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三解脱门


《礼敬世尊阿罗汉觉》
三解脱门

法增比丘 (Bhikkhu Dhammavaro)

有三解脱: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有三解脱门:即空随观、无相随观、无愿随观。 是指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空解脱门。这三门都是趣向涅盘之门。

我们应以无常随观断常想。了解有为法的无常,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诸法实无实相,而以无相解脱门,证得道果

我们应以苦随观断乐想。了解有为法的苦,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对诸造作的厌倦,而以无愿解脱门,证得道果

我们应以无我随观或空随观断我想。了解诸法的空性,经常修习的结果,就会生起对诸法的空性的智慧,而以空解脱门,证得道果

无常者是以灭尽之义来观察,苦者是以怖畏之义来观察,无我者是以不实之义来观察过去,现在,未來,内,外,粗,细,美,丑,远,近十一种情况的诸法。

三门的差异

这三解脱门,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脱离颠倒相(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 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 虽然说有三门的差异,但是三个法门须俱修,方能证果,这可以从以下的《善戒行经Silavanta Sutta《三菩提经Sambodhisutta中看出。

他们的差异在于入门的不同,因为随观无常而证入无相解脱门因为多病随观苦而证入无愿解脱门;和因为随观无我或空而证入空解脱门。多数的人是随观无常证入无相解脱门,或随观苦证入无愿解脱门。极少数的人是随观无我证入空解脱门。为什么呢?因为随观无我是更深的,它是从随观无常开始的。

每一个行者应该学习观照,观照的要点是必须很澈底的去观照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的外色做起。色法须从内外远近等十一种情况,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然後转去观照名法,观照名法须先确定名法的种类,如受、想、行、识四蕴,诸烦恼结使等,然後观照它们生起的因缘,配合十八隨观[1]与十六观智[2],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是现象普遍的特性;即无常,苦,无我。观照无常,对色法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等的十一种情况,都要观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它们皆是不圆滿,是苦;再观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在《善戒行经Silavanta Sutta(SN. 22.122)有一位比丘问舍利弗如何证初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二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三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四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此可知,唯有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解脫。

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 佛又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sutta)

每个人虽有不同的习性,但是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是一致和必需做的,最后视观照的深度,而入不同的解脱门。每个人的行舍智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

三相的现起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觉音在清净道论二十章讨论时说:世尊以此等分别随顺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区别而说无常苦无我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蕴。怎样思惟呢?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蕴:

(1)是无常----因为其结果不是常的,而是初后(生灭)之故。
(2)是苦 ----因为给生灭所逼恼,是苦的基地。
(3)是病 ----因为由于缘而得维持,是病的根本。
(4)是痈 ----因为与苦痛相应,常流烦恼之不净,由生老死的膨胀,成熟,及破坏之故。
(5)是箭 ----因生逼恼,刺击于内,甚难取出之故。
(6)是恶 ----因为是可呵责,使无增益,为恶的基地之故。
(7)是疾 ----因为不生独立性,是疾病的直接之因。
(8)是敌 ----因为无自由,受支配之故。
(9)是毁 ----因为被病老死所毁坏之故。
(10)是难 ----因为招来的种种的不幸之故。
(11)是祸 ----因为招来意外的广大的不利,是一切灾祸的基础。
(12)是怖畏 ----因为是一切怖畏的矿藏,是称为苦之寂灭的最上入息(圣果)的对抗之故。
(13)是灾患 ----因为给种种的不利所追随,为过恶所牵制,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险之故。
(14)是动 ----因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间法所动摇之故。
(15)是坏 ----因为被手段及自然的破坏所迫近之故。
(16)是不恒 ----因为这是可能落于一切地位的,没有坚定性之故。
(17)是非保护所 ----因无救护,不得安隐之故。
(18)是非避难所 ----因为不值得去隐藏,不能对避难者尽避难的工作之故。
(19)是非皈依处 ----因为不能对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
(20)是无 ----因为无有如遍计的常、乐、我、净的状态之故。
(21)是虚 ----亦如无,或者少故为虚,如于世间说少为空虚。
(22)是空 ----因无有主、住者、作者、受者、决意者之故。
(23)是无我 ----因为非自非主等之故。
(24)是患 ----因起(轮回之)苦,是苦的灾患之故;或者因为进行至于悲惨故为灾患----与悲惨之人是一同义语,诸蕴亦如悲惨者,因为像悲惨者的悲惨,故为灾患。
(25)是变易法 ----因为由于老死二种的自然的变易之故。
(26)是不实 ----因为力弱,如树壳的易于坏之故。
(27)是恶之根 ----因为是恶的原因之故。
(28)是杀戮者 ----因为如朋友之间的敌人,破坏友谊之故。
(29)是不利 ----因无吉利,从非吉利(爱见)而生之故。
(30)是有漏 ----因为是漏的直接之因。
(31)是有为 ----因为是因缘所作。
(32)是魔食 ----因为是死魔及烦恼魔的食物。
(33-36)是生法、老、病、死法 ----因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
(37-39)是愁、悲、恼法 ----因为是愁悲恼之因。
(40)是杂染法 ----因为是爱、见、恶、行、杂染的境法之故。如是以这样所说的(四十行相的)区别及以无常等的思惟而思惟。

此(四十行相之)中,是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于一一蕴,各有这十种思惟,成为五十无常随观

是敌、无、虚、空、无我、于一一蕴,各有这五种思惟,成为二十五无我随观

其余的苦、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不利、有漏、魔食、生、老、病、愁、悲、恼、杂染法等,于一一蕴,各有这二十五思惟,成为一百二十五苦随观

以此无常等二百种思惟而思惟于五蕴者,则他强化了称为方法观的无常、苦、无我的思惟。

「忆念无常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无我者,生起什么审察智?忆念无常者,生起相审察智。忆念苦者,生起转起审察智。忆念无我者,生起相与转起审察智」。

「此中:相审察----是以无常相而知行的相是非恒与暂时的。虽无先知而后起智,但如以意与法为缘而起意识等,是依惯例而说的。或者是依于(因果)同一之理,把前后作为一而这样说。当知这种方法亦得适合其它的二句(转起审察,相与转起审察)之义。」

随观无常而生起无相解脱门,这种行者信根增盛,胜解多。随观苦而生起无愿(无作)解脱门,这种行者定根增盛,轻安多。随观无我而生起空解脱门,这种行者慧根增盛,知多。

清净道论在二十一里在讨论审察随观智时说:「如是欲求解脱于一切有、生、趣、识住、有情居中可破坏的诸行,为欲从一切行而解脱,而再以审察随观智限于生灭的、坏灭的、剎那的、动摇的、破坏的、非恒的、变易法的、不实的、非有的、有为的、死法的种种理由而观无常

以因为是屡屡逼恼的,是有苦的,是苦之基,是病,是痈、是箭、是恼、是疾、是祸、是怖畏、是灾患、非救护所、非避难所、非皈依处、是过患、是痛苦之根、是杀戮者、是有漏、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愁法、是悲法、是恼法、是杂染法等的种种理由而观

以因为是非可爱的、是恶臭的、是可厌的、是可恶的、不值得庄严的、是丑陋的,是弃舍的种种的理由而观为苦相的随伴的不净

以因为是他、是无、是虚、是空、无主、不自在、不自由等种种的理由而观无我。如是而观,则说是他提起三相而把握诸行。」

道果的证得

修道行者须断除五下分结的前三结(八十八使),即怀疑、戒禁取、和有身见而证得初果或预流果须陀洹果圣人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提到还有两种须陀洹,即家家(Kolankola)投生于良善家两三次即证阿罗汉果;和一种(Ekabījī)投生一次即证阿罗汉果。须陀洹(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盘。即是他(一)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二)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三)以我曾舍断此等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四)我实有此残余的烦恼(余漏智,(五)最后观察不死的涅盘: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

斯陀含道随著烦恼的渐次減少,再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粗贪、粗嗔)而证得二果(一来果),斯陀含道集中了五根、五力、七觉支以智思惟区别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斯陀含道智是减轻清除较粗的欲、瞋与痴,烦恼虽还会生起,但困扰力弱。斯陀含有五种,三种在天界涅盘,两种在人间涅盘。证者最多一次人天往返就灭尽苦而般涅盘他也如须陀洹果作五种观察。

阿那含道徹底断除五下分结的后二结(贪、嗔)而证得三果(不来果),阿那含道无余断欲贪与瞋恚。他对五蕴的诸行是无常、苦、无我而反复思惟观察,而进行观照。他也如须陀洹果作五种观察。阿那含名为不来(Anagami),即不再来欲界而在色界或净居天般涅盘。其思惟余漏智亦如前述有五种。阿那含随其根性的胜劣而有五种: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和色究竟他也如须陀洹果作五种观察。

阿罗汉道断除五上分结(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我慢、无明)而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道的主要烦恼是五上分结,即是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我慢、和无明。色界爱是对色界定所起的贪爱,无色界爱是对无色界定所起的贪爱,掉举是正念还不能完全园满,我慢是潜在的我执,无明是对四圣谛未能园满透彻三转十二行。阿罗汉有信解脱、身证、俱解脱、见到及慧解脱五种。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他的四种观察如述,但没有余漏智

预流果到阿罗汉果,一般上称为四沙门果,是靠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证入的。


注释:
[1] 修十八随观能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1)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修灭随观者断集,
(7)修舍随观者断取,
(8)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修空随观者断执着,
(14)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着,
(15)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着,
(16)修过患随观者断执着,
(17)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着。

[2]  十六观智
      1.‘名色分别智 (Nama rupa pariccheda ñāna)是首先要作的工作,用来破世人的一个一体的邪见。
2.‘缘摄受智 (Paccaya pariggaha ñāna)是帮助我们观照名色法个别的生起因缘。
3.‘三相思惟智 (Sammasana ñāna)是断除我们对五蕴的执著。
4.‘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a ñāna)观照名色法的生灭。
5.‘坏随观智 (Bhanga ñāna)是觉知名色法的坏灭。
6.‘怖畏现起智 (Bhanya ñāna)是生起对诸行法的怖畏。
7.‘过患随观智 (Ādinava ñāna)观照色法的过患与危厄。
8.‘厌离随观智 (Nibbidā ñāna)是对诸行法的厌离。
9.‘欲解脱智 (Muñcitukamyatā ñāna)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
10.‘审察随观智 (Paţisankhā ñāna)是审察前面的六智,它也是三相思惟智。
11.‘行舍智 (Sankhārupekkā ñāna)舍离诸行的智。
12.‘随顺智 (Anuloma ñāna)是随顺于前面的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13.‘种姓智 (Gotrabhū cittā)超越凡夫种姓的智。
14.‘四道智 (magga cittā)是走向四位圣人的道智。
15.‘四果智 (Phala cittā)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16.‘余漏智 (Paccavekkhaņa ñāna)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用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参考资料:
1清净道论,觉音著。


法增比丘11/12/2009于马来西亚宜力佛教会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