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深圳佛法开示


深圳佛法开示

法增尊者讲于深圳福田村精舍,四川佛子笔录

我重复早上讲的那些,要自己能够,我们修行,现在如果去找这些不同法师所教的方法,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教的方法是这样,我强调你们一定要有五个步骤。

第一你要把皈依做好,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不要以为皈依很简单,不简单,意思是很深的。举个例子,那些证果的阿罗汉,有一次他们在一起时说:我们已经证果了,我们就不需要参加诵戒,因为我们出家众每十五天要集合在一起诵戒。所以这些证果的阿罗汉就说:我们已经证果了,不需要再诵戒了。这个消息就传到佛陀那里,佛陀就说:你们证果,你们也要一起参加诵戒。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思,所以,那些证果的阿罗汉听了佛的话就参加了,没有第二句话。并不是说佛陀有绝对的权威,他们一定要听他的,他们可以选择不听。同样的我们也是这样,我们大部分,很多人还没有找到路,而且也不懂得方法,不懂怎么样修,因此我们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想,那些阿罗汉都要这样做,更何况是我们?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好,就是平常我们天天要记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像刚才我来坐下,你们为什么要顶礼一个出家和尚?自己想,曾经他们问过我一次,我就说:你守几条戒?他穿袈裟守几条戒?他就没话说了,这只是一点,还有其它地方你们没有考虑到,所以如果你考虑到,你就会想:是的,应该恭敬。但是如果你想,我们如果懂得应该恭敬的话,你去注意到群里网上那些人对出家众的说话方式,太糟糕了!没大没小,没有尊没有卑,这个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就是要把戒持好,你们守平常的五戒,如果你们在斋日就拿八戒,一定要把八戒守好。你们的戒是很少的,对出家人来说不得了,几百条戒,他们的心一直要注意他的戒,怎么样使自己不会触犯到戒,而且触犯到戒他要懂怎么样去清净自己,怎么样去守戒:哦,将来我要更加小心,我要有更强的正念,我要更加注意这一点。要是做的什么地方有人有怨言,或者有不满的,讲不满的话,他听在心里,对,这个地方他们对我不满,那么我要怎么样做?因为在家众和出家众的关系是互动的,我们的行为你们看在眼里边,你们就会想:这个出家众的行为不端正,你们不会说,但是你们会做一些表情,让他们明白你的心中是不满意,这个出家众行为不端正,所以是互动的。同样我们的工作是什么?我们的工作是要看人,督促你们,所以我们是互相帮助。戒方面来讲,大家互相照顾,大家可以把戒守得更好,当你能够把戒守好的时候,你就能使心安定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你的心很轻浮,到处攀缘,到处跑,那绝对不会把戒守好,这是一定的道理。因为一个人如果他的心始终是攀缘轻浮的话,心很容易跟着六个根门跑出去了,它不能够守住自己,不能够守住中间这边,守在自己里面,如果不能守在里面的话,它又怎么能够守得住戒?一样的道理,所以从守戒方面,你就能培养起你很好的定力,这是天天在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言语、举动,就可以把自己的戒守好,五条戒对你们来说是很粗的,它不能够真正把你的心修得很好,八戒来讲还比较好一点,比较细一点,更加多一点,尤其是后面那几条,过午不食,不歌舞乐,不香鬘饰,这个在外头是很多很多的;以及不坐卧高广床座。所以,从戒来讲,你们如果注意的话,你自己会在斋日的时候,你知道了去看日历,因为斋日有特别的日期的,比如说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跟最后两天,依农历,你自然而然会去找,早上起来看一下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如果是斋日,我就要守八戒,这是一样的,我们懂得今天是十四、十五,我们就守戒。如果是月底的话,我们也知道这是月底了,就守戒。如果我们有几个和尚在一起,我们要一起招呼一声,先清净自己,然后自恣了我们就自恣,清净完以后,大家都是清净了,大家一起坐下来诵比丘戒。如果其中有一个不清净,就不能坐在一起了,清净是指大家的每一条戒都是清净的,所以我们要先忏悔,如果我犯了某几条戒,不清净,我去找一个比丘,清净的,说:你这条戒清净吗?清净的,我就跟他顶礼忏悔,而且不管你是上座不上座,或是普通和尚,上座可能也有犯错误的地方,如果是下座比丘清净的话,上座就要跟下座顶礼,顶礼了就忏悔清净,这是很公平的,戒守得好的人他就清净,这就是公平的道理,是修行。所以第二点把戒守好,就是一直在训练你的心,对你们来讲,八戒还算是少的,如果你们有机会,去任何能够接受的道场,去短期出家,你去拿十条戒,怎么样穿袈裟,怎么样做早晚课,定时早起,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大家的眼睛都亮亮的看着的,互相看来看去,这样你就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言语,以及自己的行动,这样正念就很强,正念强会帮助我们其它方面的修行。

接下来第三我们讲早晚课,你自己要督促自己的,早晚课你可以不做,我也是一样,我通常都是自己一个人,我可以选择不做,但是你自己要定你自己的早晚功课,你自己修到什么程度,你自己要改的早晚课。我从30年前皈依师父,到现在我一直在改我的早晚课,每过一段时间我就改,早晚课是用来对付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心念什么地方不好,不够,你就是要在那一方面要加以补充,多加训练,这样你就能把你的心念培养得严密,心念必须要非常严密,这个是通过早晚课,早晚课是精进的一种方式。除了这个之外,早晚课里面有一些佛说的话的内容在里面,那些都是帮助我们、保护我们,能够提醒我们知道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我们就去思维那句话的意思,有时候那句话会重复出现,但是你可能不懂它的意思,所以你必须自己要做。一般南传早晚课也不是很长,做的话不到十分钟就念完了,所以你自己要有那个心,你自己要愿意做,这是第三点,这个不止是精进,也是一种训练,训练使你的心能够受到控制。

第四点和第五点都是比较严格的修行,就是要修定和修观照。第四点我是讲修定,就是指要修经行和安般念,因为我教的方法是使一个人赶快证初果,是给那些认真的人做的,你如果不认真,只要接触我几次,我看出来的话就不理了,因为浪费我的时间,我时间有限。同样的,我去的那些地方也是这样,如果我去过一两次,我觉得那个地方没什么缘,而且那些人不是要学佛,我就不去了,因为我去那边做什么?浪费我的时间。我去那边的目的是要做什么?是教纯的、正确的佛法,教你们怎么样把安般念修好,怎么样修经行,以及怎么样通过安般念和经行来观照,这些是很纯的东西,非常专业化的东西,纯粹是修行的东西,不是来谈世间的那些东西,因为我们修是要破除身见,证初果的方式。

今天晚上的重点就谈这两个,修定跟观照,刚才那三个已经简单介绍了。修定来讲,安般念是佛陀在身念处里所教的第一个内容,其实简单地说,安那般那,安那就是入息,般那是出息,也可以翻译成入出息。修入出息的方式,初学者只要记住四个方式就够了,四个步骤,第一步你要跟住入息和出息,第二步你不止要跟着,而且你还要辨别它是长还是短。
先讲第一步,跟着入息和出息,如果我们的心跟着入息、出息,就能达到初禅,你在加以用心去辨别它的息是长是短,很快就进入初禅了,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进去了,如果你们认真做的话,我的经验是不用十分钟就可以进去了,达到初禅,初禅的话就会出现禅相,光,开始是出现浮动的光,然后光就稳定下来,可能有不同的颜色,通常是白色或者是蓝色这两种颜色。第三个步骤是全息,就是你的息是入跟出是一个全息,这个全息我教的方式是你必须跟着这个息数它,有点像数息观,数它到五十为止,如果你数它到五十的话,大概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如果你做到这第三个步骤,可以达到二禅、三禅,应该能够达到。

第四个步骤是缓慢息,就是那个息越来越慢,越来越长,这时候不要数了,你只是一直跟着它的息,因为在第一个步骤的时候,你的心可能被声音、杂念干扰,这是常常会出现的现象,当你能够达到,修注意辨别长短息的时候,通常你的心很稳了,不大会受杂念干扰,声音不能够干扰到你,只要你一过了初禅,声音不能干扰你,声音不会造成刺。对一个初禅的行者来说,声音是一种刺,我们好像一个气球,它的刺一刺你就“砰”,球就没有了,人就从初禅跳出来。所以我们要了解禅定的层次,以及有些什么障碍,会使我们失去禅定。所以安般念是针对我们修定来教的,但是在佛陀《大念处经》里面也只是这四个步骤而已,没有讲多。他讲详细的是在《大罗睺罗经》里面,他教他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他教十六个步骤,以及在《济里曼南达经》里面,佛陀也是教十六个步骤安般念,这十六个步骤的安般念里面就给你修四个东西,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从修止一直修到观为止,完整,是一个止观法门。当你掌握好安般念之后,你就要学完整的,你就去看这两部经,就是《济里曼南达经》和《大罗睺罗经》,这个在我的空间都有,你可以去我的空间找这个翻译。《大罗睺罗经》上个星期我又翻译过一次,旧的不要了。十六个层次的安般念就是,四个是属于身念处,四个是属于受念处,四个属于心念处,四个属于法念处,后边是观照的部分,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这个是安般念修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谈经行,这是第二种方法,为什么要教经行?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这个就是阿难陀,佛陀涅槃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初果圣人而已,他只是破了身见而已,二果、三果、四果还没有证,所以佛陀走的时候他还在哭,他不是凡夫,他是初果圣人须陀洹,入流者,但是他还是受感情的波动的控制,所以他还在哭,但是其他阿罗汉静静的,没有人哭,只有阿难陀一个人哭而已。后来佛陀涅槃了,火化了,事情都办完了,大迦叶就说,因为其中发生一件事情,一个老和尚,忘记他的名字,他说:好了,那个老头子已经走了,现在我们可以做我们要做的事了,大迦叶一听:什么?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他说:不行,我们应该集合在一起,把所有佛陀所讲过的那些道理重复地念诵一次,包括经文,和戒律,出家众的戒律,不是在家众的戒律,结果就定在散会之后。但是那时候大迦叶没有骂那个老和尚,那个老和尚是凡夫,没有证果,他以为现在没有人管我了,不是自由了?愚痴嘛。但是其他阿罗汉没有一个人讲他,骂他,大迦叶也没有骂他,他只是发表他的意见而已,像讲这种话的人
你去看网上,一大堆,多得不得了,乱说话的。所以我们只要观察那些不同群里面那些人说话方式你就知道了,你就可以看出那个人到底修得怎么样,平常也是这样,我们在一起也是这样,那个人乱说话,这个人不行,靠不住,你知道他这个里面思想是没有体系的,乱七八糟,那些人的思想,已经处理过的人很清楚,一步一步来,不会乱跳,就有点像我们在厨房里炒一个菜,它有步骤的,你不能菜还没有洗还没有切,你就去起火,你要炸你的蒜头,你怎么去做?不可能做的,你必须要把蒜头切好,大葱切好,菜切好,配料、作料切好,之前你要把它洗好,全部都做清楚了,它的步骤没有倒转的。好了,摆在那边,放在盘子里盛着,这时候才来起火,放油,才来炸。接下来你还要再看,哪一个慢熟的你先下,先炒那个慢熟的,快熟的最后才下,不然的话煮过度,菜会变黑,就不好吃了,不会脆,最后才来下味道,醋啦,还是下盐,糖,味精,还是下酱油,或者下点酒,最后才下味道,然后菜就好了。修行也是这样,我们的思想也是这样的,我们思想要懂得怎么样去处理它,你必须要学,怎么样学?你注意常常皈依,常常守好戒,常常做早晚课,常常修定,这样你直接把你的思想把它处理好,不然的话你的思想是乱七八糟的。

接下来我们讲到阿难陀的故事,阿难陀就想三个月之后要结集,他也不知道他会被叫来背诵经文,大迦叶也没有跟他说,他想我现在只是初果圣人,我要赶快修,修到像他们这样,都是阿罗汉。他用什么方法来修?就是经行,三个月一直在经行,天天在走,佛陀也是这样,佛陀证悟了,正自觉了,他自己也是每天经行,你只要看他怎么样遇到给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对佛陀这么信,他只是听见名字“布达”(Buddha)而已,这个身毛都站起来了,他想这个人非同凡响,他就想明天去见佛,请佛来接受供养,结果他整个晚上睡不着,天没亮,两三点他就跑去了,就跑去找佛陀,在树林里面,他去到那边的时候,佛陀已经起来,在那边经行,经行是赤着脚走的,佛陀也没有穿鞋子,当时的出家众也没有穿鞋子的,只有一个穿鞋子,就是二十亿耳(首楼那Sona Kutikanna),后来他也不穿,佛陀让他穿他也不穿。佛陀就在那边经行,他就看佛陀在走,佛陀身体有光的,哪一个人身体会有光?所以他就走走走,他知道给孤独长者在那边等他,他不理,继续走着,走完了他才来跟给孤独长者打招呼,给孤独长者就去顶礼他,然后就跟着佛陀去他的精舍,佛陀就跟他讲:要皈依,要守戒,要布施,要修定,等等。但是好像没有讲到观照部分,他没有学会观照,给孤独长者后来证了初果,那是过了很多年,他生病要死了,那时候还没有证初果,只是一个凡夫而已,后来佛陀派舍利弗去看他,慰问他说:你的病怎么样,好了点没有?他说没有,病很严重,然后舍利弗就教他看身体的三十二身分,他听完,说:这么好的法,他就证果了,病也好了,他就跑回来跟佛陀请求说:将来您一定要让我们在家居士学这个法,要把这种法教给我们在家居士,佛陀就答应了。

阿难陀就在佛陀涅槃之后经行三个月,他一直走,明天要结集了,最后一个晚上,他都还没有证果,但是他一直在走,好像那些道士在炼丹,火一直在加燃料,一直在起火一直在烧,炉子里的丹一直在炼,差不多像这样。修定跟观照是这样的,止观嘛,这两个一直在做的,早上我就跟他们两个说,就是十六观智你自己要懂得在什么地方,初果的十六观智是很肤浅的,它只是能让他证到初果而已,我所讲的十六观智,完整的是证到阿罗汉果的,完整的,因为最后里面有道智、果智和余漏智,道智、果智里面就包括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道嘛,果智里面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嘛,还有余漏智,是给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他能检讨自己:我已经断了什么烦恼,我还有剩余什么烦恼?当然阿难陀也会看这些,每一个证果的人都会检讨自己的,其实不只是每一个证果的人会这样,每一个认真修行的人都会自己检讨自己的心,自然而然会学会这一点,就是你懂得怎么样检讨自己的心,我的心有些什么主要的烦恼,这些是我要来针对、对付的,这个就是有自知之明。我们修行要有自知之明,这个自知之明就算普通人,做生意的人都会,他不可能买那些卖不出去的货来买,他应该有自知之明,他买了一次,这个货买进来卖不出去,他还要再买?他当然不去买了,他已经亏本一次了,亏了一点点钱,那不要紧,他就知道这个货不可以买,将来不买这个货了,因为他吃过亏了。修行人也是这样,你被你自己的烦恼折磨的时候你受苦,那就是吃亏了嘛,你在受苦的过程中你就认识自己了,对,这个是我巨大的烦恼,我要对付这个东西,那就是自知之明。你就懂,我要找方法来对付这个烦恼。所以,阿难陀也是这样,他证了初果,他剩下的烦恼是什么?就是贪瞋痴,那么一直经行,一直对付这个贪瞋痴。身见也是一种痴,只是说证初果的人把身见破了,他的痴比较薄了;证二果的人他把贪和瞋减少,所以他贪跟瞋又薄了一点,不是说没有,还有还存在;等到你证三果的时候,贪和瞋就消失了,他就把它完全除掉了。所以,阿难陀就用三个月的时间一直在走,走到最后一个晚上,明天要结集了,第一次结集,在山洞里面,五百个阿罗汉,已经有四百九十九个,少一个,但是大迦叶也没有要求他来,是阿难陀本身要去参加,他就一直修,修到最后一个晚上,他走到快要天亮了,经行,他一直在培养,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一直要培养正念,一直观照,一直正念,又一直观照,观照完又一直正念,因为你观照,观照结果然后正念就弱了,就变成疏松了,好像磨刀,绳子是这么粗的,里面有几百根细细的纤维,那你要怎么样断这个绳子?用一把很利的刀嘛,而且一刀不会断的,它要一直切的,一次你切断几十根,它里面有几百根纤维,所以你的刀不利的话怎么样?切不断,所以你必须要先磨刀,磨刀就是在修定,磨到刀很利,那你就能够切,切断你的烦恼,这个烦恼里面有几百根,你就把这几百根烦恼一直切一直切,然后一直在那面拉来拉去,那个烦恼的纤维一根根把它断,最后全部断掉为止。所以止观一定要一直在重复,向前、后退、向前、后退,交复地来修的,不是说我现在修到定了,我可以观照了,我就能证果,不是这么简单的,你们认真修就会知道它的方法是这样的。

阿难陀一直走走走,走三个月,最后一个晚上都还没有证果,但那时候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他就想:我已经太累了,走到快要天亮了,他想回去休息了,结果他还是很有正念地一直走走走,回他的寮房。你一直在走的时候你在看什么?你看每一步在生灭,你不止是看色法的生灭,你也看名法的生灭,那你就一直观照生灭的东西是不圆满,是苦的,而且是非我的,观照就是观照这三种东西。因为有一个出家众,他问舍利弗怎么样证初果,舍利弗就说你看这个五蕴是无常、苦、无我。他问怎么样证二果?舍利弗还是说你还是看这个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哪怎么样证三果?你还是看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如何证阿罗汉果?你还是看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经行是什么?身体是色法,谁在控制这个身体?名法-----受想行识嘛,所以名色法就是五蕴。一直修到阿罗汉果,我们针对的就是这个东西,不是别的东西,我们一直针对这个东西来破它,你证初果不过是破色法而已,就是眼耳鼻舌身不是我,所以证初果。但是你还执着意是我,意里面就有受想行识,这个才是难修,这个需要三个果位来断它。初果是第一个果位来断色法而已,但是二果、三果、四果是针对这四个蕴来断它的,所以阿难陀就是一直在用止观法门,一直在修他的经行。三个月九十天,也很好啊,比如说我们今年年头的时候,农历新年到今天已经多少天了?六个月去了,已经一百八十天了,如果你们都有修的话,果位在哪里?你们自己要下功夫的,自己要努力的,自己要精进的,我来国内办了很多次禅修了,那些认真禅修的人就有成绩,他七天也有成绩的,我在马来西亚办也是这样,他七天没有成绩不要紧,我就等他消息,过了几个月他就来通知我:师父,我现在达到这样了,我就说好啊,恭喜你啊。所以你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你如果用错误的方法,不会证的。朱斌今天早上就说,他看到我的一篇文章《证悟初果的方法》,我是教你次第,怎么样破身见。

结果阿难陀就一直观照,他身见已经破了,他现在要证二果、三果、四果,还剩下三个没有证。当然巴利三藏里面并没有讲到他是怎么样证二果、三果,不过到天亮的时候,他就想我累了,我要回寮房睡觉,休息一下,明天再说,明天他们结集不去就是了,他也没有给自己压力,他就去寮房,很有正念地一直在观照这个色法跟名色法,你别以为证了初果的人不用看色法生灭,他照旧看色法生灭的,因为我们的五蕴是连在一起的,就好像我们这只手,这五个手指跟手掌连在一起的,你不能说我已经修断了大姆指,其它的手指跟这个没关系,有的,它还是连在一起的,五个手指都是跟手掌连在一起的,这五个蕴就是这样的,色受想行识是在一起的,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这色受想行识是一起在操作的,你不能说我可以分出来,这个是身体,这个是受,佛陀是这样分,但是我们平常的反应是色受想行识一起反应的,你要观察你自己,我们的五蕴怎么样在运作?怎么样在操作?当你对五蕴有正确的认识之后,然后你才用正确的方法来破它,佛陀教的方法就是你要破身体,就要看三十二身分,四界差别,这是在身念处里面所教的,就是这两个方法而已,其他的法师也是教这些东西,你去看帕奥禅师,也是教这些东西,你去听别的南传师父来教,也是教这些东西,正确的教就是教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在经行的时候,在静坐的时候就是看三十二身分,接下来就达到四界差别,为什么?四界差别比三十二身分来得少,因为它是一个总结,归纳,把这三十二部分归纳成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结果阿难陀就回到房子里,躺下来的时候慢慢躺,一直在观照,不停的,等到他的头快碰到枕头的时候,他就证了阿罗汉果,直接从初果证到阿罗汉果,这些你们知道,如果用正确的方法修,破了身见,你证了二果,证了三果,你自己知道的,但是你不需要向全世界宣布,为什么?谁会相信你啊?没有人相信你,你说你自己证了初果,或者证了二果,三果,谁相信你?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他又怎么会相信你是圣人?他如果跟一个证果的人说,就有可能,证果的人检查一下他,或者问他一下,就可以,这只是正确的说法,不需要跟全世界宣布,或者在群里面宣布,不需要这样做。因此,如果你修到证果,你就要聪明一点,你找有经验的人来问,如果你证果,精进就是了,接下来你就问: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做,这才是正确的问题,下一步我要对付什么东西。就像那出家众问舍利弗:怎么样证初果?那么证完又怎么样证二果等等?

今天晚上我就详细地用经行的方法来解释,怎么样配合经行注意你的七清净和十六观智,这个是比较详细的内容。为什么要用经行不用安般念呢?你只要看看你们自己,你坐下来的话五分钟看你起了多少念头就够了,就可以知道修安般念,心是还很难控制那个杂念,但是经行就不一样,经行你眼睛开着一直看着地面在走,所以杂念不会生起来,杂念几乎不会生起,那是不同的法门。所以如果你经行的话,左脚、右脚这样走的话,你的眼睛只是看着地面而已,会不会想东西?没什么好想,你是专心培养你的定力而已,那你身体能做什么?身体就是走路而已,你不可能突然间听见什么声音就跑去,不可能的,不理它,电话响,不理它,继续走。你要走的时候把电话关了嘛,别让它响,然后你就走,当你在走的时候,你一直注意,一步一步在走的时候,你走的时候方法是这样,你注意脚底跟地面的接触,就像我们手跟手的接触这样,要懂得手接触的感觉是什么,是粘的,因为手有水分,会粘的,有些人感觉有温度。同样在这里,因为夏天嘛,潮湿,脚在地上是粘的,尽管你走在泡沫地砖上也是一样,它也是会粘脚的,注意那个感觉,一步一步一直注意,它的感觉一直在生灭生灭生灭,而你的心在指令它左脚,你左脚就动,左脚完,生灭完了,右脚在动,你先给它一个号令,命令‘左脚’,左脚才动,接下来‘右脚’,右脚在动,等到你走到那一边的时候,‘停’,你就停下来,‘转身’,你就转身,转身的时候你也是一样左脚、右脚、左脚、右脚,六个步骤走,走的时候是左脚先走的,不能够右脚先走,因为这是要克服我们的惯性,我们的惯性是右脚先走,所以我们要克制它的惯性,所以左脚先走,转身是怎么样转?向左转,你停了嘛,转的时候也是左脚先走,你不可能这样走,是这样走,右脚跟上去,所以一定要向左转。你不可能左脚向右转,那是不对的,不符合逻辑,所以你左脚走,左脚向左转,右脚就跟,整个人向左转,转完你就站在那边,又走回来,‘我要走’,就开始走,一直精进地来回走,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当你走到一个小时之后,眼睛看着前面两米的地面,慢慢地走,你的心在脚底,你在注意那个触觉嘛,你的心不是在这里,也不是在这里,有些人说我在修安般念,我在念阿弥陀佛,我说你在修什么东西?乱修!你要修安般念,你要念阿弥陀佛你去念吧,没问题,不要混起来。不要太短,如果你家里的空间没有这样的长度,你就要想从房子的门口走到最远的一点,来回这样走,那什么时候走?大多数人的家里不大适合,很多杂物,所以就要利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禅修的中心,去禅修的地方走,或者去寺院里面走,去寺院找一个禅堂,跟那边的当家师父说一声,说我来这边经行,可以不可以?当家师父说可以,你就可以走了嘛,开着灯,不要太亮,不要浪费太多电,不需要太亮,一盏灯亮就够了,慢慢走就是了,不要理多少秒,速度不要太快,不是散步,它比散步的速度还慢,然后你走走走,一定要一个小时以后,半个小时没有什么效果,一个小时你一直在注意,因为那个时候你放松,当你放松的时候你眼睛的注视地面也跟着放松,结果它变成怎么样?模糊了,因为你没有注视它,你知道没什么好看的,结果你就不会注视地面,那个地面一下子变成整片,是模糊的,这个现象一出现,就表示你的意念的思维已经断了,因为我们要看,才会产生一种想,当这个地面变成模糊的时候,这个想已经断了,没有想了,就是进入定了,就表示你已经进入定了,这个时候你还是维持你的念在脚底,这个时候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念很强,正念很强,你一直在感觉脚里面的构造,你就看到脚里面的构造,就好像手指,手指里面的构造是什么?外面有皮,还有肉,里面还有筋,还有骨,三节的骨头,脚也是这样,它有脚趾、脚掌,还有脚踝,还有小腿,还有这边的关节,还有大腿,还有大腿上面股的关节,有几个地方,你走的时候注意力就跑到那边去,当你的注意力跑到那边去的时候,那还是修定,还没有达到观,早上我就跟他们分析:好了,你走的时候左脚、右脚、左脚、右脚,一个小时之后,如果你还是没有达到刚才我所说的知道它的皮肉筋骨的阶段,你还是能够维持左脚、右脚,但是这时候你的心很清楚,你就能分辨是命令使我的脚走,结果你就达到第一种观智,就是名色分别智,这是第一种。当时你达到它的时候,你自己的心也不清楚的,只是你知道这边有两个东西,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就是名色分别智,你的心中知道而已,但是你要过后,就是经行完了你才想回头,这叫审察智,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功能的,就是会想回头刚才我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我做了些什么事情?这叫审察智,第十个观智,就是你检讨你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比如说我们忘记手机放在哪里去了?结果你就想,刚才我去了什么地方?我去了厕所,然后就跑去厕所,看见手机在那边,对吗?就是你开始想,想回头去,刚才我去了什么地方?我的手机放在哪里去了?刚才上厕所,跑去厕所找一下,果然在那边,这个就是审察智,就是你检讨你自己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个修行者也是这样,他会审察自己,刚才我经行是怎么样的过程?所以第十个叫作审察智。你能够达到第一个名色分别智已经不得了了,这个已经达到快要破身见的地步了,已经分辨两个了,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然后你再继续走下去,观照,你观照,是因为我的心叫他走的,你脚才走,所以心是因,脚是结果,同样的左脚、右脚,你可以达到几种观智,你走的时候可以观照,你就观照,是因为我的心叫他走,所以脚才会走,这个心就是因,脚是果,这个就叫缘摄受智,第二种观智。

早上我讲了五个,第一个名色分别智,第二是缘摄受智,接下来就辨别左脚,左脚就结束了,就右脚了,右脚完又左脚,右脚就结束了,那就是生灭智,你就看到生灭,看到左脚的生灭,右脚的生灭,当你念左脚的时候,左脚开始走,就是生了,等到左脚走完就灭了,就到右脚,所以又达到第四个观智,生灭智。你从生灭智就可以看到脚步在走的时候是无常的,这就是第三的三相智,第一个三相就是无常随观智,随观无常,这观智是一点一滴在累积的,累积的话把它汇合起来变成一个很圆满的观智,每一个人修行都是这样的过程,他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像阿难陀这样,直接证阿罗汉果,他也是一直在累积起来的,累积了三个月,那值得嘛,修三个月证阿罗汉果谁不要?但是这个不是捡便宜,而是说他要精进下功夫在修的。

接下来第五,坏灭智,坏灭智就是说你走完了之后你看,刚才所谓的经行去了哪里?没有了,结束了,那就是坏灭。或者平常我们看见某某人死了,自己的公公或者婆婆死了,你就知道这个人死去,不会再恢复,再也不会出现了,这就叫坏灭智,就是永远消失了,永远消失了就是指坏灭,不会再出现了。这是五种智慧,第一个手掌的五个智慧,第二个手掌里面也有五个智慧。这边五个已经到达坏灭智,这边五个全部是你心里的正思维,就是怖畏、过患、厌离、欲解脱、审察智,这全部是你心里在检讨自己,正思维,你就正思维。

他们就问我第二个问题,怎么样使我们真正了解轮回,我就说这个是靠正思维,你怎么样明白轮回?我就跟他讲:除非你修定,你修到定,能够达到四禅定,你就能有宿命智知道过去世,你知道过去世的话,你就绝对肯定有轮回这件事,因为你知道有过去世的话,这一世到底是谁?你当然知道有未来世,那么未来世又是谁?是我吗?如果是我,过去世那个谁是谁?现在这个又是谁?未来是我吗?你就会在那边正思维,你就能确定轮回的现象是怎么样的,是怎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会有轮回的现象,以及为什么能够不通过科学的方式,科学来辩证的方式,现在科学讲要辩证,要什么证据来证明有这个东西,为什么牛顿说地心吸引力,他有证据,即是苹果掉下来。但用什么证据证明有轮回这回事?证据去哪里找?找不到,所以科学家就不相信,很多人也不相信,但是可以证明有轮回,你修定,你能够知道过去世的话,你就会开始想真的有轮回这回事,就好像我以前在马来西亚,好几年前,我就跟他们讲六道里有鬼,因为我本身有经历过,我遇过好几次,那个美国读博士回来的人就跳起来:法师!你可不可以叫个鬼出来给我看一下,这也是很合理的要求嘛,因为他头脑是充满科学的嘛,我说这个很难,鬼要同意,而且要跟你有缘,它才给你看,你不可能随便找个鬼出来给你看,是不是?他说胡说八道,没有鬼这回事,他不相信佛的嘛,但是听的人只有一个人不信,我就不理这么多了,我没有办法,我不可能找一个鬼出来,像道士这样,念念咒语,鬼就出来了,这不可能,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那个博士生很不满,满脸都是不满的表情,他以为我是在扯大炮,但是其他的人信,他们是信,他们没有见过,他们只是信而已,信就够了,一个人肯信他就会修行,不信的人在门外面,探着头在观望而已,到底你们在说些什么?我们在说些六道轮回,有鬼,他说我不信,他就站在门外面,你走到外面去,不跟他罗唆,浪费我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到这五种:怖畏、过患、厌离、欲解脱,审察。明白了有轮回,这个一直当作我真的是痛苦,这是痛苦的根源,我这痛苦根源是因为我对这个的邪见,这个无明,我要怎么样来断它,你就到了第三只手的五个,第十一个,就是行舍智,你觉得这个五蕴要把它放下,要打破这个五蕴,这才叫行舍智。那些听了肯做的人就是已经达到这个东西了,已经达到第十一个观智,他肯听法师的话,照着做,他接受了,他接受有鬼这回事,也接受有轮回这回事,他就开始修了,他不问得太多,就是静静地在那边经行,七天之后就有成绩。那些不修的,三年之后你看他,还是老样子,还是在那边:怎么样?还在笑笑,工作很忙啊,师父,“不要紧,慢慢来。”我就说。慢慢来,那就是继续轮回,继续轮回下去,我帮不了你。所以你们自己要做自己的,考量,怎么样去做自己的修行,而且你要相信佛所讲的道理,佛是绝对不会说骗话的,我们教你是从我们的经验来教你的,我们也不可能造谣诽谤,我们也不可能编一些故事来套你,我来套你做什么?我从你这里得到什么东西?我又不是要你的钱,你也不会来恭维我,赞美我,我又不需要你来歌功颂德,那我到底要你什么东西?根本不要你任何东西,所以佛陀来人间做什么?他为什么要留在人间继续转法轮?只是一个原因而已,就是他的大悲心(Mahakarunika)。你们作为听者,作为来听佛法的人,你的心态是怎么样?听佛法的人心态简单的说有两种,一种是在那面批评的,他来听,他来找讲的人错的地方,他准备来攻他,这种人不会接受佛法;另外一种准备来听,听到什么可取的地方,我可以拿来参考,这样就是正确的态度,第一种人没有用。在藏传佛教里有一个故事,听法的人就像碗,他指出三种碗,第一种碗你倒进去,那个碗是裂的,你水倒它就漏,等你讲完的时候他也漏完了,就是在这边听,他在胡思乱想,一直在漏;第二种碗是肮脏的,污染的,你倒下去不能够拿来喝;第三种碗是覆的,倒不进。这三种都没有用。裂的、肮脏的、覆的碗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听法要什么样的碗?就是要这样的,而且没有裂,不是肮脏的,而且不是覆的,应该这样才正确,而不是来这边挖墙角。不过真正说法的人他要说得很好的,他是完美的,为什么赞美佛陀?因为佛陀讲的法前善、中善、后善,他是完美的,你找不到他的缺点,同样的一个说法的法师也是要这样,要具备这个条件,必须要前善、中善、后善,不能露出马脚,让他们想:啊呀,这个法师讲的好像有些地方不大对呀,你们就开始犹豫了,是不是?今天晚上我去那边听,那个法师说话太差了,讲的那些东西不对的,结果你会想“我浪费时间了”,那就是这样。

第十一个就是你决定好,就是我要舍掉的,就是我要把五蕴放下,五蕴就是行法,行法就是它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东西,就是名色法,这是另外一只手的五个,第三只手的五个,就是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这个全部是修行。还有最后一个叫余漏智,也就是审察智,就是看我是已经证了初果,我还要继续修什么东西?修断,断除贪和瞋,那叫余漏智。或者说我已经向着初果,我照着法师教的方法开始向初果去做,好,我要断什么东西?我就跟你讲:怀疑、戒禁取和身见。

行舍智,你通过行舍智,然后你就随顺了,就好像你准备去香港,你必须照着队伍排的,你就跟着栏杆走进去,把你的护照拿出来,海关就给你盖一个印,过关,随顺这个东西走进去,你就从这边到香港去了,这叫随顺。种姓智就是证果了,得到圣人果位,就开始向初果,证初果。然后道智、果智就是你的修行,向初果的道,证初果,道智、果智嘛。最后一个是余漏智,如果你向着初果,我是要断的什么烦恼?怀疑、戒禁取、身见这三个。这些都是佛陀讲的,佛陀已经把路指出,就好像我们要煮一道菜,那个菜谱已经给你了,你如法炮制就是了,你就能够煮出同样的菜来,你不需要做大厨师,你只要拿出菜谱如法炮制,怎么样预备,用什么料,怎么样煮,同样煮出香喷喷的一道菜出来。修行也是这样,佛陀已经把东西全部给我们了,我们只要如法炮制,就能同样的证果,都不需要另外再去找,就好像现在造汽车,这么多国家都造汽车,现在造汽车跟以前差得远了,现在造汽车这么容易,任何国家都可以造汽车,以前第一个造汽车的人才是真正厉害,就好像造飞机,现在很多人都会造飞机了,很多国家都会造飞机了,但是第一个造飞机的人才是不得了,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他怎么可以把这么重的一个东西飞到空中去,那才是真的不得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它的方法,佛陀所教的方法就在那边,我们就是拿来用,照着做就是了。

这边要解释七清净。第一个就是‘戒清净’,一定要把戒守好。接下来是‘心清净’,你有了戒的基础,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就不会乱跑,不会乱说话,不会乱想东西,不会乱做事情,就不会乱攀缘。然后‘见清净’,第三种,什么叫见?相信有轮回,相信有鬼,相信要修行才能断烦恼,这叫见,你的见解是正确的,相信这个法师讲的用这个方法就能证初果,照着这样做就能证初果了,这不是我发明的,这是佛陀的,我只是搬出来解释而已,这是‘见清净’。然后‘疑清净’,你证初果,那个疑就破了,你就‘疑清净’,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相信业在操作,你不会说我生病了,到底什么原因?是不是非人还是鬼来弄我?冤亲债主来找我算帐?你看很多人都这样讲,那些人把这个东西推到冤家债主身上,那个疑还没有解决,生病了看医生嘛,怀疑鬼、非人来害你做什么?结果请什么道士来念经,请法师来念咒语啦,做什么法会,烧什么火供,搞什么鬼啊?生病进医院看医生嘛,动手术就动手术,没办法,身体就是这样,就是有病,到处什么病都会有,这就是业,你要相信这个身体是我们的业带来的,心生色,业生色,还有食生色和时节生色,这身体是四大,这些是业造出来的,是因缘法,生灭法,就算生病,生病也是生灭法,病是种生灭法,那你就相信业了,你相信业的话,你就不会相信是什么冤亲债主来找我算帐,你就有正见了,你就不会疑,你就‘疑清净’。接下来三个都是真正的修行,‘道非道清净’,我就问他:那么你要修什么道?他就答:八正道,我说对呀,这个我并没有套你的话,你自己讲出来的。佛陀也是讲,四圣谛里面道是讲八正道,而不是道家所说无为之道,如果你把道家和佛教混起来,到底是什么道?老子的还是庄子的?虚无缥缈的,无为之道,那个搞起来你就越来越乱了。我曾经遇见几个在网上问我:师父,这个《道德经》可不可以看?我说你认为怎么样?他说我想看,我说你去看吧,我跟他讲佛经好也没有用了,他已经认为《道德经》好了,你就看吧,多走冤枉路。因为不能改变你,这已经是一种成见了,我讲的话你认为我是在诽谤《道德经》,因为我是教佛法的,你找一个和尚来问《道德经》做什么?应该去问道士嘛,他就是乱,这个里面(指头)乱七八糟,没有系统。所以道就是八正道,这是唯一的。不过佛陀也讲过一句话,四念处就是道,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而且他说这是唯一之道,当你在修四念处的时候你是修什么东西?身念处你是修什么东西?修你的眼耳鼻舌身,修守戒,就是正语、正业、正命,就是这些东西,那是不是道?是啊。受念处是什么东西?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产生感受,感受产生贪爱,你说是不是道?你就注意自己,你要有正念来控制自己,所以你要有正念,你要有正精进,你要有正思维,你要有正见,我要不要去看这个东西?我要不要去听这个东西?心念处就是要对付我们心里的烦恼,那就是要有正念,正思维,正语,正业,全部都需要,正念,正定,正精进,都需要,那就是心念处。法念处是对付什么?对付我们执着的五蕴,就在法念处里,五盖:贪欲、瞋恨、掉举、昏沉睡眠和怀疑。这个就是它的道,道就是八正道,佛陀简略地介绍,这就是道,是唯一之道,四念处就是八正道,只是佛陀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解释怎么样修。如果我们看八正道好像很笼统,很抽象,好了,他就用四念处,四念处非常生活化,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修,修身体怎么样注意四威仪,经行,这是从非常通俗,容易明白的地方来教我们,先修身念处。如果你先修法念处,又很玄了,好像很深。如果你从身念处开始修,你就慢慢明白什么叫法念处,你就明白什么叫五蕴,怎么样对付五盖,为什么你要修十二处,眼处对色处,耳处对声处等等,为什么你要修七觉支?为什么你要了解四圣谛、修八正道?这就是法念处的内容。所以就懂它的道,‘道跟非道智清净’,就懂得要修道,你就不去修什么《道德经》之类,你学它做什么?你学《庄子》做什么?它里面有没有次第?有没有教你怎么样证初果?没有嘛,它有没有教你什么方法来修,有没有教你修安般念,修经行?没有嘛,所以你看那些外道,道士修到现在几千年,有几个证果?一个都没有,那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宗教,你看在佛陀眼里这些都是属于外道,所以外道无沙门,不会有沙门果,它虽然道理很好也很深,而且也很接近我们佛教,但是里面没有次第,也没有跟你讲怎么样修,怎么样断烦恼,就是手册,指导你的手册不够详细,太过笼统,老子应该算是,以佛教的观点应该算辟支佛,是不是证果不知道,如果要以相等的话来说,我给他辟支佛算是很高的评价了,但是可能不是辟支佛。好了,这其实是我们安慰我们自己而已,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东西说得那么差,但这是一种安慰而已。

接下来是‘道智清净’,就是刚才的十六观智,怎么样修达到道智,这个道智清净就是这个十六观智,最后才是‘道智断清净’,为什么要道智断?一个证阿罗汉果的人我问你,谁证果?身体不是我,受也不是我,想也不是我,行也不是我,识也不是我,谁是我?他在证果的时候是初果圣人,他证果的时候他检讨为:我把这个五蕴破了,他知道,他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这个五蕴的身还在,所以他知道,但是他这个五蕴身已经破除无明了,我们都还没破无明,所以我们就达不到七清净的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只有阿罗汉和佛达到,我们达不到,他们达到是因为他们把我是证果的人的想法都放下了,他连我要去涅槃的念头也放下,不是说没有涅槃,有,如果没有涅槃,那不是佛陀在说妄语?有涅槃,但是怎么样涅槃呢?用什么方法去涅槃呢?八正道,有这条路,这个路可以达到那边,但是终点并不是涅槃,涅槃不是这条路的终点,什么是涅槃?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就是涅槃!那你怎么解释这个涅槃?死了才涅槃吗?不用的,活着的时候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就是涅槃!这个就是道智断清净的内容,它提示就是舍的意思,就是把你所认为的我证了初果,我证了二果,我证了三果,我证了四果的念头放下,因为那个念头还是属于识,如果你认为是我在证果,你还执着于识,那个念,那个念是属于识来的,你抓住这个念的话,就不会证果,所以你要把那个念放下,你才是真正的证果。所以实际上真正证果的人是不会说的,跟谁说?你说了有什么用?跟谁说?因为证果的人,他一直把五蕴消消消消掉,消到最后没有五蕴存在,他怎么去说话?你看经文里面,那些证果的阿罗汉,居士来问师父:你可不可以跟我解释心是什么样?阿罗汉坐在那边静静的不出声,他徒弟看了,师父,我可不可以答他?他徒弟也是阿罗汉,结果他就起一个念头,他起个念头的话,那就是从阿罗汉的果位出来了,退了,他就来答这个居士,这个居士是很出名的居士,济达长者(citta),他问很深的问题,在《杂阿含》里看到,这个徒弟叫梨犀达多,他就答济达长者问的问题,他这个徒弟会不会这样想:这个师父好像没有大悲心,不会,因为他会答,所以他答他,他师父是阿罗汉,不会答吗?他会答,但是可能他那一时候头脑没有启动,五蕴要启动的,启动的话五蕴就操作了,早上我们有讨论到这一点,我们讨论到八法聚,色聚里面有八法聚,就是地、水、火、风,另外四个就是颜色、香、味道和食素,这叫八法聚,叫色聚,这是没有生命的。如果你加上一个有生命的,就是九法聚,就是加上一个命根色,就是九法聚,那等于阿罗汉他要把命根启动,变成有命根色,阿罗汉还没有死,是一个八法聚,他不会动念头,他不是白痴,他是八法聚,还没有动,他只要把命根弄进去他就启动,他就开始操作了,所以能答这个问题。但是他又再加多一个,他说:还有性根色,我说当然了,阿罗汉还是有男女之分,佛陀时代有男的,也有女的阿罗汉,现在就有这个问题,几个人来问我:师父,他们跟我讲女众不能证阿罗汉果的,我说谁说的?他说有啊,他们引经据典来讲,我问你,你们几个女的,你听了,那不是糟糕,我没有希望了?我跟你讲有希望,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人,这个心有没有分男和女?没有分的嘛,心如果你修八正道,每个人只要修正确方法就会证果,哪里有分男跟女?佛陀给女众出家的时候,阿难陀是怎么问佛陀?他的问题是这样:女众可以证果吗?佛陀说可以,那为什么不给她们出家?佛陀就不答了,好,出家,但是佛陀就说:女众出家正法就短了五百年。五百年跟一万年比是小事,你不能这样来说女众就不行了,女众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不同意这一点,我在空间反驳这一点。所以,我们就以‘道智断清净’来讲,一个人证得道智的话,道智没有分男跟女的,只要你用正确的方法修,就有成果的,就好像佛陀跟最后一个徒弟说的这样,他说外道里面没有沙门,只有我们佛道有修八正道的人才有沙门果,就跟佛陀跟阿阇世王在《沙门果经》里说的一样。大家明白这一点,不要以为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你修正确的方法,你还是证果的啊,你不能说因为这个是龙军所说的,龙军跟弥兰达王说,女众比较差,不能这么说,或者说龙军说居士比较差,居士就像很弱的一根柱子,如果太重的话柱子会断掉,屋子会塌下来,没有这回事的。身体会不会死是那个命根,并不是因为你证了阿罗汉果,你的命根就断掉,这是怎么一回事?命根是色法,跟阿罗汉果什么关系?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是居士,我证了阿罗汉果,我今天一定要出家,不然我会死掉,没有这回事,这是不正确的。色法和名法是两回事,你要明白这一点,命根是色法,色法是随着身体的命来走的,如果你的命还在,你继续做阿罗汉,你回家去嘛,只是你不会和你的老婆一起睡了,你是很清净的一个。你不用做阿罗汉,三果圣人就不会和老婆睡了,所以这是解释‘道智断清净’这一部分。

七清净里面来讲,七清净跟十六观智有关系,但是刚才我解释经行,如果你能修到分别智,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三相智,生灭智,如果你能达到这个境界,已经差不多达到第五个清净了,‘道非道智清净’,七清净里面已经达到‘道非道智清净’,已经超过他们,已经达到‘道智清净’了,证果的时候就是达到‘道智清净’,一直在这边边界这边,七清净达到第五个清净。所以,七清净和十六观智有密切关系,所以你们听我这样解释就会很清楚,到底我应怎么样做?你还要考虑自己的处境,我通常在最后加两个东西,就是你要想人身是难得的,要得到这个人身是非常稀有的,能够出生做人是非常稀有的,佛出现在人间是非常稀有,世间有佛法是非常稀有的,世间要是能够出家非常稀有,世间出家修行能证果的非常稀有,不是这么容易的,要自己下功夫,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的事情,因此,佛陀就跟一个出家众说:须陀洹果比转轮圣王还要清净,功德还要大,因为转轮圣王,整个世界都是他控制,他的功德有多大?功德和清净是两回事,如果你戒守得清净,那个是功德还是清净?那是清净,但是也有功德,功德也是无量,但是你一个人如果证了初果,他是断了身见,他会不会去到地狱?不会了。他会不会做鬼去?不会了。他会做畜生去?不会了。他只有两个地方去:人和天上,天上最多也只是忉利天而已,他不会去别的地方,他会去有佛法的地方。转轮圣王跟他有得比吗?没得比的,转轮圣王可能会下地狱的,可能会做畜生,做鬼,你看有什么好比?所以初果圣人比转轮圣王高,是不是值得我赶快下功夫去修,证初果?向着这个方向走去?为什么一直在那边犹豫?很多人,在网上那些男的女的都有,一直把念头想个不停,各种各样的念头来,古古怪怪的问题拿来问我,我就说为什么不开始修?你为什么要被这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困住你?开始修嘛,他不要,他就要把这个先弄清楚。就好像佛陀答其中一个居士这样,他说我中了一支箭,然后问这个箭是谁射的,什么人?什么名字?他的家乡在哪里?他是男是女?几岁?……赶快把箭拔出来嘛,他中了这个箭,还要查那个人的底细,你查出什么?跟你中这个箭的苦来比,哪个重要?他说还要查一下这是什么毒?他放的是什么地方长的毒药?是涂在左边还是右边?是黑的还是白的,还是红的?糟糕啦!很多人就是这样,他那个念头太多了,一直被那个念头困住,问的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我还是耐心答他,还是给他一个表情,给他一个笑脸,我就找一个笑脸贴上去给他,其实就是我在那边推,这些事都没有用,也是浪费我的时间。好,现在你问问题。

问:因为我们一直是在修安般念,修入出息念,我自己认为人在静止状态,可以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请问行禅是在动的状态,什么状态是初禅?
答:不是很清楚,只要你看到地已经变得模糊,意念的想已停了,停的时候你就进入定的状况。

问:这个时候可以判断是初禅吗?
答:你自己分辨不出的,过后也分辨不出,但是它最高可以达到三禅,达到三禅你走的时候就像走在云上面的感觉,飘飘然的,为什么像走在云里的感觉?你看软软的,那个脚上的肉是软软的,一步步软软的,他很慢的压下去,尽管我们的脚就这么一点点皮肉,但是因为你慢慢地压下去,所以有很柔软的感觉出现,因为你专注在每一步的触觉上,你通过触觉就能来观照。

问:行禅是属于止禅还是观禅?
答:我刚才有讲到止和观,止就是你达到看见模糊了,觉得整个人是走在云上面,柔软的感觉,那就是属于止,你就转去观,达到那种境界,就要转去观了,就好像我刚才解释阿难陀的时候,他是止和观一直交替修的,他不是说一直修止止止然后再开始观,不是这样的,他修到一种止的程度就开始观了,就破掉一点色受想行识,只要你一观心就散了,没有多久你就散了,定力就消失,又在继续修止,经行,把定力提升,提升以后你又在观了,又好像我刚才解释磨刀,刀不利了,麻绳这么粗切不断,我去磨刀,磨了刀我回来再切,那个麻绳把刀弄钝了,不利了又再磨过。

问:我们把经行和入出息念结合起来做,应该不会有冲突吧?
答:经行是经行,入出息念是入出息念,不要结合起来修,怎么结合起来修?你可以早上修安般念,晚上修经行,这只是拿来培养定力而已。或者你要用方法来观照,如果你一直修用经行来观照,你就一直修经行,安般念就放下了,不要理它,经行很好的。

问:经行的时候如果他专注的是脚步触地,触受是一种受。
答:虽然讲触是一种受,其实触是色法,你是在感受色法,你的受是感受那个色法在生灭,通过你一直在触的时候,你开始是在触,维持定力,定力维持起来的时候你开始修观,你通过触就感觉到这个脚里面的硬的特性和软的特性,硬的特性就是骨的硬的特性和肉的软的特性这两种,你通过这两个一直在感觉地大的特性,然后你就可以慢慢观照整个脚,脚里面是骨头,筋,肉和皮。

问:观有十种随染,是发生在十六观智的哪个阶段?
答:都会发生的。染的发生通常是因为,最明显的是我们达到一种定的状况,然后我们执着于定的状况,那就变成染了。当我们达到一种定的状况,比如说我们进入初禅,你就执着于初禅的状况;或者你达到三禅,三禅是轻安,你就执着于这个轻安太好了,下回我要修这个;或者你达到一种状况,看见光明,哦,这就是涅槃,这也是染。十种染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就是它会让你产生邪见,所以叫染,它不是清净的,所以叫染,就是它误导你,误导你认为自己证果,认为自己达到定。

问:我看到马哈希的说法是,染主要出现在生灭随观智这个阶段,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没解释。
答:如果你要把染发生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也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这些染在十六观智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出现,因为它里面有十种,有光明有轻安有胜解,你在名色分别智的时候你也可能有胜解,我看到色法和名法,我已经破了,其实还没有破,它是一种胜解。染相当危险,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经历到的时候不知道,结果我们误以为自己证果,或者达到涅槃了。就有一个故事,帕奥禅师常常提的,大龙长老,六十年啊,被染控制住,他认为他证了阿罗汉果,他这是一种胜解,他也是一种轻安,他被这个染控制六十年。
所以你们自己修,修到证果,你不要以为自己证果了,我空间有贴这样一个说说,是马哈希尊者讲的,你先不要欢喜,检讨一下自己,花五年的时间检讨,他很保守的说法,那还是正确的,五年,短咯!那个人六十年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