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梵网经》注释


礼敬于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梵网经注释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注释


      梵网经DN.1, Brahmajala Sutta南传经典巴利三藏长部1的第一经,是佛陀晚年为比丘们说的。本经由二个部份组成,前部述十戒Cula-sila、中戒Majjhima-sila、大戒Maha-sila等,后部述外道之六十二邪见(miccha ditthi),或错误的见解,它由两位外道师徒的对话(须卑Suppiya梵施童子Brahmadatta)引进,所谈的是当时印度外道对生命与世界的各种错误的见解本经对于生起正信,破除邪见,生起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经是佛在摩揭陀国(Magadha婆罗提迦园(芒果园Ambalatthika时,对五百大比丘众说各种戒行,以及佛教以外的宗派和学说的六十二种见解。梵网是指像渔夫用网捕鱼一般将外道的一切见解一网打尽。此经的内容大致与在姚秦时期佛陀耶舍所译的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和孙吴时支谦译的梵网六十二见经但是鸠摩罗什所译的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下)》(公元406则是后期大乘的作品,它本身就是一种邪见,网罗在本经所述的诸邪见里,它所宣扬的菩萨戒不符合原始佛教的律藏

巴利经藏《长部》中的《沙门果经》、《阿摩昼经》等经文中都重复本经所举的戒条,这些大致相同的戒条在不同的经典中出现,这就说明了原始佛教对戒律的看法始自大迦叶,时至于今日,对戒律所持的“不删减与不添加”的原则。

见,巴利文‘ditthi 的意思是见解、看法、观点、思想、学说或者信仰。这叫做见取2 ‘巴利文ditthupadana凡是执取错误的见解,并认为是真实的就是见取。邪见的特征是错误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推断或执着为“常或永恒”、为“乐”、为“我”或者为“净”;现起是错误的见解或者错误的信仰;近因是不愿见圣者。这六十二邪见,大部分与以下的问题有关:
(1) 自我(atta) 不是永恒的?
(2) 世界(loka) 不是无限
(3) 生命(jiva) 众生(satta) 跟身体是一吗?
(4) 如来(Tathagata) 死后是不是还会继续存在?

梵网经中的六十二邪见都是从我见生起,我见也称为身见(sakkaya-ditthi 萨迦耶见;个体常住见)。身(sakkaya 萨迦耶;个体)指的是五蕴;身见指的是将五蕴认为是我的一种邪见miccha-ditthi 。其中十八种属于过去见(pubban-tanu-ditthino),四十四属于未来见(Aparanta-kappika),这些邪见时至今日,仍然极为普遍,佛陀指出执持于这些邪见乃是三毒(贪lobha, dosa, moha)所致,如鱼困于少水池中,极易为渔夫以网捕捉,就算想要逃离亦不可能。本经是属于三学里慧学的部分。

本文前部引原经文,后部依经文分析六十二邪见

梵网经
第一 诵品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僧伽,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一游行者须卑亦与其弟子梵施童子,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途中,游行者须卑Suppiya,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梵施童子Brahmadatta,以种种方法称赞佛陀、称赞佛法、称赞僧伽。如是其所说正相反之师徒二人,紧随世尊与比丘僧伽之后而行3
时,世尊于庵婆罗树园内国王所建之休息堂,与比丘僧伽同宿一夜;游行者须卑,亦于庵婆罗树园内国王之休息堂,与弟子梵施童子同宿一夜。于此,游行者须卑,又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梵施童子,又以种种方法称赞佛陀、称赞佛法、称赞僧伽。如是其所说正相反之师徒二人,紧随世尊及比丘僧伽之后而行。
时,其夜方晓,众多之比丘起而集坐于讲堂,生起如次之话题:!希有哉!!未曾有哉!已知已见之阿罗汉、等正觉者、世尊,彻见众生心之种种趣向。然,游行者须卑,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梵施童子,却以种种方法称赞佛陀、称赞佛法、称赞僧伽。如是其所说正相反之师徒二人,紧随世尊及比丘僧伽之后而行。
时,世尊知此等比丘之如是话题,乃行往彼讲堂,至而坐于所设之座。坐己,世尊言诸比丘曰:诸比丘!为如何之谈话,汝等今坐此处耶?而又为何中断汝等之言谈耶?”如是言时,彼诸比丘白世尊言:尊师!今夜之方晓,吾等诸弟子起而集坐于讲堂,生起如次之话题:希有哉!!未曾有哉!已知已见之阿罗汉、等正觉者、世尊,彻见众生心之种种趣向。然,游行者须卑,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梵施童子,却以种种方法称赞佛陀、称赞佛法、称赞僧伽。如是其所说正相反之师徒二人,紧随世尊及比丘僧伽之后而行。诸弟子中断如是话题,其时乃世尊之来!”
诸比丘!若人诽谤我、诽谤佛法、诽谤僧伽,诸比丘于此,不伤心、不忧恨、心不愤怒。诸比丘!若人诽谤我、诽谤佛法、诽谤僧伽,诸比丘若忿怒、若不欢喜、即为诸比丘之障碍。诸比丘!若人诽谤我、诽谤佛法、诽谤僧伽,诸比丘若忿怒、若不欢喜,然则,诸比丘能否判断其人是善说、谬说耶?”
诸比丘曰:尊师!不然。
世尊曰:诸比丘!若人诽谤我、诽谤佛法、诽谤僧伽,诸比丘对此,不能辨别不实为不实:如是之故,彼为不事实,如是之故,彼不得真相,我等之间无为此事,又所为事不存在。
诸比丘!若人称赞我、称赞佛法、称赞僧伽,诸比丘不应欢喜此,不应欣悦此,于心不应愉适。诸比丘!若人称赞我、称赞佛法、称赞僧伽,诸比丘对此,若欢喜、欣悦、愉适,此即成为诸比丘之障碍。诸比丘!若人称赞我、称赞佛法、称赞僧伽,诸比丘对此,不能确认事实为事实:如是之故,彼是事实,如是之故,彼得真相,我等之中有为是事,所为事是存在。
诸比丘!其实,凡夫之赞叹如来,唯就琐细、唯就卑近、唯就于戒之关系而已。诸比丘!然而,凡夫之赞叹如来,如何唯就琐细、唯就卑近、唯就于戒之关系而已耶?”
4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杀生、离杀生、不用刀、杖,有惭耻心,而多怀慈悲、利益一切有情,哀愍而住。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不与取、离不与取,取所与、期待所与,无任何之盗心,自己清净而住。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非梵行、修梵行、修远离之行,离淫欲不净之法。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妄语、离妄语、语真实、从真实、以正直心不欺世间。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两舌、离两舌,不此处闻彼处告,以离间此处之诸人;又不彼处闻此处告,以离间彼处之诸人。如是为令离间者和睦之人,为令亲密者更益亲密之人,为爱和合、好和合、喜和合、持和合语言之人。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恶口、离恶口,凡所言说,无过失,悦耳、怡心、感铭、优雅,为诸人所喜欢。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舍绮语、离绮语,语适时语、语真实、语有义之语、语合法语,凡所说为俱律义,明确、有段落、适义,感铭于心。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沙门瞿昙是离采伐诸种植之种子、诸种植之树木;于日中一食,而夜不食,离非时食,离观听演剧、歌谣、舞乐之娱乐;离持粉装饰、华鬘、香料、涂香。离用高床、大床;离受蓄金银;沙门瞿昙是离受生谷类;离受生肉;离受妇人、少女;离受男女之奴隶;离受牝牡之山羊,离受鸡豚;离受象、牛、牝牡之马;离受耕田荒地;离差使、传言之事;离卖买;离欺秤、欺升、欺尺;离贿赂、谲诈、虚伪之邪行;离伤害、杀戮、拘束、剽夺、窃盗、强夺。
5
十一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采伐诸种植、树木,例如从根生、从干生、从节生、从芽生、第五为从种子生者。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种子植物之损伤。
十二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享乐积蓄物,例如食物之积蓄、饮物之积蓄、衣服之积蓄、乘具之积蓄、卧具之积蓄、香类之积蓄、财物之积蓄等。沙门瞿昙远离受用如是等之任何积蓄物。
十三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观听娱乐,例如演剧、歌谣、舞乐、表演、古谭、手铃、鸣钵、铜锣、魔术奇境,贱人之竹棒戏,象、马、水牛、牡牛、山羊、牡羊、鸡鹑之斗技,棒击、拳斗、角力、摸拟战、列兵、配兵、阅兵等之娱乐。沙门瞿昙远离观听如是等之娱乐物。
十四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耽住于赌博之放逸处,例如八目棋、十目棋、无盘棋、踢石、掷骰、棒打、占手痕、抛球、叶笛、锄戏、倒立、风车戏、升戏、车戏、弓戏、字戏、测意戏、摸拟残伤戏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之任何赌博放逸处。
十五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享用高床大床等。例如过大之床座、兽形之脚台,覆以长羊毛之织物、有文彩之白毡、绣花图绘之床垫,于两边有重缘,单侧有垂缘、镂缀宝石、绢布之被盖,人毛毡、象覆、马挂、车衣、羚羊皮、迦达利鹿皮之殊胜敷物、宝盖,上下之红枕等。沙门瞿昙远离使用此等任何之高床大床。
十六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耽住于装饰之放逸处。例如涂身、按摩、沐浴、镜、眼涂色料、华鬘、涂香、脸粉、面油、手环、发饰、手杖、药袋、刀剑、伞盖、彩履、头巾、宝珠、拂尘、白衣、长袖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装饰之放逸处。
十七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矿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论。
十八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汝是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返复。”“汝之立论,堕于负处。”“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
十九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差使者、传信之行作。例如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居士、童子令:汝来此处、往彼处,汝来持此、持此往彼。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使者、传信之行为。
二十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然而行于欺瞒、饶谀骗诈、占相、以利求利之贪求。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欺瞒、饶谀诈骗。
6
 二一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依无益徒劳之横明(畜生)而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卜手足之相、占前兆吉凶、占梦、占体全身相、占鼠所咬、火护摩、杓子护摩、谷皮护摩、糠护摩、米护摩、熟酥护摩、油护摩、口护摩、血护摩、肢节明、宅地明、刹帝利明、湿婆明、鬼神明、地明、蛇明、毒药明、蝎明、鼠明、鸟明、鸦明、命数豫言、防箭咒、解兽声法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二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坐活,彼等依无益徒劳之横明而过邪命生活。例如占珠相、杖相、衣服相、剑相、矢相、弓相、武器相、妇人相、丈夫相、童子相、童女相、男仆相、婢女相、象相、马相、水牛相、牡牛相、山羊相、羊相、鸡相、鹑相、蜥蜴相、耳环相、占龟甲相、兽相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三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无益徒劳之横明而过邪命生活。例如以占:王应进军、王不应进军。”“内部诸王当逼进、外部诸王将退却。”“外部诸王当逼进、内部诸王将退却。”“内部诸王当胜利、外部诸王将败退。”“外部诸王当胜利、内部诸王将败退。”“此人当胜利、此人将败退。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四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应有月蚀、应有日蚀、应有星蚀、日月应行正道、日月应行非道、诸星宿应行正道、诸星宿应行非道、流星应陨落、应有天火、应有地震、天鼓将呜、应有日月星宿之升沉明暗。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五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应有多雨、应无雨、应有丰收、应无收获,应来太平、应有恐怖、应有疫病、应有健康。记号、计算、吉凶数、作诗、顺世论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六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嫁娶、和睦分裂、贷入、贷出、以咒术令)开运、遇祸、堕胎、哑口、不能言、举手不下、耳聋、问镜、问童女、问天神、拜太阳,奉祭大梵天、口吐火、奉请吉祥天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二七
诸比丘!凡夫如是赞叹如来:或有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许愿、还愿、对地基作咒、得精力有子、失精力无子、相宅地、对宅地撒祭物、漱口、沐浴、供牺牲,吐药、下剂、上吐、下泻、头痛药、点耳、洗眼、灌鼻、眼药、药油、眼科医、外科医、小儿科医、与根本药、草药、泻药等。沙门瞿昙远离如是等任何无益徒劳之横明。
诸比丘!凡夫即以此唯琐细、卑近、有关俗戒等语赞叹如来而已。
二八
诸比丘!此外有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为真正之赞叹。
然,诸比丘!如何是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为真正之赞叹耶?
二九

或有沙门、婆罗门,为前际论者而持前际见7。彼等对于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沙门、婆罗门,为前际论者而持前际见,依何、根据何对于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8?

三十

诸比丘!或有沙门、婆罗门,持常住之见,以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彼等沙门、婆罗门之尊者,依何、根据何为常住论,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耶?
三一

诸比丘!今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能想起过去种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百生、多千生、多百千生,生彼处,我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而生此处。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种种过去之存在。而彼如次言:我及世界是常住,如无所生产之石女,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之恒存常住。所以者何?因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能想起过去种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百生、多千生、多百千生等。于彼之生、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依据此,其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三二

又第二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种种过去之存在。例如一成坏劫、二成坏、三成坏、四成坏、五成坏、十成坏等。知生于彼处,我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

诸比丘!此为其第二主张,依此、根据此,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往。」
三三

又第三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过去种种之存在。例如十成坏、二十成坏、三十成坏、四十成坏等。知生于彼处,我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诸比丘!此为其第三主张,依此、根据此,某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三四

「又第四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其沙门、婆罗门,是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炼而得,并以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云:我及世界是常住,如无所生,如常住山顶,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恒常存在。

诸比丘!此为其第四主张,依此、根据此,其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诸比丘!此即彼等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以此四种之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诸比丘!任何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皆根据此四种,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三六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如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取着,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三七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为真正之赞语。

诵品


「诸比丘!有沙门、婆罗门,持着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彼等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非常住。彼等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依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经长远之时后,有某时是世界之坏灭时期,于世界之坏灭时,诸有情多已转生光音天。于其处,彼等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诸比丘!经长远之时后,有其时是世界之生成时期,于世界生成时,梵宫现于空中,此时,一有情寿命尽,或善福尽,由光音天殁,而生于虚空之梵宫。于其处,彼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有情于彼处,唯长夜独住而无喜、乐而起如次之渴望:然!实愿其他之有情来生此。时,某有情等,寿命终尽,由光音天殁,生于梵宫,与彼共住。彼等于其处,亦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诸比丘!其中,最初生之有情,起如是之念: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凡住此之有情皆我之化作。所以者何?前因我生此念:!实愿其他之有情来生此。如是,我所起意愿,此等之有情而生来。其后生来之有情,亦生如是念:此尊者实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吾等是依此尊者梵天化生而来。所以者何?吾等见尊者,最初生住此处,吾等由其后而生。

 

诸比丘!于此,最初生之有情,较长寿、较英俊、较有权力。反之,其后而生诸有情,较短命、较丑陋、较少有权力。诸比丘!然,其后生者之一有情,由此天殁而生来此地上,生来此已,彼舍家而出家,舍家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忆念不起。而彼如是言:彼尊者实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由化生吾等此(尊者梵天),是常恒、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唯如是恒常而住。反之,吾等因由此梵天之化生,故吾等是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殁、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一主张,依此、根据此,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又第二主张,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有称为戏忘之诸天。彼等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彼等因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故消失其忆念。彼等诸天消失其忆念,即死殁其天身。


诸比丘!然,其中之有情,由其天身殁而生来此地上,生此,彼即舍家而出家。舍家而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由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而想起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忆念不起矣。 


彼如是言:凡不戏忘之诸天,不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者,彼等不消失忆念;不消失忆念之彼等诸天,即无死灭,而恒常、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如是常恒而住。反之,我等戏忘诸天,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我等因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故消失忆念,消失忆念已,我等由其天身殁,而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去、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二主张,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又第三主张,一分是常、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此有称为意愤诸天,彼等甚长久、相互嫉妒;彼等因长久相互嫉妒,相互嫉妒已,而其心相互愤恚。如是其心相互愤恚,致身疲劳、心疲劳。而彼诸天,即由其天身死殁。

十一

      诸比丘!然,其中有一有情,由其天身殁,而生此地上。生此,彼即舍家而出家,舍家而出家已,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而想念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无能想念。

十二

      彼如是言:凡不意愤之诸天,于长久不相互嫉妒,彼等长久不相互嫉妒,其心不相互愤恚。彼等其心不相互愤恚、不致身疲劳心疲劳。彼等其天身不死殁,常恒、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唯如是常恒而住。然,我等意愤诸天,甚长久相互嫉妒,我等因甚长久相互嫉妒,其心相互愤恚,其心相互愤恚,致身疲劳、心疲劳、如是我等从其天身死殁,生此地上,是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殁、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三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是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十三

「又有第四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是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称此眼、耳、鼻、舌、身之此我,皆是不恒常、不坚固、非常住、有转变性。反此,称此心、意、识之此我,皆是恒常、坚固、常住、不转变性,唯如是常恒而住。

诸比丘!此其第四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十四

诸比丘!此即彼等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根据此四种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诸比丘!任何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皆据此四种,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十五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取着,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受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真正之语。」

十六

诸比丘!有沙门、婆罗门,持着边、无边论。彼等根据四种,说世界是边、无边。依何、根据何,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根据四种而说世界是边、无边耶?

十七

      诸比丘!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起世界有边之想,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边。所以者何? 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有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有限、有边。

诸比丘! 此即其第一主张。世界有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世界边、无边。」

十八

「又有第二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是边、无边耶?

      诸比丘! 今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无边想而住。而彼如是言:此世界确实无限、无边。而()沙门、婆罗门言世界为有限、有边,唯是彼等之妄语。此世界实是无限、无边。所以者何?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无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无限、无边。

      诸比丘! 此即其第二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世界之边、无边。」

十九
     
   「又有第三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是边无边耶?

      诸比丘!今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之上下起有边想,其横纬起无边想而住。然,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边亦无边。沙门、婆罗门言世界为有边,此唯是彼等之妄语。又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确实为无限、无边,亦唯是彼等之妄语而已。此世界是有边亦无边。所以者何?

      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之上下起有边想、其横纬起无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有边亦无边。

      诸比丘! 此即其第三主张。有边亦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言世界之有边亦无边。」
二十
     
      「又有第四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为边、无边耶?

      诸比丘! 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之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此世界非有边、亦非无边。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为有边,唯是彼等之妄语。而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确实无限、无边,此亦唯是彼等之妄语。更有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为有边、亦无边,亦唯是彼等之妄语而已。

      于是,此世界确实是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 此即其第四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说 世界之边、无边。」

二一

诸比丘! 此即彼等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根据此四种而说世界之边、无边。诸比丘!任何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世界之边、无边,皆根据此四种,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二二

      诸比丘! 如来如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如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
真正之语。」

二三

诸比丘,有其沙门、婆罗门,持着诡辩论。彼等被询问时,以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诡辩论者之彼等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以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耶?”

二四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又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我实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者,如果我答此是善、此是不善时,我即有欲、贪、嗔、恚;当我有欲、贪、嗔、恚时,我即会说妄语;当我说妄语时,我即有坏、恼;当我有坏、恼时,我即有障碍。如是思惟,彼畏说妄语,嫌恶妄语。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有某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二五

「又有第二主张。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我实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者。如果我答此是善、答此是不善时,我即有欲、贪、嗔、恚;当我有欲、贪、嗔、恚时,我即有取着;当我有取着时,我即有坏、恼;当我有坏、恼时,我即有障碍。彼畏取着、嫌恶取着。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张。某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二六

「又有第三主张。伪乱无序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彼有某沙门、婆罗门有慧、有才、善辩,如善弓者之射毛发,四处以其智慧辩才折服他人,彼等若有问于我,鉴定与我,要我提出辩论理由,我将不能答辩。彼畏答辩、彼嫌恶答辩。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张。伪乱无序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二七

又有第四主张。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闇昧愚痴。彼因闇昧愚痴,对此被询问时,即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汝若询问我,他世存在否?我若以为他世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不存在耶?我若以为他世不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存在亦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他世存在亦不存者,我当答汝他世存在亦不存,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13其死后存在耶?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不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有此询问,若我以为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当答以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张。有对此之询问时,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二八

诸比丘,此即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即依据此四种,言其偽乱无序之诡辩论。诸比丘,任何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言其偽乱无序之诡辩论,皆依据此四种,或此等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二九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诸比丘!有某沙门、婆罗门,持著无因论。彼等依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无因主耶?
三一

      诸比丘!有名為无想有情天,彼等诸天,若想生时,即从彼天歿。而某一有情,从其天歿,生来此[地上],生此已,捨家而出家。捨家而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生起想念,更此以前不能想念。彼如是言:「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所以者何?因以前我不存在,以前虽不存在,今我转变為有情。」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某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
三二

「又有第二主张。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我及世界是无因主耶?

诸比丘,今有某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我及世界是无因生。」

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张。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

三三
     
「诸比丘,此即无因论者之彼等沙门、婆罗门,根据此二种[主张]而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任何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皆以此二种之根据,或此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三四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三五
      
「诸比丘!此等前际论者,持此前际论之彼等沙门、婆罗门,对於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凡任何前际论者,持前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於过去,主张种种之浮说,皆根据此等十八种,或此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三六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三七

「诸比丘,有此等后际论者,持此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彼等对於未来,由四十四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后际论者,持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对於未来,依四十四种之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耶?

三八

「诸比丘,有某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以十六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有想。彼等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对死后有想论,依十六种根据,主张死后我為有想耶?

       彼等对於我,主张:[我死后无病、有色、有想」「我死后无病、有色、无想」,「我死后无病、亦有色亦无色」,「我死后无病、非有色亦非无色]。「我死后无病,為有边」,「我死后无病,為无边」,「我死后无病,亦有边亦无边」,「我死后无病,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我死后无病,為一想者」,「我死后无病,為异想者」,「我死后无病,為少想者」,「我死后无病,為无量想者」。「我死后无病,為一向乐者」,「我死后无病,為一向苦者」,「我死后无病,亦苦亦乐者」,「我死后无病,亦非苦亦非乐者」。

三九

「诸比丘!此即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以十六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有想。诸比丘,任何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死后為有想,皆由此等十六种之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四十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第三 诵品

「诸比丘!有某死后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依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以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耶?

      彼对於我,说:「我死后為无病、有色、无想」,「我死后為无病、无色、无想」,「我死后為无病、亦有色亦无色」。「我死后為无病、亦非有色亦非无色」。「我死后為无病、為有边」,「我死后為无病、為无边」,「我死后為无病、亦有边亦无边」,「我死后為无病、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此即死后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诸比丘,任何以死后為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皆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之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与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诸比丘!有某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亦非有想亦非无想。彼等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由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耶?


彼等说:「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而有色」,「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而无色」,「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色亦无色」,「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非有色亦非无色」。「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為有边」,「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為无边」,「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边亦无边」,「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此即彼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诸比丘!任何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皆由此等八种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诸比丘!有某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卿!此我為有色,而由四大种所成,父母所生,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至此,卿,此我实在断灭。」如是说现在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一

对此,有其他者如是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非实断灭者,汝!犹其他天之有色,属饮食者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非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另有者如是说现在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二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非实断灭者。犹其他天之有色,為意所成而具大小一切之肢(),非缺根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其他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三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实非全断灭,卿,犹有其他超越色想,灭有对想,不忆念种种想,到达有「虚空无边」之空无边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实在断灭。」如是其他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四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实非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空无边处,到达有「识无边」之识无边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五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识无边处,到达有「无所有」之无所有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六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无所有处,到达有「此寂静、此美妙」之非想非非想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卿!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卿!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七

诸比丘!此即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诸比丘!任何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皆此等七种之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十八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著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十九
「诸比丘!有某[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以五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耶?

二十

诸比丘!今某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说、如是见:「汝!此我实於[现在]具足、满足五欲乐时,汝!此我则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一
       
对此,其他者说:「汝说此我实是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欲乐是无常、苦、变易性,由其变易性而变化,即生起忧、悲、苦、愁、恼。然,汝!此我确实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之初禪住时,汝!则此我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二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言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确实未到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有寻有伺故,则谓粗浅之[初禪]。汝!此我,实是灭寻、伺,内心安静,得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禪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三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有喜,心躁乱故,则谓粗浅之[第二禪]。然,汝!此我捨喜,住於捨,正念正智,由身受乐,诸圣者宣示:「捨念乐住」之第三禪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四

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心有乐之向趣故,则谓粗浅之[第三禪。]汝!此我实捨离乐、捨离苦,又灭先前有喜悦及忧恼,不苦不乐,连捨念清净之第四禪住时,汝!此我则实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五

诸比丘!此即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最上现法涅槃。诸比丘!任何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皆由此等五种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二六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真知受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不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二七

「诸比丘!此即彼等持后际论、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以四十四种根据,对於后际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任何持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於后际,主张种种之浮说,皆由此等四十四种之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二八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妙,唯智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二九
诸比丘!此即彼等持前际论、后际论,及前际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未来,以六十二种之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任何持前际论、后际论,及前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皆由此等六十二种根据,或由此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0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之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不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诸人唯以此赞叹如来,始为真正之赞语。
[原本无三一]
三二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此是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三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主张我及世界是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此是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四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主张世界是边、无边。此是彼等[持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五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以此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此是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六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此是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七
诸比丘!于此,彼等前际论、持前际见之沙门、婆罗门,以十八种根据,对过去主张种种之浮说。此是彼等前际论者,持前际见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欲求之邪见。

三八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有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十六种根据,说死后我有想。此是彼等持死后有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三九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八种根据,说死后我无想。此是彼等持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0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八种根据,说死后我非有想非无想。此是彼等持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四一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断灭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此是彼等持断灭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四二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最上现法涅乐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乐。此是彼等持最上现法涅槃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四三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后际见、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以四十四种根据,对于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此是彼等持后际见、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四四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前际、后际、前际后际见之沙门、婆罗门,由六十二种之根据,对于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此是被等沙门、婆罗门之不知、不见,与烦恼欲求之邪见。
四五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此乃缘触故。
    四六  诸比丘!于此,一半常住、一半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此乃缘触故。
    四七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世界是边无边,此乃缘触故。
    四八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由四种根据,说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此乃缘触故。
    四九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此乃缘触故。
    0   诸比丘!于此,彼等前际论、持前际见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由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此乃缘触故。
    五一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有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十六种根据,说死后我是有想,此乃缘触故。
    五二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八种根据,说死后我是无想,此乃缘触故。
    五三  诸比丘!于此,持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八种根据,说死后我是非有想非无想,此乃缘触故。
    五四  诸比丘!于此,持断灭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此乃缘触故。
    五五  诸比丘!于此,持最上现法涅药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乐,此乃缘触故。
 43 五六  诸比丘!于此,持后际论、后际见之沙门、婆罗门,由四十四种根据,对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此乃缘触故。
    五七  诸比丘!于此,前际论、后际论、前际后际论,持过去未来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六十二种根据,对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此乃缘触故。
       五八  诸比丘!于此,彼等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五九  诸比丘!于此,彼等一半常住一半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一半住常、一半非常住。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0   诸比丘!于此,彼等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世界是边无边。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一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由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二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三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前际见、前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44 六四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有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十六种根据,说死后我是有想。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五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十六种根据,说死后我是无想。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六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八种根据,说死后我是非有想非无想。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七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断灭论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八  诸比丘!于此,彼等持最上现法涅槃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六九  诸比丘!于此,彼等后际论、持后际见之沙门、婆罗门,由四十四种根据,对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0   诸比丘!于此,彼等对过去未来,持后际、前际、前际后际见之沙门、婆罗门,由六十二种根据,对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除感受触,别无[立论]之处。
    七一  诸比丘!于此,彼等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又彼等一半常住、一半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边无边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诡辩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前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死后有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死后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断灭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最上]现法涅槃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前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乃至]……又彼等持前际后际论19之沙门、婆罗门,由此等六十二种根据,对于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皆依六触处,感受种种触,由触缘受而[]爱,缘爱而[]取,缘取而[]有,缘有而[]生,缘生而[]老、死、忧、悲、苦恼。诸比丘!.是故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者,彼则知比此等更殊胜。
    七二  诸比丘!任何持前际后际见之前际论、后际论、前际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于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囚困于其中而浮沈,被网罗困住其中而浮沉。
        诸比丘!恰如熟练之渔夫、渔夫弟子,以细目之纲,网覆于小池,彼自得如是念:“凡住此小池之任何粗大鱼类,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比丘!如是,任何持前后际见之前际论、后际论、前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过去未来,凡依此六十二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皆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被网罗于其中而串跃。
    七三  诸比丘!如来之身,切断引导生之[]而住。凡如来此身住之间,彼等人、天则见此。然,身坏、命终已,人天皆不能见之。
        诸比丘!恰如一束之庵罗树根被所断时,任何枝茎茂盛之庵罗果亦随其[断去]。诸比丘!如是,如来之身,截断引导生之[]而住。其身住之间,人、天虽能见之,身坏命终已,人天当不能见。”
    七四  如是说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尊师!希有哉!尊师!未曾有哉!尊师!此法门当为何名耶?
        [世尊曰!“然者,阿难!今汝应以此法门,名之为“义网”而奉持、名之为“法网”而奉持、名之为“梵纲”而奉持、名之为“见网”而奉持、名之为“无上战胜”而奉持之。”
        世尊如是言已,欢喜之诸比丘,倍受世尊之所说,说此授记经时,千世界震动!

梵网经六十二见的解释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
           
依南传的观点,这六十二邪见可分为十类:
            十八种的过去见(pubbantanuditthino
(一)四常住论Eternalism---Sassatavāda
(二)四部分常住论Partial eternalism---Ekacca-sassatavāda
(三)四世界有边无边Finitude and infinity of the world---Antanantavāda
(四)四诡辩论Endless equivocation---Amaravikkhepavāda
(五)二无因而有论(Fotuitous originaton---Adhiccasamuppannavāda

            四十四种的未来见(Aparantakappika
(六)十六有想论(Perceptible immortality---Sannivāda
(七)八无想论(Non-perceptible immortality---Asannivāda
(八)八非有想非无想论(Neither perceptible nor non-perceptible immortality---N'evasanni nāsannivāda
(九)七断灭论(Annihilationism---Ucchedavāda)
)五现在泥洹论(Nibbana here and now---Ditthadhamma Nibbanavāda

          现在对这六十二见,以罗马号表示,配合经文,于疑难处,加以解释。

十八种的过去见(pubbantanuditthino

(一)四常住论Sassatavāda
           
四种关于自己与世界常之论点。以下引南传的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元亨寺译本)下同,注释以小号字显示)。佛陀说:

二九

      或有沙门、婆罗门,为前际论者而持前际见3。彼等对于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4。彼等沙门、婆罗门,为前际论者而持前际见,依何、根据何对于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耶?

三十

       诸比丘!或有沙门、婆罗门,持常住之见5,以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彼等沙门、婆罗门之尊者,依何、根据何为常住论,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耶?

     1. 根据忆念多百千生说我及世界常住

三一

      诸比丘!今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能想起过去种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百生、多千生、多百千生,生彼处,我如是名、如是姓6、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而生此处。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种种过去之存在。而彼如次言:我及世界是常住,如无所生产之石女,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之恒存常住。所以者何?因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能想起过去种种宿住。例如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百生、多千生、多百千生等。于彼之生、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
7,依据此,其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2. 根据忆念十成坏劫说我及世界常住

三二

     又第二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种种过去之存在。例如一成坏劫、二成坏、三成坏、四成坏、五成坏、十成坏等。知生于彼处,我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

      诸比丘!此为其第二主张,依此、根据此,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往。」

   3. 根据忆念四十成坏劫说我及世界常住

三三

     又第三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过去种种之存在。例如十成坏、二十成坏、三十成坏、四十成坏等。知生于彼处,我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于他处。其生亦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阶级、食如是食、感受如是苦乐,如是寿量。我从其处殁,生来此生。如是同其事情、境遇,而想起过去种种之生存。由此而知我如何及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常住山顶、如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永恒常住。诸比丘!此为其第三主张,依此、根据此,某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4. 根据推论说我及世界常住

     三四

     「又第四主张,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其沙门、婆罗门,是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炼而得,并以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云:我及世界是常住,如无所生,如常住山顶,直立不动之石柱,而诸有情之流转、轮回,殁去、生来,我及世界是恒常存在。

      诸比丘!此为其第四主张,依此、根据此,其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

            说完这四点,佛陀结语说:


      「诸比丘!此即彼等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以此四种之根据,说我及世界是常住。诸比丘!任何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是常住,皆根据此四种,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三六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如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取着,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8而解脱。

三七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为真正之赞语。

(二)四部分常住论Ekacca-sassatavāda
            四种关于自己与世界部分常之论点,佛陀说:

     5.根据亿念世界之生说我非常住,而梵天(Brahama)常住

      诸比丘!有沙门、婆罗门,持着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彼等由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非常住。彼等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依四种根据,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经长远之时后,有某时是世界之坏灭时期,于世界13之坏灭时,诸有情多已转生光音天。于其处,彼等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诸比丘!经长远之时后,有其时是世界之生成时期,于世界生成时,梵宫现于空中,此时,一有情寿命尽,或善福尽,由光音天殁,而生于虚空之梵宫。于其处,彼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有情于彼处,唯长夜独住9而无喜、乐而起如次之渴望:然!实愿其他之有情来生此。时,某有情等,寿命终尽,由光音天殁,生于梵宫,与彼共住。彼等于其处,亦是意所成,以喜为食,自发光辉,飞行空中,住于纯净,斯住于长远时间。」

      诸比丘!其中,最初生之有情,起如是之念: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凡住此之有情皆我之化作。所以者何?前因我生此念:!实愿其他之有情来生此。如是,我所起意愿,此等之有情而生来。其后生来之有情,亦生如是念:此尊者实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吾等是依此尊者梵天化生而来。所以者何?吾等见尊者,最初生住此处,吾等由其后而生。
 
      诸比丘!于此,最初生之有情,较长寿、较英俊、较有权力。反之,其后而生诸有情,较短命、较丑陋、较少有权力。诸比丘!然,其后生者之一有情,由此天殁而生来此地上10,生来此已,彼舍家而出家,舍家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想起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忆念不起。而彼如是言:彼尊者实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最上之能生者、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由化生吾等此(尊者梵天),是常恒、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唯如是恒常而住。反之,吾等因由此梵天之化生,故吾等是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殁、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一主张,依此、根据此,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6. 根据诸天戏乐而失亿念故非常住,而不戏乐有亿念诸天常住

   「又第二主张,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诸比丘!有称为戏忘之诸天。彼等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彼等因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故消失其忆念。彼等诸天消失其忆念,即死殁其天身。

      诸比丘!然,其中之有情,由其天身殁而生来此地上,生此,彼即舍家而出家。舍家而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由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而想起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忆念不起矣。 

      彼如是言:凡不戏忘之诸天,不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者,彼等不消失忆念;不消失忆念之彼等诸天,即无死灭,而恒常、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如是常恒而住。反之,我等戏忘诸天,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我等因甚长久沉着于喜笑、游戏、喜乐法而住,故消失忆念,消失忆念已,我等由其天身殁,而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去、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二主张,一分常住、一分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7. 根据愤嫉诸天非常住,而不愤嫉诸天常住

      又第三主张,一分是常、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此有称为意愤诸天,彼等甚长久、相互嫉妒;彼等因长久相互嫉妒,相互嫉妒已,而其心相互愤恚。如是其心相互愤恚,致身疲劳、心疲劳。而彼诸天,即由其天身死殁。

      十一诸比丘!然,其中有一有情,由其天身殁,而生此地上。生此,彼即舍家而出家,舍家而出家已,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而想念前生之生存,更此以前无能想念。

      十二彼如是言:凡不意愤之诸天,于长久不相互嫉妒,彼等长久不相互嫉妒,其心不相互愤恚。彼等其心不相互愤恚、不致身疲劳心疲劳。彼等其天身不死殁,常恒、坚固,常住、无转变性、唯如是常恒而住。然,我等意愤诸天,甚长久相互嫉妒,我等因甚长久相互嫉妒,其心相互愤恚,其心相互愤恚,致身疲劳、心疲劳、如是我等从其天身死殁,生此地上,是无常、不坚固、短命、有死殁、生此之性质。

   诸比丘!此为第三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是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8.根据审思眼、耳、鼻、舌、身之我非常住,而心、意、识之我常住

   「十三又有第四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是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称此眼、耳、鼻、舌、身之此我,皆是不恒常、不坚固、非常住、有转变性。反此,称此心、意、识之此我,皆是恒常、坚固、常住、不转变性,唯如是常恒而住。

      诸比丘!此其第四主张,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

      佛陀归纳说:

      十四诸比丘!此即彼等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根据此四种而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诸比丘!任何一分是常住、一分是非常住论之沙门、婆罗门,皆据此四种,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十五诸比丘!如来如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如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取着,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受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為真正之讚语。」

(三) 四世界有边无边Antanantavāda
      针对四世界有边无边论,佛陀说:

            9. 根据三昧起世界有边之想

      十六诸比丘!有沙门、婆罗门,持着边、无边论。彼等根据四种,说世界是边、无边。依何、根据何,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根据四种而说世界是边、无边耶?

      十七诸比丘!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起世界有边之想,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边11。所以者何?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有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有限、有边。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世界有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世界边、无边。」

     10.根据三昧起世界无边之想

   「十八又有第二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是边、无边耶?

      诸比丘!今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无边想而住。而彼如是言:此世界确实无限、无边。而()沙门、婆罗门言世界为有限、有边,唯是彼等之妄语。此世界实是无限、无边。所以者何?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起无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无限、无边。

      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张,某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世界之边、无边。」

      11.根据三昧起世界上下有边,横纬无边之想

   「十九又有第三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是边无边耶?

      诸比丘!今有其沙门、婆罗门,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之上下起有边想,其横纬起无边想而住。然,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边亦无边。沙门、婆罗门言世界为有边,此唯是彼等之妄语。又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确实为无限、无边,亦唯是彼等之妄语而已。此世界是有边亦无边。所以者何?

      我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对此世界之上下起有边想、其横纬起无边想而住。依此,而知世界确实如何为有边亦无边。

      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张。有边亦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言世界之有边亦无边。」

      12.根据三昧起世界非有边、亦非无边之想

      二十又有第四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世界为边、无边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之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己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此世界非有边、亦非无边。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为有边,唯是彼等之妄语。而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确实无限、无边,此亦唯是彼等之妄语。更有沙门、婆罗门言此世界为有边、亦无边,亦唯是彼等之妄语而已。

      于是,此世界确实是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张。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说 世界之边、无边。」

      佛陀结论说:

      二一诸比丘!此即彼等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根据此四种而说世界之边、无边。诸比丘!任何边、无边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世界之边、无边,皆根据此四种,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无依据。

      二二诸比丘!如来如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如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取着故,得知内心寂静。然,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着、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而且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于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者,始為真正之讚语。」

(四)四诡辩论 (Amaravikkhepavāda
     针对四种诡辩论,犹如蠕动之鳗,佛陀说:

     13.不如实知善与不善,因畏说妄语,而作诡辩论

      二三诸比丘,有其沙门、婆罗门,持着诡辩12论。彼等被询问时,以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诡辩论者之彼等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以四种根据,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耶?”

      二四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又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我实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者,如果我答此是善、此是不善时,我即有欲、贪、嗔、恚;当我有欲、贪、嗔、恚时,我即会说妄语;当我说妄语时,我即有坏、恼;当我有坏、恼时,我即有障碍。如是思惟,彼畏说妄语,嫌恶妄语。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有某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14.不如实知善与不善,因畏取着,而作诡辩论

      二五又有第二主张。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我实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者。如果我答此是善、答此是不善时,我即有欲、贪、嗔、恚;当我有欲、贪、嗔、恚时,我即有取着;当我有取着时,我即有坏、恼;当我有坏、恼时,我即有障碍。彼畏取着、嫌恶取着。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张。某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15.不如实知善与不善,因畏答辩,而作诡辩论

      二六又有第三主张。伪乱无序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对此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彼思惟:我确实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然,彼有某沙门、婆罗门有慧、有才、善辩,如善弓者之射毛发,四处以其智慧辩才折服他人,彼等若有问于我,鉴定与我,要我提出辩论理由,我将不能答辩。彼畏答辩、彼嫌恶答辩。对此被询问时,即不答此是善,亦不答此是不善,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张。伪乱无序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此,根据此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16.闇昧愚痴,而作诡辩论

      二七又有第四主张。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依何、根据何而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耶?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闇昧愚痴。彼因闇昧愚痴,对此被询问时,即言其伪乱无序之诡辩论:汝若询问我,他世存在否?我若以为他世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不存在耶?我若以为他世不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存在亦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他世存在亦不存者,我当答汝他世存在亦不存,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他世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存在亦非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化生之有情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存在亦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善恶业之异熟果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13其死后存在耶?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不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存在亦非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汝若询问我,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耶? 我若以为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我当答汝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有此询问,若我以为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者?当答以真人其死后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但我不以为然、亦不以为不然,无异想、亦非无想、亦非无无想。

      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张。有对此之询问时,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言伪乱无序之诡辩论。」

      佛陀结论说:

      二八诸比丘,此即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即依据此四种,言其偽乱无序之诡辩论。诸比丘,任何诡辩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被询问时,言其偽乱无序之诡辩论,皆依据此四种,或此等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二九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五)二无因论(Adhiccasamuppannavāda
     针对我及世界之生,而作两种无因论,佛陀说:

     17.无因论第一主张---以前我不存在,而今存在

      诸比丘!有某沙门、婆罗门,持著无因论。彼等依二种根据,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无因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说我及世界是无因主耶?

      三一诸比丘!有名為无想有情天,彼等诸天,若想生时,即从彼天歿。而某一有情,从其天歿,生来此[地上],生此已,捨家而出家。捨家而出家已,彼从苦行、精进、专修、不放逸、正忆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生起想念,更此以前不能想念。彼如是言:「我及世界是无因生。所以者何?因以前我不存在,以前虽不存在,今我转变為有情。」

        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张。某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及世界是无因生。」

     18.无因论第二主张---以自推论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
  
      三二又有第二主张。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言我及世界是无因主耶?

       诸比丘,今有某推论家、审察家。彼以自推论锤练而得,并审实寻思之理解,而如是言:「我及世界是无因生。」

       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张。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此、根据此而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

      佛陀结论说:

      三三诸比丘,此即无因论者之彼等沙门、婆罗门,根据此二种[主张]而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任何无因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与世界是无因生,皆以此二种之根据,或此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三四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至此为止,佛陀已经分析了十八种的过去见(pubbantanuditthino)。佛陀归纳说:
  
      三五诸比丘!此等前际论者,持此前际论之彼等沙门、婆罗门,对於过去,以十八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凡任何前际论者,持前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对於过去,主张种种之浮说,皆根据此等十八种,或此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三六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如、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四十四种的未来见(Aparantakappika
      现在佛陀再分析四十四种的未来见(Aparantakappika)。

            三七诸比丘,有此等后际论者,持此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彼等对於未来,由四十四种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后际论者,持后际论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对於未来,依四十四种之根据,主张种种之浮说耶?

(六)十六死后有想论(Sannivāda
      针对十六种死后有想论,佛陀说:

      三八诸比丘,有某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以十六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有想。彼等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对死后有想论,依十六种根据,主张死后我為有想耶?

       彼等对於我,主张:
      19. [我死后无病、有色、有想」14
      20.「我死后无病、有色、无想」,
      21.「我死后无病、亦有色亦无色」,
      22.「我死后无病、非有色亦非无色]
      23.「我死后无病,為有边」,
      24.「我死后无病,為无边」,
      25.「我死后无病,亦有边亦无边」,
      26.「我死后无病,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27.「我死后无病,為一想者」,
      28.「我死后无病,為异想者」,
      29.「我死后无病,為少想者」,
      30.「我死后无病,為无量想者」。
      31.「我死后无病,為一向乐者」,
      32.「我死后无病,為一向苦者」,
      33.「我死后无病,亦苦亦乐者」,
      34.「我死后无病,亦非苦亦非乐者」。

      三九诸比丘!此即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以十六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有想。诸比丘,任何死后有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死后為有想,皆由此等十六种之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其他即无[根据]。」

      佛陀归纳说:

      四十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七)八无想论(Asannivāda
      针对八无想论,佛陀说:

      诸比丘!有某死后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依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以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耶?

      彼对於我,说:
      35.「我死后為无病、有色、无想」,
      36.「我死后為无病、无色、无想」,
      37.「我死后為无病、亦有色亦无色」。
      38.「我死后為无病、亦非有色亦非无色」。
      39.「我死后為无病、為有边」,
      40.「我死后為无病、為无边」,
      41.「我死后為无病、亦有边亦无边」,
      42.「我死后為无病、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此即死后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诸比丘,任何以死后為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皆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无想者,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佛陀归纳说: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之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与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八)八非有想非无想论(N'evasanni nāsannivāda
     针对非有想非无想论,佛陀说:

      诸比丘!有某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亦非有想亦非无想。彼等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由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耶?

      彼等说:
      43.「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而有色」,
      44.「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而无色」,
      45.「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色亦无色」,
      46.「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非有色亦非无色」。
      47.「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為有边」,
      48.「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為无边」,
      49.「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边亦无边」,
      50.「我死后无病、非有想非无想,亦非有边亦非无边」。

      诸比丘,此即彼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此八种之根据,说我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诸比丘!任何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我死后為非有想非无想,皆由此等八种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佛陀归纳说:

      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九)七断灭论(Ucchedavāda)
      针对七断灭论,佛陀说:

      诸比丘!有某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由七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断灭、消失、无有耶?

     51.四大种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而说断灭

      诸比丘!今有某沙门、婆罗门如是说、如是见:「卿!此我為有色,而由四大种所成,父母所生,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至此,卿,此我实在断灭。」如是说现在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2.我不存在,故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而说确实断灭

      十一对此,有其他者如是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非实断灭者,汝!犹其他天之有色,属饮食者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非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另有者如是说现在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3.我不存在,意所成身坏灭时,即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而说确实断灭

      十二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此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非实断灭者。犹其他天之有色,為意所成而具大小一切之肢(),非缺根之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之此我确实断灭。」如是其他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4.我不存在,修定到达空无边处,故知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实在不存在

      十三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卿!此我实非全断灭,卿,犹有其他超越色想,灭有对想,不忆念种种想,到达有「虚空无边」之空无边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实在断灭。」如是其他者,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5.我不存在,修定到达识无边处,故知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

      十四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实非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空无边处,到达有「识无边」之识无边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6.我不存在,修定到达无所有处,故知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

      十五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识无边处,到达有「无所有」之无所有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汝!此我,身坏灭之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汝!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57.我不存在,修定到达非想非非想处,故知身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

      十六对此,更有其他者说:「卿!汝说「我」确实不存在。我不说我确实不存在。然,汝!此我尚未全断灭。汝!犹有其他超越无所有处,到达有「此寂静、此美妙」之非想非非想处我。汝不知此、不见此,我知此、见此。卿!此我,身之坏灭时,断灭、消失,死后不存在故,卿!如此之我完全断灭。」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

      十七诸比丘!此即彼等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七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诸比丘!任何断灭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断灭、消失、无有,皆此等七种之根据,或由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佛陀归纳说:

      十八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有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取著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十)五现在泥洹论(Ditthadhamma Nibbanavāda
    
针对现在泥洹论,佛陀说:

      十九诸比丘!有某[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彼等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依何、根据何而以五种之根据,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耶?

      58.[现在]具足、满足五欲乐时,我则达最上现法涅槃

      二十诸比丘!今某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说、如是见:「汝!此我实於[现在]具足、满足五欲乐时,汝!此我则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59.五欲乐是无常、苦、变易性,我修定达初禪住时,即达最上现法涅槃

      二一对此,其他者说:「汝说此我实是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欲乐是无常、苦、变易性,由其变易性而变化,即生起忧、悲、苦、愁、恼。然,汝!此我确实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之初禪住时,汝!则此我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60.初禪是粗浅,我修定达二禪住时,即达最上现法涅槃

      二二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言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确实未到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有寻有伺故,则谓粗浅之[初禪]。汝!此我,实是灭寻、伺,内心安静,得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禪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61.二禪是粗浅,我修定达三禪住时,即达最上现法涅槃

      二三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有喜,心躁乱故,则谓粗浅之[第二禪]。然,汝!此我捨喜,住於捨,正念正智,由身受乐,诸圣者宣示:「捨念乐住」之第三禪住时,汝!此我则到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62.三禪是粗浅,我修定达四禪住时,即达最上现法涅槃

      二四对此,更有其他者说:「汝说此我确实存在,我不说此我不存在。然,汝!此我实未达最上现法涅槃。所以者何?於此,心有乐之向趣故,则谓粗浅之[第三禪。]汝!此我实捨离乐、捨离苦,又灭先前有喜悦及忧恼,不苦不乐,连捨念清净之第四禪住时,汝!此我则实达最上现法涅槃。」如是某人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

      二五诸比丘!此即彼等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由五种根据,说现生有情最上现法涅槃。诸比丘!任何最上现法涅槃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现生有情之最上现法涅槃,皆由此等五种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二六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真知受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不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然后佛陀针对四十四种后际论见重复说:

      二七诸比丘!此即彼等持后际论、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以四十四种根据,对於后际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诸比丘!任何持后际论见之沙门、婆罗门,对於后际,主张种种之浮说,皆由此等四十四种之根据,或依此等中任何之一,此外即无[根据]。」

      佛陀归纳说:

      二八诸比丘!如来知此:「如是执、如是执取此等之见处,将有如是之生趣、如是之来生。如来不仅知此,知比此更殊胜者。知而不执取,不执取故,得知内心寂静。诸比丘!如来如实知爱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无执取而解脱。

      诸比丘!此即甚深难见、难觉、寂静美妙、超越寻思境界之至妙,唯智所知之诸法。此,如来自证知、现证已而开示[於世]。诸人唯如实以此赞叹如来,始為真正之赞语。」

      至此为止,佛陀把外道所执持的十八种的过去见与四十四种后际论见分析清楚。这就是全部的六十二邪见。众生取于诸见者,必定有流转、轮回,生来,殁去

南传与北传经文的差异
     
      接下来,让我们对北传的有关经典作一个探讨。

      北传的经典最早有在南方的孙吴国支谦(月支国的优婆塞)在汉末三国时期所译的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正藏二一),还有是晋末五胡乱华时期,姚秦的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的长阿含经卷十四的梵动经(大正藏)它是梵网经的别译本。还有昙摩耶舍与昙摩崛多合译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亦可算是六十二见经之简译本。其内容由二个部份组成,前部述五戒、十戒、中戒、大戒等,后部述外道之六十二见。梵网经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在佛教三藏中属律藏。本经相当于梵动经梵纲六十二见经。北传的四个译本,以梵动经最为详细,四个译本对于关键的六十二见,内容上是一致的。鸠摩罗什于公元406年所译的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下)则是后期的大乘作品,与原始的梵网经毫无关系,它所记载僧俗共同遵守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这些都不是原始佛教的内容

      六十二见由见之种类来看,可分为十:这与南传的排法稍为不一致,大致是一样,请见下表:
梵网经六十二见
南传
北传
十八种的过去见(pubbantanu-ditthino
十八种属于过去见(本劫本见)

(一)四常住论Sassatavāda
1.常住论---
(二)四部分常住论Ekacca-sassatavāda
2.常无常论---
(三)四世界有边无边Antan-antavāda
4.世界之边无边论---
(四)四诡辩论Amaravikkhepa-vāda
5.种种论---
(五)二无因而有论(Adhicca-samuppannavāda
3.无因论---
四十四种的未来见(Aparanta-kappika
四十四种属于未来见(末劫末见)
(六)十六有想论(Sannivāda
6.死后之有想论---十六
(七)八无想论(Asannivāda
7.无想论---
(八)八非有想非无想论(N'eva-sanni nāsannivāda

8.非有想非无想论---
(九)七断灭论(Ucchedavāda)
9.断灭论---
(十)五现在泥洹论(Dittha-dhamma Nibbanavāda

10.现在涅槃论---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制表

十八种属于过去见(本劫本见)
1.常住论---,即世界与自我,都是常恒不变的
1)外道入禅定,得忆识过去二十劫以来之事,而认为众生及世间常住。
2)某外道忆识过去四十劫以来之事,而认为众生及世间常住。
3)某外道忆识过去八十劫以来之事,而认为众生及世间常住。
4)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而认为众生及世间常住。

2.常无常论---,即世界与我一部分为无常,一部分为常。
一自梵天没而来生于人间,得宿住智,观前之来处,言彼大梵天王,自然而有:
5)向是常,我等为彼所化,故为无常。
6)彼天众为戏笑放逸。失定而没落于此土者,后得宿住智,知前之来处,认为彼不戏笑放逸者为常住,我等戏笑故,以致无常。
7)彼天众生欲染之心者,失定而没于世间,后得宿住智,计言彼天众之无相无染者为常住,我等生欲染之心故,以致无常。
8)某人以捷疾智分别思量,计我及世间为常亦无常。

3.无因论---,一切都是偶然的现象,并无因果的关系。
9)有人先自无想天中生于人间,后修禅定,见前生之无想无心,世间无因而计为有也。
10)有人以捷疾智分别之,世间无因而执为有也。

4.世界之边无边论---,即世界与有情为有限与无限。
11)有人入定,观 世间有边际,而起边见,
12)有人入定,观世间无边际,而起无边见,
13)有人入定,观世间之上下有边,四方无边,或四方有边,上下无边,起亦有边亦无边之见,
14)有人以捷疾智观察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之见(是十四难中之四见)。

5.种种论---,即任何问题,都不作具体的解答。
15)有人自不知世间有报无报,而他人来问此事,耻以不知答之,强 随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
16)有人自不知有他世无他世,而有人来问此事,若记别有无,则恐为妄语,反问于彼,而随彼之所见,答以如是也。
17)有人不知善与非善之法,而有人来问此事,以非善非恶答之也。
18)有人自愚钝,不知他之问,他若有问,则随他之言而答之也。世有四种之人,于他问而住于如此见解,是为种种 论之四见。瑜伽论名为不死矫乱论。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问不死天之事,一种人以怖己之无知故,一种人以心有谄曲故,一种人以心怀恐怖 故,一种人以愚钝故,为种种矫乱之答也。

四十四种属于未来见(末劫末见)
6.死后之有想论---十六,对于死后意识状态作种种解释。
19)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色身,有想念。
20)计我终于此而后无色身,唯有想念。
21)计我终于此而后亦有色有想,亦无色有想。
22)计我终于此而后非有色有想,非无色有想。

23)计我死于此,而后有边际,有想念。
24)计我死于此,而后无边际,有想念。
25)计我死于此,而后亦有边有想,亦无边有想。
26)计我死于此,而后非有边有想,非无边有想。是为以想对边无边之四句。

27)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苦有想。
28)计我终于此而后有乐有想。
29)计我终于此而后亦有苦有想,亦有乐有想。
30)计我终于此而后非有苦有想, 非有乐有想。是为以想对苦乐之四句。

31)计我死于此而后有一想。
32)计我死于此而后有若干想。
33)计我死于此而后有小想。
34)计我死于此而后有无量想。
是为以想对多少之四句。总为十六想之见论也。

7.无想论---,对于死后主张断灭,犹如灯熄一般,无影无形。
无想论之八者,无想对于色身有四句:
35)我终于此后有色而无想。
36)我终于此后亦无色亦无想。
37)我终于此后亦有色无想,亦无色无想。
38)我终于此后非有色无想,非无色无想。

又无想对于边无边有四句:
39)我终于此后有边际而无想。
40)我终于此后无边无想。
41)我终于此后亦有边无想亦无边无想。
42)我终于此后非有边无想,非无边无想。合有八句,为无想之八见。

8.非有想非无想论---
43我此终后,生有色非有想想,此实余虚。
44我此终后,生色非想非,此实余虚。
45我此终后,生有色非有想非,此实余虚。
46我此终后生非有色非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实余虚。
47我此终后,生有非有想非,此实余虚。
48我此终后,生无边非有想非,此实余虚。
49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有想非,此实余虚。
50我此终后,生无边非有想非,此实余虚。说世间非有想非无想,尽入八見中,齐是不过。

9.断灭论---
51)我今此身,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养,是为无常,终归于断灭。
52)我今此身,不得灭尽,生于欲界天乃终断灭。
53)欲界天之身,未得灭尽,至于色界天,诸根具足,彼之报尽,竟归于断灭。
54)在色界地中,未得灭尽,生于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而可断灭。
55)在空无边处中,未得灭尽,生于识无边处而可断灭。
56)在识无边处中,未得断灭,生于无所有处而后可灭尽。
57)无所有处中,尚不可灭尽,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彼之非想报尽,断灭无余。

10.现在涅槃论---,即以现状态为最高的境界。
58)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则?我于现在之五欲,自恣受快乐,此身即是涅槃,过之更无泥洹,是指欲界为泥洹也。
59)有人指色界之初禅天为涅槃。
60)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涅槃。
61)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禅天为涅槃。
62)指色界之第四禅天为涅槃。

            在本经中,佛说六十二见皆是浮说偏见,但这些都是以触为缘而生的,即是意门触法境而生的。因此在经末的部分又说由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组成的七因缘缘起。
        “此等六十二种根据,对于过去未来,主张种种之浮说,彼等皆依六触处,感受种种触,由触缘受而[]爱,缘爱而[]取,缘取而[]有,缘有而[]生,缘生而[](生)老、死、忧、悲、苦恼。诸比丘!是故比丘,如实知六触处之集、灭、味著、过患及出离者,彼则知比此等更殊胜。”
这说明了以为缘而产生了、以为缘而产生了,以为缘而产生了,以为缘而产生了,以为缘而产生了,以为缘而产生了老死等的一切纯大苦聚集。因此唯有了解六根门触觉外境的作用的过患出离方法,才是超出六十二见最为殊胜的方法。

注释:
1.《南传大藏经》《长部》共有三十四经,《梵网经》列为第一。

2.见取,有四:即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这些邪见与正见相反,觉音的清净道论提到五种正见:
1业正见---了知业的作用,分别善恶,知道有所谓布施,有行善,有善恶之果报;有今生,有未来世;有圣人,有凡夫等。依此善业之果报可以生在人天之中,不堕恶趣。
2)禅那正见---开发及成就色及无色界定的行者,有正见及观智,获得神通,若没证果,死后能生于色及无色界。
3)观正见---行者从名色分辨智,到缘摄受智,成就法住智。从生灭智,坏灭智,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欲解脱智,审察智,到行舍智。成就法住智者是小须陀洹,不堕恶趣。
4)道正见---行者以空,无相,无愿以涅盘为所缘的正见,粉碎以无明和爱为根本的轮转。以观智了知苦谛,集谛,和道谛;以果智体证灭谛。
5)果正见---在道智后生起以涅盘为所缘的果心,而证声闻的果位。
一个信佛的人,佛陀在《迦罗摩经》(《增支部卷一》)里提到十个原则:
 (1) 不可听信他人多次口传的。
 (2) 不要盲从传统。
 (3) 不要妄听谣言。
 (4) 不要肯定经书所记载的。
 (5) 不可相信符合罗辑的。
 (6) 不要依赖哲理。
 (7) 不可单凭常理或外相。
 (8) 不可执持你喜爱的任何见解和意见。
 (9) 不可因某事物似有可能而信以为真。
 (10) 不可考虑因为这沙门是我们的导师。

3.前际论者(pubbanta-kappika),‘pubbanta前边前际“,指过去,‘kappika源于‘kappa,义为“,或”“,或译为想过去。 参看水野弘元先生之巴利语辞典四三页八三页后际论者”(aparanta-kappika),或“想未来亦同。

4.浮说,巴利语‘adhivutti-pada,本身无浮虚之意,但这儿依觉音之注释。十八种根据是:四常住论Sassatavāda)、四部分常住论Ekacca-sassatavāda)、四世界有边无边Antan-antavāda)、四诡辩论Amaravikkhepa-vāda)、二无因而有论(Adhicca-samuppannavāda)。

5.觉音说这无生命论者“Ajivikas的论点。这十六种依色,想,边,苦乐而衍生出各四种想法。在杂阿含九六二经里谈到的十四无记”就是指这些:
(1)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障碍),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
(2)世间无常。
(3)(世间)常无常。
(4)(世间)非常非无常。
(5)(世间)有边。
(6)(世间)无边。
(7)(世间有)边无边。
(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9)是命是身。
(10)命异身异(身与命分开)
(11)如来有后死(死后有)
(12)(如来)无后死(死后无)
(13)(如来)有无后死(死后有与无)
(14)(如来)非有非无后死(死后非有非无)。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13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3.随世尊及比丘僧伽之后而行(巴利文Bhagavantam pitthito pitthito anubaddha honti bhikkhu-sanghan ca)

4.小戒,这里应理解为‘粗戒’,25
1)舍杀生、离杀生、不用刀、杖,有惭耻心,而多怀慈悲、利益一切有情,哀愍而住
2)舍不与取、离不与取,取所与、期待所与,无任何之盗心,自己清净而住
3舍非梵行、修梵行、修远离之行,离淫欲不净之法;
4舍妄语、离妄语、语真实、从真实、以正直心不欺世间
5)舍两舌、离两舌,不此处闻彼处告,以离间此处之诸人又不彼处闻此处告,以离间彼处之诸人如是为令离间者和睦之人,为令亲密者更益亲密之人,为爱和合、好和合、喜和合、持和合语言之人
6舍恶口、离恶口,凡所言说,无过失,悦耳、怡心、感铭、优雅,为诸人所喜欢
7舍绮语、离绮语,语适时语、语真实、语有义之语、语合法语,凡所说为俱律义,明确、有段落、适义,感铭于心;
8离采伐诸种植之种子、诸种植之树木
9)于日中一食,而夜不食,离非时食
10离观听演剧、歌谣、舞乐之娱乐
11离持粉装饰、华鬘、香料、涂香
12离用高床、大床
13离受蓄金银;
14离受生谷类
15)离受生肉
16离受妇人、少女
17离受男女之奴隶
18离受牝牡之山羊、离受鸡豚;
19离受象、牛、牝牡之马
20离受耕田荒地
21离差使、传言之事
22离卖买
23离欺秤、欺升、欺尺
24离贿赂、谲诈、虚伪之邪行
25离伤害、杀戮、拘束、剽夺、窃盗、强夺

5.中戒,这里应理解为‘中等之戒’。有10条:
1)离采伐诸种植、树木,例如根生、干生、节生、芽生、种子生者远离如是种子植物之损伤
2)离食物之积蓄、饮物之积蓄、衣服之积蓄、乘具之积蓄、卧具之积蓄、香类之积蓄、财物之积蓄等远离受用如是等之任何积蓄物
3)离观听娱乐,例如演剧、歌谣、舞乐、表演、古谭、手铃、鸣钵、铜锣、魔术奇境,贱人之竹棒戏,象、马、水牛、牡牛、山羊、牡羊、鸡鹑之斗技,棒击、拳斗、角力、摸拟战、列兵、配兵、阅兵等之娱乐远离观听如是等之娱乐物
4)离赌博之放逸处,例如八目棋、十目棋、无盘棋、踢石、掷骰、棒打、占手痕、抛球、叶笛、锄戏、倒立、风车戏、升戏、车戏、弓戏、字戏、测意戏、摸拟残伤戏等远离如是等之任何赌博放逸处
5)离高床大床例如过大之床座、兽形之脚台,覆以长羊毛之织物、有文彩之白毡、绣花图绘之床垫,于两边有重缘,单侧有垂缘、镂缀宝石、绢布之被盖,人毛毡、象覆、马挂、车衣、羚羊皮、迦达利鹿皮之殊胜敷物、宝盖,上下之红枕等
6)离装饰之放逸处例如涂身、按摩、沐浴、镜、眼涂色料、华鬘、涂香、脸粉、面油、手环、发饰、手杖、药袋、刀剑、伞盖、彩履、头巾、宝珠、拂尘、白衣、长袖等
7)离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矿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
8)离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汝是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返复。”“汝之立论,堕于负处。”“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
9)离差使者、传信之行作例如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居士、童子令:汝来此处、往彼处,汝来持此、持此往彼
10)离欺瞒、饶谀骗诈、占相、以利求利之贪求

6.大戒,这里应理解为‘细戒’或‘邪命戒’。有7条:
1)离依无益徒劳之横明(畜生)而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卜手足之相、占前兆吉凶、占梦、占体全身相、占鼠所咬、火护摩、杓子护摩、谷皮护摩、糠护摩、米护摩、熟酥护摩、油护摩、口护摩、血护摩、肢节明、宅地明、刹帝利明、湿婆明、鬼神明、地明、蛇明、毒药明、蝎明、鼠明、鸟明、鸦明、命数豫言、防箭咒、解兽声法等
2)离依无益徒劳之横明而过邪命生活例如占珠相、杖相、衣服相、剑相、矢相、弓相、武器相、妇人相、丈夫相、童子相、童女相、男仆相、婢女相、象相、马相、水牛相、牡牛相、山羊相、羊相、鸡相、鹑相、蜥蜴相、耳环相、占龟甲相、兽相等
3)离依无益徒劳之横明而过邪命生活。例如以占:王应进军、王不应进军。”“内部诸王当逼进、外部诸王将退却。 外部诸王当逼进、内部诸王将退却。”“内部诸王当胜利、外部诸王将败退。 外部诸王当胜利、内部诸王将败退。”“此人当胜利、此人将败退。
4)离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应有月蚀、应有日蚀、应有星蚀、日月应行正道、日月应行非道、诸星宿应行正道、诸星宿应行非道、流星应陨落、应有天火、应有地震、天鼓将呜、应有日月星宿之升沉明暗。
5)离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应有多雨、应无雨、应有丰收、应无收获,应来太平、应有恐怖、应有疫病、应有健康。记号、计算、吉凶数、作诗、顺世论等
6)离依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占嫁娶、和睦分裂、贷入、贷出、以咒术令)开运、遇祸、堕胎、哑口、不能言、举手不下、耳聋、问镜、问童女、问天神、拜太阳,奉祭大梵天、口吐火、奉请吉祥天等
7)离依无益徒劳之横明过邪命生活。例如许愿、还愿、对地基作咒、得精力有子、失精力无子、相宅地、对宅地撒祭物、漱口、沐浴、供牺牲,吐药、下剂、上吐、下泻、头痛药、点耳、洗眼、灌鼻、眼药、药油、眼科医、外科医、小儿科医、与根本药、草药、泻药等

7.前际论者(pubbanta-kappika),‘pubbanta前边前际“,指过去,‘kappika源于‘kappa,义为“,或”“,或译为想过去。 参看水野弘元先生之巴利语辞典四三页八三页后际论者”(aparanta-kappika),或“想未来亦同。

8.浮说,巴利语‘adhivutti-pada,本身无浮虚之意,但这儿依觉音之注释。十八种根据是:四常住论Sassatavāda)、四部分常住论Ekacca-sassatavāda)、四世界有边无边Antan-antavāda)、四诡辩论Amaravikkhepa-vāda)、二无因而有论(Adhicca-samuppannavāda)。

9.常见,四颠倒(常净)之一。

6.(gotta) “名字“种(vanna)是指婆罗门(Brahmana)、刹帝利(khattiya)、毗舍vessa、首陀罗(Sudda)之四阶级

7.ditthitthana见处,立场。

8.“无执取之原语anupada亦可译为无余,无后世之所谓无余涅盘Anupa-disesa-nibbana

9.“之原语nibbusitatta几乎于其他未曾看到的文字,疑是辞典中之不安义,今唯看 为之意,相当于nirvasitatta,当然,亦有离住之

10.原文thanamkhopan',etamvijjatiyam... thana,指yam以下所谓有此处。今虽唯译为,没有说不知有耶?”之意,故必定是有。所以唯译为来亦可。

11.parivatumo,英译为a path could be traced round it周围,“周边“

12.原语为amara-vikkhepikaamaravikkhepa译为散乱,鳗之蠕动,在面对质问之下,指狡辩如鳗之蠕动诡辩论是义译。北传汉译有异问异答、相当共诤所言各异言教。

13.Tathagata,真人如来。这里是诡辩论者之用语,并非指佛陀。

14.觉音说这无生命论者“Ajivikas的论点。这十六种依色,想,边,苦乐而衍生出各四种想法。在杂阿含九六二经里谈到的十四无记”就是指这些:
(1)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障碍),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
(2)世间无常。
(3)(世间)常无常。
(4)(世间)非常非无常。
(5)(世间)有边。
(6)(世间)无边。
(7)(世间有)边无边。
(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9)是命是身。
(10)命异身异(身与命分开)
(11)如来有后死(死后有)
(12)(如来)无后死(死后无)
(13)(如来)有无后死(死后有与无)
(14)(如来)非有非无后死(死后非有非无)。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20113
愿众生安乐!
欢迎翻印,请先联络作者。请勿删改。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4 如来(Tathagata),在阿含经有佛陀自称用此语和他者称佛陀时用此语,在此属前者。
      5 第八节至第二十七节之各节,凡以下长部经典第一卷之各经差不多有存在者,于此适合省略之。如次之沙门果可知的,这些为所谓修行道之大纲架构的一部份。修行道之大纲,如后之戒、定、慧之三学,戒、定、慧、解脱之四法,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分,又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及五力,被纲目化,而成为根本的。由第八节至第二十七节之各节,于此等中,相当戒的。这一点,于长部经典二之大般涅槃经,既于三学四法,被纲要化,一见可以明了。
      6 升原语(kamsa),有铜意义,亦有说货币,于汉译对秤、升、尺而为斗秤、又有斤、斗、寸尺就必有斗,今参照此而译为。或kamsa是梵语的karsa亦说不定。karsa是重又名为量。
      7 无益徒劳之论原语tiracchana-katha兽语之意义,如北传汉译有遮道无益之言。于何等之道亦无有益,故云无益之语。
      8 [前际论者]想过去(pubbanta-kappika)pubbanta译为前边[或前际]指过去。kappika是由kappa的派生。于此kappa无通常之的意思,当可译为想。[参看水野先生之巴利语辞典八三页。]四三页后际论者想未来(aparantakappika)        亦同此。一 梵纲经                                           五一

        长部经典一                                          五二
      9 浮说原语adhivutti-pada,语之本身虽无浮虚之意,但在此即用为浮虚之意,如佛音之注释。
     10 []名字(gotta)是平常之姓。其次之姓(vanna)是指婆罗门、刹帝利、毗舍        首陀罗之四姓的姓。
     11 见处[主张](ditthitthana)thana上面译为立场
     12 无执取之原语anupada亦可译为无余,无后世之所谓无余涅槃之古言诠。
     13 世界之坏时之原语samvattamano loko当从于说是samvattamane之误。
     14 之原语nibbusitatta几乎于其他未曾看到的文字,疑是辞典中之不安义,今唯看为之意,相当于nirvasitatva,当然,亦有离住之意。
     15 于原文有thanam kho pan',etam vijjati yam……yam以下述是此后者一有情云云、thana之义,指yam以下所谓有此处。今虽唯译为,没有说不知有耶?之意,故必定是有。所以唯译为来亦可。
     16 原语parivatumo,无注释亦无解释,在汉译亦相当此字。于英译,译为a path could be traced round it,于德译,译为rings abgezirkelt,云有何补缀之误。若以次之无边及有边无边之二语比较之,可推定其意义是关于周围
     17 原语为amara-vikkhepikaamaravikkhepa平常译为散乱,在此是鳗之蠕动,对于质问,指如鳗之蠕动的伪乱无序之回答。诡辩论完全是义译。于汉译北传有异问异答、亦相当共诤所言各异言教。
     18 真人(Tathagata),同于如来之原语。如来是佛陀之自称为阿含经之通例,在此诡辩论者之用语,无指佛陀之理。注释者于此时,以同有情之义。说此经之时候,外道或佛弟子之间,没有从佛陀之死后为问题之理。故不译为佛陀,唯译为真人。
     19 以前无此说,怕是混进来的吧!

















经中说,有一次,佛和大比库五百人,行走在王舍城至那烂陀的大道上。有个名叫须卑的修行者和他的弟子梵施也行走在这条道上。路上,须卑以种种言语,毁谤佛、法、僧,而梵施又以种种事例,赞扬佛、法、僧。师徒俩人争论不休,跟在佛陀一行的后面。到了阿婆罗提迦园,佛陀一行停下住宿。须卑和他的弟子梵施也同住在那里,俩人继续争论。次日清晨,比库们集坐在讲堂里,议论这件事。佛陀知道后,对众人说:余人谤我、谤法、僧者,诸子不得痛心,不得忧恨,不得怀忿怒。反之,余人赞我、赞法、僧者,诸子不得欢喜,不得欣悦,不得怀愉快。因为无论是对其他人毁谤佛、法、僧的言论表示痛心,还是对赞扬佛、法、僧的言论表示欢喜,都会造成思想上的障碍(当成障碍),不利于修行。但对毁谤或赞扬的话,又不可不辨别不可不审定,要知道前者非属事实,而后者斯属事实凡夫赞叹如来之言,惟以琐细,惟以卑近,惟以戒行。(同上)一般人赞叹佛教,因为它有各种琐细的、卑近的戒行。

为此,佛陀介绍了一般人(凡夫)赞叹的佛教的小戒、中戒和大戒(《长阿含经·梵动经》和《梵网六十二经》均没有小、中、大戒之分,唯本经有之)。其中,小戒采用沙门苟答马应当如何行事的正面论述的方式阐述,中戒和大戒均采用沙门婆罗门有何等行事,而沙门苟答马,无如此事的对比法阐述。

(一)小戒。
相当于五戒、十戒等。有:舍杀离杀;舍离不予取;舍离淫欲;舍离妄语;舍离两舌,舍离恶口;舍离绮语;沙门苟答马,不采种子,不伐树木。(日中)一食,夜间不食,非时不食。不观戏剧歌舞,不著华鬘,不涂香料,不事装饰,不(坐)高床、大床。不蓄金银。沙门苟答马,不受生谷,不受生肉,不受妇女少女,不受仆婢奴隶,不受牝牡山羊,不受鸡猪,不受象牛及牝牡马,不受耕田荒地,不为使者,不为中介,不事商贾,不以秤升及尺欺诳世人。贿赂谲诈,虚伪邪行,舍离不为。伤害、杀戮、捕缚、劫夺、窃盗、强盗、舍离不为。

(二)中戒。
由小戒中所述不采种子,不伐树木。(日中)一食,夜间不食,非时不食。不观戏剧歌舞,不著华蔓,不涂香料,不事装饰,不(坐)高床、大床一段的具体化论述以及谈论方面的禁忌事项等组成。如说:或有沙门婆罗门,为世所敬,食他信施,而自存活,然于诸种谈有谈无,无益徒劳之言。若谈国王,谈盗贼,谈大臣,谈军兵,谈恐怖,谈战争,谈食物,谈饮料,谈卧床,谈华,谈香料,谈亲戚,谈乘具,谈村落,谈城乡,谈都会,谈国土,谈妇女,谈英雄,谈风闻,谈闲事,谈死者,谈漫谈,谈世界,谈海洋等等,专心一意,作斯言谈。沙门苟答马,一无此事。这里列举的种种不加谈论的事项,如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谈世事,专心修行。

(三)大戒。
由沙门不得占卜诵咒等方面的禁忌事项组成。如说:或有沙门婆罗门,为世所敬,食他信施,然于诸种无益徒劳之明,若相手、占卜、占兆、详梦、占体相、占鼠啮、火护摩、灼护摩、谷护摩、粉护摩、米护摩、熟酥护摩、油护摩、口护摩、血护摩、支节明、宅地明、刹利明、湿婆明、鬼神明、地明、蛇明、毒药明、蝎明、鼠明、鸟明、鸦明、命数豫言、防弓矢咒、解兽声明等,以此等明,邪命自活。沙门苟答马,一无此事。
本经为记述古代印度思想界状况的重要资料。所记的外道六十二见,指的是围绕(生命体的主宰)和世界(又译世间)而展开的六十二种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四十四种:


依过去世而起的见解是

(一)常住论。说我及世界常住。下分四种:
1)忆念过去世一生及至多百千生等等而起此见。 
2)忆念过去世一成坏(成劫和坏劫)、二成坏、三成坏、四成坏、五成坏、十成坏等等而起此见。 
3)忆念过去世十成坏、二十成坏、三十成坏、四十成坏等等而起此见。 
4)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二)亦常住无常论。又译半常半无常论有常无常论。说我及世界一分常住,一分无常。(第8页)下分四种:
1)以一切创造主梵天为,从梵天化生的众生为无常 
2)以戏忘天(北传《梵网六十二见经》译作几陀波屠天)以外的诸天为,从戏忘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 
3)以意愤天(《梵网六十二见经》译作散陀天)以外的诸天为,从意愤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 
4)以眼、耳、鼻、舌、身中的无常,心、意、识中的(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三)有边无边论。说世界有边无边。下分四种:
1)世界有边(此世界周围有边)。 
2)世界无边(此世界周围完全无垠无边)。 
3)世界有边亦无边(上下有边,横侧无边)。 
4)世界非有边非无边(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四)诡辩论。又译异问异答论每答所问,支离灭裂,入于诡辩。下分四种:
1)因确实不知道,恐怕答错,堕为妄语,而对善恶问题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2)因确实不知道,恐怕答错,堕为取著,而对善恶问题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3)因确实不知道,恐怕答错,遭至诘难,而对善恶问题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4)因暗钝愚冥,对他世化生之有情善恶业之异熟果亦有亦无亦非有亦非无,以及真人(一译如来)死后的不存亦存在亦不存在亦非存在亦非不存在等问题一无所知而不置可否。
(五)无因论。说我及世界无因而生。下分二种:
1)从无想有情天死后转生的众生起此见。 
2)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依未来世而起的见解是:
(一)死后有想论。说死后我有想。下分十六种:
1)死后有想有色 
2)死后有想无色 
3)死后有想亦有色亦无色 
4)死后有想非有色非无色 
5)死后有想有边 
6)死后有想无边 
7)死后有想亦有边亦无边 
8)死后有想非有边非无边 
9)死后有想一想 
10)死后有想若干想 
11)死后有想少想 
12)死后有想无量想 
13)死后有想一向有乐 
14)死后有想一向有苦 
15)死后有想一向有乐有苦 
16)死后有想一向不苦不乐
(二)死后无想论。说死后我无想。下分八种:
1)死后无想有色 
2)死后无想无色 
3)死后无想亦有色亦无色 
4)死后无想非有色非无色 
5)死后无想有边 
6)死后无想无边 
7)死后无想亦有边亦无边 
8)死后无想非有边非无边
(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说死后我非想非无想。下分八种:
1)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有色 
2)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无色 
3)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色亦无色 
4)死后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色非无色 
5)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有边 
6)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无边 
7)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亦有边亦无边 
8)死后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边非无边
(四)断灭论。于现有生存有情,而说断灭消失死灭。下分七种:
1)以为欲界四大(地、水、火、风)所成而起此见。 
2)以为欲界天之属而起此见。 
3)以所在(指色界天)而起此见。 
4)以为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而起此见。 
5)以为无色界的识无边处而起此见。 
6)以为无色界的无所有处而起此见。 
7)以为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而起此见。
(五)最上现在涅槃论。于现有生存有情,而说最上现在涅槃。下分五种:
1)以处于五欲自恣时,为最上现在涅。 
2)以入于初禅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此中的有寻有伺又译有觉有观)时,为最上现在涅槃。 
3)以入于二禅灭其寻伺,内心静安,心得一境相。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时,为最上现在涅槃。 
4)以入于三禅除喜住舍,正念正智,自知身乐)时,为最上现在涅槃。 
5)以入于四禅舍离苦乐,灭前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时,为最上现在涅槃。

经中认为,六十二见均为浮说偏见,究其根源,都是以触为缘产生的。故经末又说由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组成的七因缘此触以受为缘起爱,缘爱起取,缘取起有,缘有起生,缘生起老死忧悲苦恼闷。

诸比库,故若比库如实了知六触处集、灭、味、过患、出离者,则知较所有最为殊胜。也就是说产生产生产生产生产生产生老死等一切苦恼。只有了解了六根感知外境的作用()的过患出离方法,才是超出六十二见最为殊胜的见解。

本经认为,凡夫因佛陀有琐细的戒行赞叹如来,而贤者则因佛拓有洞察外道六十二见的能力赞叹如来。因此,在叙述佛教戒行时说:凡夫赞叹如来之言,惟以琐细、卑近、戒行者。而在叙述如来(佛陀)了知外道六十二见时,则说如是诸法,是如来自知自证而说,甚深难见难知,寂静美妙,远超寻思之境,至精至微,惟贤者所能解。诸人赞如来,惟以此法,如实赞叹,得正语赞叹。

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佛将破斥外道六十二见看得比守持戒行更重要。其实,这只是从思维的层次有浅深之别而言的,因为戒行是行为操守,它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表的东西,比较容易了解;而六十二见则为观念玄理,它必须借助于抽象的内在的思辩,才能分辨了解。因此,并不能说戒行不及破斥六十二见重要。

相反,巴利经藏《长部》中的《沙门果经》、《阿摩昼经》都重申了本经所说的戒行,大致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经典中反复出现,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在原始佛教教理史上,戒法始终具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沒有留言: