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如何掌握观照要点


《归命彼世尊应供觉》

如何掌握观照要点

法增法师

观,巴利文Vipassana毗钵舍那,义为多方观察,正思择与遍寻思。观是以三法印来观一切法,这法能用于观到阿罗汉道智,并配合十二缘起,以及七清净和十观智1,来观照诸究竟法的真相(三相)。这是慧心所 (Pañña)的作用。

观照身心的真相
观照的对象是所谓的‘我’。‘我’有两部份:身体与心。要证果出离三界先要破身体是‘我’的身见;然後才破心是‘我’的我見。五蕴是我们所常执著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並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並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並且会继续到未來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見’。

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同样的当我们在听时、嗅时、嚐时、身动时、思惟时都有这五蕴的运作。观照是要能夠观见五蕴,並能观见这‘我’只是五蕴,或色法(色蕴)与名法(受想行识蕴)而已。

一个观察到五蕴是無常、无者,对五蕴会生厌离,因为厌离,所以不会执取,喜贪则断,心则解脱,心解脫者,则能证四圣果。

禅修是要改正我们对这身心现象的错误见解,所以你若越是执着于有个“我”要修得什么成果,或证得什么果位,你将会觉得越难进步,你所求的将是遥遥无期。学习放松身心,持之以恒,就像母鸡在孵卵,只管坐,不问几时它的小鸡会破壳而出,时间到了,温度够了,小鸡自然会出来。修行也是这样。

观照的要
我们必须很澈底的去观照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色法须从内外远近等十一种情况,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然後转去观照名法,观照名法须先确定名法的种类,如受、想、行、识四蕴,诸烦恼结使等,然後观照它们生起的因缘,配合十八隨观与十六观智,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

名色法可依观照五蕴,十二処,十八界,顺逆观十二缘起等來破除。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

十八界里的前十二界就是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处,和色、声、香、味、触、法处。前五根门是色法,前五尘也是色法,意处是识蕴的八十九心,它是名法,法处有心所有法,即是受蕴、想蕴和行蕴,它们是名法,其余的是色法和涅盘。十二处实际上就是五蕴,十二处里有十个半是色法,一个半是名法(眼界以眼净色确定为眼处,同样的耳、鼻、舌、身,也以个别净色确定其处,它们的境有色、声、香、味、触处。世间的七识界是意处,与它相应的触等及其余的色是法处,这样有十处半是「色」,一处 半是「名」)。十八界也就是加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和意识界六种,它们与十二处依根、尘(境)、识三个各分为六组。六识界是缘于根与尘起认识作用,因为它们是依缘建立的,无常的,为了教化弟子们,佛才教导十八界。

三法印
三法印是现象普遍的特性;即无常,苦,无我。观照无常,对色法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十一种情况,都要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确定它们皆是不圆滿,是苦;再观确定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十六观智
1)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
(i)四界---地界的坚硬,水界的流动,火界的温暖,风界的压力或推动。
(ii)十二处---内六处的眼、耳、鼻、舍、身、意,和外六处的色、声、香、味、触、法。
(iii)十八界---十二处加上六识而成十八界。
(iv)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
(v)把握非色(名)的方法---由触、受和识三行相来观察。
(vi)名色的相依关系

2)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
(i)生缘---名色法的生缘。
(ii)共与不共缘---名色法的生起的共与不共缘。
(iii)逆观十二缘起
(iv)顺观十二缘起
(v)只有因果没有作者与受者

3)三相思惟智(Sammasanañāna)---三相是无常、苦、无我,以三相观察诸名色。分为三组:无常随观是观察无常、毁、动、坏、不恒、变异、不实、不利、有为、死法十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五十无常随观。无我随观是观察敌、无、虚、空、无我五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二十五无我随观。其余的二十五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一百二十五种苦随观。

然后再修十八随观以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1)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修灭随观者断集,
(7)修舍随观者断取,
(8)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修空随观者断执着,
(14)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着,
(15)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着,
(16)修过患随观者断执着,
(17)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着。

名色分別智与緣摄受智,因为能夠清楚、明显及正确知道作为观禅目标的诸法,此二智亦称为「知遍知」(ñata pariñña)。

4)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ñāna)
(i)五蕴的生灭五十行相---五蕴里每一蕴有五种生(依无明、行、爱、取、业)和五种灭(依无明、行、爱、取、业),如是十行相。由于无明生起,五蕴生起;由于无明灭,五蕴灭。由于行生起,五蕴生起,由于行灭,五蕴灭。由于爱生起,五蕴生起,由于爱灭,五蕴灭。由于取生起,五蕴生起,由于取灭,五蕴灭。由于业生起,五蕴生起,由于业灭,五蕴灭。五蕴于是就有五十行相。色蕴由无明集而有色集,以缘集而有色集,由爱集而有色集,由业集而有色集,由食集而有色集。由无明灭而色灭,以缘灭而色灭,由爱灭而色灭,由业灭而色灭,由食灭而色灭。如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一样。

(ii)以因缘和剎那的生灭观---生灭随观智有两种,因缘生灭随观智和剎那生灭随观智。以因缘和剎那这两种来观生灭可以明瞭谛与缘起的种种理与相,从四谛来看,由于无明集而有蕴集,由于无明灭而蕴灭,这是因缘生灭观。然后见到生起的剎那为生起之相是蕴的生,见到变易的剎那为变易之相是蕴的灭,这是剎那生灭观。因此而得对苦谛与集谛修习观照,由观照而培育起生灭随观智。用因缘及剎那两种观时,以因缘而观生,而觉知生因是集谛,以剎那而观生,觉知生苦,是苦谛。以因缘而观灭,觉知缘不生则果不生,是灭谛。以剎那而观灭,觉知死苦,是苦谛。以生灭观而断除痴,而觉知是道谛。

十种观的染──初修观者会生起这十种观的染而被误导。这十种染是(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胜解、(7)策励、(8)现起、(9)舍、(10)欲。
因为在道非道智见清净时,它为十种观的杂染影响,不能如实的观察三相,所以在行道智见清净时,再作观察以使三相现起。为何三相不现起呢?因为不能照见五蕴的生灭,被相续的假相所覆蔽,所以不现起无常相。又因为不能观照生灭的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又因为不能观照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相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思惟智(Sammasanañāna)与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ñāna)此二智亦被称为「審察遍知」或「度遍知」Tiranpariñña)。

(5)坏随观智(Bhangañāna)---观智对三相的观察到这里已经非常的敏锐,能观察到诸行轻快地生起,到达生,或住,或转起就已灭尽、灭、破坏及灭去,并依眼前所缘而确立过去的行已坏,未来的也将坏,两者同一自性,并通过审察所缘而现起灭尽、衰灭和空三种随观而不为常见所动摇。它可以成就八种功德:
(1)断除有见、
(2)遍舍对生命的欲、
(3)常如理的精进加行、
(4)活命遍净、
(5)除去劳忧、
(6)远离怖畏、
(7)获得忍辱和柔和、
(8)超越乐与不乐。

(6)怖畏现起智(Bhanyañāna)
观察过去的行已灭,现在的行正灭,未来的行将如是而灭,而对一切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的被破坏中的诸行起大怖畏。犹如一个母亲的三个儿子犯了王法而被国王下令斩首,大儿子的头已被砍下,二儿子的头已开始斩,该妇人对幼儿的爱着已经放弃,而知未来的诸行亦将被破坏。作如是观者,即于该处生起怖畏现起智。这怖畏并非观者自己怖畏,而是对无常相、苦相和无我相的怖畏。

(7)过患随观智(Ādinavañāna)
当一位修怖畏现起智的行者了知一切的有情居处无避难所、无救护处、无归处、无皈依处,而三界像火坑,四大如毒蛇,五蕴如举剑的敌人,诸行如痈,疾、箭、痛、病,无喜无乐,只有一大堆的过患的现起。因此对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观此等为苦,是过患的五患智,随后又生起五种寂静的智,不生起、不转起、无相、不造作与不结生,是安稳的五智。如是善巧于这两种过患智与寂静智,则于诸见不动摇。

(8)厌离随观智(Nibbidāñāna)
这是对诸行起厌离的随观智,犹如金鹅王不喜不净的水池,六牙象王不喜于城市。因见诸行的过患,而厌离背弃于诸有及可被破坏的诸行,心倾向于不生起是安稳的寂静之道。

(9)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ñāna)
前面的三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与厌离随观智的三法是同一意义,因见诸行为怖畏,而对诸行见其过患,故对诸行生起厌离。在此对可被破坏的诸行,连一行也不执取或缠缚,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犹如落网的鱼,陷入泥沼的象,或在牢中的犯人,欲从彼而逃脱出离

(10)审察随观智(Paţisankhāñāna)
这是对前面六智的再审察的随观三相智。对一切诸行,是无常的、暂时的、限于生灭的、坏灭的、剎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

对诸行以是屡屡逼恼的、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廱、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忧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种种理由而观苦。

对诸行以是非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种理由而观苦相是不净。

对诸行以是他、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理由而观无我。

(11)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na)
它是与前二智密切关连,是舍离诸行的智。它是审察随观一切诸行是空,[清净道论]列举了八十五种的观空法,来把握我与我所皆空。由观空而提起三相,对诸行舍断怖畏与欢喜,对诸行无关心而中立,不执为我或我所。犹如一个人有一美貌的妻子,他极宠爱她,对她片刻不离,后来见她跟另一男子同立、同坐、或说或笑,因此他生大烦恼与忧苦,后来他思惟这女人的过失,就欲放弃她、离开她,不再执她为我的,此后他见到她与任何男人在一起时或作任何事都不忧恼,无关心而中立了。

行舍智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随观无常而生起无相解脱门,这种行者信根增盛,胜解多。随观苦而生起无愿(无作)解脱门,这种行者定根增盛,轻安多。随观无我而生起空解脱门,这种行者慧根增盛,知多。

(12)随顺智(Anulomañāna)
它是随顺于前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犹如一个公正的大法官在听闻了他的八个裁判官的判决后,舍其不合法而取公正的,随顺他们的判决并且随顺已立之法。随顺判官的判决是随顺智,随顺已立之法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13)种姓智(Gotrabhūcittā)
它是在随顺智之后生起以无相、不转起、离有为行、灭、涅槃为所缘的,超越凡夫种姓,而入于圣者的种姓、圣者的名称、圣者之地,不再退转而克服生起、转起、有恼、有行而入于不生起、不转起、无恼、灭、涅盘的缘故而为圣人种姓。犹如一个由世间的此岸,荡秋千过河而达出世间的彼岸,随顺智是荡秋千过河的过程,而种姓智像是达到彼岸,脚步仍不稳的动摇着身体,此后即以四道智而善住趋向涅槃。

(14-16)四道智(magga cittā),四果智(Phala cittā),余漏智(Paccavekkhanañāna)
这是指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余漏智是指四道向的圣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这里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從「坏灭随观智」(bhangañana)以上的观智,因为澈底断除名色法,及其诸因的坏灭,并完全观照這些法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所以它们被称为「断遍知」(Pahana pariñña)。

注:
这十种观智是三相智、生灭智、坏灭智、随顺智、过患智、厌离智、欲解脱智、审察智、行舍智、道智。

法增比丘,2014年夏中国南宁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