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净与十六观智
法增法师,2004年写于澳洲悉尼定慧寺
七清净遍及戒定慧三学,它的名出于《中阿含.七车经》﹐戒清净是戒学,心清净是定学,见清净是慧学,其他的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等都是慧学。它是清净之道。戒学与定学是初学者应修的,观照或慧学则是最高的修持。
七清净与十六观智它们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七清净与十六观智
1.戒清净(Sīla visudhi)
首先戒清净即是指清净的戒行。包括在家与出家戒;在家众若戒行圆满,奉持五戒,八戒,十戒乃至七佛通戒1,也一样能证到阿罗汉果。阿罗汉的果位不是出家众的专利。出家众要持别解脱律仪戒(具足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等四种戒的修持。
2.心清净(Citta visuddhi)
心清净是本章前部业处与近行定、安止定的修习。(按:近行定和安止定是论师起的名词,佛只说定。)
3.见清净(Ditthi visuddhi)
从见清净开始的五清净是慧学的部份,着重在观禅。见清净是对名色法的观察,即名色分别智;度疑清净是对名色法的缘的观察,即缘摄受智;道非道智见清净是对诸名色法以三相遍知(三法印)诸名色法,即三相思惟智;再以三相作十八种观察以断诸结,以因缘相及剎那生灭观的生灭随观来观察诸蕴,并克服十种观的染;行道智见清净里包括了十六观智的九个观智即生灭随观智、坏随观智、布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及随顺智;种姓智则介于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间;智见清净包括道智、果智和思惟(余漏)智。
第三清净的见清净是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十二处、十八界及五蕴而能清楚的见到并确定名与色,从而消除‘我’的邪见,所以叫做见清净。通过辨别人只是因缘而生的名色法,并无一个主宰的我的存在。这阶段的观智也叫名色分别智(nāmarūpa vavatthāna ñāna)。达到这一观智的行者会以名色为他(她)的老师,作他的归依处,并必须自己体验才会知道‘法’。
(1)名色分别智(Namarupa pariccheda ñāna)---有倾向之相的为名,有恼坏之相的为色2。名有倾向或面向于所缘,它的功能是攀缘于色。色依观察而知一切色都是恼坏之故,恼指恼乱众生之心,坏指它本身有限的生命而会衰坏。一个修行者要常常以正念,并依正见与正思惟观察当下的身心,以便生起正确的名色分别智。如在修安般念时,出入息、鼻孔、肺、身体的运动都是色法,专注的心是名法,观察到禅支,进入定境的心都是名法。
(i)四界---修定或修观的修行者,可以用在身念处章里四界差别的解释来观察身体内的四界。
若把身体细分为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加上火与风界),再详细分析每一身分里的四界、色、香、味、食素、命、净色等十色,比如头发,它有身十法,又有性十法,又有食生色八法,时节生色八法和心生色八法,如是共有四十四色。其它的三十一身分也同样有四十四色。若把每一色法这样细分的结果,‘我’还存在吗?
(ii)十二处---眼界以眼净色确定为眼处,同样的耳、鼻、舌、身,也以个别净色确定其处,它们的境有色、声、香、味、触处。世间的七识界是意处,与它相应的触等及其余的色是法处,这样有十处半是‘色’,一处 半是‘名’。
(iii)十八界---眼界以眼净色而确知是眼界,亦不确定眼净色以外的其它五十三色为眼界(即身十法,性十法的二十种业色,加上食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各八的二十四无执受色加上命根的九种俱生色共五十三色)。其它的根门及它们的境的色、声、香、味、触共十色为十界,其余诸色为法界。八十一世间心为七识界,与诸识相应的触等是法界。如是十八界中,有十界半是‘色’,七界半是‘名’。
(iv)五蕴---色蕴里有二十八种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当知这一切是色蕴。与八十一种世间心共生的受是受蕴。与这些心相应的想是想蕴。行蕴是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心所。八十九心是识蕴。当知色蕴是‘色’,四非色蕴是‘名’。或者也可以简单地把四大种及所造色确定为‘色’,意处及法处的一部分的名法确定为‘名’。
(v)把握非色的方法---非色是指‘名’,因为微细,不易现起,但修行者必须精进,不放弃修行,重复的思惟、作意、分析、抉择以及确定这些‘名’,譬如镜子有尘埃蔽盖着,不能照清楚,那就要把镜子擦得非常干净才能照清楚,而不是把镜子丢掉。非色可由触、受和识三行相来观察。
名从触观察---是先观自身四大,地界有凝固之相等法而把握诸界,最初观察到这些四大受境的冲击而有触,与它相应的受是受蕴,想为想蕴,与触俱的思为行蕴,心是识蕴。如是来确定‘名’。
名从受观察---是某些人以自身的地界,接触到外境而生起享受彼所缘的地界的味的受是受蕴,与它相应的想是想蕴,与该境的触及思是行蕴,与该境相应的心是识蕴。如是来确定‘名’。
名从识观察---若某人以地界(身体的二十个地身分)有凝固之相而现起认识所缘(地界)的识是识蕴,与它相应的受是受蕴,与它相应的想是想蕴,与它相应的触与思是行蕴。这样从头发到出入息,凡有凝固之相的都做同样观察。如是来确定心识对色相所立的‘名’。
再由认识之门,即七识界的八十一种世间心,及与此等心俱生的心所(触、受、想、思、命、心止、作意七种)而明了‘名’。把心细分的结果,同样的所谓我的心,我的想法,也被粉碎无遗。
(vii)无有情---通过这样重复的观察、思惟,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地(欲、色、无色)内的法确定为‘名’及‘色’,没有其它的有情、众生、天、梵或补特伽罗(puggala)等,这结论就是智慧。犹如车子是车轮、车轴、车厢、引掣、车辕、玻璃等机件组合而成,名为‘车’。但仔细观察的结果,实没有车。又如屋子,于第一义中,实无有屋,但从世间法看,它以木材、铁枝、砖块、水泥、门、窗、屋顶拼搭起来,而名为‘屋’。
世人执着于有众生,有有情,认为自己不灭,是堕于常见;或有些人认为死了就没了,灭绝,是堕于断见。正观的人,如实的知道五蕴,便精勤地厌离于贪,为寂灭而努力行道,佛称这种人为具眼者。
(viii)名色的相依关系---佛以芦束的譬喻来说明名色的关系,犹如二束芦(佛有时也说三束芦,指精,卵与识,也即是名色 ),相依而立,此一是另一束的支持和依靠,一束倒时,另一也倒。如是于五蕴的名与色当中。名与色相依止而存在。若一个倒了,别一个也倒。如是名依色转起,色依名而转起。由于名的欲食,欲饮,欲言,欲行作种种威仪,色就食之,饮之,言之,作诸威仪。
4.度疑清净(《七车经》称疑盖净)(Kankhāvitarana visuddhi)
第四清净度疑清净是进而观察名色的因缘,确定只有名色的业果,没有一个作者与受者,因而超越了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疑惑。度疑清净所得观智叫做缘摄受智。要了解名色的因缘就有如一个医生想要寻找病人生病的原因一样。
(2)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na) ---名色是从因缘而生并且相互为因缘,它们不是无因而生,也不能归于自在天的创造。观察名色的因缘有下列方法:
(i)生缘---观察此身生时,是在胎盘里,处于胃与直肠间,在腹膜后,脊椎骨前,围着肠与肠间膜,臭秽而且狭窄,犹如蛆虫生于腐尸一般。这样生起的色身以无明、爱、取、业作它的生因,无明是亲依止缘,业是生缘。食物是支持它的食缘,这是色的缘。名即是缘胞胎与结生心的识及一生内不停产生的果报心及眼根缘色而生起眼识等。
明了现在世名色的缘之后,就可以继续观察过去世的名色是由缘而生起,未来世也将会如此。这样就可以断除三世的十六疑,达到度疑清净。这疑有前际的五种,后际的五种,与现在世的六种:
(1)我于过去世存在吗?
(2)我于过去世不存在吗?
(3)我于过去世是什么?
(4)我于过去世是怎么样的状态?
(5)我于过去世从什么到什么?
(6)我于未来世存在吗?
(7)我于未来世不存在吗?
(8)我于未来世将是什么?
(9)我于未来世将是怎样的状态?
(10)我于未来世将从什么到什么?
(11)我是存在吗?
(12)我是不存在吗?
(13)我是什么?
(14)我是怎样的状态?
(15)我从何处来?
(16)我将到何处去?
思惟这十六疑问的结果,每一个答案都否定了我的存在,只有名与色及它们的因缘罢了。
(ii)共缘与不共缘---眼等六根门及六境(或所缘)是名生起的共缘,作意是名的不共缘;如理作意及听正法是善的缘,相反的是不善的缘;业是异熟的缘,有分等是唯作的缘。色的缘有业生、心生、时节生和食生四种;过去业是业生色的缘,生出的心是心生色的缘,时节和食是时节生色和食生色的缘。因为把握了这些名色的缘,故此超越过了三世的十六疑惑。
(iii)逆观十二缘起,以断上述的十六疑。
(iv)顺观十二缘起,以断上述的十六疑。
(v)业轮转与异熟轮转3---观察过去业有的五法(因)是:痴是无明,造作是行,欲求是渴爱,接近执取为取、思为有。由过去的五法作今世结生之缘。故只是业与业的异熟而已。今世的生有的五法是: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世的业有的五法:无明、行、爱、取、有又会是未来世的结生之缘,而会出现生有的五法:识、名色、六入、触、受。故仍是业与业的异熟而已。这样观察只是业与异熟的转起与相续而已,没有所谓‘有情’ 或‘我’。
(vi)只有因果没有作者与受者---依上述的观法来修习度疑清净,就能超越三世的十六种疑惑,对于一切的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中;因为知道它的原因,认识到只有因果的法则而转起名色,观修者见到只有作业而无作者;因为看见异熟的转起,只有异熟报而无受者。因此就破除了一切的作者、受者,有情的世俗概念。
(vii)法住智---在《杂阿含347经》里曾提到:「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法住智也即是如实智、正见、度疑清净的同义语。因为把握了对名色因缘的智,断除了对佛、法、僧、修学、前际、后际、前后际、此缘性缘生法的八种疑惑,并镇伏了六十二种邪见。又从缘生法能如实知见诸行无常,是苦,善见诸法无我,断除了对彼等的疑惑。得此智的修行者觉得自在,并确信死后能生善趣。
在《长阿含.梵动经》中佛指出外道因为萨迦耶见(Sakkaya ditthi)故生起六十二邪见或恶见:即本劫本见十八,是过去计有我;末劫末见四十四,是未来计有我。十八过去有我见:即常见论四,亦常亦无常论四,有边无边论四,无因而有论二,种种论四。四十四未来有我见:即有想论十六,无想论八,非有想非无想论八,断灭论七,现法涅槃论五。修习上述的观禅以破这些邪见。
5.道非道智见清净(《七车经》称道非道知见净) (Maggā magga ñāna dassana vissuddhi)
第五清净的道非道智见清净要修习对名色法以三相思惟并审察它们。首先说三种世间遍知:知遍知,这是通达名色与其缘的智慧;审察遍知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以三相思惟审察一切法而得审察遍知,也就是道非道智;断遍知是舍离断除常、乐、我、喜、贪、集、取等的七随观对治的烦恼4,断遍知是行道知见清净和十八大观的修习范围。道非道智见清净除了思惟三相之外,还要修生灭随观智,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种观的染,所有必须审察破除这些杂染,破除之后就能生起道的智见,这道是正道。
(3)三相思惟智(Sammasana ñāna)---三相是无常、苦、无我,以三相观察诸名色。无常于色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十一种情况,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察;确定它们是苦;再观察确定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观察完,再观察六门、六所缘(十二处)、加上六识(十八界)、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六界、十遍、三十二身分、二十二根、三界、九有、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以及十二缘起支。
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上述十一种情况的诸法。
此外再以四十行相来观察:即无常、苦、病、痈、箭、恶、疾、敌、毁、难、祸、怖畏、灾患、动、坏、不恒、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归依处、无、虚、空、无我、患、变法、不实、恶之根、杀戮者、不利、有漏、有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这样的观察能得随顺忍,而能决定五蕴之灭是涅槃。
上述的四十行相又分为三组:无常随观是观察无常、毁、动、坏、不恒、变异、不实、不利、有为、死法十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五十无常随观。无我随观是观察敌、无、虚、空、无我五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二十五无我随观。其余的二十五种于五蕴观察而有一百二十五种苦随观。
若依上述方法修行不能成就者,为了使诸根锐利(指信、勤、念、定、慧五根),应以九法促进诸根的平衡应用,以达到修观的目的:(1)恭敬专心地做,(2)时常的做,(3)适当的做,(4)取定之相,(5)顺适七觉支,(6)不偏于身,(7)不偏于命,(8)以出离来克服痛苦,(9)不中途停止,并加上参考修习安止定的方法。
于名色法分开来观察,色法依业生色,心生色,食生色和时节生色来思惟它们,名法或非色法依八十一世间心于结生时与转起而思惟它们。
十八随观---修十八随观能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1) 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 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 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 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 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 修灭随观者断集,
(7) 修舍随观者断取,
(8) 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 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 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 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 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 修空随观者断执着,
(14) 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着,
(15) 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着,
(16) 修过患随观者断执着,
(17) 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 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着。
(4)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na)---对五蕴的随观是正观名色的生起相是生,变易相是灭,随观即是智慧。
(i)五蕴的生灭五十行相---每一蕴有五种生和五种灭,如是十行相,五蕴于是就有五十行相。色蕴由无明集而有色集,以缘集而有色集,由爱集而有色集,由业集而有色集,由食集而有色集。由无明灭而色灭,以缘灭而色灭,由爱灭而色灭,由业灭而色灭,由食灭而色灭。如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一样。
(ii)以因缘和剎那的生灭观---以因缘和剎那这两种来观生灭可以明了谛与缘起的种种理与相。从四谛来看,由于无明集而有蕴集,由于无明灭而蕴灭,这是因缘生灭观。然后见到生起的剎那为生起之相是蕴的生,见到变易的剎那为变易之相是蕴的灭,这是剎那生灭观。
用因缘及剎那两种观时,以因缘而观生,而觉知生因是集谛,以剎那而观生,觉知生苦,是苦谛。以因缘而观灭,觉知缘不生则果不生,是灭谛。以剎那而观灭,觉知死苦,是苦谛。以生灭观而断除痴,而觉知是道谛。
其次从缘起来作种种理和相的观察:从缘的生觉知此有故彼有的顺缘起。从缘的灭觉知此灭故彼灭的逆缘起。从剎那生灭觉知有为及缘生的诸法。由观察因果的结合相续不断而觉知因果之真理而舍弃断见。从剎那生而觉知因果的变化而舍弃常见。从观缘的生灭而觉知无由造作之理而舍弃我见。从观缘的生而觉知依缘生果的法性之理而断无作者见。从观缘的生觉知非自作的无我相。从观剎那生灭而觉知既有而无,及前后际的差别的无常相。从观剎那生灭而觉知生灭的逼恼的苦相。从观剎那生灭而觉知生灭的区限的自性相,从觉知自性相而明了生的剎那无灭及灭的剎那无生的有为相的暂时性。
十种观的染---初修观者会生起这十种观的染而被误导。这十种染是(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胜解、(7)策励、(8)现起、(9)舍、(10)欲。
于此十种染:行者由观而见到光明,并误以此光明为圣道及圣果,这种光明染乃是因为得定而生起的;智是观智锐利能迅速分辨名色法;喜是观的五喜,即小喜、剎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及遍满喜;轻安是观的轻安、身心轻安、轻快、柔软、适业、明净与正直;乐是观的乐,流贯全身胜妙之乐;胜解是信,与观相应,信乐极强;策励是精进,与观相应善励的精进;现起即念,与观相应,善现善住善安立于审观之处,忆念不动;舍即观舍与转向舍,对诸行中立而有力的观舍,并于意门生起转向舍;欲是观的欲,即执着于观的光明,及其余九种的任何一种而起邪执乃至生起我慢。执着于我的光明是见执,执着可爱的光明生起是慢执,执着于享受光明是爱执,如此可细分为三十种染。对治它们的方法是观它们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有生灭逼恼苦、非是我、非是我的、非我自己。就能破除这些染而走上正道。
6.行道智见清净(《七车经》称道迹知见净) (Patipadāñāna dasana vissuddhi)
第六清净是行道智见清净,它是在第五清净道非道的智见清净的基础上,在舍离了非道而继续清净的过程,它有八种观智和第九的随顺智,这八种观智是:(1)生灭随观智、(2)坏随观智、(3)怖畏现起智、(4)过患随观智、(5)厌离随观智、(6)欲解脱智、(7)审察随观智、(8)行舍智。
(1)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na)---为什么要重复做前面已做过的呢?因为在道非道智见清净时它为十种观的杂染影响,不能如实的观察三相,所以这里再作观察以使三相现起。为何三相不现起呢?因为不能照见五蕴的生灭,被相续的假相所覆蔽,所以不现起无常相。又因为不能观照生灭的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又因为不能观照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2)坏随观智(Bhangañāna)---观智对三相的观察到这里已经非常的敏锐,能观察到诸行轻快地生起,到达生,或住,或转起就已灭尽、灭、破坏及灭去,并依眼前所缘而确立过去的行已坏,未来的也将坏,两者同一自性,并通过审察所缘而现起灭尽、衰灭和空三种随观而不为常见所动摇。它可以成就八种功德:
(1) 断除有见、
(2) 遍舍对生命的欲、
(3) 常如理的精进加行、
(4) 活命遍净、
(5) 除去劳忧、
(6) 远离怖畏、
(7) 获得忍辱和柔和、
(8) 超越乐与不乐。
(3)怖畏现起智(Bhanyañāna)---观察过去的行已灭,现在的行正灭,未来的行将如是而灭,而对一切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的被破坏中的诸行起大怖畏。犹如一个母亲的三个儿子犯了王法而被国王下令砍头,大儿子的头已被砍下,二儿子的头已开始斩,该妇人对幼儿的爱着已经放弃,而知未来的诸行亦将被破坏。作如是观者,即于该处生起怖畏现起智。这怖畏并非观者自己怖畏,而是对无常相、苦相和无我相的怖畏。
(4)过患随观智(Ādinava ñāna)---当一位修怖畏现起智的行者了知一切的有情居处无避难所、无救护处、无归处、无皈依处,而三界像火坑,四大如毒蛇,五蕴如举剑的敌人,诸行如痈,疾、箭、痛、病,无喜无乐,只有一大堆的过患的现起。因此对生起、转起、相、造作与结生,观此等为苦,是过患的五患智,随后又生起五种寂静的智,不生起、不转起、无相、不造作与不结生,是安稳的五智。如是善巧于这两种过患智与寂静智,则于诸见不动摇。
(5)厌离随观智(Nibbidā ñāna)---这是对诸行起厌离的随观智,犹如金鹅王不喜不净的水池,六牙象王不喜于城市。因见诸行的过患,而厌离背弃于诸有及可被破坏的诸行,心倾向于不生起是安稳的寂静之道。
(6)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前面的三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与厌离随观智的三法是同一意义,因见诸行为怖畏,而对诸行见其过患,故对诸行生起厌离。在此对可被破坏的诸行,连一行也不执取或缠缚,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犹如落网的鱼,陷入泥沼的象,或在牢中的犯人,欲从彼而逃脱出离。
(7)审察随观智(Patisankhā ñāna)---这是对前面六智的再审察的随观三相智。对一切诸行,是无常的、暂时的、限于生灭的、坏灭的、剎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
对诸行以是屡屡逼恼的、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廱、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忧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种种理由而观苦。
对诸行以是非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种理由而观苦相是不净。
对诸行以是他、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理由而观无我。
(8)行舍智(Sankhārupekkā
ñāna)---它是与前二智密切关连,是舍离诸行的智。它是审察随观一切诸行是空,《清净道论》列举了八十五种的观空法,来把握我与我所皆空。由观空而提起三相,对诸行舍断怖畏与欢喜,对诸行无关心而中立,不执为我或我所。犹如一个人有一美貌的妻子,他极宠爱她,对她片刻不离,后来见她跟另一男子同立、同坐、或说或笑,因此他生大烦恼与忧苦,后来他思惟这女人的过失,就欲放弃她、离开她,不再执她为我的,此后他见到她与任何男人在一起时或作任何事都不忧恼,无关心而中立了。行舍智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随观无常而生起无相解脱门,这种行者信根增盛,胜解多。随观苦而生起无愿(无作)解脱门,这种行者定根增盛,轻安多。随观无我而生起空解脱门,这种行者慧根增盛,知多。
(9)随顺智(Anuloma ñāna)---它是随顺于前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犹如一个公正的大法官在听闻了他的八个裁判官的判决后,舍其不合法而取公正的,随顺他们的判决并且随顺已立之法。随顺判官的判决是随顺智,随顺已立之法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7.智见清净(《七车经》称道迹断智净) (ñana dassana visuddhi)
这里有种姓智与四道智。种姓智虽非属于行道智见清净,亦非智见清净,因它与初道智有关连,所以在此讨论。智见清净是以涅槃为所缘。
(1)种姓智(Gotrabhū cittā)---它是在随顺智之后生起以无相、不转起、离有为行、灭、涅槃为所缘的,超越凡夫种姓,而入于圣者的种姓、圣者的名称、圣者之地,不再退转而克服生起、转起、有恼、有行而入于不生起、不转起、无恼、灭、涅槃的缘故而为圣人种姓。犹如一个由世间的此岸,荡秋千过河而达出世间的彼岸,随顺智是荡秋千过河的过程,而种姓智像是达到彼岸,脚步仍不稳的动摇着身体,此后即以四道智而善住趋向涅槃。
(2)四道智,四果智,余漏智---这是指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罗汉道的四道智(magga cittā)。余漏智(Paccavekkhana
ñāna)是指四道向的圣人,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这里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Phala citta)。
(1a) 须陀洹道智---它即是须陀洹道智,须陀洹义入流,即必趣向涅槃之流,向须陀洹是第一圣者,此道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疑。它是在行舍智之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而在种姓智之后生起须陀洹道及智。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即家家(Kolankola)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和一种(Ekabījī)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
(1b) 须陀洹果智---须陀洹得果后会生起两三个剎那的果心,在七个速行心里,二个随顺心,第三是种姓心,第四是道心,最后三个是果心,但有些认为有三个随顺心,第四是种姓心,第五是道心,最后两个是果心。果智之后再以返照智(思惟余漏智)作五项观察:观察道、果、已断的烦恼、残余的烦恼及涅槃。他是第二圣者。
(2a)斯陀含道智---斯陀含道是向二果的第三圣者,义为一来或一还(Sakadagami)。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槃,此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瞋与痴,烦恼虽还会生起,但困扰力弱。他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如是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而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斯陀含道及智。
(2b)斯陀含果智---如前所说,它有两三个果心(速行心),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斯陀含有五种,三种在天界涅槃,两种在人间涅槃。他是第四圣者。
(3a)阿那含道智---阿那含义为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槃。它的道智亦如上述。向阿那含是第五圣者,以断除欲贪与瞋恚,并反复思惟观察三相。行道者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并在种姓智后生起阿那含道及智。它断了四漏的欲漏,也断瞋与恶作两个不善心所。
(3b)阿那含果智---它也有两三个果心,至此名为阿那含。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他是第六圣者。
(4a)阿罗汉道智---阿那含圣弟子已断五下分结(orambhagiya samyojana),但还有五上分结(uddhambhagiya samyojana)系缚他于生死轮回里,这是要断色贪或色界生命之欲,无色贪或无色界生命之欲,掉举、我慢与无明,为证得道果,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而在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智。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
(4b)阿罗汉果智---它也有两三个果心,因他烦恼已断尽故,所以他是人天的应供者。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他是第八圣者。
智见清净的利益
修习智见清净能得到以下的利益: (1)圆满三十七菩提分,(2)止观俱修,(3)四道智断其应断的诸烦恼,(4)现观四圣谛。
注释:
1《增一阿含》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二经。七佛是:毘婆尸佛,试诘佛,毘舍罗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通戒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清净道论》第十八章。
3 详见《清淨道论》第十九章。
4 七随观:以无常随观断常想,苦随观断乐想,无我随观断我想,厌离随观断喜想,离贪随观断贪想,灭随观断集想,舍遣随观断取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