色、声、香、味、触的舍弃与灭除,即是生、老、病、死的止息。”意思即是“贪的断除就是涅槃!”这也是佛说过的话。
识界(viññana dhatu)
我们的觉受靠意识。这识是纯粹和光明的(parisuddham pariyodatam),其功能是在识知觉受(vedana)的乐、苦、不苦不乐,以及觉受所根据的触(phassa)的生灭。这是很重要的,通过经行的脚与地的接触,或修习安般念的鼻与风的接触,从触的觉受能够让我们超越概念,观照达到真实法。
在《中部140.界分别经》里世尊说:“‘比丘!人为六界所组成,有六触界,有十八意行界,有四决定。住于它,心不妄念,当心不妄念时,圣者所寂静乐住。精勤于培育慧(paññā),护于真谛(sacca),修习厌离舍弃,学习寂静乐住(upasama) ,这是对六界的简短解释。’
‘比丘!人为六界所组成,是那六界呢?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与识界。若说人有六界者,就是说这些。’
‘比丘!人有六触界,是那六触界呢?这触界有:眼触界,耳触界,鼻触界,舌触界,身触界,与意触界。若说人有六触界者,就是说这些。’
‘比丘!人有十八意之所行界,是那些十八意之所行界呢?眼见色,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耳闻声,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鼻嗅香味,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舌尝味,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身觉触,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意起思念,意即思维,执着于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所以意有六种执着于乐受的意行,意有六种执着于苦受的意行,和意有六种执着于不苦不乐受的意行。若说人有十八意行界,就是说这些。’
‘比丘!人有四决定,是说什麽呢?即是决定于慧,决定于真谛,决定于厌离舍弃,和决定于寂静乐住。若说人有四决定,就是说这些。’”
识的变换证明心是无常的,要断除轮回,这是关键,放下识,轮回就结束了。
结论
对色聚的正确认识,有助于解除对色法和身体的执取。依佛陀所教导的十结的教法,一个行者应先断除对色法的执取,进而证得须陀洹果(sotapanna)。若依佛陀所教导的八解脱的次第,也是先观照内外的色法,进而达到第三的净解脱,它就是已经解脱于色法的境界。冲破轮回的牢笼,走向涅槃的大道。愿行者共勉,早证须陀洹果!
法增比丘写于广西南宁。
2014/7/15 夏安居期。愿众生安乐!
版权所有,欢迎翻印,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